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就是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發展要高質量,立法也要高質量,才能為發展提供堅實法治保障,以高質量立法保障高質量發展。對于如何以高質量立法推動高質量發展,有一些體會和感悟。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始終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內在統一來把握發展、衡量發展、推動發展。高質量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必須更好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始終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大力增強質量意識,視質量為生命,以高質量為追求。
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河北雄安新區、滄州市、石家莊市等地考察指導,主持召開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座談會、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兩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是新時代新征程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建設發展的科學指南,為我們做好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第十次到河北專題調研指導,為河北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河北省7400萬燕趙兒女滿懷感恩、付諸行動,堅持在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中闖出新路子,在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中彰顯新擔當,在推進全面綠色轉型中實現新突破,在推進深化改革開放中培育新優勢,在推進共同富裕中展現新作為,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
牢牢把握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是立法的重點所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我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政策的根本要求,地方立法工作也必須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穩步有序展開。
首先要正確處理好立法與改革的關系。立法應當適應改革需要,堅持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和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引導、推動、規范、保障相關改革,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深化改革開放、轉變發展方式,以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質量變革,加快形成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
其次要堅持創新在發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河北省先后出臺了科技進步條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等法規。我們要通過推動法規的全面實施,進一步強化原始創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推進解決河北省在科技創新方面的短板和深層次問題,全力營造更加有利于科技創新和全面創新的濃厚氛圍,以法治手段保障河北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第三要堅持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大力加強“三農”領域立法,先后出臺了農村扶貧開發條例、鄉村振興促進條例等近三十部法規,構筑起了河北省“三農”發展的法治基石。今后,我們要不斷提高法規的系統性、適用性、可操作性,為推進新時代“三農”工作、促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第四要深化協同立法。京津冀協同立法開展九年多來,在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生態環境保護、交通一體化等領域不斷取得豐碩成果,2020年出臺全國首部區域協同立法項目——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防治條例。2021年在全國人大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河北省成功探索“一地為主,三地支持”協同立法新模式,制定了雄安新區首部地方性法規——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條例,率先為依法保障國家大事規劃建設提供了省級制度樣本。我們要按照黨中央關于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部署和新階段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的重要要求,深化三地立法協同。今年,要把促進和保障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作為三地重點協同推進的立法項目抓緊落地落實。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目的也是高質量立法的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高質量發展必須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為生活品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立法的期盼,也已經不是有沒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做好地方立法工作,必須緊緊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著力加強社會民生等重點領域立法,推進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切實發揮法治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增強立法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時效性。這是新形勢下提高立法質量的新要求,我們要在地方立法實踐中予以貫徹和落實。要認真學習貫徹立法法,堅持黨對立法工作的全面領導,善于將省委貫徹黨中央大政方針的部署舉措依法落實到位;堅持立法為了人民、依靠人民,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充分發揮人大立法主導作用,加快制定社會治理急需、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備的地方性法規;堅持以不抵觸為原則底線、有特色為價值要求、可操作為衡量尺度,堅決防止違反上位法規定、立法“放水”、部門利益法制化等問題,維護法治統一,努力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