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已到十月,滏陽河的秋天悄然到來,明媚的日子徜徉河邊,或步行、或騎行,陽光在樹葉間穿透,小路愈發清幽綿長,碧水玉帶環繞,植被色彩斑斕,氣候不冷不熱,上下天高云淡水清,秋日的滏陽河不由得令人神清氣爽、精神煥發。
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指著路旁一棵傘狀大樹,問媽媽:“這是一顆金樹吧?”是啊!滏陽河的秋天是金色的。金色的葉子配著金色的陽光,隨風飄落,讓人踏過沙沙作響。風兒輕撫,一地金色燦爛起伏,鳥兒雀躍,穿梭在國槐、白蠟、柿子樹、松樹之間,這是一個金色的世界。騎車而行,遠遠望去,仿佛一條閃爍的時光隧道,記錄著秋天、記錄著你我、更記錄著衡水百姓的休閑生活。
河兩岸的灌木叢和各種植物更是多彩,一夜間都換上了色彩斑斕的新衣,草叢焦黃中透著嫩綠,各色野花點綴兩岸,爬山虎紅得發紫,景觀海棠、山楂都結出了壓枝紅果,玫瑰月季依然盛開著,偶然還會發現幾枝倔強的牽牛花穿插其中。沿滏陽河畔向西而行,滏陽公園、青年公園、九州文化廣場、蕭何廣場、寶云濕地公園等景觀依河而建,真可謂“一處一公園、沿岸皆美景”,四時的景色又各有不同,又可謂“大好秋日時、美哉滏陽河”。
河畔秋的氣息也很濃郁,是河水的水氣?是花草的芳香?是泥土的清香?都是,又都不是。秋日的暖陽是一方天然的融合劑,將它們中和成一種只屬于滏陽河的“專屬氣息”。秋天的河水是絲滑柔順的,有風的時候,綠色的河水波光粼粼如絲綢般順滑流淌;無風的時候,藍天、白云、垂柳倒映在溫柔的河水中,如一幅幅風景畫,魚兒則游弋其中。垂柳的葉子依舊發綠,隨風照影梳理著長發,可蘆葦須早已發白,在初秋的微風中搖曳,一簇一簇地獨成風景。最美要數傍晚時分,天空很高、河水很綠、兩岸植物五彩繽紛,云兒變幻莫測,有時粉色、紅色、黃色交映柔和浪漫,有時與落日連成一片成為火的海洋,落日的幻彩搭配上這天空、河水和兩岸的秋色,讓人如夢如幻如癡,陶醉其中、觸目感懷、不能自已。
滏陽河衡水段歷史悠久,文化古跡亦有留存。西邊你可在橫跨滏陽河的前進大街橋上,遙望始建于隋代的寶云寺,寺中有高層寶塔名曰“寶云塔”,是衡水著名的景點之一,秋日余暉映照下更顯歷史滄桑,塔旁種有“千年不死草”馬藺草,相傳是唐朝大詩人王之渙所栽,隨即可觀瞻古人的饋贈;東行可游覽乾隆年間的“安濟橋”,為七孔連拱石橋,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時因便于通商而建,橋體兩側各有58根獅狀石柱,每一根石柱上的小獅子栩栩如生、形態各異。今年年初修繕完成,秋夜微涼, 石橋、流水、明月一起重現“衡橋夜月”的美景。春季游玩時作七律《重游安濟橋》一首感懷:
乾隆年間為通商,百尺高虹臥滏陽。
車轍道道似隔日,往來繁華猶見章。
今日安濟重修繕,碧波蕩漾沐暖陽。
橋中可見侵華史,雄獅座座鎮八方。
“十里長廊、龍脈滏陽”。秋天的滏陽河是幸福的天地,有祥和的飛鳥、冷艷的花紅、金色斑斕的樹,有笑聲、歌聲和悠揚的音樂聲,還有一群追求健康、快樂、自然美的衡水人,新時代造就生態新衡水,美麗的滏陽河是衡水人民幸福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