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想象空間”,即一種虛構的空間。 ""想象空間指的是在藝術欣賞過程中,主體以現"""實表演空間為基礎,在頭腦中形成的聯想世界"""的空間,在表演空間中提供給欣賞主體各種物"""象,再進行意象世界的塑造。想象空間的大小,"""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表演空間物象是否有 ""明確的所指。當事物的含義清晰而準確,那觀"""眾所能展開的各種聯想便十分有限。在創造寬"""廣的想象空間上,現代舞以其寬泛的概念、思"""想的哲學性以及肢體的非局限性占據著想象空 ""間創造的最高領地,本文所探討的《穆勒咖啡屋》"便是典型代表。
《穆勒咖啡屋》作為皮娜·鮑什的里程碑"式現代舞作品,以其別出心裁的創意編排和獨"到的藝術呈現為觀眾建構了無窮無盡的想象空"間,讓人們在方寸之間無限生發想象,完成對"意象世界的塑造。本文以德國經典舞劇《穆勒"咖啡屋》為研究對象,闡述其提供的想象空間"的來源,并就這種想象空間的建構形式展開價"值維度的思考,旨在進一步剖析該作品的意義"價值,給予當代舞蹈編創一些有益的啟發。
一、人物身份建構的想象空間
《穆勒咖啡屋》中,人物身份的設定是不斷拓寬想象空間領域的重要因素。整個舞蹈中"一共出現了六個人物,分別是一對戀人、一位"西裝男子、一位舞臺布景師、一位紅發女子以"及一位在舞臺后方舞蹈的女子。不同身份的舞"者在同一個表演空間闡述著彼此既獨立又相互"聯結的關系。首先是那對戀人中的金發男子, 在舞蹈中他是無力的、懦弱的,是一個想要抓"緊自己的愛情卻被現實所擊敗、深陷于痛苦之"中的復雜形象。而戀人中的白衣女子則在對愛"情無比熾熱的追求中一次次地被無奈的現實所"擊倒,想要抓住一切但是卻無能為力,最后癱"倒在桌子上,無法恢復活力。紅發女子穿著靚"麗的服飾,似乎與陰暗的整體環境格格不入,"略顯倉促的她呈現出希冀愛情降臨的都市女子"形象,對金發男子的愛慕之情讓她顯得十分卑"微與可憐。一名穿梭在舞臺各處的舞臺布景師"始終用自己的力量挪動著桌椅,為其他角色掃"去障礙。這是一個游離在場景之外的角色,他 是相對清醒的,在持續的張力中一直觀察著人"們的行為。另外一名身著西裝的黑衣男子與舞"臺布景師一樣,也像是一股無形的力量,這股"力量操縱著戀人在愛情中的一舉一動,是外界"力量的實體性呈現。最后一位則是在舞臺后方"獨自起舞的女子,她與其他人物似乎沒有任何"聯系,是一位獨自建構新空間的舞者,更像是皮娜·鮑什在舞臺上的代言人,訴說著自己的"靈魂。
在這部作品中,以上這些鮮活的人物形象 "經由許多解讀與分析,"已然有了明晰的意指。"""但在觀眾眼中,舞臺上的人物呈現是不具有明 "確指向的。在筆者看來,作品中皮娜·鮑什將""人物空間設定為三個維度,第一個維度是紅發""女子以及兩位戀人所處的情節內的實體空間,""第二個維度是舞臺布景師和西裝男子所處的情""節內的抽象空間,第三個維度是與情節沒有任 "何交集的后方獨舞女子的情節外空間。紅發女 "子與兩位戀人的身份關系尚且還容易理解,但 "是從第二個維度中的人物開始,觀眾就會產生 "多重理解。西裝男子究竟是一股殘酷的操縱力""量還是想要幫助愛情鞏固的推進力量?后方單 "獨起舞的女子究竟是存在于第一維度的過客,""還是或代表皮娜·鮑什,或代表觀眾的角色? "當然,對于表演空間中的每一個角色,觀眾都""會有屬于自己的解讀。這種多義性的解讀一方""面歸因于觀眾主觀層面的理解,另一方面就是""創作者在藝術創作過程中并沒有限定角色身份""的指向,也并沒有在一開始就交代角色背景,""而是利用類似蒙太奇、意識流等手法,錯亂了""人物的時空維度,進一步強化了人物身份的模""糊性、混沌性,形成了觀眾各色各樣的身份解讀。
如此分析,皮娜·鮑什是通過巧妙建立人"物的多維度空間來擴大身份內涵的不確定性,"從而在人物身份層面上建構了無窮的“想象空"間”,進而滿足觀眾隨心所欲的身份想象。
二、動作語匯建構的想象空間
現代舞作為《穆勒咖啡屋》的舞種,本身"就以其寬泛的概念、思想的哲學性以及肢體的"非局限性帶領著觀眾展開無限的想象。這里筆 者主要想論述的是除了基于現代舞本體特性之"外的,"由動作語匯巧妙編排所建構出來的“想象空間”。這個作品當中動作編排最大的一個"特征就是“重復”。戀人男女之間無限重復的"擁抱、托抱以及摔落將兩人之間撕心裂肺的愛"情傷痛推到極點;戀人中的男子左右來回奔跑"碰壁、跌倒,不斷重復上伸手側彎腰的動作是"男子內心掙扎、想要逃出困境卻又無能為力的"情感彰顯;戀人男女彼此一次次地互相抱摔到"墻上的舉動像是兩人之間“愛得越深以致恨得"越深”的矛盾情感。除了以上這些例子之外, 重復的動作編排在作品當中隨處可見。
重復并不是簡單的反復,通過肢體語言的 "反復,將動作情感一層層地推向高潮、巔峰,"""將動作內容一次次地進行更新、再造,使人們 "能夠真切地感受到融匯于動作語匯中的真理與 "內涵,"以及創作者內心意欲表達的思想與感情。"""“皮娜·鮑什一直偏愛動作的重復,目的是強 "化舞蹈的真實性,將現實中那些充滿暴力、丑 "惡的黑暗,通過動作之間的重復和刻意間的停 "頓,讓觀眾留意并體會到人與人之間復雜、微妙、"可怕的關系。”此外,每一次重復還引起了觀 "眾無限的想象,那些看似相同卻截然不同的重 "擊都是打開觀眾想象大門的鑰匙。反復出現的 "畫面進入觀眾的視界后會一次次地觸發觀眾的 "聯想,那些與情節動作相類似的各種畫面與故 "事會如電影一般在觀眾的腦海中放映,產生巨"""大的共鳴。與此同時,觀眾對于故事情節以及 "人物情緒的解讀也會在不斷重復的動作語匯中 "得以深化,以反復的肢體動作為原點展開無限 "的想象,然后向內部挖掘藏匿于動作背后的故 "事與情緒,進而形成自我的一種對作品的認識 "與體悟。這種重復的做法消解了觀眾短時性的 "遺忘,在持續的強調和時間的拓寬中使想象空 "間越來越大, 使觀眾創造的感性世界更為多元、"""更為寬廣。
重復是一種技法,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建構,在循環往復的動作流動中,這種編排模"式為觀眾建構了一個巨大的想象空間。在這個廣闊的天地當中,觀眾生發出了至深至廣的共"鳴,形成了對作品情節內涵不可勝數的認知與"體會。
三、建構想象空間對舞蹈創作實踐的價值啟發
《穆勒咖啡屋》所建構的想象空間不僅使nbsp;""觀眾在欣賞中創作出充滿意蘊、充滿情趣的審"""美意象,還為當代舞蹈創作實踐提供了許多可"""行性方法指導。在表演空間中建構“想象空間” 的做法能夠為作品增添不少幻想的色彩,進而"""擴大作品內涵與情感的解讀范疇,使作品的意"""蘊不再單薄,而是變得更加豐滿。這就類似于 "中國傳統書畫中“留白”的藝術手法,看似無"""一物的空白實際卻蘊藏萬物,“‘留白’在畫 "面中表現空間,用空間創造了深遠空蒙意趣, "給觀賞者的想象力進行二度創作留有余地”。"""基于這種藝術間共通的審美特質,創作“舞蹈 "留白”即建構舞蹈作品想象空間的做法為當代 "舞蹈創作提供了重要的價值指引。
首先是動作語匯想象空間建構的價值啟 "示。以《穆勒咖啡屋》中不斷出現的“重復”"動作編排為例。當代部分編導在開展舞蹈創作"""時,存在著使作品“過分技巧”的普遍現象,"""在尋找動作來源的道路上因創作審美的匱乏與 ""思考能力的欠缺,往往將大量符合大眾審美的"""技術技巧動作補充入舞蹈作品之中,"將舞蹈“純"""形式化”,而忽略了動作語匯的深層意蘊。此"""時,合理運用重復這種經驗手段就大有裨益。"""每一次的重復都是對前一次重復內容的改寫與 ""創新,重復使原本單一的文本變得具有多義性, ""進而將想象空間的范圍不斷拓展,使觀眾在欣"""賞作品時產生強烈的審美愉悅與全新理解?!爸?""復的舞蹈動作不僅可以加深觀眾的記憶,給予"""他們強烈的沖擊感,還可以深化主題?!眲撟髡咄ㄟ^擇取強烈與深刻的舞段適度添加重復的"效果,可以實現作品情感與意蘊的不停延展, 使動作所建構的想象空間持續開拓。
皮娜·鮑什對于人物身份想象空間的建構""也有一定的借鑒價值。當代部分舞蹈創作者在 "進行編創時會將每一位人物身份明確交代,使 "觀眾在舞蹈欣賞中能夠全然明晰每一位人物的""故事背景,這種手段對于敘事性強的情節舞以 "及舞劇來說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一些抒情性""強甚至具有一定哲理思辨性的舞蹈當中,這種 "手段便在一定程度上裁剪了想象空間的畛域。"""在進行人物身份的安排過程中,皮娜·鮑什通""過巧妙建立人物的多維度空間來擴大身份內涵""的手段對于當代舞蹈創作實踐也是極為有益的。"在當代舞蹈創作中,借鑒皮娜·鮑什發散性的""創作思維,打破傳統的劇場空間觀念,模糊現 "實世界與表演空間之間的界限,賦予作品中人 "物身份不同空間的內核意義,從而在多維度的 "身份指向中建構廣袤無垠的想象空間,可以使 "觀眾沉淪在無限的想象與回味當中。
四、結語
《穆勒咖啡屋》以其優秀的人物身份設定"以及動作語匯編排建構出了無限延伸的想象空"間,使觀眾可以在這些空間中自由翱翔、紛飛"思緒,完成審美意象的創造以及對舞蹈作品的"最終創作。希望舞蹈創作者能繼續從這部偉大"的藝術品中汲取營養,創作出具有時代風貌以"及深刻內涵的舞蹈作品。
["作者簡介"]"單震宇,男,漢族,浙江紹興人,"西藏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為西藏民"間舞蹈、西藏現當代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