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面對新時代世情、國情、黨情、企情的深刻變化,國有企業文化建設要以構建廣大干部員工精神家園為目標,提升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實現文化自強,凝聚正能量,塑造正形象,更好地引領干部員工聚力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統一思想,深化認識提升文化自覺
深刻把握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時代要求。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首次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任務,黨的十八大把文化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在黨的十九大、二十大報告中,又用專門篇章對推進文化強國建設進行論述和部署。國有企業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務院國資委曾出臺《關于加強中央企業企業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突出強調要發揮好央企建設企業文化的示范和主導作用。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新環境,迫切要求國有企業不斷增強文化自覺意識。
深刻理解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責任擔當。國有企業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須以高度的文化自覺,主動承擔起推動文化繁榮發展的歷史重任,創造豐碩的文化成果。一方面,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頂梁柱”,國有企業必須承擔起用文化引領、推動企業發展的責任。另一方面,國有企業要自覺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有企業要明確責任擔當,把握“根”和“魂”,用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涵養企業精神、建設企業精神家園。
深刻認識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其一,企業文化是提升戰略引領力的核心要素。國有企業要實現戰略目標,必須有優秀的企業文化來支撐和引領。一方面,企業戰略反映企業宗旨和核心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優秀的企業文化往往會指導并形成有效的企業戰略。另一方面,企業文化服務于企業戰略,既可以指導企業制定戰略又可以調動全體員工實施戰略。其二,企業文化是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的關鍵要素。企業文化對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核心功能的增強,主要體現在凝聚、導向、激勵、約束四個方面。企業文化可以為企業確立正確的發展方向,用共同的價值觀念激發企業和員工行為的一致性,不斷調動員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熱情。其三,企業文化是擴大品牌影響力的重要因素。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有良好品牌形象的企業,能給人安全感和依賴感。這是國有企業文化魅力所在。
理性審視,包容借鑒增強文化自信
要有對自身文化的理性審視。國有企業在艱苦創業的建設實踐中、在波瀾壯闊的改革發展進程中,形成了許多優秀的文化傳統,鍛造了許多獨特的文化精神,創造了許多不朽的文化精品,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能忘記也不應忘記。一些單位和個人談及企業文化建設,只講杜邦、西門子等外企文化,對自身的優秀文化視而不見或少有提及。這些妄自菲薄、舍本逐末的做法要不得。尤其是那些消解國有企業貢獻、顛覆國有企業形象、褻瀆國有企業精神的現象,是一種反文化行為和沒有文化自信的表現。當然,要既不妄自菲薄自身文化,也不自高自大、固步自封,必須進行理性審視和科學分析。要在認真總結的基礎之上,摒棄糟粕、保留要義、推陳出新,不斷挖掘賦予新義,創造文化新品。
要有對外來文化的包容借鑒。要堅守文化興企的定力,增強文化自豪感,保持發展方向不偏移、工作重心不偏離、文化基礎不動搖,在立足實際的基礎上,完善設施配置和措施方法,最大限度地發揮國有企業文化優勢,積淀企業文化底蘊,真正把發展的信心樹起來、把干事創業的精神提起來、把昂揚拼搏的斗志鼓起來。要吸收異域文化的成果。一方面,善用“拿來主義”,以“海納百川”的包容態度和“高瞻遠矚”的世界眼光,堅持以我為主,大膽借鑒一流企業的文化成果,兼容并蓄,為我所用,推動國有企業文化建設向深度廣度拓展。另一方面,善于思考,守正創新,找準切入點、分析薄弱點、抓住關鍵點、尋求著力點、突出閃光點,在企業文化軟實力的激烈競爭中站住腳,推動國有企業文化建設向品牌化發展。要應對文化疊加的風險,每個國家、地區、公司都有自身獨特的文化系統,當各種文化系統在企業經營活動中相遇時,文化差異便潛在地構成了無法避免的風險,是企業文化建設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在國有企業文化建設中,要制定正確的風險管理策略,控制和規避文化沖突導致的決策效率低下、組織渙散、溝通中斷等嚴重問題。
繼承創新,吸收融合實現文化自強
古為今用,堅持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要把握傳統思想的精髓。歷經千年的傳統思想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國有企業文化建設要以“愛國、人本、和諧、仁義、自強、中庸、大同”等傳統思想為基礎,結合企業發展要求,確定指導思想、前進方向和發展規劃。國有企業文化建設要傳承傳統思想優勢,更好地融入社會,與干部員工的思想意識達成一致,充分發揮凝聚激勵、價值整合的作用。要汲取管理成果的精華。傳統文化閃爍著中華民族管理智慧的光芒。國有企業文化建設需汲取傳統文化中管理成果的精華,善用“中庸之道”的定位基準,借鑒“剛柔并濟”的處事方法,樹立“外圓內方”的企業形象,注重“尚中貴和”的發展思維,堅持“正己正人”的規范原則,實現管理上的“內圣外王”。要傳承民族道德的精粹。以民族道德為坐標,國有企業文化建設要傳承“事思敬”“執事敬”“修己以敬”的人生態度,“一諾千金”的道德情操,“平、暢、正、節”的治世之道,“德莫高于愛民,行莫賤于害民”的“民本”思想,“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意志品質,積極建設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職業道德,更好地為企業發展服務。
與時俱進,注重與時代文化的融合。要符合時代價值取向。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突出以人為本、和諧融洽、文明合規、節約高效、綠色安全、公平正義的價值取向。注重從精細管理、規章制度、隊伍建設、載體活動等方面,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安心工作、熱心待人、雄心自勵、信心超越、真心感恩、傾心奉獻”的環境氛圍,引導干部員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要滿足時代精神需求。一方面,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滿足干部員工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強企業精神凝聚力。另一方面,塑造企業文化形象,傳播和踐行時代精神,增強企業文化影響力。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提倡社會公德,注重職業道德,倡導家庭美德,培養個人品德,提升企業全員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準。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結合發展實際,引進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豐富文化內涵,突出企業個性,培育適合行業和企業特點的強勢文化。通過學習、研討、實踐等多種形式大力弘揚和宣傳企業精神,發揮先進典型示范效應,使企業文化形象化深入人心。要接地氣、聚人氣、有生氣,讓國有企業文化在潛移默化中轉化為員工的日常工作行為,以達到“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效果。
國有企業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前景廣闊、大有可為。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切實提升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實現文化自強,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中國石油冀東油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