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本文主要從教學內容、學段安排、方法運用、教師指導以及師生關系的構建等方面來探討如何讓高中生的現代文閱讀理解能力得到全面的發展。通過研究,筆者發現,為了更好地促進素質教育,必須要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使高中生能夠正確看待現代文化,并能有效地利用這些資源,從而達到理想的效果。
一、培養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理解能力的原則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高中生的理解能力,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的任務。而要提高高中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則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
第一個原則就是以人為本為原則。在現代文閱讀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出以生為本的思想,尊重和滿足人的情感需求,讓學生感受到文章的魅力,從而激發他們的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閱讀活動中。
第二個原則是知識與技能相結合的原則。現代文學作品的解讀不僅僅局限于文字本身,還應當包括其他的一些資料,如作者的生平、寫作背景、創作意圖等。因此,高中語文老師要注重對高中生進行拓展性的訓練,讓高中生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相關的信息,并將這些信息運用到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實踐當中。
第三個原則就是以目標導向為原則。現代文學作品的價值在于指導人們正確看待事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所以,高中語文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文本,采取相應的措施,培養高中生的審美情趣。
二、該研究的概念及理論基礎
(一)閱讀的概念
閱讀是指人們在一定的環境下,通過語言文字的傳遞,使信息得以有效表達的過程。現代文閱讀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看現代文閱讀是指讀者在不違背文本內容的前提下,借助現代的媒介手段,獲取自己需要的知識,并能對其進行自主學習的一種閱讀活動;從狹義上看,現代文閱讀就是指在高中階段,高中生以自然、生活、社會等為題材,以文學鑒賞的形式,對文學作品的內涵和外延進行拓展,并能將其內在的精神價值內化的過程。“現代”的含義應該包括以下兩個層次的意思:一個指人的思維,即我們所說的“人的理解”;另一個指的是人的情感,即我們所謂的“情的理解”。
(二)現代文閱讀理解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信息的多元化、網絡的普及,以及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在閱讀的過程中,人們的思想觀念、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現代文的解讀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所以進行現代文閱讀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要了解文章的背景,包括作者的生平、寫作的動機、作品的風格,并通過分析,理解文本的內涵。
其次,要學會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如計算機,快速地獲取相關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
再次,要注重積累,可以利用互聯網的大量資源,及時了解和積累更多的知識。
最后,還要注意培養興趣,激發出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更好地接受新事物,同時還能對未知的問題有所準備,這樣才能真正地實現提升高中生語文素質的目標。
(三)研究的相關理論依據
現代文閱讀理解教學的概念。現代文閱讀理解教學是指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對高中生進行現代閱讀文本的解讀、引導,組織高中生對所讀內容的深層情感進行體驗的一種過程。它包括了“理解”與“分析”兩個方面的含義,“理解”就是要讓高中生明白文章表達了什么意思,體會作者的感情;而“分析”則指的是如何更深層次地去把握文章中的具體信息,并以此為基礎,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
三、加強高中現代文閱讀理解能力的表現:內涵、要素與指標的策略
(一)增加閱讀數量,加強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知識的多樣性
在過去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過于注重閱讀的技巧,而忽視了高中生的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培養。因此,在現代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高中生掌握文章的文體特點,還要讓他們學會理解作品的內涵。這也是培養高中生現代文閱讀能力的一種方式。比如,在引導高中生了解朱自清的散文語言特點時,就可以結合《荷塘月色》的教學,同時還可以選擇《背影》《綠》《匆匆》等幾篇文章進行對比閱讀,引導高中生深刻地感悟朱自清的散文特點。朱自清先生的作品前后期的語言特點差別很大,如《荷塘月色》這篇散文采用華麗的語言、渲染的修辭語句,與學生早先接觸的《背影》平實質樸的語言相比有很大差別。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們在閱讀這篇散文時,結合自身的體會,找出文中的關鍵詞然后寫上句式,再以“動靜結合、虛實相生”的形式,寫出全文的結構;最后再點出重點段落,以荷塘與月色的巧妙結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散文布局十分精妙,但恰到好處的散文構思往往需要更為深邃的文化解讀,需要知人論世,充分為高中生補充作者“平常的自己”與“精神的自己”所經歷的種種生平因果,高中生才能真正感悟文本內涵、走進作者的精神世界。
(二)提高閱讀質量,提升語文現代文閱讀的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是指高中生在認識事物和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對客觀世界的正確判斷,從而形成對問題的科學分析,并能從本質上揭示出事物的內在規律的一種能力。在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高中生學會運用多種方法進行思考,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提高其表達的效率,讓高中生能夠用自己的語言去理解文章,并且能用自己的思想去解讀文本,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三)優化閱讀形式,加強語文現代文閱讀的個性化閱讀
“個性化”是指高中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不同的閱讀方式,通過閱讀文章的形式,來實現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以閱讀內容為中心是指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注重培養高中生的自主性,讓他們能有一個自我思考的空間,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加強語文現代文閱讀的個性化閱讀。在教師方面,要重視培養和開發課程資源,引導和啟發高中生的個性化學習興趣,讓他們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課外的文章中,從而達到提升語文閱讀的效率的目的;在學校層面,要加強對課堂的管理,使師生的關系更加融洽,使老師的教與高中生的學能夠保持良好的互動;在社會實踐活動上,要注重鍛煉高中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鼓勵并指導高中生參與到個性化閱讀中去,增強其應用意識,為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結:
本文通過對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的研究,在分析了高中生“理解能力”內涵的基礎上,從“內容與形式”的角度,提出了提高語文現代文閱讀能力的策略。同時,也應注意激發高中生的創新思維,讓其能更好地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總之,筆者希望能為廣大一線語文教育工作者們提供一些參考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