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用人單位要求中職會計學生是具備扎實的會計職業知識且有良好的會計職業能力和會計職業道德的高素質會計應用型人才。而當前的中職會計課堂教學還是側重培養學生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對挖掘學生發展潛能缺乏力度。如何提升中職會計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筆者在中職會計教學實踐中發現,將職業核心素養融入到教學中,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打開中職會計教學的高效之門。
關鍵詞:職業核心素養 財務會計 教學
一、職業核心素養的內涵
有學者認為核心素養是指同時具備社會、時代和個人終身發展的綜合性素養。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書本知識,還應具備當前社會發展需要的勞動技能、職業能力和終身發展等能力。職業核心素養是指在特定的社會時代大環境下,某種職業從業人員同時必備的知識、技能和品德等綜合性素養。[1]
二、職業核心素養視域下《財務會計》課堂教學中的不足
當前中職會計課堂教學與職業核心素養培養目標仍有著一定的差距,影響了會計課堂的教育教學質量,使中職會計學生的職業核心素養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
(一)專業教學缺乏系統性
中職會計專業教學缺乏系統性,不利于學生形成完整的會計知識框架體系。不同的會計課程教學獨立存在,課程間知識比較散亂,使中職會計專業學生疲于記憶,無法形成會計職業知識框架體系。這種單一課程教學模式導致了會計知識章節課程之間連接性弱,會計專業知識框架結構有待完善構建。
(二)會計職業道德培養有待提高
部分中職會計專業教師對會計職業道德培養缺乏重視。筆者隨機向附近幾所中職學校的會計教師提到會計職業道德教育,部分教師表示出對會計職業道德培養沒有重視。在調查中發現,德育課程大都是單獨設置,職業道德教育由專職德育教師完成,并沒有深入中職會計專業職業教育課程。
(三)會計職業能力培養力度有待加大
部分中職院校對中職會計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素養培養流于表面,與用人單位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培養的力度急需加強。目前教學重心偏向于會計核算技能,通過重復練習來訓練中職會計學生的會計業務處理能力。一些教師缺乏對會計職業能力素養的認識,認為職業能力就是專業技能,而忽視培養學生處理信息及運用辦公軟件等會計職業能力。
三、職業核心素養視域下《財務會計》課堂教學的實踐和探索
筆者作為一線中等職業會計專業教師,不斷嘗試在中職會計教育教學中融入職業核心素養培養目標。
(一)知識學習環節
在中職會計課堂教學的知識學習環節中,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學生成為主動吸收專業知識的學習習主體。在這個環節,重點培養中職會計專業學生的職業知識與職業道德素養。教師講授法授課,精講重難點知識,以問題引導和任務分配等課堂互動方式驅動,通過聯系舊知進行對比分析,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教師在講授知識點過程中有意識培養學生職業道德素養,使學生重視會計職業道德素養的發展。[2]
(二)交流合作環節
在中職會計課堂教學交流合作環節,學生應自主學習,教師則以引導者和輔助者角色完成課堂教學。在這個環節,重點培養中職會計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素養。教師巧設案例情境,分組設定會計崗位學生進行工作角色扮演。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根據所掌握的會計知識進行經濟業務處理,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會計職業知識和會計職業能力素養。
(三)運用表達環節
中職會計課堂教學運用表達環節在課堂教學中重點培養中職會計專業學生綜合的職業知識、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素養。教師在學生對所學知識技能進行運用后,引導學生對所學的成果思考、歸納和總結。學生借助演講或多媒體課件等豐富有趣方式總結表述,教師及時給予學生積極正面評價回應,恰當提出參考意見。學生總結表達過程中有效促進職業知識素養、職業能力素養及職業道德素養的綜合發展。[3]
四、職業核心素養視域下《財務會計》課堂教學的反思
將職業核心素養融入到中職會計課堂教學中,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提升中職會計教學質量。找準職業核心素養這把鑰匙,有效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培養出高素質高技能的中職會計人才,提高中職會計課堂教學效果,打開中職會計教學的高效之門。
參考文獻:
[1]區艾青.會計課堂中核心素養教育的應用實施[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1(12).
[2]李建紅.以“三化”構建會計核心素養課程體系[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1(06).
[3]張璽.核心素養導向的中職會計課堂教學[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