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采用言語激發、課堂提問、互動交流等方式在課堂上留有空白,引發學生豐富的想象,促進他們的主動探究,能讓學生的情感更豐富、思維更活躍。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留有空間、時間,讓學生去主動思考,促進他們對語文知識的建構。教師要借助留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起學生探究的積極性,促進他們對語言知識的理解。
一、巧用留白問題,提供思維跳板
教師要借助留白為學生留有主動探究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好奇,讓他們享受獨立思考的過程,引發對問題的深入思考。教師通過留白能促進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如在教學部編版《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內容時,教師提出問題:為何小男孩與其他學生捧著開滿鮮花花盆的孩子不同,獨獨手棒空花盆呢?教師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思考與作者表達的情感融合起來,實現思維由對事物向對人生的轉向,從中悟出深層次的道理,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點的掌握。
二、解讀文本情感,促進學生感悟
小學生思維活躍,他們想象力豐富,教師要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年齡聯系起來,在文本中留白之處引導學生思考、想象、體驗,增進學生的感受,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讓他們感受到學習語文所帶來的樂趣。留白能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思維力,讓學生仔細品讀重點語段,使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領悟到作者所要表達的真實情感。教師讓學生品讀優美的句式,激活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語言的輸出,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創設教學情境,活化學生思維
教師創設教學情境,提供相應的信息、線索,為留白的補白打下基礎。教師創設情境,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心理,讓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的狀態,讓他們的思維變得更加靈活,增進學生對語言知識的理解程度。教師借助情境留白,活化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展開自己的想象,提高學生對內容的掌握程度。
四、挖掘留白時機,鼓勵多元思考
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個性體驗,鼓勵他們展開多元思考。每個學生的認知水平、思維方式、興趣愛好各異,他們對同一篇文本的感受也不盡相同,教師要通過留白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獲得個性化的體驗,為語言實踐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能加深他們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能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巧用留白手段,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豐富學生的想象,發展學生的創造意識。教師要以多樣的方式留白,能給學生留有思考、想象的空間,激發他們的語言表達潛能,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