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歷史是中學教育中基礎性學科之一,對于全面發展的中學生而言這門學科無疑是重要的,在實際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并提高學習能力是每一名教師的責任與使命,本文從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等方面展開對于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培育的研究。
關鍵詞:初中歷史 問題意識 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學習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是在教學中學習興趣不濃厚、學習氛圍不夠好、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夠牢固等等,這些都是教學中常見的問題,然而一些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有時意識不到這些原因,照本宣科、循規蹈矩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用了,面對這種現狀,教師在教學必須做出創新,同時要發掘潛在問題并加以改正。[1]
一、創新教學方法,針對性提高教學效率
大部分歷史教師在傳授知識時以課本知識為主,基本不加以拓展,教學的內容以課本所含知識量為標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機械化教學模式。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初中歷史教學中的知識來源變得廣泛又豐富,與過去形成鮮明對比,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外拓展這一方法,將書本知識與實際結合。例如,可以將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可轉換為聲畫結合,講解歷史事件時可以利用ppt進行事件還原,包括人物對話聲音模擬,或者讓學生之間進行演繹。這樣方式不僅僅可以拓展相關知識,而且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提高教學效率。
二、提高學生興趣,激活問題意識
學習興趣的提高是教學效率提高的關鍵,只有學生興趣的提高才能產生活躍的思維,那么進行教學時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教師需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興趣,讓學生切身感受,進而全身心投入。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影視劇讓學生記憶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可通過觀察人物特點使學生牢記該環境下該人物的歷史,比如播放一段影視作品向學生講解在這一歷史時期中人物特點。這些方式最終目的是加強學生的理解,讓初中生所學習的歷史理論更有趣,記憶效果更好。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實現現階段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教師要切身實地地深入課堂研究,只要從問題本身出發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教學效率。希望本文有關觀點可以為初中歷史教育的創新發展提供建議。
參考文獻:
[1]繆愛云.將問題意識扎根于初中歷史教學的探討[J].教育界,2022(36):41-43.
[2]徐芬.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47):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