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科是初中階段的重要學科之一,初中歷史在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僅能夠豐富學生們的課余生活,拓展學生們的知識面,開闊學生們的視野范圍,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歷史觀,培養學生濃烈的愛國熱情,增強學生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往的初中歷史課堂相對沉悶,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師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只傾向于提高學生學習水平方面,從而導致在培養學生思維與實踐能力上存在不足,課堂教學效率難以提升。我們在歷史教學中應逐漸重視學生綜合素養的培育,不斷調整歷史課堂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學習更多的歷史知識,為學生構建高效歷史課堂?,F就初中歷史教學現狀提出幾點措施。
一、激發學生對歷史這門學科的興趣
初中歷史教學雖然不需要學生過于研究歷史,但是最基礎的需要啟蒙初中學生,讓他們對歷史這門學科有深刻的認識。將歷史事件故事化會更有利于記憶,也更容易激發學生們的對歷史這門學科的興趣。并且,教師應該豐富課程教學。比如在第二單元早期國家中有關于夏朝、商朝、西周和青銅器的內容,教師就可以借相關視頻來給學生們介紹,在第五單元魏晉南北朝的政權分立與區域開發中可以借相關電影來引出自己的講學內容,或是與學生一起討論一部電影或故事性的歷史書籍,找出電影或書中不符合真正的歷史的事件等。這樣就會將歷史的教學與學生聯系起來,增加了學生們的自主思考能力,也拉近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學距離。
二、快速轉變歷史教學思想
我們要及時更新歷史教學理念,不斷學習先進的歷史教學思想與教學手段。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課堂主體,讓學生成為歷史課堂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教師應從教學主宰者轉變成為教學的引導者與輔助者,最大化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活躍學生的思維,與學生共同探究歷史知識內容,培養學生良好的歷史學習習慣與思維意識。讓學生自主參與到歷史課堂教學活動中,從而提高歷史學科的教學質量,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三、充分利用現有歷史教學資源
初中歷史學科并不僅僅向學生傳授我國的歷史史實,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歷史教材內容,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歷史智慧,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不斷完善自己的歷史觀和價值觀,并在現實生活中加以應用,從而提高學生的分析總結與表達能力,讓學生可以得到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