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為了保障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生命教育是為了讓學生了解生命的價值,珍愛生命,將生命教育融入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生命觀,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本文從生命教育融入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入手,探索將生命教育融入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關鍵詞:生命教育 初中 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心緒容易受外來因素的影響,因此,加強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將生命教育融入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真正地認識生命,學會珍惜,以健康積極的心態面對每一天的生活,幫助學生身心健康,快樂成長。
一、開展實踐活動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的融合教學,不能局限于書本知識,這會導致學生缺乏實際意義的認知,而將書本上所學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1]比如,日常生活的道路上都有盲道,開展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輪流扮演盲人,其他學生帶領盲人進行“旅游”活動,讓學生體會盲人的感受。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學會珍惜當下,珍愛自己,學會信任,感受真善美。
二、堅持以生為本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必須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和學習特點,結合教學目標,倡導相互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此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積極主動進行學習,增強學生的凝聚力,彰顯學生的自我。[2]例如,學校可以組織、創辦相關的刊物、欄目,設計主題為“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要怎樣度過”,鼓勵學生積極投稿,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講述相關的心理小故事,幫助學生嘗試自我排解、向他人求助。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對自我有清晰的認知和發展,在與其他同學的相處過程中,學會關愛他人、服務他人、提升自我,在培養自身健康心理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水平。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將生命教育融入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以生為本,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質為目的的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通過特殊的手段和方法,幫助學生全面和諧發展,提高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黃東濤.生命教育理念融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的組織與實施[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04):163-164.
[2]王繼民,郝武敬,李靜靜.將生命教育融入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心理月刊,2020,15(0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