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葫蘆紋作為中國傳統紋樣之一,是典型的福文化符號。葫蘆紋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不斷演變,逐漸衍生出豐富的文化寓意和紋樣形式,它寄托了人們對子孫萬代、吉祥福祿的向往和祈愿。本文通過文獻研究和具體的案例分析方法進行研究,分析葫蘆紋的起源、表現形式和文化寓意、葫蘆紋的具體應用案例,并對葫蘆紋如何在現代設計創新給出一些建議,讓傳統紋樣在現代設計中煥發出新的生機。
一、葫蘆紋的起源與發展
(一)葫蘆
葫蘆是中國古老的作物之一,果實豐碩,生命頑強,枝繁葉茂,可以食用,可以入藥,也可以用作器具,葫蘆的植物特性讓人類對葫蘆產生了原始崇拜。同時,葫蘆外形圓潤且腹中含籽,讓人類對葫蘆產生了對生命的崇拜。葫蘆的自然特性奠定了葫蘆文化發展的基礎,歷時千百年,葫蘆從植物發展為植物紋樣,葫蘆文化從原始崇拜延伸到吉祥文化,拓寬了葫蘆文化的范圍,加深了葫蘆的文化內涵。
(二)葫蘆紋
葫蘆紋發展歷史如同中國的歷史一樣悠久,石器時代至秦漢時期是葫蘆紋的萌芽期,這一時期的葫蘆紋樣以葫蘆網紋為典型,紋樣線條簡潔。到了秦漢時期,葫蘆紋常被用于祭祀的禮器上,寄托人們的信仰,這時期的葫蘆紋被賦予了宗教的神秘色彩。秦漢時期至元代,葫蘆紋的發展與道教的發展密切相關,葫蘆作為道家法器的代表,常見于道教題材的畫作,使得葫蘆紋的寓意也帶有了道教色彩。明朝是葫蘆紋發展的輝煌時期,葫蘆文化由雅文化滲透到俗文化,葫蘆紋的使用群體也從文人轉變為統治者和市民百姓,由此葫蘆文化進入百姓的生活中,變得更加接地氣。這一時期葫蘆的文化內涵得到進一步豐富,被賦予了吉祥寓意,葫蘆紋樣也進一步發展,使用范圍不再局限于器物,明代的許多服飾都使用了葫蘆紋裝飾。
二、葫蘆紋的表現形式及文化寓意
(一)表現形式
葫蘆紋傳統的表現形式為單獨紋樣、適合紋樣、邊飾紋樣和連續紋樣。單獨紋樣是指沒有外框或者邊界限制的,可以任意方式組合的一種裝飾紋樣,單獨紋樣可以獨立存在,也可以作為組合紋樣的一部分。葫蘆紋的單獨紋樣通常以葫蘆造型為輪廓,內部填充其他紋樣。適合紋樣常按照一定的序列排列組合,常見的適合紋樣結構有旋轉式、對稱式、均衡式、向心式、離心式等。邊飾紋樣一般呈長條狀,用來襯托主體的邊框紋樣,葫蘆紋的邊飾紋樣常出現在服飾中。連續紋樣一般是將單獨的葫蘆紋樣以二方連續或四方連續的方式進行排列組合,通過這種連續排列的方式能夠將紋樣的視覺沖擊力擴大,使得連續紋樣比單獨紋樣更有吸引力。
葫蘆紋樣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在原始時期,陶罐上的葫蘆紋常表現為連續紋樣,葫蘆紋常用簡潔的線條勾勒輪廓,內部填充網紋、棋格紋等紋樣,再將這一圖案以二方連續的方式組合,將器物分成不同的裝飾面。這一時期的葫蘆紋與器物外形完美融合,展現了葫蘆紋的形式美。葫蘆紋的運用在明清和民國時期發展到了頂峰,葫蘆紋的線條造型變得復雜多樣,葫蘆紋也趨向連續式和組合式的紋樣,連續紋樣大多在葫蘆紋內填充或周圍裝飾繁復的祥云或是吉祥文字。輔助紋樣大多作為服飾的點綴紋樣,一般會與龍紋、仕女紋組合,畫面充實飽滿,繁而有序。
(二)文化寓意
1.富貴福祿
葫蘆是典型的吉祥觀念符號,蘊含吉祥期盼的內蘊。葫蘆因其長勢好、適應性好的特性,圓潤飽滿的果實外形,經常被用來象征家族的興衰。葫蘆還與“福祿”二字諧音,古人認為葫蘆是福祿其全的吉祥之物,有吉祥如意的寓意,在端午時,人們常用紙葫蘆裝飾屋檐,祈求保佑全家幸福吉祥。各種葫蘆紋樣也會和與其他紋樣組織在一起組成復合圖形,表現出豐富的吉祥寓意:與靈芝紋組合,寓意如意綿長;與盤長紋組合,象征萬代盤長;與蝙蝠紋組合,象征福祿。這些都寄托了古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生命崇拜
在中國悠久的歷史中,流傳著大量的葫蘆創世、賜子的神話傳說。部分民族把葫蘆作為自己的保護神,他們信奉“葫蘆生人”,把葫蘆看作生殖的象征,產生了原始的生殖崇拜。《詩經》中有“綿綿瓜瓞,民之初生”的詩句,即指古代人口稀少,寄予葫蘆子孫繁衍、生生不息的寓意。同時在我國的部分地域有“送瓜求子”的習俗,這些神話傳說和習俗充分表明了古人對于生命的崇拜,他們借葫蘆寄托自己的信仰,因此葫蘆被賦予“生殖繁衍”的象征意義。
3.驅邪避災
古人認為葫蘆是強大神秘力量的象征,如神話傳說中葫蘆是八仙鐵拐李的法器。古時葫蘆常被用來裝藥,因此治病救人的行為也被稱為“懸壺濟世”。在明代,道教被統治者推崇,逐漸興起,葫蘆作為道家的法器出現在道家題材的畫作中。葫蘆紋樣作為帶有道教色彩的紋樣,被人們賦予了驅邪避災的文化寓意。在明代的宮廷服飾中常可以看到葫蘆紋與其他吉祥圖案或道家標志組合,以祈求平安順遂、驅魔辟邪。
三、葫蘆紋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分析
(一)在現代首飾設計中的應用分析
現階段,葫蘆紋應用最廣泛的便是首飾設計。葫蘆紋因為優美的造型和美好的寓意,在傳統福文化元素中占重要地位,設計師將葫蘆元素融入自己的設計中,不僅可以加深人們對于珠寶的認知,也可以展現中國的傳統之美。古代首飾多采用寫實的設計方法,滿足不了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和生活需求,葫蘆紋樣在現代首飾設計用的運用首先要化繁為簡。例如珠寶品牌麒麟(Qeelin)的經典系列Wulu,就是以傳統葫蘆紋樣為設計靈感,將葫蘆紋樣化繁為簡,注重意象的表現。其次注重在制作工藝和制作材料上進行創新,用玫瑰金和鉆石作為制作材料勾勒造型優美的葫蘆輪廓。麒麟珠寶2022年新春發布了小八福系列中的手鐲和戒指,這一系列首飾都是以8只精巧的葫蘆與玫瑰金圈完美融合,將葫蘆紋與數字的美好寓意結合,葫蘆象征“福祿”,數字“8”代表八方來福。設計師以首飾為載體,以傳統文化為媒介,寄托美好的祝福,走出一條具有時尚元素和傳統文化傳統的設計之路。
(二)在現代產品設計中的應用分析
葫蘆紋在現代產品設計中運用,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要傳承葫蘆紋的文化特性,將葫蘆紋中豐富的福文化融入產品中;其次是精確的定位客戶群體,通過問卷等方式分析目標群體的消費心理,避免設計效果不夠深入人心,考慮產品的形式和功能的統一;最后在產品的設計上要將傳統紋樣元素與現代人審美的創意元素相結合,提升葫蘆紋的審美特性,使吉祥紋樣的寓意和現代設計理念完美融入產品中。
圖1中山東博物館的福祿系列產品是大運河文創設計大賽的獲獎作品,以清代瓷器“粉彩三孔葫蘆瓶”為設計靈感,提取器物上的葫蘆紋和蝙蝠紋,對傳統紋樣進行拆分重構,再結合時尚的色彩搭配,重新活化傳統紋樣。該系列作品包括抱枕、水杯、帆布鞋等,完美詮釋了傳統紋樣與現代審美的結合,實現了形式與功能的統一。
(三)在展示設計中的應用分析
葫蘆紋樣在展示設計中的運用一般以簡約的葫蘆造型和傳統的色彩作為設計元素運用于展區的墻面地面。2022年,麒麟珠寶為其珠寶產品在北京舉辦了高級寶展,整個展廳造型借鑒了中國古代建筑造型,從傳統葫蘆紋中提取設計元素,以中國紅為主色調,運用現代材料亞克力打造了這座中國風的展廳(見圖2)。展廳兩側的展示墻上設計了葫蘆形的窗欞,里面的裝飾燈具也是葫蘆形,進入展區后,濃濃的新年感躍然眼前。葫蘆元素出現在每個角落,如墻上的大轉盤、內部裝飾、展臺上的珠寶等,展廳的葫蘆元素與麒麟珠寶相呼應,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美學設計相融合,既不失傳統文化底蘊,又有現代的時尚感。
四、葫蘆紋的現代設計創新策略
(一)繼承文化特性
文化性是當前人們在購買產品時十分重視的一個方面,有的人更是優先考慮文化性突出的產品,之后再考慮產品的功能和價格。現代設計對傳統紋樣的借鑒和應用也應從文化層面著手,憑借一定的文化功能,與消費者實現情感共鳴。在悠久的歷史中,葫蘆紋的吉祥文化內涵已經根植于人們心中,在將葫蘆紋融入當代設計時,應該將葫蘆紋的文化內涵和傳統造型進行藝術化提取,運用現代設計手法進行創新,傳承葫蘆紋的文化特性,提高設計的文化屬性。同時,葫蘆紋的符號和形狀有著富貴吉祥長壽的美好寓意,可以賦予當代設計產品文化識別的功能,也可以表達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愿景。
(二)提升審美水平
當代人的生活方式與審美水平隨著時代的發展發生了改變,傳統紋樣的樣式雖美但是不完全符合現代人的審美。現代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要考慮到受眾的審美水平和審美特點,這樣才能借助設計作品給人們帶來更多美的享受。在對葫蘆紋樣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要從審美的視角審視葫蘆紋,對葫蘆紋的審美特性了然于胸,將葫蘆紋的造型藝術化,融入現代的一些設計元素,如點、線、面等幾何圖形,或者將葫蘆紋與其他紋樣的組合,在原先的基礎上打散,化繁為簡,化實為虛,簡化原有的葫蘆紋,設計出更簡潔的圖案,實現傳統與時尚的完美融合。由此可見,將傳統紋樣以另一種方式存在于現代設計,也是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的有效路徑。
(三)融合功能性和創新性
現代設計的理念是功能與形式的統一,安全、便捷、心理等功能都是設計時需要特別考慮的內容,因此人們在追求設計產品文化性的同時不能忽視其功能性,應該在功能性的基礎上,更好地發揮葫蘆紋的審美性和文化性,這才是創新設計的重點,否則就是對傳統紋樣的盲目模仿。例如在文創產品的設計過程中,設計師不但要考慮傳統紋樣的文化特性和審美性,還要考慮產品的功能性,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現代人對產品的要求,滿足現代人對設計的要求。
除此之外,還可以在設計的工藝手法上進行創新。古法工藝一般工序煩瑣,工期較長,現在可以使用機械、三維打印、數字印刷等現代工藝,可在短時間內大批量生產。
五、結語
中國傳統紋樣葫蘆紋是將植物葫蘆通過藝術化的手法處理得到的植物紋樣,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它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紋樣,更是一種文化。筆者閱讀了葫蘆紋的相關文獻,概述了葫蘆紋的起源,對葫蘆紋演變的文化脈絡進行了梳理,敘述了葫蘆紋在不同的文化時期的文化內涵,分析了葫蘆紋在現代創新設計中的一些案例,并總結了葫蘆紋在現代設計的創新策略。
(南京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