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的深入改革,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越來越受到關注。尤其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更是逐漸成為廣大教師的課堂教學目標。文章結合教學實踐分析了當前高中數學教學現狀,并且從創設教學情境、運用信息技術、實施分層教學、開展小組學習多個方面提出了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策略,旨在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習能力;提高策略
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是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要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雖然很多教師已經嘗試更新自身的課堂教學觀念,但是受到應試教育思想和高考指揮棒的影響,教師的教學思想并沒有完全被打開,仍然只注重對數學知識的講解。在這種境況下,學生的數學學習態度變得越來越消極,數學學習興趣得不到激發。相應地,數學學習能力也得不到有效培養與發展。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積極轉變數學教學觀念,優化與創新教學策略,促進學生通過數學課堂提高數學學習能力。
一、高中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1. 過于注重教學形式
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是教師開展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但是,部分教師由于未能真正意識到這一點,設計出過于豐富的數學教學形式,與數學教材的聯系不多,形式大于內容,使學生眼花繚亂,無法掌握重、難點知識,反而使學生分散注意力,學生也不清楚應該學習哪一部分,收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2. 片面重視學習過程
要想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高中數學教師不僅需要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和課堂表現等,還要關注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數學學習成效。若學生能主動參與數學教學活動,積極融入課堂,但是始終說不出來自己學到了哪些數學知識,也不知道自己哪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那么這樣的數學學習便是低效甚至無效學習。
二、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策略
1. 創設教學情境
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開展有效數學學習的重要前提。加之高中階段的學生面臨較大的數學學習壓力和負擔,也沒有較多的時間培養對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面對這種情況,高中數學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數學基礎創設情境。通過情境,充分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進而促進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
例如,在教學人教A版《普通高中教科書·數學》(以下統稱“教材”)選擇性必修第二冊“等比數列”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借助豐富的數學史為學生創設以下情境。國際象棋起源于古印度,相傳國王要獎賞國際象棋的發明者,問他想要什么。發明者說:“請在棋盤的第1個格子里放上1顆麥粒,第2個格子里放上2顆麥粒,第3個格子里放上4顆麥粒……依此類推,每個格子里放的麥粒數都是前一個格子里放的麥粒數的2倍,直到第64個格子。請給我足夠的麥粒以實現上述要求。”國王覺得這個要求不高,就欣然同意了。請判斷國王是否能實現他的諾言。學生在這一趣味性情境的引導下能全身心投入“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的探究中,為本節課的教學奠定了情感基調,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的思維得以發散。
2. 運用信息技術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高中數學信息化教學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能夠豐富教學的內容和形式,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促使數學課堂教學實現便捷性和豐富性。這樣不僅可以有效開闊學生的數學視野,還可以降低數學知識的理解難度,進而促進學生熟練掌握數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教材必修第二冊“基本立體圖形”這節課時,為了解決部分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弱的問題,教師可以嘗試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實現直觀化數學教學。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一些著名建筑物圖片,引導學生找出其中所含有的棱柱、棱臺和棱錐,使學生初步了解這些幾何體的特征。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想剛剛欣賞的圖片及特征,讓學生歸納總結。有的學生可能會總結出棱柱的特征,有的學生可能會總結出棱臺的特征。最后,教師可以再次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呈現所有內容,引領學生形成整體化的空間幾何體知識結構,避免學生出現知識遺漏的情況。
3. 實施分層教學
每名學生的數學學習基礎和能力不同,決定了他們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也會有所區別。加之學生看待、學習數學知識的角度不同,決定了學生之間數學學習差異的存在不可避免。為此,高中數學教師需要開展數學分層教學,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這就要求教師切實了解全體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分層,并制訂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如此,每名學生都能接受適合自己的數學課堂教育,也都能有機會融入其中,最終促進每名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例如,在教學教材必修第一冊“指數函數”這節課時,為了照顧全體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教師需要注重數學分層教學的設計與開展。針對數學基礎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嘗試從較為基礎的數學知識開始:“同學們,你們能說一說平方根的概念嗎?立方根呢?如何判斷呢?”由此來幫助數學基礎較弱的學生形成更加穩固的數學知識體系。針對數學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他們總結得出“n次立方根”的具體概念。最后,教師可以面向全體學生,帶領所有學生進行總結,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在這樣的指數函數分層教學中,教師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逐一攻破教學難點,使每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數學課堂,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4. 開展小組學習
小組學習模式既能滿足《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提出的課堂教學要求,又能起到鍛煉學生多方面能力的積極作用。高中數學教師不妨靈活組織該模式,使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到多個方面進行分組,保證分組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這也是推進學生順利合作的基礎。隨后,再布置合適的數學任務,使學生能在數學合作學習中實現自我成長、自我發展。
例如,在教學教材必修第一冊“函數的概念及其表示”這節課時,教師要先做好分組,讓小組之間相互幫助,共同學習。接著,教師可以布置數學學習任務:“在這之前,函數是如何被定義的?你們想一想都學習過哪些函數?”教師也可以在黑板上書寫一些表達式,讓學生嘗試判斷是否屬于函數。隨后,教師可以讓小組開展合作學習,共同解決這些問題。在合作學習中,各個成員分工合作,明確任務,分析不同的問題,并相互交流、分享。待各個小組有了自己的答案后,教師可以帶領全體小組一起反思和總結。
三、結束語
新穎、有效的數學教學模式,不僅能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還能確保學生實現高效化的數學學習。為此,高中數學教師要更新自己的數學教學觀念,引領學生積極參與到充滿活力、充滿趣味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最終促進學生在高質量的數學課堂上達成數學學習目標。
基金項目:2021年度福建省基礎教育課程教學研究課題——促進高中生數學核心素養與關鍵能力發展的教學研究(MJYKT2021—153)。
參考文獻:
[1]徐剛. 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J]. 數理天地(高中版),2023(9).
[2]林位明. 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J]. 中學課程輔導,2022(36).
[3]黃允. 高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的策略和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J]. 高考,2021(6).
[4]田玉英. 關于高中數學教學中多角度出發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2019(4).
[5]徐玥. 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探究[J]. 數理化解題研究,20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