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雙減”政策的大力推廣,廣大教師紛紛探尋課堂教學走向科學減負、提質增效、內部挖潛的新措施、新理念和新資源,力求為學生提供有設計、有方向、有目標、有方法、有效果的課后作業任務。因此,教育管理應該立足“雙減”政策,引領教師積極推進課堂教學的理念提升、設計優化、創新發展,真正成為教師的排頭兵。文章基于“雙減”政策探討中學教育管理中落實提質增效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雙減”政策;教育管理;提質增效
“雙減”政策的提出順應了時代發展的需要,因而教育管理應該積極落實文件精神,自覺引領教師嚴格踐行“雙減”政策,努力實現課堂教學的科學減負、提質增效、快樂育人,為學生提供優化的作業設計。教育管理人員擁有教師不可比擬的職位優勢和視野優勢,能夠更加精準而透徹地掌握“雙減”政策,能夠成為教師完成教書育人任務的教學向導。因此,如何在教育管理工作中以“雙減”為背景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學化、高效化、公平化,成為當前學校管理中應該普遍重視的問題。
一、教育管理踐行“雙減”政策的重要性
1. 以“雙減”為動力,能夠激發工作熱情
教育管理是學校領導層實施的常規管理活動之一。學校領導一旦真正貫徹執行“雙減”政策,勢必會為教師樹立一個良好的效仿榜樣,能夠有效提高教師對“雙減”政策的重視程度。因此,教育管理積極踐行“雙減”政策,能夠切實帶動教師將科學減負、提質增效的文件精神滲透于課堂每個教學環節中,從而使“雙減”政策能夠真正得到有效落實。
2. 以“雙減”為精神,能夠開闊教育者視野
學校領導掌握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能夠幫助教師更加深入、透徹地掌握“雙減”政策的文件精神,積極向教師傳輸科學減負、提質增效的教育教學理念,有效拓展教師的教學視野和工作經驗。教育管理能夠加速“雙減”政策在教師范疇內的推廣應用,引領教師對課堂教學、作業設計進行科學考量、提質增效,做到切實減負。
二、教育管理中踐行“雙減”提質增效的有效策略
1. 以課程標準為引領,精準落實“雙減”目標
課程標準是指引教師設定教學深度、設計教學計劃、界定教學任務、考量教學過程、安排作業活動的指導思想,也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營造教學氛圍、組織教學活動、引領師生互動、實現共同探究的行動方案。然而,教師每天備課繁忙,還要查閱資料、安排活動、設計作業、批閱作業,真正用來研讀課程標準的時間少之又少。而且,部分教師習慣于經驗教學,憑著以前的研讀積累進行日常教學活動,從而導致日常教學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教育管理要從課程標準入手,督促教師重新針對課程標準進行研讀、領悟、交流與掌握,精準而全面地掌握課程標準中的新思想、新要求和新方向。在課程標準的科學指導下,教師能夠精準地設定教學深度和教學難度,為學生提供具有更高針對性、適宜性、趣味性和實效性的教學活動,切實降低學生的認知難度,提高學生的認知效果,落實“雙減”政策。
2. 以管理為手段,建立作業評價體系
教育管理不僅要依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落實“雙減”政策,還要通過作業設計的小型化、簡易化和高效化,真正將“雙減”政策落到實處。在教育管理中,教務主任要積極行動起來,自覺肩負起踐行“雙減”政策的職責,主動架構適合本校的作業管控體系。例如,各年級可以建立一個作業管理平臺,采用周管理模式,每周五重點檢查學生的作業,對作業的完成情況、作業的收交、答題的規范性等進行及時檢測。對于各班、各年級的優秀作業及時進行通報表揚,形成科學、規范的模式,并在學校的監督管理下避免重復性、機械性的作業,以作業為管理手段,考查教師的備課、學生的接受情況,這樣能夠有效落實了“雙減”政策,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對學校整體教學也是一種提升。在作業管控體系的監管下,學生獲得的作業量會得到控制,自然使“雙減”政策得到有效落實。
3. 以“提質”為核心,科學考量優化設計
作業管控體系能夠確保作業設計在“量”上實現精準、合理,學科組長也要積極踐行“雙減”政策,向作業設計要智力含量,實現作業設計在“質”上科學、規范。各任課教師要共同參與到課程管理中,精心為學生設計作業,不僅要控制作業的數量,還要精選作業的類型,促使作業落到實處,真正使學生掌握知識,鞏固所學知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科組長要與同學科教師一起精心研究教材,齊心協力地科學考量、精準設計、合理安排本年級的課程作業設計,讓作業設計承載本年級全體教師的智慧。這樣,作業設計會在“質”上實現大幅度提高,能夠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作業設計。由此,學生的作業任務不僅在“量”上獲得了作業管控體系的保障,還在“質”上獲得了作業設計體系的支持,減小了作業壓力。
4. 以作業為媒介,激發教學活力
作業管控體系針對作業的“量”,作業設計體系針對作業的“質”,還需要對作業活動的真正效能進行客觀評價,為后續作業設計提供必要的反饋信息與借鑒參考。活動效果是對作業設計質量的有效評價,要從作業的書寫、作業的難易程度、作業的創新性等方面對作業進行科學評價。通過作業展評、問卷調查等,了解各科作業是否有效;是否受學生歡迎;是否能夠激活教學魅力。學校在作業的檢查、評比方面是否又落到了實處,教師、學生的積極性是否有提高。這樣,各級管理層會搜集大量高價值的作業設計成功案例,并為后續教學活動、作業設計積累足夠多的實踐性信息。因此,學生的作業設計會走向短小精悍、便捷高效,使學生面臨少而精的作業任務。
5. 以反饋為策略,構建管理框架
作業設計的數量、質量和效果到底如何,學生具有較高的發言權和評價權。因為學生是作業設計內容的承載者和完成者,只有學生真正滿意、欣然接受、積極完成的作業任務才是科學的作業設計。因此,班主任應該積極肩負起作業反饋體系的科學架構,主動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自覺搜集學生對所有課程的課堂教學、作業設計、內容講評等反饋信息,將學生的集體心聲如實地搜集起來,為后續的作業設計提供必要參考,積極踐行“雙減”政策。傾聽學生的心聲是學校進行的日常教育活動之一。學校可以采取主題座談會的形式積極搜集學生對各門課程作業設計的具體看法和建議。中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剖析能力、判斷能力和交流能力,能夠將自己的主觀想法和個性化建議直接表述出來,為教師的作業設計提供真實的主體感受。這樣教師會繼續優化個人的作業設計,從而使“雙減”政策的落實成為必然。
綜上所述,教育管理立足“雙減”政策,引領教師向作業設計要質量、要效益,積極進行科學減負、提質增效,鼓勵教師摒棄“課上損失課下補”的傳統教學陋習,自覺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踐行科學育人觀念和課程改革理念,借助課堂教學效率的大幅度提高減少對課后作業的訓練訴求,以真正實現“雙減”政策的貫徹執行,為學生提供更多自由活動的時間。
參考文獻:
[1]錢文波. “雙減”視角下初中教學管理的思考與實踐[J]. 教育視界,2021(25).
[2]王旭東. 落實“雙減”新政:學校要建立考試管理機制[J]. 中國考試,2021(11).
[3]劉長清,張超. 天府新區:優化作業管理,深入推進“雙減”[J]. 四川教育,2021(22).
[4]陳明欣. “雙減”政策下的中小學教育管理策略探究[J]. 知識文庫,2023(11).
[5]陳宗榮. “雙減”政策背景下校本作業的研制與管理[J]. 福建教育,20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