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與市場環境的日益復雜化,企業在面臨激烈的競爭壓力下,急需尋求有效的管理策略以增強其市場適應能力和競爭力。業財融合作為一種新興的管理模式,通過整合企業的業務流程和財務管理,提供了一種創新的解決方案。論文分析了業財融合如何提升預算的精準度和執行的靈活性,指出了在業財融合視角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如數據整合不足、預算制定與實際運作的脫節以及決策支持系統的不完善,提出了針對這些問題的具體優化策略,包括建立統一數據管理平臺、實施動態預算調整和完善數據驅動的決策支持系統,以期提高企業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的預算管理效率和效果。
【關鍵詞】業財融合;企業;全面預算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5"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3)11-0119-03
1 引言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些挑戰不僅來自于激烈的市場競爭,還包括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影響。為了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和發展,企業需要有效地管理其資源,確保其運營和戰略決策的高效性和靈活性。在這個背景下,業財融合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議題。它通過整合業務流程與財務管理,旨在提高企業決策的準確性和執行的效率。然而,業財融合在實踐中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因此,深入理解業財融合對全面預算管理的影響,識別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效的優化策略,對于提升企業的管理效能,適應市場的變化,具有重要意義。
2 業財融合對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影響
2.1 預算精準度提升
在業財融合的框架下,預算精準度的提升成為其對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最顯著的影響之一。首先,業財融合使得數據收集更為全面。在傳統模式下,財務數據往往是孤立收集的,而在業財融合模式下,財務數據與業務數據共同構成一個綜合的信息系統。這種綜合性的數據收集方式為預算制定提供了更全面的視角,使得預算制定更加貼近實際業務的需要。其次,業財融合加強了數據的實時性和準確性。通過實時更新和分析財務與業務數據,企業能夠及時捕捉市場和業務運營中的變化,使預算調整更加及時和精確。在這種模式下,預算不再是一種固定不變的計劃,而是一個動態調整的過程,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調整[1]。最后,業財融合提高了預算制定的專業性。通過整合財務與業務數據,財務團隊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業務運作,而業務團隊也能更清晰地理解財務限制。這種跨部門的合作和理解,為制定更加精準的預算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2.2 預算執行的靈活性增強
在業財融合的背景下,預算執行的靈活性得到顯著增強是其對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另一重要影響。這種靈活性體現在預算對市場變化的快速響應能力和對內部運營調整的適應性上。首先,業財融合促使預算管理變得更加動態。在傳統預算模式中,一旦預算制定完成,便很少進行調整。然而,在業財融合模式下,預算成為一個動態的、可調整的工具。企業可以根據市場變化和內部業務需求的變動,及時調整預算,以適應這些變化。這種靈活性對于企業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保持競爭力至關重要。其次,業財融合加強了企業的應急反應能力。在面對突發事件或市場波動時,企業能夠迅速調整其預算分配,確保關鍵資源被有效利用。例如,在市場需求突然增加時,企業可以迅速調整預算,將更多資源投入到生產或營銷上,以抓住市場機遇。最后,業財融合提升了預算管理的適應性。它允許企業在預算執行過程中不斷學習和調整,使得預算管理過程更加符合企業的實際運作。這種適應性不僅體現在對外部環境的響應上,也體現在對內部策略調整的反應上。
3 業財融合視角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3.1 數據整合不足
在業財融合視角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一個主要問題是數據整合不足。這個問題的核心在于,雖然業務與財務數據都對預算制定至關重要,但他們在許多企業中往往是分離的,導致預算制定過程中無法有效地融合和利用這些數據。首先,數據整合不足表現在信息系統的隔離。在許多企業中,業務數據和財務數據分別由不同的信息系統管理,這些系統間缺乏有效的數據交換和整合機制。這種分離導致在預算制定時,決策者無法獲得一個全面的數據視圖,無法充分考慮業務操作對財務的直接影響[2]。其次,數據整合不足還表現在部門間的溝通障礙。在很多企業中,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之間存在著溝通和理解問題。業務部門沒有充分意識到財務數據的重要性,而財務部門則不完全了解業務操作的實際需求和挑戰。這種溝通不暢使得數據在部門間的流動受阻,從而影響預算的有效性。再次,數據整合不足還體現在數據解讀能力上的不足。即便數據被收集和共享,如果缺乏對數據進行有效解讀的能力,這些數據也無法被有效地用于預算制定。這不僅要求有合適的技術工具來分析數據,還需要相關人員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來理解和應用這些數據。最后,數據整合不足還導致了預算制定的滯后性。由于數據無法及時整合,預算制定往往基于過時的或不完整的信息,無法準確反映當前的業務狀況和市場環境。這種滯后性使得預算難以準確預測未來的財務需求和市場變化,從而影響整個預算的有效性和適應性。
3.2 預算制定與實際脫節
在業財融合的框架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面臨的一個顯著問題是預算制定與實際業務運作之間的脫節。這個問題表現在預算計劃的制定過程中,對實際業務狀況的了解不夠深入,導致預算計劃無法精確反映實際業務需求和市場動態。首先,預算制定與實際脫節的一個主要表現是預算過于理想化。在很多情況下,預算的制定基于對市場和業務趨勢的理論分析,而非實際操作的深入了解。這導致預算計劃往往過于樂觀或保守,無法準確反映實際的市場環境和業務需求。其次,該問題還體現在對市場變化的反應遲緩上。預算一旦制定,往往在一定周期內固定不變,這使得企業在面對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時,難以及時調整預算以適應市場需求。特別是在當前市場環境多變、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預算的僵化導致企業錯失商機或無法有效應對市場風險。再次,預算計劃與實際業務運作脫節還表現在資源分配的不合理上。由于預算計劃不能準確反映各部門的實際運作和需求,導致資源在部門間的分配不均衡,一些關鍵部門或項目因預算分配不足而受限,而一些非關鍵部分則獲得過多的資源[3]。最后,這個問題還體現在企業內部溝通不暢上。預算制定往往需要跨部門的合作與溝通,但在實際操作中,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會導致預算制定者無法獲得全面的信息,從而影響預算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3.3 決策支持系統不健全
在業財融合的背景下,全面預算管理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決策支持系統的不健全。這一問題的核心在于,現有的決策支持工具和機制無法提供足夠的、高質量的信息和分析,以支持有效的預算決策。由于預算管理是基于對未來業務環境和財務需求的預測,缺乏健全的決策支持系統,就會直接影響預算的準確性和實用性。首先,決策支持系統不健全導致數據分析和解釋能力不足。在很多企業中,決策支持工具仍然局限于基礎的數據匯總和報告功能,缺乏深入的數據挖掘和分析能力。這意味著即便收集了大量數據,決策者也無法從中提取出有價值的洞見和趨勢,以指導預算制定。其次,問題還體現在決策支持系統與實際業務需求之間的脫節。很多決策支持工具是在一般性的財務和管理理論基礎上開發的,而不是針對特定企業的實際業務環境和需求定制的。因此,這些工具提供的分析和建議無法完全符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導致預算決策不夠精準。再次,決策支持系統的不完善也表現在用戶友好性不足。即使某些決策支持工具在技術上先進,但他們過于復雜或不易于使用,使得非技術人員難以有效利用這些工具進行決策分析。這導致決策過程中依賴于直覺或經驗判斷,而非數據驅動的分析。最后,決策支持系統的不完善還導致信息更新不及時。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及時的信息更新對于預算管理至關重要。如果決策支持系統不能快速反映市場和業務的最新動態,就會導致基于過時信息的決策,影響預算的有效性。
4 業財融合視角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優化策略
4.1 建立統一數據管理平臺
在業財融合視角下,優化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一個關鍵策略是建立統一數據管理平臺。這個平臺的核心目標是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業務和財務數據的有效整合。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構建一個集中的數據倉庫,用于存儲和管理企業內所有相關的數據。構建數據倉庫的第一步是確定數據收集的范圍和標準,包括哪些數據需要被收集(如銷售數據、成本數據、市場數據等)、這些數據應該如何被標準化和格式化以便于分析。為了保證數據質量,需要建立一套標準化的數據輸入流程,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一致性。接著,要開發一套有效的數據整合工具和流程。這涉及將不同來源和格式的數據融合到統一的平臺中。例如,可以使用ETL(提取、轉換、加載)工具來提取不同系統中的數據,轉換這些數據以符合統一的標準,并加載到數據倉庫中。同時,需要確保數據更新的及時性,以便預算管理能夠反映最新的業務狀況。除了數據收集和整合,另一個關鍵環節是數據分析和可視化。統一數據管理平臺應該提供強大的數據分析工具,使決策者能夠輕松地對數據進行深入分析,發現潛在的趨勢和問題。通過數據可視化工具,如儀表板和報表,可以使數據更易于理解和交流,幫助管理者快速作出決策[4]。此外,建立統一數據管理平臺還需要考慮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這涉及確保數據的存儲和訪問符合相關法律和行業標準,建立適當的數據訪問控制,確保只有授權用戶才能訪問敏感數據。再者,為了確保平臺的長期有效運行,需要定期對數據管理平臺進行維護和升級。這包括監控系統性能,定期更新軟硬件,以及根據企業業務的發展和變化調整數據管理的策略和流程。
4.2 實施動態預算調整
實施動態預算調整是在業財融合框架下,優化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關鍵策略之一。要有效實施這一策略,需要從預算制定的流程、監控機制以及反饋和調整的方法等方面入手。
第一,在預算制定的流程上,應采用滾動預算的方法。與傳統的年度預算相比,滾動預算允許企業在一年內多次審視和調整預算。這意味著預算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可以根據最新的業務表現和市場情況進行更新。為此,企業需要建立一個靈活的預算框架,其中包含定期的預算審查和更新周期,如每季度或每半年進行一次。
第二,建立有效的預算監控機制至關重要。這包括實時監控關鍵財務指標和業務指標、預算目標的對比。通過建立自動化的儀表板和報告系統,管理者可以及時了解業務的實際表現與預算目標之間的偏差,并據此作出調整。同時,需要確保這些監控工具易于使用,且能提供清晰、直觀的數據展示。
第三,要建立一個快速響應的預算調整機制。一旦發現預算與實際業務表現有顯著偏差,就需要迅速進行預算調整。這要求企業在內部建立快速決策的流程,確保調整措施能夠及時得到執行。在此過程中,需要各部門之間的密切協作,確保預算調整措施得到全面的理解和支持。
第四,動態預算調整還需依賴于準確的業務預測。企業應該利用歷史數據和市場分析,建立有效的業務預測模型。通過對未來市場趨勢和業務表現的預測,預算可以更加貼近實際情況,從而提高其適應性和準確性。
第五,為了確保動態預算調整的有效實施,企業需要培養一種基于數據和靈活性的企業文化。這意味著鼓勵管理者和員工理解市場的變化,接受預算的動態調整,并在日常工作中積極利用數據進行決策。
4.3 完善數據驅動決策支持
完善數據驅動決策支持是在業財融合框架下,優化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一個關鍵策略。為實現這一目標,企業需要從增強數據分析能力、構建高效的決策支持系統、培養數據驅動文化等方面著手。
第一,增強數據分析能力是實現數據驅動決策支持的基礎。企業需要引入先進的數據分析工具和技術,如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大數據分析工具。這些工具能夠幫助企業從大量的財務和業務數據中提取有用信息,進行趨勢分析、預測建模等。例如,通過使用機器學習算法,企業可以預測
未來的銷售趨勢和市場變化,從而使預算更加精確和有針對性。
第二,構建一個高效的決策支持系統是實現數據驅動決策的關鍵。這個系統不僅包括數據分析工具,還需要包括易于理解的數據呈現界面和實時的決策反饋機制。例如,可以開發一個集成的儀表板,展示關鍵的財務指標和業務性能數據,幫助管理者快速理解當前的業務狀況和預算執行情況。同時,系統應當能夠提供實時的反饋和警告,以便管理者及時調整預算和業務策略[5]。
第三,確保數據質量和完整性對于數據驅動決策同樣重要。企業需要建立和維護一套嚴格的數據質量管理流程,確保收集的數據準確、完整和及時。這包括定期檢查和清理數據,確保數據來源的可靠性,以及采用適當的數據存儲和備份機制。
第四,持續優化和升級決策支持系統也是關鍵。隨著業務的發展和市場的變化,企業需要不斷評估和升級其決策支持工具和流程,以確保他們能夠滿足當前的業務需求。
5 結語
在業財融合的背景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優化是一個復雜而關鍵的任務。通過實施統一數據管理平臺、動態預算調整和完善數據驅動的決策支持,企業能夠更有效地應對市場變化,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這些策略的實施不僅增強了預算管理的準確性和靈活性,也促進了企業整體的戰略決策和運營效率。
【參考文獻】
【1】周家光.基于業財融合的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優化策略[J].商場現代化,2023(20):162-164.
【2】童翠云.業財融合視角下中小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研究[J].黑河學院學報,2023,14(09):53-55.
【3】趙光會.業財融合背景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優化研究[J].中國中小企業,2023(09):192-194.
【4】李二燦.基于業財融合視角的企業全面預算管理[J].上海企業,2023(09):87-89.
【5】田曉春.業財融合背景下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優化措施[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2023(08):104-106.
【作者簡介】魯小瑩(1990-),女,四川德陽人,工程師,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核算、預決算、預算項目績效評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