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科技管理數字化轉型對于提高企業的決策效率、運營效率、服務質量、風險管理和創新能力等方面都具有促進作用,是當今企業提升競爭力的必經之路。但其實現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現實問題,論文以此為出發點,全方位搭建企業科技管理數字化轉型路徑,并以高新技術企業TS公司為范本進行案例應用說明,以期為企業科技管理數字化轉型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企業科技管理;數字化轉型;案例應用
【中圖分類號】F49;F276.44"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3)11-0149-03
1 引言
企業科技管理是指企業對科技活動進行組織管理的工作,科技活動是一切產生科技知識活動的總稱,包括所有與之相關過程的各個環節[1]。企業科技管理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實施前必須事先規劃好,實施過程中要執行動態監測,不斷優化改進。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已然作為一種新的資源要素,被納入企業的生產運營體系中,利用好科技管理過程產生的信息數據,可以為企業提供新的業務運營方式及利潤增長點。對于目前的科技型企業來說,科技管理活動的開展歸根究底是為了推動企業科技創新,而實現這一目標除了要具備健全的規章制度和科學的管理方法,還要具備全方位的數字化管理平臺。因此,企業科技管理數字化轉型是必然趨勢。
國家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與評估上,會重點考察科研項目數量、研發經費投入占比、高端人才引入數量以及科技成果等,這些都是衡量企業科技管理水平的關鍵要素[2],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科技管理對核心業務的支撐程度,所以對于創新投入能力較強的科技型企業,更需要加快推進科技管理數字化轉型的進程。本文基于上述背景,分析當前企業科技管理數字化轉型存在的問題,搭建數字化轉型路徑,并引入高新技術企業TS公司實際情況予以案例應用說明,以期為相關企業推進科技管理業務數字化轉型提供參考借鑒。
2 企業科技管理數字化轉型存在的問題
2.1 數字化轉型理念不足
科技創新成為科技型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著力點,企業科技管理模式在數字經濟時代背景和內生創新需求的雙重趨勢下,由分散治理向數字化轉型的發展成為必然選擇[3]。但大部分企業在科技管理數字化轉型理念認知方面存在明顯不足,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范圍界定上,只將一些科技項目及成果的檔案文件認定為科技管理業務,并且認為這些業務在效益角度上不具備任何價值,沒有轉型必要;二是科技管理工作定位上,認為其崗位職責只是讀寫項目文書、統計科研數據等,對專業能力要求不高,因此在科研管理人才培養上存在明顯缺失,對于數字化轉型理念理解程度較低;三是新工具、流程的融入上,一些科技管理人員在業務開展過程中對于數字化新工具、新流程抗拒度較高,不愿意耗費精力學習與應用。
2.2 數字化平臺不完善
伴隨著數字化智能技術與資源、資金和市場等要素的深入結合,“數據為王”時代在科技型企業中已然來臨。科技管理產生的數據具有增量大、復雜程度高、表現形式多樣等特征,亟需實現數字化整合,在分層授權的前提下,推動企業科技成果信息的公開與共享[4]。目前企業數字化平臺仍不完善,很多企業由于科技管理信息或數據處于分散管理模式,沒有搭建共享式數字化平臺,從而無法構建集中管理體系。即使有些企業具備數字化平臺也存在落實不到位的情況,由此形成信息屏障,使得企業科技管理決策無法滿足長期性、系統性需求,給科技管理帶來風險與困境。
2.3 智能化技術應用不到位
隨著新一代智能技術的落地運用,數據驅動的科技管理過程展示和發展趨勢分析也已具備了實施的條件,對于數字化轉型的支撐度非常高。但智能化技術的引入是一項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系統性工程,包含調研經費、硬件設施建設、系統平臺開發以及試錯成本等[5]。雖然許多企業負責人對科技管理數字化轉型有明確意愿,但由于企業資金實力有限,難以承擔相應成本,不敢落地實施。此外,由于企業缺乏數字化人才,不了解行業發展方向和自身實際需求,不知道該引入什么樣的智能化技術,即便是引入之后也不懂怎么充分應用起來。
3 企業科技管理數字化轉型主要路徑搭建
3.1 框架確立
對企業科技管理數字化轉型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發現,主要集中在管理理念、平臺建設、智能化技術應用3個層面,因此在企業科技管理數字化轉型主要路徑框架確立上也從上述3個層面著手。其中,管理理念包括戰略與規劃、人才與文化、科技管理體系,平臺建設包括業務需求、資源配置、數字化平臺,智能化技術應用包括認知計算、信息安全,具體如圖1所示。
3.2 策略實施建議
3.2.1 提升科技管理數字化轉型理念
第一,制定科技發展戰略,確立數字化目標。企業應該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制定符合市場需求的科技發展戰略,明確科技創新的方向及數字化轉型目標。在此基礎上,制定數字化轉型計劃,在成本、時間、資源等限制下明確重點和優先級[6]。
第二,建設數字化團隊和文化。企業需要根據制定的科技發展戰略建設數字化團隊和文化,積極引進和培養科技創新人才與數字化人才,提高人才的專業素質和能力水平,強化數字化思維和能力的培養,推進數字化文化的普及和傳播[7]。
第三,建立科技管理體系。企業應該建立完善的科技管理體系,包括科技項目管理、科技人才培養、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確保科技管理數字化轉型的順利推進。
3.2.2 完善科技管理數字化平臺建設
第一,評估業務需求。企業需要評估現有科技管理業務流程和信息系統,分析科技管理業務需求和痛點,挖掘數字化轉型的機會和優勢,確定數字化轉型的業務需求和目標[8]。
第二,優化科技管理資源配置。資金方面,企業應該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和服務;組織方面,企業應該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等的產學研合作,共同推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
第三,搭建數字化平臺。企業依托業務需求及資源配置情況搭建數字化平臺,實現科技管理業務的數字化轉型,具體包括人員、成本、成果3個層面,確保數字化平臺能夠為企業提供科技管理數據分析和決策支持的功能。
3.2.3 引入智能化技術應用
第一,引入認知計算作為非結構化數據分析技術。將知識圖譜、機器學習等技術應用在科技信息系統中,通過多種維度建立認知關系,拓展智能化應用,提升科技業務信息系統智能化水平。
第二,確保數字化平臺信息安全。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企業需要保障信息安全,確保數字化平臺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利用“實時、全樣、精準”的安全大數據建立全程在線、跨廠商、全域覆蓋、實時反饋的“企業網絡與數據安全態勢全景圖”,全天候全方位監測預警安全威脅[9]。
4 案例分析
TS公司的科技管理數字化轉型項目基于工業互聯網賦能平臺,利用高質量的外部網和5G等技術,將不同區域的生產設備連接起來,并在工業互聯網平臺上建立起一個與 TS公司完全一致的、平行于 TS公司的虛擬數字企業。
4.1 數字化轉型實施路徑
4.1.1 “自上而下”執行的管理理念
TS公司根據企業內部具體情況,采用“自上而下”的執行理念來推動科技管理數字化轉型,充分發揮優質外網的性能優勢,對企業科技項目、科技人才、科技成果進行了全方位的整合,從戰略、產品設計、運營模式等多個維度展開分析,將研發產品與生產線的數字孿生相融合,實現在正式啟動前對新的業務流程進行仿真和優化。在整個運作過程中,對涉及的研發、流通、管理等所有環節進行規劃,使之與工業化、信息化深度結合。
4.1.2 以數字化車間為試點,推進智能工廠建設
從軟件和硬件產品的設計、開發、測試、試運行到上線運營, TS公司科技管理數字化轉型體現在研發設計、生產管理、材料控制、車間運作管理、質量追溯管理和設備管理等各個環節。TS公司在數字化車間的試驗中,引入了自動化生產線和設備,并利用自己開發的智能制造信息管理系統,將設備、材料和人進行了連接,建立了一個對生產進行實時監控和調度的過程,并對整個過程進行了可追溯的過程。
4.1.3 搭建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全新賦能
TS公司憑借20多年的工業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產品及技術積累,在引入智能技術人才的基礎上,打造了一個工業互聯網服務平臺。該平臺是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要素,以“模式+數據”為內核,以“事件驅動”的服務模式,對“實體-數據”之間的相互映射與互動進行研究,構建面向工業數據的跨行業、跨領域的服務平臺。借助此平臺,使用者可以擁有一套完整的閉環策略體系,主要表現為:以數據為基礎,進行實時分析、科學決策、準確執行,從而打破需求分析、產品設計、生產制造、應用服務等之間的數字化壁壘,有效地分配資源,敏捷地開發軟件,快速地傳遞知識,支持企業不斷地改善與創新,為企業提供一種嶄新的科技管理模式。
4.1.4 依托高質量外網,推進智能工廠建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
基于TS公司工業互聯網服務平臺,利用優質的外部網絡及物聯網技術,將全國各地的生產設備都鏈接起來,通過軟件搭建一個與實際企業相匹配的、完全并行的虛擬數字化企業,這一虛擬企業與實際企業中的每一個節點相關聯。同時,該平臺還實現了模塊化、可視化和智能化等多種方式對已錄入的科技項目、成果等進行管理和控制。此外,該平臺與優質外部網絡和工業網關等設施相配合,對TS公司的信息管理系統、自動化生產測試系統、智能化倉儲物流系統、實時數據采集系統進行更新升級;涵蓋研發、銷售、生產、供應鏈、倉儲等各個環節,建立以CPS為基礎的柔性生產流水線,達到工廠層面的集成化管理。
4.2 科技管理數字化轉型成效
第一,縮短了全系列產品研發周期。TS公司科技管理數字化轉型項目通過構建PLM和MES的數字渠道,可以對材料、工藝、加工設備、樣機測試和中試等一系列重要的研發數據及信息進行實時反饋,并將他們充分整合在一起實現集成應用,為科技項目成功研發提供了數據支撐,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研發品質,加速了產品的更新迭代,極大地減少了產品研發周期。TS公司科技管理數字化轉型項目完成后,產品研發周期平均縮短約10%。
第二,顯著提升了生產效率。TS公司科技管理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引入了全自動化的生產線和智能化的倉庫管理系統,對提高產能和提升品質具有顯著的作用。根據工廠投入運營后的產出情況,預計2023年度的產能增長可以達到20%,并且有望進一步提高。
第三,降低企業產品不良率。TS公司通過數字化轉型增強了企業的生產運作流程的科技化水平和產線的自動化程度。同時,多種先進的智能化測試方法的引入與應用,大大減少了不良產品的數量。據估計,數字化轉型項目實施可使產品不良率下降20%以上。
第四,提高能量使用效率。TS公司通過工業互聯網服務平臺對供應鏈進行優化升級并合理調度排產計劃,實現了設備的有效利用,減少單位面積的能源消耗。TS公司產品研發能源消耗以電能為主,在數字化轉型實施之前,公司的總能耗為31.3度/萬元,實施后,單位產值能耗有望減少10%。
5 結論
科技管理數字化轉型順應了國家戰略發展方向,是實現企業數字化的一個重要步驟,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影響要素。數字化轉型可以通過自動化、智能化和數據驅動的決策來提高企業科技管理效率和質量,主要表現在對科技項目全過程管理、提高研發經費使用效率、提高團隊成員的工作效率和協同能力、提高企業科技成果安全性等方面。本文基于此,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對企業科技管理數字化轉型展開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企業對科技管理的重要性認知逐步提升,但就目前而言,科技管理實現數字化轉型還存在一定障礙,包括數字化轉型理念不足、數字化平臺不完善、智能化技術應用不到位等。
第二,針對存在的問題,本文從管理理念、平臺建設、智能化技術應用3個層面搭建了企業科技管理數字化轉型主要路徑框架,基于框架提出策略實施建議,包括制定科技發展戰略,確立數字化目標;建設數字化團隊和文化;建立科技管理體系;評估業務需求;優化科技管理資源配置;搭建數字化平臺;引入認知計算作為非結構化數據分析技術;確保數字化平臺信息安全。
第三,引入高新技術企業TS公司科技管理數字化轉型案例予以應用分析,包括“自上而下”執行的管理理念、工業互聯網服務平臺搭建、高質量外部網和5G等技術的應用等,并總結其數字化轉型效果。
【參考文獻】
【1】劉開強,沈瑋,譚樂,等.新時期支撐高質量科技創新的科技管理發展路徑與對策研究[J].中國科學基金,2023,37(04):675-681.
【2】張弢,王雪松,王夏陽,等.石油企業科技管理數字化轉型技術體系模型的構建[J].科技創新與應用,2022,12(18):9-14.
【3】趙春芳.企業科技管理數字化建設分析與建議[J].云南科技管理,2022,35(01):37-39.
【4】崔寧.數字化時代企業科技管理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07):26-27.
【5】王世斌,劉長來,郝亞鋒.陜西煤業科技管理信息系統的構建與實踐[J].陜西煤炭,2023,42(01):202-205.
【6】孫忠娟,謝偉,舒曾宣.企業數字化創新實現的跨層機制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3):205-212.
【7】曾建勛,曹繼東,蘇靜.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構建及其對科技情報工作的影響[J].情報學報,2016,35(09):900-910.
【8】田勇,陳曉翠.數字信息化背景下推動企業科技項目管理創新的對策思考[J].時代經貿,2023,20(10):123-125.
【9】張世彤,陳曉玲,吳學彥,等.基于科技創新能力研究的創新生態數字化展示系統[J].吉林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23,41(03):465-473.
【作者簡介】胡琳(1982-),女,湖北武漢人,工程師,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