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老年髖部骨折患者椎管內麻醉前應用不同劑量地佐辛對患者圍術期血流動力學、術后疼痛、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方法 選取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老年髖部骨折患者80例,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麻醉前采用5 mg地佐辛靜脈注射,觀察組患者麻醉前采用3 mg地佐辛靜脈注射,兩組患者均行椎管內麻醉。比較兩組患者圍術期血流動力學,術后疼痛度、認知功能,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與術前比,兩組患者切皮時、術中30 min、術后即刻收縮壓、舒張壓先升高后降低(均Plt;0.05),兩組切皮時、術中30 min、術后即刻收縮壓、舒張壓及切皮時、術中30 min心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術后即刻及術后1、2、4 h兩組患者視覺模擬量表(VAS)疼痛評分先升高后降低(均Plt;0.05),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與術前比,術后3、6、12 h兩組患者簡易精神狀態評價量表(MMSE)評分均升高,且觀察組術后3、6 h的MMSE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均Plt;0.05)。結論 老年髖部骨折患者椎管內麻醉前靜脈注射3 mg、5 mg地佐辛均可穩定患者血流動力學,發揮良好鎮痛作用,但與5 mg劑量相比,3 mg地佐辛在保障鎮痛效果的同時,可減輕對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安全性較高。
【關鍵詞】老年 ; 髖部骨折 ; 椎管內麻醉 ; 地佐辛 ; 疼痛 ; 認知功能
【中圖分類號】R323.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3.24.0017.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3.24.006
髖部骨折在臨床骨科屬于常見疾病,老年人群為髖部骨折的主要發病群體,保守治療通常難以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手術為主要治療方式,可有效恢復患者的髖部功能,盡可能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椎管內麻醉為臨床開展老年髖骨骨折手術治療的主要麻醉方式,其通過向椎管腔內注入麻醉藥物,保障手術的順利實施。但在為患者開展椎管內麻醉時,需使患者保持側臥位,或將膝蓋保持彎曲狀態,此體位狀態下患者會出現明顯的疼痛感,進而增加患者的應激反應,使患者的血流動力學無法保持穩定,增加手術麻醉的難度,也會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影響其手術治療配合度[1]。地佐辛屬于阿片類鎮痛藥物,起效速度快,半衰期長,可起到確切的鎮痛作用。但目前相關研究報道中,對于地佐辛的合理使用劑量,仍存在一定爭議。有研究認為,使用大劑量地佐辛,容易增加對患者呼吸系統的抑制,在停止用藥后,患者容易出現自主呼吸延遲,將患者的麻醉復蘇時間延長,通過確定合適的用藥劑量,不但可保障鎮痛效果,使患者的血流動力學維持穩定,同時也可減少由于過度用藥所產生的不良反應[2]。故本研究旨在探討老年髖部骨折患者椎管內麻醉前應用不同劑量地佐辛對于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老年髖部骨折患者80例,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60~83歲,平均(67.50±4.88)歲;美國麻醉師協會(ASA) [3]分級Ⅰ級20例,Ⅱ級2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60~83歲,平均(67.86±5.10)歲;ASA分級中Ⅰ級21例,Ⅱ級19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具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符合《外科學》 [4]中髖部骨折的診斷標準;②年齡≥ 60歲;③ASA分級為Ⅰ ~ Ⅱ級;④肝、腎功能基本正常;⑤擬行手術治療。排除標準:①急性感染;②凝血功能障礙;③藥物過敏;④惡性腫瘤。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麻醉方法 術前常規禁飲、禁食,留置外周靜脈管,并行生命體征監測。術前20 min靜脈注射地佐辛注射液(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329,規格:1 mL∶5 mg),對照組劑量為5 mg,觀察組劑量為3 mg, 20 min后患者無異常則行椎管內麻醉。取側臥位, L2~3椎間隙穿刺,注入0.5%鹽酸布比卡因注射液(湖南正清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3021019,規格:5 ml∶12.5 mg)10 mg,維持麻醉平面在T8~T10之間。切皮前10 min為患者泵注鹽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江蘇正大清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23096,規格:2 mL∶0.2 mg), 0.3 μg/(kg·h),直至手術完成。
1.3 觀察指標 ①圍術期血流動力學水平。采用數字心腦綜合型血流動力學檢測系統(天津萬安康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型號:WA-880)檢測患者術前、切皮時、術中30 min、術后即刻的收縮壓、舒張壓及心率。②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量表(VAS) [5]疼痛評分評估患者術后即刻及術后1、2、4 h疼痛情況,總分10分,評分越高則疼痛度越嚴重。③認知功能。采用簡易精神狀態評價量表(MMSE) [6]評估患者術前及術后3、6、12 h的認知功能,總分30分,評分越高則認知功能越好。④不良反應。統計兩組患者惡心嘔吐、頭暈、心動過速等發生
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均符合正態分布,以( x ±s)表示,組間行t檢驗,組內不同時間點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SNK-q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以Plt;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圍術期血流動力學水平比較 與術前比,切皮時、術中30 min、術后即刻兩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先升高后降低(均Plt;0.05);兩組切皮時、術中30 min、術后即刻收縮壓、舒張壓及切皮時、術中30 min心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VAS疼痛評分比較 與術后即刻比,術后1、2、4 h兩組患者VAS疼痛評分均先升高后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VAS疼痛評分比較(分,x ±s )
組別 例數 術后即刻 術后1 h 術后2 h 術后4 h
對照組 40 2.10±0.83 3.80±1.15△ 3.50±1.29△ 3.10±0.97△▲
觀察組 40 2.20±0.88 3.65±1.25△ 3.40±1.62△ 3.05±1.08△▲
t值 0.523 0.559 0.305 0.218
P值 gt;0.05 gt;0.05 gt;0.05 gt;0.05
注:與術后即刻比,△Plt;0.05;與術后1 h比,▲Plt;0.05。VAS:視覺模擬量表。
2.3 兩組患者MMSE評分比較 與術前比,術后3、6、12 h兩組患者MMSE評分均升高,且術后3、6 h觀察組的MMSE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MMSE評分比較(分,x ±s )
組別 例數 術前 術后3 h 術后6 h 術后12 h
對照組 40 28.55±1.36 20.80±2.36* 25.85±2.32*□ 27.55±1.30*□■
觀察組 40 28.40±1.46 23.65±2.02* 27.55±2.11*□ 27.70±1.25*□
t值 0.475 5.802 3.428 0.526
P值 gt;0.05 lt;0.05 lt;0.05 gt;0.05
注:與術前比,*Plt;0.05;與術后3 h比,□Plt;0.05;與術后6 h比,■Plt;0.05。MMSE:簡易精神狀態評價量表。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與對照組患者術后20.00%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相比,觀察組患者術后2.50%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降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4。
3 討論
髖部骨折是一種常見且較為嚴重的骨折類型,在髖部骨折的患者群體中,老年人的占比較高,主要是由于老年人自身的骨質密度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降低,發生骨質疏松骨折的風險更高,易發生髖關節骨折,老年髖部骨折不僅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同時還可能導致多種并發癥出現,增加疾病的治療難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髖部骨折發生后,需盡早為患者開展手術治療,使患者的骨折得到復位,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老年髖部骨折在接受手術治療的圍術期,疼痛感的出現會對患者的機體血流動力學穩定產生影響,甚至引發心律失常、心腦血管意外事件。因此做好老年髖部骨折患者椎管內麻醉期間的鎮痛工作,對于老年髖部骨折手術治療患者而言有著尤為重要的作用。
地佐辛屬于阿片受體混合激動拮抗劑,可激動阿片受體,發揮鎮痛功效,將其用于手術鎮痛時,起效速度快,鎮痛維持時間長,可降低患者呼吸抑制的發生風險。有研究報道稱,采用5 mg地佐辛進行麻醉前靜脈注射,可減輕下肢骨折患者麻醉體位放置期間出現的疼痛感,但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明顯提高[7]。由此可知,在椎管內麻醉前為患者靜脈注射地佐辛,對于患者的疼痛緩解可起到積極作用,但大劑量用藥后,導致的不良反應增加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又有研究報道顯示,通過在髖骨骨折手術中,使用3 mg的地佐辛,可減輕患者手術治療期間體位擺放時的疼痛感,同時術后未明顯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8]。因此表明小劑量使用地佐辛,在保障鎮痛效果的基礎上,也可將患者術后麻醉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降低。本研究中,兩組患者組間心率、舒張壓、收縮壓及VAS疼痛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表明在老年髖部骨折患者椎管內麻醉前,采用3 mg、5 mg地佐辛進行靜脈注射,均可穩定患者術中血流動力學,發揮良好鎮痛效果,保證手術順利進行。
地佐辛成分在進入機體后,可激動κ受體,使其具備的活性提高,同時也能夠部分激動δ受體,可部分拮抗μ受體,不會出現明顯的μ受體依賴,降低呼吸抑制風險發生率;同時地佐辛可激動脊組織神經元細胞膜上的κ受體,由此發揮確切的鎮痛作用[9]。與5 mg地佐辛相比,注射3 mg地佐辛在保障鎮痛效果的同時,可將κ受體、δ受體過度激動減弱,μ受體的拮抗效率降低,從而使患者在停止用藥后,認知功能能夠更為快速恢復[10]。同時隨著藥物劑量的降低,藥物導致的不良反應發生風險可有效降低。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3、6 h的MMSE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老年髖部骨折患者椎管內麻醉前,靜脈注射3 mg地佐辛可將患者術后認知功能受到的影響減輕,促使患者的認知功能快速恢復,同時用藥安全性較好。
綜上,老年髖部骨折患者椎管內麻醉前靜脈注射3 mg、5 mg地佐辛均可穩定患者血流動力學,均可發揮良好鎮痛作用,但與5 mg的劑量相比,3 mg地佐辛在保障鎮痛效果的同時,可減輕對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且安全性較高,臨床可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選擇合適劑量。
參考文獻
樸海旺, 王榮升, 趙勝軍, 等. 超前+多模式鎮痛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圍手術期鎮痛效果的研究[J]. 大連醫科大學學報, 2020, 42(4): 313-317, 338.
羅毅, 韓萍, 陳洪文. 不同劑量地佐辛超前鎮痛對下肢骨折手術患者血流動力學和蘇醒質量的影響[J]. 醫學綜述, 2022, 28(10): 2038-2043.
陳杰, 陳曉波, 劉秀玲. 美國麻醉師協會3~4級患者無痛支氣管鏡術安全性初探[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13, 36(12): 986-987.
王柏群, 王小農, 王建忠. 外科學[M]. 北京: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14: 349.
中華醫學會疼痛醫學會. 視覺模擬評分法(VAS)[J]. 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 2004, 9(11): 483.
許曦鳴, 于洋, 戚小航, 等. 簡易精神狀態量表(MMSE)對長期飲酒的老年患者全麻腹腔鏡術后認知功能的評價[J]. 河北醫藥, 2017, 39(13): 1995-1997.
孫光梅,劉姚珍. 地佐辛預處理對老年下肢遠端骨折患者術后痛覺過敏及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20, 40(16): 3448-3451.
胡東初, 胡德東, 陳月華, 等. 椎管內麻醉前不同劑量地佐辛用于老年髖部骨折的鎮痛效果[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23, 14(2): 144-148.
何偉, 康定鑫, 朱純純, 等. 地佐辛用于老年髖部骨折手術椎管內麻醉前用藥的臨床研究[J]. 海峽藥學, 2020, 32(10): 82-85.
厲永亮, 林海燕, 張玲玲, 等. 地佐辛自控鎮痛泵術前應用對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應激反應及認知功能的影響[J]. 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 2022, 27(3): 30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