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新生兒肺出血患兒采用高頻振蕩通氣與矛頭蝮蛇血凝酶聯合治療對患兒肺出血止血效果及血氣分析、呼吸力學指標的影響。方法 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將2018年1月至2023年8月期間東莞市厚街醫院收治的60例新生兒肺出血患兒分為對照組(30例,
實施高頻振蕩通氣治療)與觀察組(30例,實施高頻振蕩通氣聯合矛頭蝮蛇血凝酶治療),開展前瞻性研究,兩組患兒均治療并觀察至出院。治療12 h后,統計并比較兩組患兒臨床療效,肺出血停止時間、呼吸機治療時間及住院時間,治療前后血氣分析、呼吸力學指標,以及治療期間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與對照組患兒肺出血停止時間、呼吸機治療時間及住院時間相比,觀察組均更短;與治療前比,治療12 h后兩組患兒血氧飽和度(SaO2)、動脈血氧分壓(PaO2)、潮氣量(VT)、呼吸系統順應性(Crs)水平均顯著升高,且觀察組更高;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吸氣峰壓(PIP)、呼吸頻率(RR)均顯著降低,且觀察組更低(均Plt;0.05);兩組患兒并發癥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結論 新生兒肺出血患兒采用高頻振蕩通氣與矛頭蝮蛇血凝酶聯合治療的療效顯著,能有效縮短患兒肺出血停止時間與治療時間,調節血氣指標,改善呼吸力學且安全性良好。
【關鍵詞】肺出血 ; 新生兒 ; 高頻振蕩通氣 ; 矛頭蝮蛇血凝酶 ; 血氣分析
【中圖分類號】R7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3.24.0045.04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3.24.014
新生兒肺出血是指新生兒時期肺部大量出血,出血范圍至少波及肺臟的兩個大葉,且病情進展迅速,是導致新生兒病死的主要因素。機械通氣是降低新生兒肺出血病死率的重要治療方案,其中高頻振蕩通氣是一種常用的肺保護性通氣策略,通過連續性高頻、小潮氣量通氣模式將患兒塌陷的肺泡打開,對肺壁進行有效壓迫止血,且減輕患兒肺損傷[1-2]。但新生兒肺出血治療期間若不能快速有效止血,則會延長機械通氣時間,增加患兒感染風險,因此患兒機械通氣治療期間仍需盡可能增強止血效果。近年來,矛頭蝮蛇血凝酶被廣泛用于出血性疾病的治療,其是一種從矛頭蝮蛇的毒液分離出來的凝血物質,具有高效止血效果[3]。基于此開展本研究,旨在探討新生兒肺出血患兒采用高頻振蕩通氣與矛頭蝮蛇血凝酶聯合治療,對患兒肺出血的止血效果及血氣分析、呼吸力學指標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將2018年1月至2023年8月期間東莞市厚街醫院收治的60例新生兒肺出血患兒分為對照組(30例)與觀察組(30例),開展前瞻性研究。對照組中男、女患兒各15例;出生體質量0.62~2.14 kg,平均(1.38±0.36) kg;胎齡28~42周,平均(30.06±1.12)周。觀察組中男、女患兒分別為20、10例;出生體質量0.63~2.07 kg,平均(1.35±0.32) kg;胎齡28~42周,平均(30.02±1.10)周。對比兩組間上述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可比。診斷標準:所有患兒均符合《實用新生兒學(第4版)》 [4]中新生兒肺出血的相關診斷標準,且均經胸部X線檢查確診。納入標準:①與上述診斷標準相符;②出現紫紺、呼吸音減弱、面色灰白等癥狀,發作時間不足24 h,處于急性發作期;③對本研究藥物無過敏反應;④無呼吸支持禁忌證。排除標準:①先天膈疝;②人工損傷引起的肺出血;③先天性心臟病;④中途死亡病例。本研究經東莞市厚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兒法定監護人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兒均首先給予常規治療:①保暖、吸氧。②調控并維持患兒機體酸堿平衡,監測血糖水平,調整葡萄糖輸注速度。③抗生素抗感染。④如需抗心衰治療,可輸送鹽酸多巴胺注射液(廣州白云山明興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2388,規格:2 mL∶20 mg)和鹽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上海上藥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904,規格:2 mL∶20 mg)。⑤若合并新生兒肺透明膜病,則氣管內滴注注射用牛表面活性劑(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128,規格:70 mg),100~200 mg/kg體質量。
對照組患兒使用新生兒嬰幼兒呼吸機(北京精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型號:FABIAN HFO)以HFOV模式治療,設置頻率9~15 Hz,吸入氧濃度(FiO2) 0.4~1.0,振幅調零,平均氣道壓15~20 cmH2O(1 cmH2O=0.098 kPa),呼吸頻率10~16次/min,然后持續增加呼吸機振幅直至觀察到明顯的胸壁振動,此時氣道壓為20~35 cmH2O,機械通氣的同時氣管內滴入1∶10 000濃度的鹽酸腎上腺素注射液[遠大醫藥(中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2021700,規格:1 mL∶1 mg(按C9H13NO3計)],每次0.1~0.3 mL/kg體質量。
根據患兒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呼吸參數,待FiO2降至0.3以下,同時平均氣道壓力lt;8 cmH2O,且血氣指標維持正常,可撤機。觀察組患兒在高頻震蕩通氣治療時給予注射用矛頭蝮蛇血凝酶(蓬萊諾康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839,規格:0.5 U/支)治療,首先將0.5 U注射用矛頭蛇血凝酶與2 mL生理鹽水混合,靜脈注射;接著再將劑量調整為0.25 U,經氣管導管滴注,呼吸氣囊加壓1 min,1 h后再滴入0.25 U。12 h后重復上述治療操作。待患兒氣管內部無血性液體被吸出,且肺部細濕啰音消失時停用矛頭蛇血凝酶,撤機標準同對照組。撤機后所有患兒均給予經鼻持續正壓通氣,最后予以頭罩吸氧,均觀察至出院。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顯效:治療1 d后肺出血即停止(肺鳴音與出血病癥基本消失,氣管插管無血性液體,血氣分析正常;胸部X線片示雙肺透明度增高,原有的陰影明顯減少,則為肺出血停止),血紅蛋白含量無明顯降低,肺啰音、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生命體征平穩;有效:治療2~3 d后肺出血停止,血紅蛋白含量無明顯降低,肺啰音、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生命體征較為平穩;無效:治療3 d后肺出血仍未停止,血紅蛋白含量進行性下降,肺啰音未減少甚至增多,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生命體征不平穩[5]。臨床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臨床相關指標。統計兩組患兒肺出血停止時間、呼吸機治療時間及住院時間。③血氣指標。治療前和治療12 h后采集兩組新生兒動脈血2 mL,血氣、電解質和生化分析系統[羅氏診斷產品(上海)有限公司,型號:
cobas b 221lt;2gt; system]測量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④呼吸力學指標。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12 h后記錄兩組患兒的吸氣峰壓(PIP)、潮氣量(VT)、呼吸頻率(RR)、呼吸系統順應性(Crs)水平。⑤并發癥。比較兩組患兒呼吸機相關肺炎、氣胸、氣漏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經S-W法檢驗證實均符合正態分布,以( x ±s)表示,行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對照組76.33%(22/30)對比觀察組96.67%(29/30)]比較,觀察組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臨床相關指標比較 與對照組患兒的肺出血停止、呼吸機治療及住院時間相比,觀察組均更短,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兒血氣指標比較 相較于治療前,治療12 h后兩組患兒SaO2、PaO2水平均升高,PaCO2降低,且觀察組上述變化幅度均更大,且治療12 h后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兒呼吸力學指標比較 相較于治療前,治療12 h后兩組患兒PIP、RR水平均降低,VT、Crs水平均升高,且觀察組上述變化幅度均更大,且治療12 h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4。
2.5 兩組患兒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兒并發癥總發生率[對照組20.00%(6/30)對比觀察組10.00%(3/30)]比較,觀察組更低,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5。
3 討論
新生兒肺出血是指嬰兒在出生后1~3 d,肺部出現彌散性或局灶性出血的情況,其主要病因包括呼吸窘迫綜合征、產傷、感染等。新生兒肺出血是一種嚴重的疾病,肺出血會削弱肺部的防御能力,容易導致細菌感染,大量出血可能導致貧血,嚴重時可能引起心臟負荷過重、心功能不全等問題,如果不及時治療,可造成氧氣交換受損,導致呼吸衰竭,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傳統治療方法包括機械通氣和支持性護理,但效果有限,需要尋找更優化的治療手段。
高頻振蕩通氣是一種特殊的通氣模式,通過高頻率和低潮氣量進行肺部通氣,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肺泡和氣道,減少肺組織的損傷,同時通過提供穩定的氣流,并在肺泡中產生連續的氣體交換,改善氣體通道的開放性,有助于改善肺功能[6]。在新生兒肺出血中,血凝塊形成可能導致肺部通氣血流不匹配,進一步加重肺損傷。矛頭蝮蛇血凝酶是一種從矛頭蝮蛇毒液中提取的凝血物質,屬于有效止血藥物;矛頭蝮蛇血凝酶內含有血小板因子Ⅲ,可以使凝血酶原轉變為凝血酶,并激活相關血小板因子,加速局部血小板聚集,促進凝血過程,迅速起到止血效果,兩者發揮協同作用,促進患兒快速康復[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更高,且觀察組肺出血停止時間、呼吸機治療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更短,表明新生兒肺出血在高頻振蕩通氣的基礎上輔以矛頭蝮蛇血凝酶治療,可顯著提高止血效果,縮短止血時間,促進患兒快速康復。
高頻振蕩通氣可以有效地清除肺部積液和分泌物,提高肺泡通氣量,其采用較低的潮氣量進行通氣支持,減少氣道阻力,減少呼吸功耗,改善氧合功能;同時,矛頭蝮蛇血凝酶經氣管內注入方式給藥,在高頻振蕩通氣的輔助下,可迅速到達出血部位,兩者協同增強止血效果,降低肺間質充血所致的氣體交換異常,恢復患兒肺通氣功能[8-9]。本研究中,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兒SaO2、PaO2、VT、Cr水平均顯著升高,且觀察組更高,PaCO2、PIP、RR均顯著降低,且觀察組更低,表明新生兒肺出血在高頻振蕩通氣的基礎上輔以矛頭蝮蛇血凝酶治療,可有效調節患兒血氣指標、呼吸力學指標。此外,本研究中觀察組患兒并發癥總發生率較對照組有所降低,但差異不顯著,與丘文英等[10]報道一致,提示新生兒肺出血在高頻振蕩通氣的基礎上輔以矛頭蝮蛇血凝酶治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矛頭蝮蛇血凝酶不會明顯患兒不良反應,但是臨床用藥期間也要注意控制用藥劑量,避免用藥過多導致血栓發生。
綜上,新生兒肺出血患兒采用高頻振蕩通氣與矛頭蝮蛇血凝酶聯合治療的療效顯著,能有效縮短患兒肺出血停止時間與治療時間,調節血氣指標,改善呼吸力學且安全性良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黃文卿, 張巍, 馬建榮. 早產兒肺出血高危因素的臨床研究[J]. 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 2020, 28(6): 726-728, 735.
陳艷江, 徐建梅, 師麟堯. 高頻振蕩通氣模式下肺表面活性物質最佳使用時間選擇及對新生兒重度呼吸衰竭轉歸影響的差異研究[J]. 海軍醫學雜志, 2023, 44(2): 182-185.
陳秋芳, 和俊杰, 劉雪杰. 矛頭蝮蛇血凝酶聯合高頻振蕩通氣與聯合同步間歇指令通氣治療新生兒肺出血療效比較[J]. 新鄉醫學院學報, 2022, 39(7): 664-668.
邵肖梅, 葉鴻瑁, 丘小汕. 實用新生兒學[M]. 4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1: 588-589.
陳克正. 新生兒肺出血的診斷與治療方案[J]. 中華兒科雜志, 2001, 39(4): 248.
王兆康.高頻振蕩通氣聯合豬肺磷脂治療新生兒重癥胎糞吸入綜合征合并肺出血的臨床效果[J].廣西醫學, 2019, 41(10): 1246-1250.
周祥武, 陳貴進, 丁洪亮, 等. 康復新液聯合注射用矛頭蝮蛇血凝酶治療胃潰瘍出血的臨床研究[J]. 現代藥物與臨床, 2023, 38(3): 660-664.
包莉娜, 李立新, 黃宇婷. 蛇毒血凝酶注射液與腎上腺素在機械通氣治療新生兒肺出血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 中國現代醫生, 2020, 58(9): 78-81.
蔡凱乾, 程光清. 高頻振蕩通氣聯合蛇毒血凝酶治療新生兒肺出血的療效[J].臨床肺科雜志, 2015, 20(8): 1478-1480.
丘文英, 林藝坤, 甘躍華. 高頻呼吸機聯合血凝酶氣管內注入治療新生兒肺出血的臨床效果[J].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23, 33(6): 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