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杰文
每年冬季,兒童醫院呼吸科就會迎來許多咳嗽、發熱的小患者。不少家長認為自家寶貝可能是感染了流感病毒。但是經過診斷,有些患兒的不適癥狀其實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種傳播范圍廣,但認知度很低的病毒類型。
揭秘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病毒,因為受病毒感染的細胞會融合在一起,形成類似“合胞體”的大細胞結構,所以被命名為“合胞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屬于RNA(核糖核酸)病毒,主要通過飛沫、皮膚黏膜與污染物接觸等途徑傳播。病毒首先在患者的鼻咽上皮細胞中增殖,然后擴散至下呼吸道。
1.嬰幼兒極易感染
任何年齡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合胞病毒,但以2歲以下嬰幼兒的發病比例最高,低齡兒童是該病的主要患病群體。全球范圍內,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導致兒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和重癥肺炎的主要病原體,也是導致5歲以下兒童感染入院、死亡的主要病毒。據統計,在我國,50%住院治療的嬰幼兒毛細支氣管炎患者、25%嬰幼兒肺炎患者的直接致病原因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此外,老年人、免疫系統受損的成年人也比較容易感染合胞病毒。
2.患者癥狀有區別
2歲以下的嬰幼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后會有發熱、流涕、食欲下降、活動減少等表現,還可能出現超過10秒的呼吸暫停,容易導致肺炎、毛細支氣管炎,嚴重者可發展為呼吸衰竭,累及呼吸系統外臟器,甚至導致死亡。家長要密切關注患兒病情,及時送醫診治。
年齡較大的兒童與成年人感染該病毒后,會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如流鼻涕、咳嗽等;但是大多數患者的癥狀會在1~2周自行消失,少部分患者會發展為下呼吸道感染,出現呼吸急促、喘息、咳嗽程度加劇的情況。
早產、先天性心臟病、呼吸系統發育畸形、免疫缺陷的兒童,感染合胞病毒后發展為重癥的風險比較大。
3.病毒傳播有季節性
較低的氣溫條件有利于病毒生存和氣溶膠傳播。而且,氣溫較低時,人體呼吸道黏膜的濕度下降,鼻纖毛擺動能力降低,病毒更容易停留在上呼吸道,引發感染。因此,冬春季和南方的雨季是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感染高峰。
4.怎么區分合胞病毒和流感?
不少家長會向醫生提出這樣的疑問:“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癥狀和流感太相似了,怎么才能區分呢?”
確實,和流感一樣,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患兒也有發熱、咳嗽、鼻塞、流涕等癥狀。一般來說,罹患流感的患兒會連續數天發高燒,高熱可達到39~40℃,患兒有明顯的肌肉酸痛、乏力癥狀,通常缺少食欲。
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患兒會發熱,但體溫一般不高,多為38.5℃以下。如果年齡較小,或者體質虛弱有其他疾病,會出現呼吸困難、呼吸急促的癥狀,肺部聽診可聞中、細濕啰音和(或) 中少量哮鳴音。在醫院就診時,通過鼻咽拭子快速抗原檢測可以確診感染類型。
5.沒有“特效藥”,需要對癥治療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一種自限性疾病。正常情況下,患者可依靠自己的抵抗力“戰勝病毒”,獲得痊愈。目前臨床沒有針對合胞病毒的特效藥。對于病情嚴重的患者,臨床醫生一般會進行對癥治療和廣譜抗病毒治療。此外,還可根據需要,對患者進行吸氧、吸痰、霧化吸入等輔助治療,緩解患者的咳嗽喘息、呼吸困難等癥狀。
需要注意的是,家長不可自行給孩子,尤其是嬰幼兒,使用抗病毒藥物或抗生素。有些家長病急亂投醫,擔心孩子病情加重,在不明確病因的情況下自行使用奧司他韋等針對流感病毒的藥物,這是錯誤的做法。藥物不對癥不僅起不到治療效果,反而會耽誤治療時間,加重孩子的肝腎代謝負擔,引發更為嚴重的并發癥。
合胞病毒感染不用怕
科學防控與護理
人體不會形成永久性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抗體。也就是說,孩子很有可能反復感染。對于這種感染風險高、危害性大的病毒,家長不用過度恐慌,科學預防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精心護理能讓孩子康復得更快。
1.預防建議
(1)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呼吸道合胞病毒在物體表面的存活時間較長,因此要勤洗手,外出回家后及時更換衣物,定時清潔門把手、浴室臺面、兒童玩具等頻繁接觸的物品。家人在打噴嚏、咳嗽時要以紙巾掩面,及時洗手。孩子所處的居室應每日定時通風。通風時可將孩子暫時抱到其他房間。通風后,待室溫上升至適宜溫度,再將孩子抱回。
(2)遠離風險人群:讓孩子遠離呼吸道感染患者和人群密集場所。嚴格限制進入新生兒病房的人數,給探望人員的手部進行嚴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如果是哺乳期的媽媽感染了病毒,可以暫時以奶粉喂養孩子,待痊愈后再行哺乳。
2.護理建議
大部分兒童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之后,經過1~2周可以自行痊愈,無需過分擔憂。家長在孩子患病期間要給孩子做好營養補充,盡量緩解不適癥狀,讓孩子更快恢復。
(1)隨時觀察病情:感染病毒后,孩子的病情隨時可能發生變化。家長應觀察有無持續發熱、呼吸困難、缺氧發紺(皮膚呈青紫色)、煩躁不安、腹脹、拒食等情況,若有異常病情應通知醫生,及時治療。
(2)多補充水分:攝入足夠的水分可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濕潤,修復黏膜病變,并增加纖毛運動能力,便于排出痰液,還可以預防患兒高熱導致的脫水。建議給孩子少量多次喂水,適當多吃富含水分的食物。
(3)注意飲食:病毒感染對患兒的機體消耗比較大,要補足營養。鼓勵母親對發病的嬰兒堅持進行母乳喂養。對于能夠正常飲食的低齡兒童,應注意多補充新鮮蔬菜與優質蛋白質,促進身體恢復,提高抵抗力。患兒飲食應少食多餐,避免生冷、油膩、刺激性食物。對于有喘憋現象的患兒,可將其抱起,以坐姿喂食,避免嗆咳。
(4)緩解鼻咽部不適:使用空氣加濕器增加室內濕度,緩解患兒鼻咽部的干燥不適感。如果有鼻塞情況,可以適當用生理鹽水滴鼻,使用濕紙巾清理孩子的呼吸道分泌物。如果排痰困難,家長可為其拍背排痰,拍背要五指并攏,手背拱起呈空心狀,自下而上、由外到內輕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