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園園
重癥監護室(ICU)的運轉復雜而高效。從患者進入ICU到轉入普通病房,這個過程需要醫生、護士、呼吸治療師、藥劑師等多個學科的醫護人員參與治療、搶救。他們共同制定治療方案,保持密切溝通,以確保重癥患者的生命安全。那么,這些守護危重癥患者的醫護人員都是誰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核心成員的職能
1.ICU醫生
(1)監測和評估:ICU醫生負責監測和評估患者的生命體征,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出現問題時及時采取必要措施。
(2)診斷和治療:明確診斷,根據患者的病情和檢查結果,制定和實施治療計劃。
(3)手術操作:必要時,ICU醫生會在患者的病床旁進行一些緊急的手術操作,如胸腔引流、氣管切開、中心靜脈置管術等。他們要具備手術技巧和相關的器械操作經驗。
(4)采取緊急搶救措施:ICU醫生在緊急情況下必須迅速做出決策,例如重癥患者休克、心臟驟停時,他們需要運用臨床經驗和專業知識,決定采取適當的急救措施挽救患者的生命。
2.ICU護士
(1)監測和護理:ICU護士負責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如心率、血壓、呼吸等,還要監測各種生命支持設備的運作情況。
(2)進行搶救:ICU護士必須熟練掌握一定的搶救技能,包括心肺復蘇、靜脈穿刺等。
(3)藥物管理: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大量的藥物治療,護士則負責監測和管理這些藥物的使用。他們必須了解各種藥物的劑量、途徑和作用,以及可能的不良反應,不同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4)情緒支持:患者病情危重,情緒往往非常脆弱。ICU護士要適當給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幫助他們度過這個艱難的時期。
其他關鍵成員的工作
1.呼吸治療師
呼吸治療師是一種新興職業,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的主要工作是協助醫生對心肺功能不全或異常的患者進行評估、治療和護理。
(1)呼吸支持:對患者進行全面呼吸評估,包括觀察呼吸頻率、深度、節奏和質量等,據此制定氧療方案。如果患者出現呼吸困難等情況,呼吸治療師會及時為其建立人工氣道,應用機械通氣輔助患者呼吸。如果重癥患者有轉運需求,呼吸治療師會配合醫生,保障呼吸支持手段的正常進行。
(2)痰液管理:呼吸治療師通過胸部物理治療、氣道抽吸和呼吸訓練等方式協助患者清除呼吸道內的痰液,以保證呼吸正常,預防感染性并發癥。
(3)教育和指導:向患者和家屬提供有關呼吸健康管理的指導,說明治療計劃和呼吸機等設備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解答患者家屬的疑問。
(4)器械維護:呼吸治療師要掌握呼吸機的各項結構和性能,定期消毒、維護設備。
2.藥劑師
(1)藥物治療評估:參與評估患者的疾病情況和藥物治療需要,通過與醫生、護士合作,核對患者的藥物清單,確認藥物劑量、給藥途徑和服藥頻次是否適合患者的病情。在用藥過程中開展藥學監護,定期監測患者的藥物濃度、評估療效、安全性和潛在的不良反應,確保患者獲得最佳治療效果,減少可能的藥物相關風險。
(2)藥物選擇和管理:危重癥患者的個體差異比較大,藥劑師要根據不同患者的診斷結果和病情,協助醫生優化用藥方案,調整用藥劑量。
(3)用藥咨詢和用藥教育:藥劑師向醫生、護士提供用藥咨詢,進行用藥安全教育,保證用藥方案得到正確執行。
(4)藥物安全和質量管理:確保ICU中的藥物使用符合藥物安全和質量管理標準。防范臨床用藥錯誤,審查臨床醫生所開具處方的合理性和醫囑的準確性,及時干預可能存在的問題。
輔助成員作用不可小視
1.檢驗師
檢驗師負責執行各種實驗室檢測和分析任務,如分析血液、尿液、體液等生化指標,培養和鑒定微生物,遺傳學和免疫學檢測等。他們使用精密儀器和設備,嚴格遵循標準操作程序,為醫生提供準確客觀的臨床診斷和治療依據。
2.放射科醫師
放射科醫師通過X線檢查、CT掃描、磁共振等檢查,幫助醫生確定腫瘤、骨折、感染等疾病的類型、嚴重程度和病變位置,在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
支持成員助力康復
1.營養師
營養師會對患者進行全面的營養評估,了解患者的血液檢查結果、生命活動情況、體重、飲食歷史、肌肉質量等多項信息,評估患者的代謝狀態、能量消耗和營養攝入情況,確定患者的營養需求。據此,營養師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營養方案,包括調整飲食攝入量、提供特殊配方或添加營養補充劑,以滿足患者的營養需求。
2.心理咨詢師
ICU的危重癥患者處于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病情比較嚴重,通常會有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心理咨詢師可以傾聽患者的困擾和近期感受,提供情緒管理技巧,引導他們表達情感、釋放負面情緒。也可以通過表情示意、音樂療法等方式使患者逐漸平靜下來。心理咨詢師還可以為家屬提供心理支持,并指導家屬和醫護人員如何更好地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
3.康復治療師
如果患者的生命體征相對平穩,原發疾病有所改善,可以及早進行康復介入,提高生存質量。治療開始之前,康復治療師會對患者進行全面的功能評估,包括肌力、平衡、運動范圍等指標,據此確定患者的康復需求和康復訓練計劃。
常見的康復訓練包括肌肉鍛煉、平衡訓練、步行恢復、日常生活技能訓練等,旨在幫助患者逐步恢復自理能力。比如,對于意識障礙患者進行坐立訓練,預防肺部感染,促進意識恢復;對于接受呼吸機輔助的患者進行肺活量訓練、呼吸肌力訓練等,促進呼吸系統的康復;對于長時間臥床的患者進行關節功能訓練,防止肌肉萎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