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媛媛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有關數據,截至2022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規模為2.1億,70歲以上人口為1.9億,80歲以上的老年人超過5400萬。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醫療條件的不斷改善,目前我國已成為全世界老年人口數量最多、老年人口占比增長最快的國家。高壽,在古代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求之不得的。所以,七十歲才被稱為“古稀之年”。也就是說,古代人能活到七十歲是很難得的。但在今天,人均預期壽命已經攀升至77.93歲。壽命不斷延長是好事,但由于機體老化,人不可避免會罹患一些專屬于老年群體、高齡群體的老年病,這其中就包括阿爾茨海默病。
老年人群體中的高發病
阿爾茨海默病雖然也有部分中青年患者,但其被大眾廣為熟知的俗稱是“老年癡呆”。臨床數據顯示,年齡和該病的患病率呈顯著相關性。在65歲以上人群中,該病的患病率約為5%,在85歲以上人群中,該病的患病率可提升至20%。阿爾茨海默病的平均發病年齡超過70歲,男性患者發病的平均年齡為73歲,女性患者發病的平均年齡為75歲。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早期會出現類似“老糊涂”的現象。隨著疾病進展,患者會出現行為能力下降、認知障礙,逐漸喪失生活自理能力。重癥患者會癱瘓,發生括約肌障礙,大小便失禁。病情嚴重的患者可能出現全身性的系統性并發癥,并導致死亡。最可怕的是,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可以逆轉或阻止病情進展,部分藥物僅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癥狀。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由基因、生活習慣、環境因素、年齡共同作用導致的疾病。從某個角度來說,如果一個人活得足夠“久”,“必然”會發生阿爾茨海默病。既然我們每個人未來都有可能要直面這種疾病。那么,怎么做能推遲和它見面的時間,或者不和它相遇呢?
推遲疾病發生的實用建議
1.堅持運動可推遲發病
很多樣本量較大、持續時間較長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運動可以降低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風險。一項為期3年的研究,針對639名平均年齡為74歲的能自理的老年人,調查“體育活動能否影響認知功能障礙和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研究者發現,體育運動可以降低血管型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風險。另一項研究,面向鹿特丹超過4000名年齡為61~97歲的老年人,進行為期14年的前瞻性調查(指就某一可疑致病因素是否與某病的發生有聯系所進行的追蹤調查)。結果顯示,多運動與較低的疾病發生風險之間存在明顯的相關性。
不過,現有的研究結果認為,長期規律、達到一定量的運動雖然可以幫助老年人維持較好的認知供能,延遲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風險,卻無法阻止該病的發生。
2.改善飲食模式可降低發病風險
高血壓、血脂異常等老年人群體中常見的慢性病,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危險因素。換句話說,如果能在前期預防這類疾病,或延緩這些疾病的進展,對于降低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風險來說有一定益處。此外,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飲食結構、膳食構成對于預防阿爾茨海默病具有重要作用。比如,足量攝入新鮮的蔬菜、水果、全谷物、豆類食物,限量攝入肉類、高脂肪食品、高糖食品等,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認知能力下降。以下營養素有利于預防阿爾茨海默病:
(1)卵磷脂、不飽和脂肪酸:脂肪攝入過量不利于健康,可能引發多種慢性疾病。現代人吃出來的富貴病多與飽和脂肪酸攝入過量有關。但脂肪是人體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素。中老年人如果為了避免健康問題拒絕所有脂肪,可能損傷免疫系統功能。卵磷脂是存在于蛋黃、花生等食物中的黃褐色的油脂性物質,可保護細胞膜,延緩大腦衰老。每天吃一個雞蛋,適當食用花生油對于預防阿爾茨海默病有一定益處。EPA、DHA等Ω-脂肪酸有利于保護大腦細胞。富含相關營養素的食物有深海魚,開心果、腰果等堅果。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哪種脂肪,攝入過量都不利于人體健康。因此,“好油脂”也要悠著吃。
(2)B族維生素:B族維生素有利于蛋白質代謝,保護細胞膜,改善大腦功能,防止過氧化損傷。有研究顯示,人體長期缺乏B族維生素可能導致神經系統病變。全谷物食物、綠葉菜、菌菇、酸奶等發酵食品均含有較為豐富的B族維生素。
(3)蛋白質:蛋白質對于人體的意義重大,是人體組織進行修復生長的必備物質,可維持機體的正常代謝,保證良好的抵抗力。大腦中蛋白質占比為 30%~35%,飲食中缺乏優質蛋白質類食物,會嚴重限制智力活動,可能加速認知障礙的發生與發展。瘦肉、魚蝦、蛋、奶等均為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
3.戒酒戒煙能幫助規避危險因素
多數長期飲酒者有高血壓問題。而高血壓是阿爾茨海默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此外,酗酒會損傷神經細胞,降低腦功能,損害記憶力,增加飲酒者罹患腦血管型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風險。有研究顯示,吸煙會增加老年男性罹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這種風險對于又飲酒又吸煙的人群來說更高。
4.想辦法讓自己開心能延緩神經退行性病變
較大的精神壓力、抑郁情緒,晚年獨居生活,長期罹患其他慢性疾病導致的不良情緒等,可能令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失調,引起神經退行性病變,提高阿爾茨海默病的患病風險。調查數據顯示,焦慮癥、抑郁癥患者罹患輕度認知障礙的比例高于普通人群。而且,對于不良情緒及時進行干預,可以有效延緩輕度認知障礙進展為阿爾茨海默病。老年人應放開心胸,接受衰老導致的生活變化,嘗試新鮮事物。日常應盡量減少使用手機,多進行人際交往,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如攝影、養花、徒步等。對于已經罹患的疾病,應科學認識,接受規范治療。不因疾病導致的疼痛產生怨憤等不良情緒。
5.堅持用腦能夠保護神經系統
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結果顯示,讀書讀報可以延緩輕度認知障礙演變為阿爾茨海默病。此外,經常參加娛樂活動可以激活運動神經元,進一步減緩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風險。大腦功能會用進退廢。進入老年后,如果整天瀏覽短視頻,閱讀不需要思考的網絡圖文,不進行有價值的深度學習,不從事需要用腦的工作,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大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