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數字資本主義時代消費異化的基本特征

2024-01-01 15:15:05孫偉平尹幫文
江漢論壇 2023年12期

孫偉平 尹幫文

摘要: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全面普及不僅深刻變革了整個社會的生產方式,而且重塑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休閑娛樂方式,催生出一種全新的數字化消費模式。邁入數字資本主義時代,基于私有制的“資本的邏輯”和“技術的邏輯”交相滲透、彼此強化,在消費領域瘋狂榨取超額利潤,導致數字化消費不斷發生異化。新型的消費異化具有復雜性、隱蔽性、不可控性、交叉性等時代性和技術性特點,并呈現出一系列新的發展趨勢,正在將人與社會導向片面甚至畸形發展的歧途。揚棄數字資本主義時代的消費異化,必須拆解“資本—技術”的聯合機制,這既需要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并構建新型的所有制形式,限制數字資本的無序擴張;也需要合理規制數字技術及其產品的創新與發展,使之成為推動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全面發展的積極要素。

關鍵詞:數字資本主義;數字化消費;資本的邏輯;技術的邏輯;消費異化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人工智能前沿問題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項目編號:19ZDA018)

中圖分類號:A8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854X(2023)12-0060-08

由信息科技與智能科技掀起的全球性產業革命和社會變革,正在深刻地影響和重塑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及其組織形式。邁入數字資本主義時代,隨著經濟和社會的信息化、智能化轉型,數字化消費日益成為普遍的消費方式和交往形式;而資本也不斷憑借數字化消費所產生的數據等數字資料攫取利潤,深化了對消費者及其日常消費活動的操控與剝削,進而引發一系列全新的消費異化問題。鑒于此,剖析數字資本主義時代消費異化的基本特征及其演變趨勢,并探索揚棄消費異化的可能路徑,已經成為一個重大的時代課題。

一、數字資本主義時代的消費異化

世紀之交,丹·席勒曾指出,“在擴張性市場邏輯的影響下,因特網正在帶動政治經濟向所謂的數字資本主義轉變”。(1)隨著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智能化數字技術深度融入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資本主義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順勢邁入數字資本主義階段。數字資本主義是資本和數字技術“聯姻”的時代產物,是以私人占有數字化的信息、知識等數字資料,以及數字科技、智能科技等數字化工具組織社會化生產的制度形式和社會形態。作為資本主義的新樣態,數字資本主義是資本的邏輯與技術的邏輯交相滲透、互相強化的結果,在其現實性上具有“資本的數字化轉型”和“數字技術的資本主義應用”兩個方面的重要意義。

一方面,隨著新興數字技術的不斷創新發展,資本的全要素、全過程正在通過數字化手段加速升級、轉型或再造。技術是推動資本要素轉型和發展的基本動力。在工業時代,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推動了簡單協作的手工生產向機器化大生產轉化,形成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資本家利用資金購買土地、原料和燃料等生產資料并修建廠房,雇傭工人進行勞動生產,以無償占有產業工人剩余勞動的方式獲取利潤,形成產業資本。在電力、內燃機、現代通訊和交通工具等新技術的催化作用下,生產和資本進一步加速流通并集中,產生了具有壟斷性質的金融資本。金融資本“是和工業家壟斷同盟的資本融合起來的少數壟斷性的最大銀行的銀行資本”(2),“這一部分貨幣形式的銀行資本,實際上已經由這種方式(投資)轉化為了產業資本”。(3)金融資本在形式上一定程度揚棄了產業資本剝削工人剩余勞動的盈利方式,主要依賴投資、剪息票等新途徑攝取利潤,但是,其本質上仍然是貨幣或資金為自己的所有者(即資本家)帶來利潤的“產業資本”。邁入數字時代,數字技術不僅在提高社會生產效率、加速資源流通速度、縮短資本增殖周期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甚至在重塑資本要素和資本主義形態上具有顛覆性意義。數字設備、數字系統、數字技術等有形資本與信息、數據、數字能力等無形資本共同構筑了數字資本的基本內容。數字資本徹底重構了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等經濟活動,變革了勞動過程、勞動組織和勞動管理方式,創新了商品類別與流通方式,豐富了人們的消費形式,形成了以數字科技和智能科技為引擎或動力、以大數據和信息等為核心生產要素、以全新的價值生產和價值釋放為目的的全球性數字產業鏈,推動了資本全要素和全過程的數字化轉型。

另一方面,數字資本主義意味著“數字技術的資本主義應用”。數字技術及其產品不僅作為先進生產力被廣泛應用于生產活動,以提高生產效率,為資本創造更多剩余價值;而且作為消費資料日益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加速了“生產—消費”價值鏈的循環,令消費逐漸演變為資本采集有用信息和數據等要素資料、榨取超額利潤的新領域。如馬克思指出:“機器的資本主義應用,一方面創造了無限度地延長工作日的新的強大動機……另一方面,部分地由于使資本過去無法染指的那些工人階層受資本的支配,部分地由于使那些被機器排擠的工人游離出來,制造了過剩的勞動人口,這些人不得不聽命于資本強加給他們的規律。”(4)作為全新機器形態的計算機、智能手機、智能機器人等正在生產、消費領域迅速興起和廣泛運用,成為資本靈活積累、創新組織模式的物質條件,幫助資本打破“勞動控制”的局限,將增殖的規律和要求全面滲入消費領域,以便最大限度地擴大利潤剝削的范圍。

數字資本主義雖然在生產方式、組織架構、制度選擇和剝削手段等方面發生了一系列新變化,但依舊承襲了私人占有生產資料的制度基礎以及資本增殖的內在本性。數字化消費正在成為數字時代最基本、最廣泛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資本敏銳地察覺到這種變化,進而向消費領域迅速聚集,企圖全面占有由數字化消費所制造和生產的大數據、信息等核心生產資料。在數字化的全球化進程中,數字資本主義不僅遵循資本內在的增殖邏輯,而且通過與數字技術的“聯姻”來完成價值積累、強化自身。這直接或間接造成了人們的消費活動特別是消費的需要受制于資本增殖的意志和需要。“這樣的需要具有社會的內容和功能,它們取決于個人所無法控制的外力;這些需要的發展和滿足是受外界支配的。”(5)這種“外力”既是增殖邏輯中“利潤最大化”的主導性力量,也是資本控制下技術追求的“效率最優化”和“結構合理化”的系統性力量。“資本—技術”的聯姻不斷壓制或排擠消費者的內在需要,對消費者造成或隱或顯的宰制,進而引發了數字資本主義時代各種新型的消費異化問題。

消費異化是指消費向人的對立面轉化的過程,即消費的各個要素和環節轉變成異己的力量,不僅不受人自身的支配和控制,反而依照消費對象(即商品)的性質反過來控制和奴役人的社會現象。盡管消費異化普遍存在于現代社會,但在不同時代,由于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的不同,消費異化的內容與形式往往存在一定差異。在生產擴大和消費受限的工業資本主義時代,馬克思曾以“人同自己的勞動產品”相異化的形式,將消費異化作為生產或勞動異化的一個重要維度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6) 20世紀初,隨著高度發達的機器化生產、精細的分工、系統的企業管理體制,以及全球性交通網絡的形成,大量的商品堆積將人們卷入以大眾消費為基本特點的消費社會,而消費異化批判構成了西方社會批判理論的重要議題。邁入數字時代,信息科技、智能科技投入生產活動并迅速推廣,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縮短了生產周期。“更快的生產周期也意味著更快的交換與消費。交通和信息系統的改善以及裝配方式的改進(包裝、存貨控制、集裝箱化、市場反饋等),使得商品能以更快的速度在市場上流通。電子銀行和銀行卡的盛行則提升了貨幣的流通速度。”(7)消費異化在資本和數字技術的催化作用下不斷擴散,迅速衍生為一個全球性社會問題,對此,大衛·哈維、克里斯蒂安·福克斯、哈特穆特·羅薩和韓炳哲等當代社會批評家作出了一系列激烈的回應與批判。

數字資本主義時代的消費異化包括數字化產品與消費者、消費活動與消費者、人的本質與消費者,以及人與人之間(既包括資本所有者與消費者也包括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相異化。具體來說,包括數字化產品的“符號價值”對人的真實需要的遮蔽,資本的加速運動引致數字化消費活動異化,數字資本主義利用大數據和算法隱蔽地削弱消費者的自主性,以及數字空間中虛擬交往的人際關系異化,等等。(8)與傳統的消費異化現象相比較,數字資本主義時代的消費異化不僅在內容、形式、載體上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而且誘發因素更復雜、波及范圍更廣、影響程度更深,進而呈現出一系列具有時代性、技術性和系統性的新特點。

二、數字化產品的符號體系加深消費異化的復雜性

數字化不僅在整合信息、資源和業務等方面具有開創性意義,而且正在驅動生產方式不斷轉型、升級和重構,所生產的產品不斷呈現出新的形式和內容。在實體性產品及其服務加速向數字化轉型的同時,全新的數字化產品也被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通過購物網站或平臺展示、交易和提供售后。這既包括智能手機、智能手表和手環、平板電腦等物理形態的數字化產品,也包括數字金融、數字游戲、VR體驗等虛擬形式的文化類和服務類數字化產品。具備自組織性和自協調性的數字化、智能化生產能夠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創造空前豐富的數字化產品。為了防止因生產過剩引發經濟危機,資本通過打造數字化產品的符號體系,把人們導向了一種以消費產品的“象征意義”與“符號價值”為主要目的的符號化消費。

首先,資本通過沉浸式、交互式數字廣告生動呈現數字化產品,利用廣告的意義敘事和場景再造等功能大肆宣傳符號價值、刺激消費者的視聽感官與消費欲望,暗示人們借助產品附帶的品牌、商標、設計理念等符號價值滿足虛假需要,獲得所謂自我實現與社會認同。事實上,廣告“不再是普通的宣傳或推廣產品的創意,而是越來越多地通過創造與產品有關或無關的意象來操控大眾的欲望與品位”。(9)這些“意象”即資本賦予產品類似“財富”“地位”“權力”“個性”和“成功”等一系列的符號價值。其次,被各種數字化產品“包裝”起來的商業領袖、娛樂明星、網絡紅人等,依托廣告、電視節目、短視頻和網絡直播等途徑新晉為符號的代言人。他們以“偶像”特有的身份和價值認同等功能,誘導人們在“粉絲狂熱”中跟風消費。再次,在傳統節日被迅速商業化的同時,資本生造出各種購物節日來傾銷商品,讓人們在符號化的生活氛圍中購物狂歡。經過“生活需要儀式感”“我消費故我在”等消費宣言的洗禮,奢侈消費、過度消費、泛娛樂消費等非理性消費逐漸獲得了合理性與合倫理性。最后,日臻完善的數字支付和貸款平臺、智慧物流系統將全球的數字化產品網羅起來進行消費與配送,從而完成產品及其符號價值的空間轉移,令符號化消費徹底實現。

憑借新興數字技術,資本不僅對產品進行符號化、標簽化、品牌化的賦義和宣傳,而且對消費者本身進行數字化和符號化的徹底“解剖”,啟示并鼓勵人們在網絡中以商品化的方式瘋狂地展示和消費自己。在“流量為王”和“熱點至上”的流量經濟時代,熱點話題和流量因其表征了人們的需求點、關注點和興趣點,可能影響甚至主導市場發展方向,從而具有強大的價值變現能力。于是,社交軟件、直播網站、購物平臺等往往會根據用戶的粉絲量、作品的播放量、點贊和評論數量等等流量指標給予流量制造者相應的酬金,并圍繞流量指向開展相關業務,實現流量和價值再生。在利潤的驅使下,人們爭相以著裝暴露、“搞笑搞怪”和“扮丑賣丑”等自我消費的方式來“博眼球”,創造和吸引流量。如羅薩指出:“在晚期現代,我們甚至還可以看到一些怪誕的社會競爭形式,比如在臉書(Facebook)、聚友網(Myspace)、推特(Twitter)上,人們可能都在數自己有多少好友,然后競相用照片來展現(身體上的)吸引力。” (10)

誠然,符號化消費也存在于工業資本主義時代,如在廣告牌、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介的系統性作用下,人們往往崇尚于消費設計師服裝、品牌汽車、高檔樓房等具有社會地位象征的昂貴商品。但是,隨著數字廣告等全新符號體系的誕生,符號化消費不僅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并且變得更加復雜。一方面,廣告商和大數據公司采集消費者行為數據,“通過特定的算法對大量的數據進行自動分析,從而揭示數據中隱藏的規律和趨勢”。(11)經過數據分析,廣告公司充分掌握了消費者的興趣、欲望和需要,并利用算法對其進行數據畫像,“量身定制”廣告類型,再通過智能推薦將不同的廣告內容呈現給需求不同的消費者。另一方面,算法通過識別手機品牌或型號來判斷消費者的經濟實力和消費意向,對同種產品進行差別化定價,形成大數據和算法“殺熟”。隨著數字化消費不斷普及,不僅傳統的符號化商品能夠在網上檢索并購買,而且高檔品牌的手機和電腦等實物產品,以及游戲中的角色、“裝備”等虛擬產品也成為符號化消費的新對象。

泛濫的數字廣告無時無刻不在抓取人們的注意力,造成了注意力的透支和匱乏。因為,看似“自愿”的個人數據共享事實上與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自動決策的潛在風險之間存在著深層聯系。“在許多情況下,算法驅動的分析或決策機制的實施將不成比例地使某些弱勢群體處于不利地位,而這些群體已經因許多現有的數據化實踐而處于不利地位。”(12)嵌入了觸摸屏、麥克風、攝像頭、GPS、人工神經網絡等傳感器的數字化產品不間斷地向后臺輸送數據,數字企業和大數據公司在掌握這些數據和信息后,對其加以智能化分析、處理,建立相應的商業模型和廣告投放方案。因此,不僅新款產品的市場期待值往往居高不下,而且數字廣告總能投其所好,精準推送符合消費者符號化、標簽化需要的各種產品。這些廣告似乎無處不在,導致人們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總是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不自覺地就被廣告彈窗所吸引,轉而點開廣告附帶的鏈接,開展數字化消費。雖然智能推薦具有一定的個性化和便捷性,能讓人感到愉悅和滿足,但同時也徹底喚醒了消費欲望,令人們對數字化產品形成依賴,陷入商品拜物教。

三、生產與消費界限的模糊造成消費異化的隱蔽性

新興數字技術及其產品在充當生產要素、變革生產方式的同時,也成為當代新型的生活資料和消費資料,不斷重塑人們的生活、交往和消費方式。隨著大數據、物聯網、虛擬現實和腦機接口等數字技術的融合發展,一種基于現實又超脫于現實的空間形態——數字空間逐漸成形。“數字空間與其他空間,特別是與城市空間進行重疊” (13),這種空間的重疊進一步對時間進行壓縮,從而顛覆了傳統的物理時空觀念。來自世界各地的人迅速聚集在數字空間中進行生產、生活,進而逐漸模糊了勞動與休閑、生產與消費之間的界限。

這一方面表現在人們脫離工作環境之后,繼續在非工作場所利用可移動、便攜式數字化工具進行價值生產活動。受數字生產資料的影響,這種生產方式與傳統生產方式之間存在巨大區別,具有勞動過程非物質化、勞動組織靈活化、邊際成本無限遞減、以及極高的價值附加性等主要特征。另一方面,數據和信息等數字資料正在成為數字時代的核心生產要素,具有潛在商業價值,導致人們使用數字化產品所進行的一系列消費活動在無形中轉化為新型的數字勞動。因為,這些數據要么以商品形式被平臺打包出售給大數據或廣告公司,經過大數據分析被用于預測市場需求,指導企業進行針對性的產品生產和廣告投放等經濟行為;要么作為生產資料,回流到數字化生產過程中用于機器學習,成為數字模型、算法等智能技術升級和進化的“養料”,促進算法不斷實現自我調適和自我完善。這在驅動智能化機器系統進行價值生產、大幅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也加速了數字化產品的更新迭代。就此而言,由于制造或生產了海量的消費者數據,平臺用戶所進行的信息檢索、網絡購物、虛擬社交、在線娛樂等數字化消費活動,事實上已經質變為直接或間接的價值生產活動,令數字化消費具有一定程度的“勞動”意涵。

數字化消費呈現出愈發明顯的勞動指向和趨勢,致使人們依托數字化消費開展的“生活時間”正在不知不覺中轉化為“勞動時間”。在工業資本主義時代,這種時間范式的轉化是通過機器化大生產無限制地延長工作時間、吞并工人及其家屬的生活時間來實現的,往往具有直接性、外在性和強制性。如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控制下的機器,作為系統的手段,其目的是“用來在每一時刻內榨取更多的勞動或不斷地加強對勞動力的剝削”,機器不僅“通過占有婦女勞動和兒童勞動增加資本剝削的人身材料”,而且“通過無限度地延長工作日侵吞工人的全部生活時間”。(14)因此,“在資本主義社會里,一個階級享有自由時間,是由于群眾的全部生活時間都轉化為勞動時間了”。(15)在數字資本主義時代,這種時間范式的轉化更多的是通過數字化消費活動以隱蔽的方式實現的。消費者在購買、使用數字化產品或服務的過程中附帶生產了大數據,但由于數字平臺和數字企業在收集和占有數據時,往往忽略或規避了消費者的知情同意和勞動補償,導致數字化消費逐漸轉變成無償的、自愿的、無形的,甚至是無意識的數字勞動。其后果是,人們所投入數字化消費的大量生活時間轉化成了資本積累數據資料的勞動時間。“數據收集是由資本積累的永恒循環驅動的,而資本積累又反過來推動自身構建和依賴一個一切都由數據構成的宇宙。”(16)掌握在私人手中的數字企業和數字平臺等,為了積累更多的數據資源、榨取超額利潤,將數字化消費的生產意義發揮到極限,把越來越多的人卷入數字化消費。這導致投身數字化消費的“產消合一者”和“玩工”等,間接成為了資本盤剝的對象。

隨著生產和消費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消費異化也變得更加深刻和隱蔽。一方面,人們越是投身于數字化消費,肆無忌憚地購買和使用數字化產品與服務,全球范圍的社會財富越是迅速向少數壟斷性數字企業集中,造成新的經濟不平等。例如,從2013年到2020年在美國上市的500家大型企業中,發展數字經濟的包括蘋果、谷歌、臉書、亞馬遜與微軟這5家企業的市值,相當于其余企業總市值的20%左右。這5家企業都擁有壟斷性的數字平臺和數字科技,市值增長得最快,到了2021年第二季度,它們的市值占比已經高達23%。這些數字公司支撐起了美國股市的繁榮,與此同時,資本和財富的加速集中導致人類社會出現了1%甚至0.1%的跨國富豪階層。(17)另一方面,數據的收集和流通成為當代資本主義多個領域的核心要素,全球的數字資料快速流向掌控數字技術、數字企業和數字平臺等數字資本的所有者及其國家,進而形成全新的“數字鴻溝”。大型數字企業為了獲得競爭優勢,占有更多數據資源,往往以壟斷的方式進行“數據圈地”,劃分數字空間的勢力范圍,形成新的、隱蔽的“數據殖民”。而這些數據、信息等數字要素持續投入生產過程,正在加速變革生產方式、更新產品的內容與形式,將人們裹挾在一場由資本操控的未知的、充滿風險的數字化生存活動中。

四、“資本—技術”的加速運動與消費異化的不可控性

后資本主義理論認為,在由信息科技和智能科技驅動的新經濟體系中,社會生產獲得了自組織和自交換的可能性,“協作生產”迅速崛起。“開源和協作的非盈利組織代表了一個新的非市場部門,在這個部門,利潤動機和貨幣交換不再驅動經濟活動。”(18)生產部門通過免費獲取數據和信息等生產資料,從而無限地降低邊際成本,一旦到達邊際成本的臨界點(杰里米·里夫金稱之為“終點線”),“商品和服務幾乎免費,利潤枯竭,資產交易市場倒閉,而資本主義制度也將消亡”(19),人類藉此進入由社會資本和共享經濟主導的“后資本主義”時代。

不可否認,資本在進行價值的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會通過技術創新來解放生產力、提高生產效率。但是,在私人占有生產資料的制度基礎上,技術創新總是服務于資本的增殖邏輯,因此,這種技術生產力的發展往往具有限制性。如馬克思指出:“資本的限制就在于:這一切發展都是對立地進行的,生產力,一般財富等等,知識等等的創造,表現為從事勞動的個人本身的外化;他不是把他自己創造出來的東西當作他自己的財富的條件,而是當作他人財富和自身貧窮的條件。”(20)在私有制的基礎上,資本主義近乎瘋狂地重構,甚至破壞其內部原有的生產資料基礎等,使之適應資本發展的速度和規模。因此,不僅數字化基礎設施、數字化工具、數字化產品等數字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依舊受資本邏輯的支配;而且,隨著資本的不斷滲透,技術中潛在的工具性、系統性和異質性被迅速喚醒并放大,按照類似“加速回報定律”“摩爾定律”等非人的邏輯呈指數型速度瘋狂進化。在私有制的主導下,資本的邏輯和技術的邏輯互構互馴、交相強化,呈現加速運動的態勢,進而把人們的生產、生活、交往、消費等社會性活動卷入了加速的社會和技術系統。這種裝配了數字化和智能化“列車頭”的加速度運動往往由資本的意志驅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導致消費者及其活動在無形中被降格為“資本—技術”加速運動的零部件。這深度消解了消費者的主體性,造成消費異化的不可控性。

加速的數字化生產要求形成與之對應的數字化消費,這種消費又加速制造了海量消費者數據,并回饋給資本控制的數字平臺或大數據公司等,這讓資本更加全面、徹底地掌控了消費者。在無休止的創新過程中,產品更迭的周期越來越短,數字化產品和服務已經突破物理壽命的制約。“我們幾乎是在東西壞掉之前就換掉它們,因為創新的高速率,讓這些東西在它們的物理壽命結束之前,就已經落伍、不合時宜了。”(21)例如,人們從占有手機、電腦等數字化產品那一刻開始,潛意識里就被資本和廣告灌輸了對系列新品的期待,手中的產品往往還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就已經被“新品”所淘汰。隨著數字化產品的迅速泛濫,以及社交媒體的出現與普及,“全世界的網民都開始成為數據的生產者,每個網民都猶如一個信息系統、一個傳感器,不斷地制造數據,這引發了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最龐大的數據爆炸”。(22)

大數據為算法的改善和升級提供了“動力”和“養料”。算法“能夠隨著計算、挖掘次數的增多,不斷調整自己算法的參數,使挖掘和預測的結果更為準確,即通過給機器‘喂取大量的數據,讓機器可以像人一樣通過學習逐步自我改善、提高”。(23)隨著集成學習和自主學習等機器學習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算法模型能夠逐漸擺脫人為監視和操控,進行自主訓練和自動運轉。被設置了一定參數和預期結果的算法,可能在自動組織生產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和進化,并智能地篩選與之無關的要素。在現實中,即表現出算法對消費者性別、年齡、經濟水平、文化程度、地域、興趣愛好等要素進行“歧視”或“排斥”,忽略那些需求規模較小、支付能力較弱,甚至缺乏消費能力的邊緣群體。通過大數據對比分析,個性化智能推薦系統找到了消費者之間、產品之間以及消費者與產品之間的內在關聯,從而精確地向我們推薦數字化產品。大數據和算法的聚合式發展,導致由算法驅動的數字廣告好像比人們更加了解自己需要什么,但是人們對“算法黑箱”中隱藏的具有控制性和強迫性的運算邏輯與推演機制卻不得而知。

“資本—技術”的加速運動引發了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后果。一方面,當全社會的消費能力無法滿足加速的數字化生產時,資本便想方設法讓消費者通過貸款進行透支消費。“隨著消費信貸的發展,每個人(包括工人和學生)都能獲得消費者信貸(其中一些是掠奪性的)。”(24)為了讓借貸消費更便捷,資本將個人征信信息、借貸系統、銀行卡、消費平臺等綁定在一起,使人們能夠“一站式”地享受數字化消費。這種對消費活動過程的擠壓,無形中消解了線下支付時所產生的那種對消費能力的顧忌和節約消費的心理。由于工作收入往往被用于還債,一旦入不敷出,人們又不得不求助于借貸消費,在加速“消費—生產—再消費”的惡性循環中透支著未來的勞動力或生命。“個人債務的上升剝奪了未來的可能性并限制了自由”(25),被無限壓縮并透支的未來令很多人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因此,一部分人無奈地選擇“佛系”生活或“躺平”,一部分人則為了占有更多的符號化產品,投身于競爭激烈的工作環境,加劇了社會的“內卷化”。日常生活債務化的后果是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被各種商品“塞滿”并限制,人們喪失了多樣化的可能性未來,并患上了精神上的過勞癥。因此,壓力、焦慮、冷漠等等社會病理正在越來越多的群體中爆發。

另一方面,在加速的數字化消費過程中,由于人們使用和接觸數字化產品的頻率越來越高、時間越來越長,導致數字化產品迅速改造了消費者的身心結構。這些產品既可能成為人體機能的巨大延伸,在高科技因素的刺激或輔助下,極大地推動智力等機能持續進化或增強;也可能按照數字化產品的性質對消費者進行反面的或消極的“建構”。例如,人們越是使用數字化產品,內嵌于其中的算法就越能通過數據了解消費者,并向消費者推薦符合其虛假需要、欲望或獵奇心理的產品與服務。隨著“大數據的相關關系分析法更準確、更快,而且不易受偏見的影響”(26),人們正在將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部分決策交給算法處理,逐漸對智能手機等產生重度依賴,形成網癮。受網癮的影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是“機不離手”,不自覺地頻繁點亮手機屏幕,翻看有無信息,或者打開購物網站、社交平臺、游戲界面等等,投身于數字化消費無法自拔。長此以往,人們一旦脫離網絡或者忘記攜帶手機,就會感到“魂不守舍”、坐立難安,甚至情緒波動。深度的網癮患者可能不僅患有肢體、視覺和聽覺等機體性損傷,而且在心理上具有沖動易怒、回避現實、社交恐懼等社會活動功能受損的癥候群,這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生活節奏和社會秩序。資本迅速捕獲到網癮的商業價值并洞悉了成癮機制,進而不斷生產或更新符合癮性需要的數字化產品,使消費者“自愿”地向往并沉浸在數字化消費中欲罷不能,導致網癮越發普遍,越來越難以治愈和根除。

五、交叉性:消費異化正在向其他社會領域迅速滲透

消費與生產都屬于哲學意義上的主體性范疇,是生成、建構和塑造人的主體性活動,是人們從事社會交往活動、開展政治實踐和文化生活的基礎與前提。也正因為此,數字資本主義時代的消費異化不可避免地會向其他社會領域滲透,進而引發、加劇交往異化、政治異化和文化異化等,造成深層次的系統性和結構性社會問題。

在社會交往方面,隨著數字化產品作為交往媒介全面融入日常生活,人們在數字化消費過程中正在不斷顛覆傳統的交往方式、產生新的社會關系,交往異化由此構成了消費異化的一個重要維度。由數字技術及其產品構筑的數字空間正在將超過全世界半數的人口卷入其中,使其以虛擬化的方式進行社會交往。不過,人們越是在虛擬交往中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情感和金錢等,現實交往的能力及其需要就愈發衰弱。人們通過互聯網發送文字、語音、照片、視頻等信息在社交平臺中進行頻繁、親密交流的同時,往往忽略了現實的社會交往。缺乏“面對面”真實性的虛擬交往讓人們隨意在網絡上杜撰個人信息(包括年齡、性別、職業和愛好等等),偽造人聲、照片和人格等等,導致數字空間中充斥著網絡詐騙、網絡暴力、人肉搜索、網絡惡搞等異化的社會關系。一旦脫離數字空間,人與人之間似乎無話可說,網絡中的喧囂與現實中的沉默形成巨大落差。而那些與我們具有物理鄰近性或者血緣鄰近性的人可能因經濟能力、年齡、職業和知識水平等因素無法融入虛擬交往,以“技術盲”或“數字窮人”的邊緣人身份被排斥到數字空間之外,逐漸被加速的數字社會所淘汰。

在政治權力方面,人們越是消費數字化產品,數字資本的占有者就越是通過消費者大數據、智能算法等數字化手段對其進行精密的“軟控制”和生命政治的“終極壓迫”,引發政治或權力發生異化。一方面,資本通過數據分析掌握人們潛在的政治訴求,從而進行相應的政策調整,使人們成為政治競爭和政治統治的附庸或工具;另一方面,算法推薦往往聚焦于符號化、標簽化產品,使人們的注意力被具有消費性質的“信息繭房”所吸納和包裹,從而遺忘了政治權力等非消費性質的需要。數據分析和算法推薦的風險在于,人類智能可能以數據形式“外化”出去,被算法分割后變得碎片化和精細化。一旦算法逐項地識別、提取、學習并且取代人類的知識和技能,人的主體地位和尊嚴將面臨巨大沖擊。特別是,人工智能在體力和腦力上實現一定程度的“勞動替代”后,將對勞動力市場產生顛覆性影響。據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發布的首期《全球發展報告》指出,自動化的生產線、智能化的機器人等將代替大量從事重復性、機械性工作的勞動者,可能引發大規模的傳統勞動密集型職業崗位消失。據估計,2020年至2025年間,全球約8500萬工作崗位將被機器替代。“隨著算法將人類擠出就業市場,財富和權力可能會集中在擁有強大算法的極少數精英手中,造成前所未有的社會及政治不平等。”(27)這種不平等產生了極少數占有數字資料的超級資本家,以及普遍貧困的大多數人。后者表面上被資本闡釋為積極的“用戶”或“消費者”,而事實上已經成為卑微的“流眾(即不穩定的無產階級)”或“無用階層”,在數字化消費潮流中亦步亦趨、徹底被數字化產品淹沒。

在思想文化方面,資本在聯合數字技術重塑人與社會的同時,也在不斷地顛覆整個社會的文化價值觀,使消費者對增殖邏輯的外在需要產生認同,并且踐行其所宣揚的消費主義生活方式和價值理念。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資本在擴大生產和投資、創造龐大商品堆積的同時,需要相應地調整消費結構、擴大消費規模、顛覆消費心理和消費觀念等,讓越來越多的人投入數字化消費,從而縮短資本的循環周期。于是,資本不僅將消費主義生活方式、文化觀念等嵌入數字化產品,借助數字廣告和社交平臺等數字化媒介大肆傳播;而且,隨著文化類、服務類產品的不斷生產和翻新,文化消費主義迅速擴散,以更加隱蔽和深刻的方式刺激、引誘人們瘋狂消費。消費主義作為資本逐利原則的中介或橋梁,正在不斷影響并顛覆人們的消費需求、消費體驗、消費倫理等,致使人們的消費需要不再僅僅出自于自身的“內在必然性”,“消費自由”“消費至上”之類消費理念和消費方式逐漸遍布全球,并且“深入人心”。為了鞏固數字資本主義的經濟收益與壟斷權力,資本聯合數字化媒介建構了復雜的價值同化系統和精神規訓機制,對消費者進行“洗腦”。而消費者越是被改造成資本增殖所需要的理想狀態,其自身的需要就越是被徹底遮蔽,轉而越是“不計后果”地投身于異化消費。

消費異化與交往、政治、文化等的異化相互關聯、相互滲透、相互強化。在一定意義上,由于數字化產品的不斷創新發展和普及化應用,數字化消費正在成為數字時代最普遍、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其他的異化問題往往以消費異化為中介才能完成或者呈現出來。換言之,當今社會所存在的普遍異化現象,與人們消費或使用數字化產品具有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這正如福克斯指出的:“工具理性創造了異化,并使異化普遍化。數字資本主義是當代社會的一個維度,而計算機、互聯網、手機、平板電腦、機器人、AI驅動(智能)等數字技術在資本積累、影響力和聲譽之間起到了中介作用。”(28)

六、扼要的結論

消費異化往往因消費內容和形式的變化而呈現出不同的特點、不同的發展趨勢。在工業資本主義時代,由于規模化、標準化的機器生產的產品類型比較單一、交通限制導致物流不夠通暢、市場信息滯后,以及社會的消費能力較弱等綜合性因素的影響,消費異化也相應地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和程度,有時甚至具有簡單粗暴之類的特征。邁入數字資本主義時代,數字技術的迅速創新與廣泛采用帶來了產品的種類和數量激增,與此同時,數字媒介和廣告加速信息流通、便捷的智能物流系統形成以及消費能力空前提高等,共同導致了消費異化出現了上述的復雜性、隱蔽性、不可控性和交叉性等新特征。隨著資本與數字技術聯姻的趨勢不斷深化,數字技術和數字化工具正在打破城鄉、地區和國家等物理時空限制,企圖構建一個虛擬和現實、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全球性消費市場,使新型的消費異化日益滲透到了世界的角角落落。而人們越是購買和消費數字化產品、投身于數字化消費,被資本與數字技術操控、算計和盤剝的風險就越大,消費異化現象也由此變得越來越普遍、越來越深沉。這一切正在成為人們通過消費來滿足需求、實現自我解放和自由全面發展的“新桎梏”。

只有深刻揭示和真正把握數字資本主義時代消費異化的基本特點、發展趨勢,我們才能對癥治療,找到揚棄消費異化的可能路徑。這里的關鍵在于,拆解“資本—技術”的聯姻機制,遏制“資本的邏輯”和“技術的邏輯”為所欲為。首先,必須建構基于數字生產資料的新型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以及配套的政治和法律制度等,限制資本的無序擴張。如建立數字資本的個人股權制、針對數字企業的數據稅收制以及數據產品的福利或公益制度等等,使人們在數字資料的初次分配、再次分配和三次分配中獲益,真正實現數據正義;防止資本以占有和使用數據的方式監視、操控、盤剝和奴役消費者,保障人們從事數字化消費活動的基本權利,徹底實現數據自由。其次,必須遏阻技術的邏輯主導數字社會的發展方向,扭轉資本主導下智能化數字技術的異化傾向。在技術層面,應遵循“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和“技術向善”的價值原則,不斷創新數字科技和智能科技,合理地對人工智能等新興數字技術進行“賦權”或“賦能”,防止數字技術及其產品濫觴并擺脫人的控制,引發數字化消費生活全面失控的風險。在消費者層面,應該在數字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潮流中樹立“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生活理念,不斷提高全社會的科學文化素養,深化對數字技術及其產品的認知和把握,讓消費者能夠自主、自覺地消費和使用數字化產品,在數字化消費過程中不斷實現自我完善與自我提升。再次,抵御消費主義文化的侵蝕,引導人們增強自主的消費意識,形成科學合理的消費理念、理性的消費行為與習慣以及健全的消費倫理等,令數字化消費成為一種既能推動人的健康發展、豐富人的消費需要和社會關系,又能不斷實現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全面發展的主體性活動。

注釋:

(1) 丹·席勒:《數字資本主義》,楊立平譯,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引言”第15—16頁。

(2) 《列寧選集》 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50頁。

(3) 魯道夫·希法廷:《金融資本》,李瓊譯,華夏出版社2017年版,第258頁。

(4)(14)(15)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9、482、605—606頁。

(5) 赫伯特·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形態研究》,劉繼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6頁。

(6)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3頁。

(7)(9) 大衛·哈維:《世界的邏輯》,周大昕譯,中信出版社2017年版,第128、130—131頁。

(8) 孫偉平:《論數字資本主義時代的消費異化》,《馬克思主義研究》2022年第1期。

(10)(21) 哈特穆特·羅薩:《新異化的誕生:社會加速批判理論大綱》,鄭作彧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33、61頁。

(11)(22)(23) 涂子沛:《數據之巔:大數據革命,歷史、現實與未來》,中信出版社2019年版,第309、308、313頁。

(12) Behrendt Hauke, Loh Wulf, Informed Consent and Algorithmic Discrimination—Is Giving Away Your Data the New Vulnerable? Review of Social Economy, 2022, 80(1), pp.58-84.

(13) Carlotta Benvegnù et al., Platform Battlefield: Digital Infrastructures in Capitalism 4.0, South Atlantic Quarterly, 2021, 120(4), pp.689-702.

(16) Jathan Sadowski, When Data Is Capital: Datafication, Accumulation, and Extraction, Big Data & Society, 2019, 6(1), pp.1-12.

(17) 參見朱云漢:《數字文明時代對政治思潮創新的呼喚》,《世界政治研究》2022年第1期。

(18) Paul Mason,The Postcapitalist Transition: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the Left, The Political Quarterly, 2020, 92(2), pp.287-298.

(19) 杰里米·里夫金:《零邊際成本社會:一個物聯網、合作共贏的新經濟時代》,賽迪研究院專家組譯,中信出版社2017年版,第79頁。

(20)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1頁。

(24) 大衛·哈維:《馬克思與〈資本論〉》,周大昕譯,中信出版社2018年版,第272頁。

(25) David Harvey, Universal Alienation, Journal for Cultural Research, 2018, 22(2), pp.137-150.

(26) 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肯尼思·庫克耶:《大數據時代》,盛楊燕、周濤譯,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75頁。

(27) 尤瓦爾·赫拉利:《未來簡史》,林俊宏譯,中信出版社2017年版,第290頁。

(28) Christian Fuchs, Towards a Cri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s Renewal and Update of Marxist Humanism in the Age of Digital Capitalism,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 2020, 50(3), pp.335-356.

作者簡介:孫偉平,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200444;尹幫文,重慶郵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重慶,400065。

(責任編輯 胡 靜)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女性午夜福利网站| 久久国产毛片| 2024av在线无码中文最新| 午夜综合网|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软件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国产粉嫩粉嫩的18在线播放91| 在线欧美国产| 99在线国产|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 91精品国产丝袜| 毛片免费高清免费| 久久精品视频一| 91精品国产一区| 欧美a在线|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男男|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高清不卡| 国产在线自在拍91精品黑人| 日本www色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 有专无码视频| 国产成人久视频免费| 欧美亚洲一二三区| 亚洲大学生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欧美啪啪一区|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软件| 国产精品第|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欧美另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国产精品三级av及在线观看| 扒开粉嫩的小缝隙喷白浆视频|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日本在线国产| 亚洲av综合网|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国产在线视频欧美亚综合| 日本一区高清| 白浆免费视频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成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97视频在线| 青青操视频在线|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69| 亚洲色图欧美激情| 成人va亚洲va欧美天堂| 亚洲香蕉在线| 青青国产成人免费精品视频| 毛片基地视频| 免费看久久精品99| 四虎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白浆在线观看| 国产成熟女人性满足视频| 欧美天堂在线| 为你提供最新久久精品久久综合|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高清国产在线| 国产91久久久久久| 在线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黄色网页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精品网站在线看| 国产第一页亚洲| 91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日本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免费全部高H视频无码无遮掩| 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四房播| 99久久人妻精品免费二区| 精品午夜国产福利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