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隱蔽的戰場:武漢抗戰時期國際宣傳述論

2024-01-01 19:01:59熊霞莊春梅
江漢論壇 2023年12期

熊霞 莊春梅

摘要:武漢抗戰初期,中國因在國際輿論中被日本全面壓制而陷入困局。為扭轉對外宣傳中的被動局面以爭取外援,國內輿論強烈呼吁加強國際宣傳。以此為契機,中國政府加大對外宣傳力度,在國際宣傳的隱蔽戰場上,中國借助西方媒體為武器,通過重建國際宣傳體系、制定隱蔽性和對象化的外宣策略等舉措大力開展國際輿論宣傳,逐步扭轉了敵強我弱的國際宣傳格局。隨著中國國際宣傳意識的覺醒和實踐的深入,武漢抗戰時期中國迎來了國際輿論的轉向和國際形象的轉折,由此推動了國際援華制日和世界反法西斯斗爭的進程。

關鍵詞:武漢抗戰;國際宣傳;歷史作用

基金項目:湖北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開放基金項目“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視域下的武漢文化記憶研究”(2020Z10)

中圖分類號:K26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854X(2023)12-0108-07

隨著學界對武漢抗戰史持久而深入的研究,“武漢抗戰”逐漸成為中國近現代史上一個重要術語。(1) 武漢抗戰包括武漢會戰前的民眾動員、軍事備戰、文化宣傳、救亡實踐等準備活動及武漢會戰兩個階段,與“武漢會戰”并不是同一概念。對于武漢抗戰的時間跨度,學界基本認同始自1937年11月底12月初武漢成為全國抗戰中心之時,終至1938年10月25日武漢陷落之日。(2) 本文即以此時間段為研究時間界限。

近年來,全面抗戰時期的國際宣傳活動受到學界關注,從政府視角考量,以對外宣傳機構國際宣傳處為考察中心,產生了一批富有價值的成果。(3) 但以武漢抗戰時期為時間段來考察國際宣傳活動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見。學界普遍強調了武漢抗戰在軍事上的轉折作用,但對于武漢抗戰在國際輿論或對外宣傳層面的影響卻有所忽略。美國學者史蒂芬·麥金農在其著作《武漢,1938—戰爭、難民與現代中國的形成》及論文《武漢抗戰:歷史的轉折點》中,將武漢抗戰與國家對外宣傳活動聯系起來進行了解讀和分析,認為武漢抗戰時期是西方媒體與中國的“蜜月期”,是中國對外宣傳及國際輿論發生轉折的關鍵時期。(4) 此觀點是武漢抗戰對國際輿論影響的客觀中肯之評價,但對于政府戰時的對外宣傳研究還有待于進一步充實和深入。輿論宣傳在戰爭中發揮著不亞于軍事的作用,是另一個隱蔽和無形的戰場。鑒于武漢抗戰時期中國國際宣傳及世界輿論的重大變化,本文擬從抗戰初期中國的國際宣傳現狀、政府加強國際宣傳的舉措及作用、國內輿論對國際宣傳的推動等方面,對中國在國際宣傳的認知、實踐及對戰爭帶來的影響展開進一步的探討和論述,以期豐富武漢抗戰史的歷史面相和研究視角。

一、國內輿論呼吁加強國際宣傳

國際宣傳是維護國家利益的重要手段。抗戰時期,在敵我經濟和軍事實力對比懸殊的背景下,國際宣傳在戰爭中發揮的作用尤為突出。充分的國際宣傳、良好的國際形象,是爭取國際援助以彌補軍事不足的重要環節,“宣傳與飛機大炮具有同等效力”(5) 可以說是恰如其分。

武漢抗戰時期,加強國際宣傳成為舉國上下日益緊迫的社會關切。圍繞國際宣傳的功能、中國國際宣傳的現狀及加強中國國際宣傳的對策建議等議題,1938年武漢抗戰時期的報刊媒體刊發了許多評論中國當時國際宣傳的文章,如《加強國際宣傳》《迫切的國際宣傳問題》《加緊和充實我們的國際宣傳》《亟需建立國際宣傳網》《國際宣傳亟需充實》《國際宣傳應努力進行》《繼續擴大國際宣傳》等,單從這些文章標題名稱便可明顯看出,輿論普遍認為中國國際宣傳十分薄弱,并對此現狀表現出高度的憂患意識,迫切希望政府當局改變現狀,強烈呼吁加強、加緊、擴大、充實國際宣傳。(6)

輿論對敵我宣傳實力進行了對比分析,通過數據分析指出,日本為爭取世界輿論因而對宣傳工作高度重視,“據說日本為要博得世界的同情而耗費的金錢,已達到它在中國所耗費于彈藥總數的一個極大百分比了”(7) ,“日人之宣傳費,每年達五百至八百萬元”(8) 。重金扶持下,日本的對外宣傳網絡“如水銀瀉地,無孔不入”(9) 。借助于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嚴密的網絡體系,日本處心積慮打造有利于自己的國際形象,他們在宣傳中肆意進行“造謠、粉飾、虛偽、無恥的欺騙和不要臉的夸大”(10) ,日本聲稱對華不宣而戰的目的,“乃在防止中國共產主義的傳播,乃在‘開化中國等”(11) ,甚至會“不擇手段,謀毀滅一切不利于他們的證物”(12) 。由于日本的惡意宣傳及中國自身宣傳的不足,中國在抗戰中的國際形象要么模糊不清,要么被完全誤導、誤解?!皻W美人得到中國的印象,總以為中國是一個無中央政府無組織的國家”(13) ,中國呈現在國際視野中的形象“除掉一向的小腳、辮子之外,便是什么無組織、無秩序、殘酷的天性等等一套敵人的造謠”(14) ,“大多數歐美人士,竟懷疑現時中國,依然不脫八國聯軍時野蠻狀態,而以東方文明國家尊視日本,是非完全倒置,輿論悉視欺朦?!保?5) 對于國際社會的刻板印象和偏見,中國卻由于國際宣傳效力的不足而無力辯解,“中國沒有國際宣傳,在國際間等于一個啞子,有苦說不出,受人污蔑,也只是自己心里明白”(16) ,打“啞巴仗”吃“啞巴虧”使本已陷入軍事危機的中國雪上加霜。

對于敵強我弱的宣傳格局,有識之士提出警醒,指出一個軍事上占優勢的國家,尚且如此重視國際輿論的重要性,中國更應奮起直追:“敵人已用了大量注意力和金錢,在國際間進行反對我國的宣傳與工作,敵人把這種反宣傳,是看作他們侵略我國的組成部分,難道我們還不急起直追嗎?”(17)

二、國民政府改進國際宣傳工作

由于輿論的推動和戰時的需要,國民政府開始著手加強和改進國際宣傳工作。針對人們提出的國際宣傳的不足和改進建議,結合戰時國際關系的特點,國民政府首先重組和構建最高宣傳機構及網絡體系,打造專業化、素質過硬的宣傳隊伍,同時考慮到國際關系中美英的重要地位及外交政策,武漢時期的國際宣傳采取“隱蔽式宣傳”的策略,以爭取美英等國的援助為主要任務。

(一)重組國際宣傳體系

武漢抗戰前夕,國民政府已設立負責籌劃對外宣傳工作的部門,即軍事委員會第五部。但由于機構內部權力相互掣肘及專業性不足,第五部無法發揮有效的國際宣傳作用。1937年11月16日,蔣介石正式下令撤銷第五部,設立新的國際宣傳機構即國際宣傳處(下文簡稱“國宣處”),國宣處最初隸屬于國民黨軍事委員會。1937年12月1日,國宣處正式開始在武漢辦公。1938年2月,國宣處改隸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中宣部副部長董顯光督導該處事務,曾虛白任處長并負責具體工作。

董顯光是我國最早在美國接受新聞學教育的留學生,他回國后從事新聞工作,曾主持過多家中英文報紙,擁有豐富的新聞從業經驗,是當時最有影響力的報人之一。在新的國際宣傳機構中,董顯光重視成員的教育背景和專業能力,注意遴選有“新聞業務與公共關系學識經驗的青年”(18) ,除留下極少量專業人才,幾乎裁汰了所有原第五部工作人員。此外,董顯光用人還有意淡化政治背景。國宣處工作人員或是資歷尚淺的國民黨新人,或為黨外人士,左翼作家也被吸納進來。因此,國宣處被認為沒有一般國民黨機構常有的官僚習氣,董顯光本人更是給人留下“沒有官僚式的易怒或傲慢性格”(19) 的良好印象。精簡組織人員、強化專業素質、淡化政治背景等舉措,為國宣處提供了專業化、純凈化的工作環境,工作效率和宣傳水平較前大為提高。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也是國際宣傳尤其是對日宣傳的重要機構(下文稱第三廳)。第三廳于1938年4月在武昌曇華林成立,郭沫若出任廳長,主要負責抗戰的宣傳和動員工作。從事國際宣傳工作的主要機構是第三廳第七處即對敵宣傳處,由范壽康任處長,管理對日宣傳和國際宣傳。第三廳第七處與國宣處共同推進國際宣傳工作,使中國國際宣傳工作進入新的階段。

為加強對外宣傳效果,國宣處在境外各地籌設支部或辦事處,廣設國際宣傳網絡。武漢抗戰時期,國宣處在香港、倫敦、紐約等地均設立支部。香港是武漢抗戰時期最早的海外宣傳陣地,于1937年11月下旬建立,由北京大學原西方語言文學系教授、國際公法專家溫源寧籌設并主持。由于香港支部的宣傳活動受到港英政府的限制,國宣處遂將海外宣傳重點轉移至北美和歐洲,香港支部作為中轉站和聯絡中樞仍保留使用。1938年初,國宣處聘請英國《曼徹斯特報》記者田伯烈(H.J.Timperl)和前美國聯合通訊社駐華記者李甫(Earl Leaf),赴英美兩國協助籌設境外宣傳支部。1938年3月,李甫抵達紐約,成立國宣處紐約支部,以“泛太平洋新聞社”的名義展開對美宣傳工作。國宣處倫敦支部則由前上海麥倫書院院長、外交官夏晉麟主持,田伯烈負責居間聯絡協調,與英國政界建立起密切的關系。武漢抗戰時期,國宣處已構建起一套覆蓋境內外的國際宣傳體系,國際宣傳體系的基本框架在武漢時期已經初步確立。

(二)制定借助外力的間接宣傳策略

抗戰初期由于西方大國“中立”外交政策的影響,國際社會對政府主導的國際宣傳持警惕和排斥態度。鑒于此,國宣處成立后,認為在宣傳工作中應避免直接宣傳態勢,提出了“絕對掃除一切宣傳痕跡,利用外人在各國推進宣傳工作”(20) 的間接宣傳策略。

間接宣傳策略的核心是將西方人為我所用、借外國人之口進行我國對外宣傳。圍繞這一理念,武漢抗戰時期的國際宣傳工作任務主要分為兩個層面:其一是向外籍記者或國際友人提供抗戰文字或圖片材料,以供國際媒體宣傳;其二是為在華外籍記者或來華國際友人做好服務工作,便于他們獲取有利于中國抗戰宣傳的一手材料。與此相配合,國宣處的核心機構編譯科和外事科,分別承擔抗戰材料的提供和西方媒體記者的聯絡工作。

國宣處編譯科主要搜集和撰寫文字宣傳材料,是生產和提供抗戰材料的核心部門。據統計,該科在漢期間共撰寫通訊稿1188篇,計200余萬字(21) ,稿件用來充實外國記者的通訊材料,同時也寄往海外各支部作宣傳之用。此外,作為國宣處機動部門的新聞攝影室,主要負責收集西方記者拍攝的抗戰圖片,供國外媒體刊登或舉行中國抗戰主題攝影展覽,也是提供抗戰宣傳品的重要機構。

國宣處外事科負責聯絡招待外國記者、外僑和使館人員,以搭建國際媒體與中國政府之間的溝通橋梁??箲饡r期,來華的新聞記者所代表的報社或通訊社都是世界著名的輿論機關,它們報道的消息或發表的言論足以影響一般民眾的心理,甚至影響各國執政者的意旨。因此,董顯光要求外事科以“店主”對待“顧客”的姿態對待在華外籍記者群體,努力“使他們的喉舌變成我們的喉舌”“使他們的筆墨變成我們的筆墨”,以達到“為我宣傳”的目的(22) 。為此,國民政府放寬了對外國在華新聞報道的審查或干預,“董顯光給予了西方外交官和記者前所未有的自由,讓他們可以在中國境內隨心所欲地旅行和報道”(23) 。同時,外事科還通過組織新聞發布會、陪同協助采訪等方式,為他們的新聞報道提供各種服務和便利。1937年12月,國宣處在武漢召開第一次外國記者新聞發布會,此后國宣處利用定期的新聞發布會制度,向外籍記者和媒體發布有利于樹立中國抗戰形象的新聞。新聞發布會上,董顯光、陳誠、徐培根等軍政要員經常出面接見外國記者,發表具有權威性的談話和戰況報告,便于西方記者了解和宣傳中國軍事、政治和外交最新進展。為方便外籍記者獲取第一手宣傳材料,1937年4月6日臺兒莊大捷后,國宣處立即組織了一架專機,專程接送武漢的外國記者前往臺兒莊采訪。在中國政府的協助下,各國記者得以在戰場順利采訪前線官兵、完成中國抗戰英勇事跡的新聞報道,并將戰地報道在國際上傳播。外事科陪同外國記者赴前線考察時,通常會函請各地軍政當局予以便利,并介紹會見當地軍政要員。據統計,在漢期間,國宣處外事科共接待國際友人百余人,向黨政軍高層引見90余人,并協助35人到前線采訪。(24)

利用教會力量為我宣傳也是借助外力理念的重要實踐。國際教會組織和人道主義機構在國外尤其是歐美影響力大,是國際輿論的重要傳播者和宣傳者。日軍的侵略暴行,與教會宣揚的道義和慈善背道而馳,因而遭到教會強烈的批判和抵制。尋求教會組織的支持和合作,成為國宣處進行國際宣傳的路徑之一。通過傳教士的關系網,國宣處聚集了一大批同情中國抗戰的國際主義人士。南京淪陷期間,國際紅十字會南京分會的美國牧師馬吉,使用16毫米小型攝像機秘密拍攝的南京大屠殺的現場實錄,是迄今為止記錄南京大屠殺最早的影像資料之一。武漢抗戰初期美國基督教南京青年會牧師喬治·費奇將攝影資料秘密送往上海。隨后,國宣處派員前往日本秘密放映該片。1938年3月8日,前中國基督教青年會干事、美國傳教士費吳生攜帶南京大屠殺紀錄片乘飛機離華赴美,在美國各地放映該影片,并多次向眾議院外交委員會、政府官員和各種新聞媒體控訴日軍的侵華暴行,呼吁對日本實行軍事禁運。在華傳教士畢范宇協助國宣處,赴美國華盛頓等地開展多種形式的反日宣傳運動,并創辦極具影響力的援華組織“不參加日本侵略委員會”,呼吁美國政府和公眾輿論對日軍事禁運和改變對華所謂“中立”外交政策。

國宣處還曾在海外組建宣傳別動隊,如在歐洲即有特種宣傳委員會,主要由華人華僑或外國友人構成,采取不露痕跡的方法,以私人交往或個人接觸的方式做“低聲宣傳”或稱“耳語宣傳”,為中國抗戰爭取同情與支援。(25)

(三)在國際宣傳中采用對象化策略

國民政府在國際宣傳中還注意采用“重點突破”“因國而異”的對象化策略。在此基礎上,武漢時期的國際宣傳呈現出以美國為宣傳重點,并針對不同國家的國情采用不同的宣傳策略的特點,如對美英蘇等“友國”運用“感化”與“共情”宣傳,對敵國日本則采取“分化”與“辟謠”宣傳。(26)

美國在整個抗戰時期始終是國民政府對外宣傳的重點。國內輿論界認為國際宣傳應將美國作為“第一個集中宣傳的對象”(27) ,除了美國實力強大能主導國際輿論因素外,還與美國社會環境和民族個性相關,“美國民間的輿論,最為自由,最為發達,而美國人的個性,也較富于感情沖動,易于接受宣傳”。國民政府在分析各國國情時,也提出要把國際宣傳重心放在美國,認為美國的輿論較為民主,民眾的意愿可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政府的決策,“英國老謀深算,說之匪易;俄亦自有國策,求援無效;惟美為輿論國家,較易運動”(28) 。

為實施以美國為重點的宣傳政策,1938年初,董顯光與外交部長王寵惠商議后擬定了十條對美宣傳辦法(29) ,主要內容包括派遣中國外交官留美專門從事宣傳工作、派遣在華美國記者及傳教士赴美組織或動員反日宣傳等,擬通過這些宣傳方法最終以輿論力量影響美國遠東政策,改變其對中國的“中立”態度,爭取其支持與援助。國宣處紐約辦事處成立后,在整個抗戰中始終都是國宣處駐外機構的重心,也是國民黨在美宣傳的中心機構。其主要任務是推進對美宣傳,聯絡美國的一切親華團體并推動他們開展抵制日貨運動,促使美國政府對日實行禁運軍用物品;聯絡美國上層人物,并在各地舉行集會、演講,推動僑胞工作;利用美國宣傳機構和各大報刊發表宣傳抗戰的文章。(30) 國民黨的一切宣傳指令由國宣處發給紐約辦事處,再由其分送其他各處。辦事處成員在美國廣交朋友,積極推動美國民間的援華制日運動。

對日本的宣傳是中國國際宣傳的重點和難點??箲饡r期對日本的宣傳有著現實的困難,日本軍閥暴虐兇殘,但日本民族有別于日本軍閥,故而在對日宣傳上不能一味駁斥攻擊,蔣介石曾要求“對敵加以筆伐之時,應止于攻擊日本軍閥,決不可對日本皇室及日本民族有所誹謗”,指出對日宣傳應采取“剛柔并濟、奇正互用。特別要區別對待,以分化敵人”(31) 之方式。蔣提出的“分化”宣傳,成為對日國際宣傳工作的主要特點。對日分化宣傳,主要從瓦解敵軍士氣和揭露戰爭真相層面展開。

為提升宣傳效力,國宣處和第三廳著手借助日籍反戰人士推進對敵宣傳。日本反戰作家鹿地亙、池田幸子夫婦,以及日本進步女詩人、世界語作家綠川英子(原名長谷川照子)都因受日本軍國主義迫害來到中國,在對日宣傳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武漢抗戰時期,在郭沫若的舉薦下,鹿地亙出任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設計委員,在第三廳第七處從事對日宣傳工作,綠川英子則加入國宣處對敵宣傳科進行反戰宣傳。鹿地亙和綠川英子借助于母語優勢,輪流用日語廣播對日進行演講宣傳。廣播以向日本國民揭露戰爭真相、控訴戰爭給中日人民帶來的災難為主要內容,配合鹿地亙和綠川英子極富感染力的母語播音,很大程度上瓦解和動搖了日本的軍心。媒體評價綠川英子“用柔和嗓音制造出電閃雷鳴”,“用流暢日語把一把閃光的尖刀刺向侵略者的胸膛”(32)。綠川英子充滿情感的溫婉聲線,往往能突破日軍心理防線,令其“心情不能平靜”(33)。日本軍方查明武漢播音員的身份后,惱羞成怒地污蔑綠川英子為“嬌聲賣國賊”,然而綠川英子的正義行為贏得了中國人民的尊敬,周恩來贊譽道:“日本帝國主義者把你稱為‘嬌聲賣國賊,其實你是日本人民的忠實的好女兒,真正的愛國者。”(34)

為加強對日宣傳,國宣處還采取了在敵區散播反戰、辟謠宣傳品的有效方式。武漢抗戰時期,中國空軍遠征日本的“紙片轟炸”,可以說是一場影響深遠的對日宣傳戰。1938年5月,在日軍對武漢進行狂轟濫炸之際,國民政府派出兩架轟炸機從漢口遠征日本,在日本長崎、佐世保軍港和八幡等城市進行“空襲”反擊,但是此次“空襲”并非發射以牙還牙之炸彈,而是采用并無任何殺傷力的“紙彈”宣傳單?!凹垙棥眰鲉谓衣度毡痉ㄎ魉棺飷?、進行反戰辟謠宣傳,由第三廳廳長郭沫若和日籍反戰人士鹿地亙組織編寫、翻譯。傳單有十余種,諸如《告日本國民書》《告日本工人書》《告日本農民大眾書》《告日本工商者書》等,數量達兩百萬份左右(35) 。中國的“紙片轟炸”發揮了良好的宣傳效果,贏得了國際輿論的普遍贊譽,當時美聯社評論:“中國空軍遠征日本的成功,證實中國實力甚強,絕非日本所能擊敗。其投下的是傳單而非炸彈,堪稱仁義之師?!保?6) 1938年5月21日《中國的空軍》編輯部空戰座談會上闡明了本次遠征的宣傳意義:“這次出征,不投炸彈而撒傳單,所以它的性質不是軍事的,而是政治的與宣傳的,這次出征的本身任務即是偉大性的宣傳?!保?7) 中國在抗戰中的“仁義”形象與日本法西斯恐怖兇殘的觀感形成強烈對比,中國的國際形象在國際視野中得以改善,中國國際地位開始提升,日本的欺騙和謊言宣傳則逐漸被揭穿。“仁義遠征”贏得了國際輿論,開始扭轉敵強我弱的宣傳格局,改變了以往國際宣傳中對中國不利的局面,可謂是一場成功的對外宣傳戰役。

三、國際視野下的中國抗戰形象

經過廣泛而深入的國際宣傳工作,中國的國際宣傳活動在不露聲色中,通過聚焦于揭露日軍侵華暴行、駁斥日本虛假宣傳、用事實說明中國抗戰實力及彰顯英勇不屈的抗戰精神等宣傳內容,在國際上樹立了中國為世界和平與正義而戰的反侵略戰斗者的形象。借助于國外媒體之“喉舌”和國內民間外交開展的國際宣傳活動,中國聲音在世界廣為傳播,中國的抗戰形象在國際社會視野中日漸清晰和深刻。

在政府的輿論動員和“隱蔽宣傳”策略引導下,大量西方媒體成為打造中國抗戰形象的重要平臺。圖片最能反映敵人暴行和戰爭真相。1938年,美國發行量最大的新聞攝影周刊《生活》雜志曾陸續刊登一批表現日軍轟炸武漢、武漢難民逃亡、臺兒莊大捷和前線中國士兵抗戰等主題的照片,其中該刊1938年5月16日的中國面孔給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是一張即將從漢口開拔去前線的中國少年士兵的肖像,少年頭戴鋼盔,站姿挺拔,年輕稚嫩的臉龐上充滿了堅毅果敢和無所畏懼。這張圖片是法國著名攝影記者羅伯特·卡帕的作品,被《生活》選用后,刊登于報刊封面,并將其精準、傳神地命名為“中國守衛者”,其昂揚向上的精神面貌被國際視為中國抗戰精神的絕佳體現?!爸袊匦l者”成為武漢抗戰時期中國在國際視野中的代表性形象,它讓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抗戰前景開始充滿信心。(38)

西方記者鏡頭下和筆墨下的電影、媒體報道、文學作品及各種評論則使中國抗戰形象更為生動和豐滿。武漢抗戰時期,荷蘭藝術家尤里斯·伊文斯在武漢拍攝紀錄片《四萬萬人民》(又名《一九三八年的中國》)后,評價中國抗戰“實為保衛全人類的和平而奮斗”,表示要把自己拍攝的“中國英勇抗戰的實地記錄,向全世界進行宣傳”(39),影片通過鏡頭生動展現了中國軍民團結一致、英勇無畏的抗戰精神。武漢淪陷前,蘇聯著名電影導演和攝影師羅果·卡爾曼抵達武漢,在短短的20來天的時間里,記錄了武漢會戰的許多戰斗場面,完成了兩部表現中國抗戰的紀錄片《中國在戰斗中》和《在中國》,熱情謳歌了抗戰中的中國軍民。(40) 英國記者田伯烈《外人目睹中之日軍暴行》以鐵的事實揭露了日軍慘無人道的種種罪行。國宣處組織人手將該書書稿翻譯、出版,向海內外廣為發行,使敵人的猙獰面目充分暴露于世人眼前。美國著名記者、作家史沫特萊、斯諾、斯特朗等人來到中國,見證和親歷了武漢時期的中國抗戰后,撰寫了《中國在反擊》《中國的士兵》《人類的五分之一》《西行漫記》等著作,反映了武漢抗戰時期中國抗戰的真實情況,展現了中國士兵和人民不屈的斗爭精神。此外,還有英國作家阿特麗的《揚子前線》《日本的泥足》,新西蘭作家勃脫蘭的(也譯為“貝特蘭”)的《華北前線》,日本反戰作家鹿地亙、綠川英子的《所謂“國民的公意”》《現實的正義》《趙老太太會見記》《日本朋友的慰問信》等系列作品(41)使中國抗戰形象更加鮮明,這些作品或揭露日軍暴行和戰爭真相,或同情中國在日本侵略下的不幸與災難,或推崇中國士兵英勇抗戰和全民團結中彰顯的民族精神,或強調中國抗戰是為了民族危機而戰也是為了世界和平而戰的國際性特征。通過這些東西方記者、作家的作品,中國正義、團結、英勇的抗戰形象在國際視野中進一步深化,贏得了更為廣泛的同情者和支持者。

從武漢抗戰時期的國際輿論來看,國際社會對中國及中國抗戰的印象發生明顯改觀。供外國僑民閱讀的《大美晚報》將全面抗戰爆發一年來國際報刊對中國抗戰的評論進行了匯集整理,于1938年8月13、14日發表了《抗戰一年來國際輿論》一文。文中詳細介紹了國際媒體關于中國抗戰形象的觀點與論述,這些國際媒體包括蘇、美、英、法、德等各國報刊,它們對中國抗戰的觀點集中在“最后勝利必屬中國”“結果日軍必致潰敗”“中國戰士無上榮譽”“華軍充滿勝利之血”“新中國軍人之自覺”“中華民族團結一致”等方面。(42)從這些輿論來源及觀點不難看出,武漢時期的國際輿論導向表現出空前的統一,即激烈譴責和揭露日本的侵略暴行,對受難的中國表示深切的同情;明確了中國抗戰為世界和平與正義而戰的反侵略性質,鼓勵和支持中國堅持抗戰;對中國軍人的英勇堅韌、對中國團結不屈的抗戰精神給予充分肯定,并表示出對中國抗戰實力的堅定信心。

顯然,國際輿論已經改變了過去認為中國抗戰必敗、武漢必降的不利中國抗戰的論調和觀點,對中國的抗戰形象有了全新的認識,對中國抗戰前景表現出明顯的樂觀和積極態勢??梢哉J為,武漢抗戰不僅是中國抗戰在軍事上的轉折點,也是對外宣傳和國際輿論的轉折點。

輿論的樂觀反轉,使得更多和平力量愿意與中國攜手共同捍衛世界和平。在武漢抗戰這一時期,從援助形式來看,除了輿論和道義的支持,也有抵制日貨運動、阻止軍火供給日本等制日行動,還包括對中國捐款、捐助醫療物資、派遣軍事人員或醫療隊來華參與抗戰和救援等援華行動。從援助力量來看,有共產國際、國際反侵略大會、國聯同志會、世界學聯等國際組織,還有美、英、法等世界各國民間團體,更有蘇聯政府軍需物資和軍事顧問及蘇聯空軍志愿隊的直接援助。世界援華力量大大聲援了中國的抗戰事業,增強了中國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為中華民族解放作出了重要貢獻。

四、結語

“1938年發生了什么,使得國際輿論轉變如此之快?”美國學者史蒂芬·麥金農較早提出了關于武漢抗戰與國際輿論關系的思考,他認為:“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這種轉向,部分原因是外國輿論看到了中國人民在抗戰中所做出的頑強抵抗,以及局勢所發生的重大變化,并把它們看成如同起死回生的奇珍異寶,還有部分原因是中國人民對自己的輝煌抗戰在國際上進行一系列宣傳所帶來的積極效果?!保?3) 無論是軍事上的頑強抵抗,還是宣傳上的不懈奮斗,都說明在艱難曲折的中國抗戰中,中國之所以能得到外部援助,固然離不開世界愛好和平與正義力量的同情與關注,但歸根到底在于中國自身的努力,“用自我的努力來取國際間更大的援助,也是自力更生范圍內的事情”(44)。

這些努力,包括本文中重點探討的武漢抗戰時期中國在國際輿論上的奮斗,在國際宣傳的無形戰場上,中國利用隱蔽策略,借西方媒體輿論為武器,充分發揮宣傳的巨大力量,最終扭轉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偏見和刻板印象,國際視野中的中國以團結、英勇、不屈的正面形象呈現,贏得了世界的好感與尊重,中國的國際地位得以提升,從而為爭取國際外援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些努力,還包括中國在軍事、政治、經濟,尤其是軍事上的英勇抗戰,“我們所爭取的同情和援助,并不是以眼淚和鼻涕去搖尾乞憐,而是以血肉換來的代價……?!保?4) 這些努力,更包括武漢時期的中國抗戰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作出的巨大貢獻。學者們在大量歷史事實和嚴謹的論證的基礎上,提出了武漢抗戰是1938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中心的觀點(45) ,武漢抗戰與蘇軍在中、蘇、朝邊界進行的張鼓峰戰役和西班牙人民進行的馬德里保衛戰遙相呼應,事實上成為當時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中心之一。“因為我們是為全人類的正義而戰,所以國際上會有眾多的同情與聲援”。(46) 時人評論深得其精髓:“和平運動的促成,與其說是國際愛和平人士熱烈地擁護人道的表現,則不如說是中國人對侵略者回擊的猛勇及保衛和平之忠實所致……由此,我們可以推定將來的國際和平運動的開展與鞏固,全看中國人的努力為標準。”(47)

注釋:

(1) 劉繼增、毛磊、唐寶林等學者分別提出了“武漢抗戰是抗日戰爭中一段斷代史”,以及“武漢時期”“第二個武漢時期”“第三個武漢時期”等論斷和概念,使“武漢抗戰”成為中國近現代史上可通用的專有名詞。詳見劉繼增《論武漢抗戰的歷史地位》(《湖北財經學院學報》1985年第4期)、毛磊《論“武漢抗戰”的歷史地位及現實價值》(《學習與實踐》1998年第7期)、唐寶林《論武漢抗戰時期的中國政治特點》(《抗日戰爭研究》1999年第2期)。

(2) 相關研究見唐寶林:《論武漢抗戰時期的中國政治特點》,《抗日戰爭研究》1999年第2期;魏文享:《中國大陸的武漢史(1927—1949)研究綜述》, 《江漢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5期;毛磊、毛傳清:《武漢抗戰:1938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中心》,《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2期。

(3) 代表性研究有王曉嵐:《論抗戰時期國民黨的對外新聞宣傳策略》,《抗日戰爭研究》1998年第3期;王曉樂:《中國現代公共關系實踐之發軔——對全面抗戰時期國際宣傳的歷史考察》,《新聞與傳播研究》2016年第10期;劉靜:《“為中國發聲”:全面抗戰初期國民政府國際宣傳網絡的構建(1937—1938)》,《史林》2021年第2期;艾紅紅、馬陽:《抗戰時期國民黨國際宣傳體系解析——以國民黨中宣部國際宣傳處為中心的考察》,《蘭州學刊》2017年第6期;古琳暉、李峻:《論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的國際輿論動員》,《江海學刊》2005年第3期。

(4) 史蒂芬·麥金農:《武漢,1938——戰爭、難民與現代中國的形成》,李衛東、羅翠芳譯,武漢出版社2008年版;史蒂芬·麥金農:《武漢抗戰:歷史的轉折點》, 涂戈爾譯,《武漢學研究》2021年第1期。

(5)(43) 孟長泳:《改進國際宣傳工作》,《新華日報》1938年7月19日。

(6) 參見戈寶權:《加緊和充實我們的國際宣傳》,《世界知識》1938年3月21日;梁立言:《加強國際宣傳》,《全面抗戰》1938年第7期;陳岱礎:《迫切的國際宣傳問題》,《新民族》1938年第4期;孟長泳:《改進國際宣傳工作》,《新華日報》1938年7月19日等。

(7) 戈寶權:《加緊和充實我們的國際宣傳》,《世界知識》1938年3月21日。

(8) 《日本在美國之宣傳工作》,《世界日報》(舊金山)1939年12月9日。

(9) 高原:《努力國際宣傳戰》,《戰時記者》1938年第2期。

(10)(12) 成岺:《論抗戰中的國際宣傳工作》,《中蘇文化雜志》1938年第9期。

(11)(13) 陳岱礎:《迫切的國際宣傳問題》,《新民族》1938年第4期。

(14) 陳原:《抗戰與國際宣傳》,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等:《抗日戰爭史料叢編》(第2輯第19卷),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2年版,第479—480頁。

(15) 吳亮夫:《不要忽視了國際反侵略大會》,《創導》1938年第8期。

(16) 《亟需建立國際宣傳網》, ?《立報》 1938年4月25日。

(17) 吳克堅:《如何組織國際宣傳》,《新華日報》1938年2月13日。

(18) 董顯光:《一個中國農夫的自述:董顯光自傳》,曾虛白譯,臺北新生報社1973年版,第77 頁。

(19)(43)(44) 史蒂芬·麥金農:《武漢,1938—戰爭、難民與現代中國的形成》,李衛東、羅翠芳譯,武漢出版社2008年版,第142、136、136頁。

(20) 武燕軍:《抗戰時期國民黨政府的國際宣傳處》,《民國檔案》1990年第2期。

(21) 董顯光:《中央宣傳部國際宣傳處工作報告》(1938 年),國民黨中央宣傳部檔案,檔號:718-918,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

(22) 劉景修、 張釗:《美國記者與中國抗戰》,《民國檔案》1989年第1期。

(23) 史蒂芬·麥金農:《武漢抗戰:歷史的轉折點》,涂戈爾譯,《武漢學研究》2021年第1期。

(24) 《中央宣傳部國際宣傳處工作概要(1938—1940年)》,國民黨中央宣傳部檔案,檔號:718—918,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

(25) 王曉樂:《中國現代公共關系實踐之發軔——對全面抗戰時期國際宣傳的歷史考察》,《新聞與傳播研究》2016年第10期。

(26) 艾紅紅、馬陽:《抗戰時期國民黨國際宣傳體系解析——以國民黨中宣部國際宣傳處為中心的考察》,《蘭州學刊》2017年第6期。

(27) 趙澍:《國際宣傳的要點》,《中山周刊》1938年第6期。

(28) 劉靜:《“為中國發聲”:全面抗戰初期國民政府國際宣傳網絡的構建(1937—1938)》,《史林》2021年第1期。

(29) 《國際宣傳處為促使美政府援蔣派品赴美宣傳辦法》,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全宗號:9,案卷號:69。

(30) 王曉嵐:《論抗戰時期國民黨的對外新聞宣傳策略》,《抗日戰爭研究》1998年第3期。

(32) 唐惠虎、林陽春、韓兆海:《武漢抗戰圖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頁。

(33) 廖利明、仇玉勇:《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與抗戰廣播》,《郭沫若學刊》2018年第2期。

(34)(39) 歐陽植梁、陳芳國:《武漢抗戰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5、486頁。

(35)(37) 武漢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武漢抗戰史料》,武漢出版社2007年版,第412、413頁。

(36) 陸茂清:《1938—中國空軍“轟炸”日本本土紀事》,《檔案春秋》2007年第7期。

(38) 參見馮天瑜、陳勇:《國際視野下的大武漢影像(1838—1938)》,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54—269頁。

(40) 肖效欽、鐘興錦:《抗日戰爭文化史》,中共黨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105頁。

(41) 參見新華出版社出版的《外國人看中國抗戰》叢書,包括貝特蘭:《中國的新生》《華北前線》;愛潑斯坦:《中國未完成的革命》;卡爾遜:《中國的雙星》;斯坦因:《紅色中國的挑戰》;福爾曼:《北行漫記》;克蘭爾、斑威廉《新西行漫記》;賈安娜、白修德:《中國的驚雷》;阿特麗:《揚子前線》(《中國在戰爭中》);費正清:《中國之行》等。綠川英子:《趙老太太會見記》,《抗戰文藝》1938年第4期;綠川英子:《日本朋友的慰問信》,《新華日報》1938年8月27日;鹿地亙:《所謂“國民的公意”》《現實的正義》《從“防共的圣戰”到“驅逐白種的圣戰”》,《新華日報》1938年3月9日到10日連載。

(42) 《抗戰一年來國際輿論均認日本必敗》《抗戰一年來國際輿論均認日本必敗》(續),《大美晚報》1938年8月13、14日。

(45) 庸:《擁護第二次世界青年大會》,《團結周報》1938年第80期。

(46) 參見胡德坤:《武漢會戰時期的日本對華政策研究》,《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8年第1期;毛磊、毛傳清:《武漢抗戰:1938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中心》,《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2期。

(47) 杜埃:《繼續擴大國際宣傳》,《抗戰大學》1938年第11期。

(48) 梁立言:《加強國際宣傳》,《全面抗戰》1938年第7期。

作者簡介:熊霞,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文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湖北武漢,430077;莊春梅,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湖北武漢,430077。

(責任編輯 張衛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六月天激情|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538国产视频| 国产va在线观看|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 91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人妻熟妇日韩AV在线播放| 美女无遮挡拍拍拍免费视频|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浓毛av| 香蕉视频国产精品人| 欧洲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系列无码专区偷窥无码| 精品视频91| 大乳丰满人妻中文字幕日本|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专区| 日本一本在线视频|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中文字幕啪啪| 国产幂在线无码精品|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91九色视频网| 色婷婷丁香|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无码卡|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在线不卡| 色哟哟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你懂的| 中国一级特黄视频| 久久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 一级香蕉人体视频| 精品一区国产精品|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 狠狠做深爱婷婷综合一区| 久热精品免费| 97色伦色在线综合视频|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亚洲最黄视频|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60岁| 久久国产香蕉| 黄色在线网|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色老头综合网| 青青青视频91在线 | 午夜成人在线视频| 又黄又爽视频好爽视频| 中文字幕1区2区|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亚洲成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三级|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96免费视频国产在线播放| 人妻中文久热无码丝袜| 狠狠色狠狠综合久久| 91精品免费久久久| 毛片基地视频| 蜜芽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看|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国产女人在线观看| 噜噜噜久久| 青草娱乐极品免费视频| 丁香六月激情婷婷| 久久国产av麻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鸭| 欧美在线三级| 欧美色伊人| 91偷拍一区| 欧美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啪啪网| 澳门av无码|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自窥自偷在线看|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午夜|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视频a| 国产福利小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女同一区二区三区久|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