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織,是一門源于生活的藝術。
猶如母親手中緩緩穿梭的毛線,一針一線間,不僅織就了溫暖人心的衣飾,更編織出世代傳承的智慧與力量??v觀歷史,環顧生活,編織是民間造物的基本方法,是文字之外的生動閱讀,是了解一個民族歷史與文化的重要途徑。透過編織,我們可直觀感受到手藝人、設計師、研究者們對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審美的諸多理解與創造。
時至今日,編織已不再是單純的造物技能,而是發展成為一門集生活、藝術與科技于一體的綜合手工藝。其門類日益豐富,從紗線針織、棒針編織,到鉤針編結、線型捆扎,再到微型鉤針及新型材料編織,其工藝歷久彌新,形式日趨多元。同時,編織工藝也與時俱進,與更具科學性、創新性、數字化的項目巧妙聯動,為編織藝術的當代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們順延著傳統工藝的脈絡,從研究、藝術、數理、科學的角度,經過幾番客觀討論,梳理出編織工藝的發展群像與生態趨勢,進而感知到編織藝術,何其豐富。所以我們通過“理性的編織”專題,讓人們更加立體、具象地了解我國的編織藝術從中國制造向民族創造的路徑與方式,多角度展示編織工藝在數理與科學、個人與品牌、生活與趨勢等方面的變化與發展。同時,讓更多人了解,小小編織也能登上新時代更廣闊的舞臺,亦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傳統與現代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