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627/j.cnki.cn22-1215/s.2024.03.048
摘 要:臨夏市地處甘肅省中部地區,年平均降水量500ml,平均氣溫7.8℃,全年日照時間達2570h,設施農業面積6200畝,其中日光溫室面積達到1500畝,通過試驗示范,本文總結了番瓜日光溫室栽培技術。
關鍵詞:番瓜;日光溫室;栽培技術
1 番瓜的概述
番瓜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農作物,就番瓜的名稱來看,不同的區域對其擁有不同的叫法,例如西葫蘆、北瓜、方瓜、倭瓜等,屬于葫蘆科植物,其果肉味道甜美,并且質地厚碩,此外又能夠作為藥物,發揮藥用價值,就種植栽培的角度來看,番瓜這一植物的適應能力相對較強,并且還具有著強大的抗病能力,因此能夠進行廣泛的種植。
2 播種
2.1 裝穴盤
將育苗基質拌勻后裝入50穴/盤的穴盤中,然后澆透水,待水滲透后,把穴盤重疊放在一起壓定植穴,穴深為1cm。
2.2 浸種催芽
每畝用種量400g~500g,用55℃熱水浸種,不斷攪拌至到溫度下降到30℃時,浸種4~5小時,然后用清水淘洗,包入濕紗布中置于25℃~30℃的環境中催芽,早晚用清水淘洗,約經2~3天有多半芽露白時播種。2月上旬播種,播種時將催了芽的種子平放在穴窩內,然后在其上面覆一層基質,為了保溫保濕在基質上面覆一層薄膜[1]。
2.3 苗期管理
播種后注意增溫保濕,使苗床溫度保持20℃以上,氣溫保持25℃~30℃,當苗出到2/3時,揭去地膜,這時氣溫白天可降至20℃~25℃,夜間10℃~15℃,有利于雌花形成,定植前進行低溫煉苗,早晨可降至5℃,當幼苗長到2~3片葉定植。
3 定植
整地施底肥,每畝施優質農家肥1500kg,復合肥20㎏,撒施于壟下,按間距作壟,壟面寬80cm,高20cm~30㎝,壟中間作暗溝,寬25cm~30㎝,深10㎝。定植3月上旬定植,每壟栽兩行,株行距為70cm×60cm,每畝保苗1587株。苗齡30~35天,選擇晴天上午定植,使用滴灌帶,定植完后澆水,待苗長到7天后,再覆膜,開縱口放苗。
4 定植后的管理
4.1 溫度管理
定植后保持高溫高濕,加快緩苗,溫度不超過25℃,不開上風口,促根壯秧,防止徒長,白天溫度控制在20℃~25℃,當溫度低于20℃時關上風口[2]。
4.2 光照管理
番瓜喜光怕蔭,要保持棚膜干凈,提高透光率,要適當早揭晚蓋保溫被,以延長光照吋間,陰雪天要利用散射光,增加光照。
4.3 水肥管理
緩苗后,澆一次緩苗水,其次蹲苗等到根瓜坐住,開始膨大時澆水,結瓜期需肥較多,壟面干就澆,結合水分期追肥,尿素,二胺交替使用,每次追肥10~15kg/畝,水溫13℃以上,采用膜下暗灌,天熱和盛瓜期,大溝明灌,小溝暗灌相結合[3]。由于番瓜屬于深根系的植物,因此想要其深深的扎根,就需要將土翻得更深,當根系逐漸變得強大之后,就會讓植株吸水的能力逐漸變強。深翻土地,并耙耱平整,澆足澆透底水。番瓜處于生長前期時會對于氮肥的需求量相對較多,其次是磷肥,最后是鉀肥;在番瓜的結瓜期對于磷肥以及鉀肥的需求量會達到最高峰的時期,因此在此期間需要充分的滿足番瓜對于磷肥、鉀肥的需求,必要時可以使用濃度為0.2%的磷酸二氫鉀液進行葉面噴灑施肥。
4.4 整技吊蔓
當瓜秧長到一定高度,及時摘除,老葉,病葉,黃葉進行吊蔓。
4.5 保花保果
番瓜這一農作物屬于雌雄同株異花授粉,在中午的時候便開始合瓣,所以在開花期每天上午9~10時進行人工授粉時效率最高的,超過了10時之后,授粉的能力就會迅速下降,因此需要嚴格的把控好人工授粉的時間。授粉的時候,用雄花,或用西葫蘆座果王蘸花,以保增產,每天觀察蘸花效果,如發現畸形瓜較多,及時調整藥液濃度。
4.6 采收
4月上旬開始采收,番瓜生育期短,開花結果后,若遇陰雨天,長得比較慢,晴天生長比較快,根瓜適當早收,450克左右采收。
5 病蟲害防治
5.1 主要病害的防治
5.1.1 灰霉病
葉片染病之后,一般會從邊緣開始,呈“V”字形逐漸向著內部擴展,并在葉片上產生不規則形狀或者圓形的淡褐色水漬樣的病斑,在這種病斑慢慢干枯之后,表面就會出現少許的灰霉,借著雨水、氣流、農務操作等將灰霉病的病菌孢子進行傳播,當溫室中的氣溫降低,濕度增大之后就會產生這一病害,若是沒有及時防風的情況下,就會導致發病逐漸加重。針對這一病害的防治方法,用50%多菌靈500液或用20%速可靈煙劑,傍晚密閉熏煙,畝用250g,蘸花時加入1∶l000的速可靈,每隔7~10天噴藥一次,連噴2~3次[4]。或者加強溫室中溫度以及濕度的管理,降低棚內的濕度,控制好溫度,當發現有發病的植株之后需要立即將已經出現干枯的病瓜、殘枝等帶到日光溫室外進行集中燒毀或者深埋處理,不能隨意丟棄,否則很容易出現交叉感染的情況。
5.1.2 白粉病
日光溫室中若是出現干濕交替的環境,就很容易導致番瓜受到白粉病的侵襲。此時番瓜的葉片上就會又一層厚厚的白粉。針對這一病害,需要培育壯苗,增強植株抗性,生長期要注意通風透光,定植前用異丙威熏棚,降低濕度,底肥增施磷、鉀肥,避免氮肥過多,噴藥應在葉背面,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每7~10天噴一次,連續2~3次。
5.2 蟲害的防治
5.2.1 蚜蟲
在番瓜的生育期當中,蚜蟲是發生率最高的蟲害,這一蟲害具有著較強的繁殖能力,其幼蟲或者成蟲一般會成群的在植株的嫩莖或者葉片的背面聚集,啃食葉片或者吸取嫩莖的汁液,使得植株的嫩莖以及葉片在受到了損傷之后就會卷曲、萎縮,直到枯萎,嚴重的影響了果實的正常生長。此外,蚜蟲所分泌的蜜露也會對番瓜的果實以及葉片產生不同程度的污染,攜帶的病毒會嚴重危害植株。
當蟲害發生之后,需要盡量的將田間的雜草清除,用15%異丙威閉棚熏蒸,或用5%的吡蟲啉,3%啶蟲脒噴霧防治。或者也可用懸掛黃板防止,黃板懸掛高度超過作物5~10cm,黃板懸掛是東西走向。
5.2.2 白粉虱
白粉虱又被稱之為小白蛾,主要吸取番瓜植株的汁液,并在這一過程中,將毒素注入到植株的內部,當白粉虱分泌出蜜露之后,就會對植株的光合作用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白粉虱成蟲的排泄物也會影響植株的正常呼吸功能,嚴重的還會誘發番瓜出現煙煤病等一些病害,對于番瓜的葉片以果實都會產生損害。同時白粉虱也是病毒的主要傳播者。
針對白粉虱的防治可以采用物理防治的方式,在農作物上懸掛黃板,并保證農作物能夠與黃板的高度平齊,可以起到殺蟲的作用。或者在蟲害發生的早期,使用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100倍液噴霧,或者使用10%吡蟲啉懸浮劑400~600倍液進行滅蟲,這樣能夠殺滅白粉虱的蟲卵、幼蟲以及成蟲。由于白粉虱具有較強的飛行能力,因此在殺蟲的過程中并不容易讓藥物直接噴灑到蟲體上,因此在殺蟲期間需要先噴水,將白粉虱的翅膀打濕,之后再噴灑藥劑。
6 結語
番瓜日光溫室栽培技術,有效的對番瓜的種植進行了更加精細的種植管理,并且大大提升了番瓜的質量以及產量,通過播種、定植、管理以及病蟲害的防治幾個多方面,進行科學化的種植。但是這一技術則需要種植人員能夠擁有更加專業的種植知識,并不斷的學習相應的種植技巧,針對在播種期間所發生的問題進行細致的分析,不斷的改進種植技術,從而使番瓜的種植能夠有新的突破,滿足市場的需求,促進番瓜產業的長效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智.探究日光溫室番瓜高效栽培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20(13):12.
[2]車啟智.臨夏縣日光溫室番瓜高產栽培技術[J].新農村(黑龍江),2022(7).
[3]冉強軍,朱小強.永登地區日光溫室設施反季節番瓜高效栽培技術[J].長江蔬菜,2023(11):11-13.
[4]鄧麗花.武山縣無公害番瓜生產技術規程[J].現代農業,2020(5):34.
作者簡介:楊進宙(1974.08.30-),男,回族,甘肅臨夏人,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技推廣。
通訊作者:馬玉萍(1976.01.01-),女,回族,甘肅臨夏,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技推廣。
收稿日期:2024.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