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627/j.cnki.cn22-1215/s.2024.03.094
摘 要:我國是世界農業生產大國,總耕地面積位居世界第四,糧食作物產量位居世界第三,農業生產是國民經濟建設的重要產業。土壤肥料作為農業生產的物質支撐,其與農作物質量、產量、病蟲害防治和經濟效益密切相關,在農業持續發展中占據關鍵地位。因此,當地政府和農業部門要給予土壤肥料以高度重視,采取科學的措施提升其利用效率,維護農業的穩定以及健康發展,保障農戶的經濟收益。本文主要針對土壤肥料在農業持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進行分析和探究,期望為農業領域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農業生產;農業持續發展;土壤肥料;地位作用
我國屬于傳統的農耕國家,農業生產擁有悠久的歷史,是現代農村地區經濟建設的重要支柱性產業[1]。在開展農業生產中,土壤是重要的生產資料,可以為農作物提供養分,維護農作物健康生長,土壤質量與農作物的品質和產量密切相關[2]。肥料是農業生產中的重要資源,其能夠起到滿足農作物生長養分需求、改善土壤性能、緩沖環境變化等作用[3]。
1 土壤與肥料概述
1.1 土壤概述
土壤是由生物、空氣、水、有機物質以及礦物質所組成,具有一定肥力的疏松表層。隨著地球的演變,巖石在經過風化后而形成土壤,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巖石風化變得多孔疏松,礦物質分解后而形成可溶性物質[4]。環境作用和生物活動加速了巖石風化過程,也為土壤積累創設了良好條件。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養分,可以為植物生長提供熱量、空氣、水分以及養分,而這一功能也促使土壤成為珍稀的自然資源。基于土壤的特殊性,其屬于不可再生資源,更新和形成速度緩慢,但是由于人為因素的影響,對土壤破壞速度加快,土壤的形成速度與人為破壞速度不成正比,因此,保護土壤資源是當前人類社會面臨的關鍵課題。
1.2 肥料概述
肥料是指為植物生長提供所需的營養元素,各種營養成分統稱為肥料,是現代農業的主要生產資源[5]。肥料包含化學肥料和有機肥料,其中有機肥料可以緩慢的釋放養分,促使肥力維持時間較長;化學肥料能夠迅速釋放肥力,加速農作物的吸收。肥料不能直接作用于農作物中,需要以土壤為載體完成養分傳遞。我國人口基數較大,而想要利用現有的耕地資源滿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則要大量使用肥料,而化學肥料過量使用會影響周邊生態環境,各種新型肥料的涌現,成為推動農業生態化轉型的重要舉措[6]。
2 土壤肥料在農業持續發展中的地位作用
2.1 土壤在農業持續發展中的地位作用
土壤是開展農業勞作的物質基礎和基本資料,是農作物繁育和生長的自然基地,土壤具有緩沖環境變化、穩定生產資源、生物支撐、涵養水源、循環利用、養分轉化以及營養保存等價值,農作物所具備的營養成分,都間接或者直接的來自土壤。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土壤的利用率不斷提升,其作為一種可再生資源,在農業生產中扮演了關鍵角色[7]。土壤可以為農作物協調、持續以及全面的提供熱量、養分以及水分,肥力是評價土壤質量的關鍵因素,越肥沃的土壤,其可以為農作物提供的養分更多,可以起到增產增收的作用。基于土壤的重要價值,當前很多國家都將土壤肥力作為土壤退化治理的重要指標,提升土壤的生產性能[2]。
2.2 肥料在農業持續發展中的地位作用
土壤是農業生產最為重要的物質資源,而評價土壤生產效能的主要指標為肥力,土壤在經過長期生產中,其肥力會不斷下降,而想要保證其性能則要通過肥料,為土壤提供養分,滿足農作物生長的營養需求,因此在現代農業生產中,肥料的重要性和價值性更加凸顯,是實現農業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通過大量生產實踐證明,合理的施肥可以促進農作物生長、改善土壤性能,例如在蔬菜栽培中,通過施肥可以豐富蔬菜的營養物質和維生素含量,提升蔬菜產品的營養價值。同時,適當施肥還能夠改善土壤的生物性狀、化學性狀以及物理性狀,起到一定預防病蟲害的作用,例如在玉米種植中,通過施肥能夠提升玉米的抗倒伏性能,為后續豐產豐收奠定基礎。隨著農業的規模化以及產業化發展,肥料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尤其隨著我國人口的增加以及耕地面積的減少,肥料將成為提升產量的重要物質支撐,其用量也呈現逐年上升趨勢。
3 土壤肥料在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3.1 大量使用化學肥料
化學肥料是肥料的主要分類,其可以在短時間內釋放養分,以滿足農作物生長的營養需求,能夠顯著提升農作物產量和經濟效益。基于化學肥料的優勢,農戶在農業生產中大量使用化學肥料,存在“重肥輕養”的弊端,但是化學肥料過量使用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不能被農作物吸收的肥料進入到附近水域和環境中,例如進入水域中會污染水體,導致水體富營養化[8]。
3.2 肥料使用不合理
使用肥料要根據土壤的具體情況,對肥料進行科學配比,進而提升土壤的肥力。在農作物生長中,鉀元素、磷元素和氮元素是吸收最多的元素,在使用肥料中要做好上述三種元素的配比,以滿足農作物的生長需求。但是當前在農業生產中,農戶忽視了肥料配比,濫用肥料不僅無法提升農作物產量,還會對土壤原本結構造成破壞,促使土壤貧瘠,對農作物生長帶來負面影響[9]。
4 土壤肥料應用優化措施分析
4.1 加大基礎科學研究
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我國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在長期生產勞作中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為開展農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撐。加強土壤肥料農科研究,是實現生態種植和綠色生產的理論基礎和重要前提,尤其隨著有機農產品、綠色食品以及無公害農業的發展,對農科技術的需求也持續增加。因此,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要注重加大基礎科學研究,將土壤肥料作為研究的重點。首先,根據山東農村地區的農業生產實際以及土壤條件,有針對性的開展各項研究,研究重點應集中于生產能力改進、土壤養分優化、施肥技術以及新型化肥等方面,提升土壤和肥料的應用效率,充分挖掘其生產效能;其次,鼓勵農科人員積極參與到土壤肥料研究中,加大資金和政策的扶持,尤其對于一些農業基礎科研項目,要給予充足的支持,調動科研人員的研究熱情;最后,加速農科新成果轉化,對于土壤肥料方面的新型研究成果,要積極在農業生產中應用,可通過建設成果轉化基地的方式,促使更多的新成果應用于農業生產中[5]。
4.2 應用新型綠色肥料
在現代農業生產中,肥料的重要性更加凸顯,以往的肥料以化肥為主,部分農戶為了提升農作物產量而過量使用,對周邊生態環境帶來負面影響,不利于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的協同發展。基于綠色生態理念下,居民的環保意識和生態意識不斷增強,對農產品的品質也提出新要求,而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取優勢,農戶要積極應用新型綠色化肥[3]。
5 結語
總而言之,農業生產關系到糧食穩定、社會和諧以及經濟建設,尤其在山東農村地區,農業生產更是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支撐。土壤和肥料是農業生產的寶貴資源,通過對資源的合理利用和開發,可以提升農作物產量和品質,對促進農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價值。因此,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要注重提升對土壤肥料的重視程度,結合山東地區的實際情況,采取科學措施優化資源利用,為農業發展奠定資源支撐。
參考文獻
[1]徐建玲.土壤、肥料在農業持續發展中的作用探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1(3):96-97.
[2]陳五華,吳海鯤.土壤肥料在農業持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國科技投資,2020(23):51.
[3]陳曉燕.從農業可持續發展看土壤肥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1(7):143-144.
[4]周海鵬.土壤肥料在農業持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農民致富之友,2016(16):110-110.
[5]楊成梅.土壤肥料在農業持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8,38(10):71.
[6]胡浩.土壤肥料在農業持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農民致富之友,2018,(18):70.
[7]楊成梅.土壤肥料在農業持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8,38(10):71.
[8]張偉.淺議土壤肥料在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種子科技,2018,36(05):38+40.
[9]史學文.土壤肥料在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農業與技術,2018,38(06):42.
作者簡介:姚海波,男,1965.11.24,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人,漢族,農藝師,本科,研究方向:農作物栽培,病蟲害防治。
收稿日期:2024.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