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中國”金融科技產業科技服務團由金融、科技、產業界專家學者和相關協會領導組成,中國通信學會牽頭組建,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志明擔任首席科學家,中國通信學會金融科技與數字經濟發展專家委員會主任楊竑擔任團長。服務團旨在充分發揮“科創中國”聯結政府、金融機構和實體企業的橋梁與平臺作用,在“科創中國”試點城市搭建一批聯結廣泛、內涵豐富、專屬有效的標志性活動平臺,促進技術供需合作,創設長期落戶品牌,助力優化區域創新創業生態。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發揮“科創中國”平臺重要作用,推動金融與科技融合創新,助力“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2023年,中國通信學會成功申報中國科協“科創中國”金融科技產業科技服務團項目。服務團匯聚全國學會、科技型骨干企業等優勢資源,協同省市兩級科協,深入開展產業發展規劃、專業技術評估、企業技術診斷、團體標準研制、協同組織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區域創新服務等,展示我國金融科技最新創新應用成果,推動金融科技應用水平的不斷提升。
服務團積極開展深度調研對接,做好基礎工作,充分發揮需求挖掘與精準服務優勢,組織“科創中國”金融科技與數字經濟發展高端智庫、服務團專家團隊,走訪會員單位、行業專家及金融科技領域頭部企業,結合當前金融科技與數字經濟領域熱點話題,把金融科技前沿技術與創新應用、金融科技產業規劃布局以及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作為重點服務方向。服務團多次舉辦論壇、研討會等交流活動,邀請知名金融學者及院士專家做主旨報告,組織金融機構有關領導開展業務交流、研判發展趨勢以及請科技公司代表分享技術成果。
為分析新一代人工智能及大模型技術在金融領域發展趨勢,積極探索其在金融行業的應用場景,2023年9月,服務團在北京舉辦2023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國智能金融論壇。論壇以“人工智能大模型助力金融科技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邀請來自政府部門、行業協會、金融機構高管、科技界大咖、國際知名咨詢機構的有關領導專家等300多人線下參會,12萬人線上參會。論壇圍繞“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前景”“金融行業大模型應用探索與實踐”“ChatGPT時代金融業的機遇和挑戰”等熱點話題進行深入研討,剖析大模型熱潮背后的技術風向和產業發展趨勢,探索金融科技的無限可能,共同推動我國金融科技與數字經濟創新發展。

2023年9月,服務團聯合北京市科協、金融機構、科技企業、研究咨詢機構等,共同發起成立“金融大模型生態計劃”,面向行業發布人工智能大模型金融應用倡議。此計劃匯聚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鏈上下游生態合作伙伴,致力于搭建產業支撐和創新發展的引領性、先導性、開放性合作交流平臺,建立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協同聯動產業體系,以場景應用為牽引,組織開展標準制定、測試評估、案例征集、供需對接、產業交流、會議沙龍等工作,協同促進大模型相關政策落地、標準研用、技術創新、人才培育、產業孵化等體系化建設,豐富大模型應用場景,不斷拓展行業大模型應用廣度和深度,共同打造“聯合創新—應用推廣—生態集聚—人才培養”的金融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發展生態,助力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和北京市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建設。
為深入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加快中小銀行數字化轉型,助力我國數字金融健康發展,服務團于2023年11月舉辦“數金游學”走進北京銀行——第18期金融科技創新論壇暨第二屆數字金融技術創新與應用實踐研討會,20多家金融機構參與會議。此次活動為數字金融產業鏈上各方主體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臺,為中小銀行數字化轉型提供了科技和智力支持,有力促進數字金融產業的生態構建。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和金融科技發展規劃要求,充分發揮“科創中國”金融科技產業科技服務團、CIC金融科技與數字經濟發展專委會、中國互聯網協會數字金融工作委員會連接政府、金融機構和科技企業的橋梁作用,更好挖掘已積累的數字金融生態資源,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企業新一代數字技術產品在金融和實體經濟領域的應用,促進金融數字化轉型,設立“科創中國·金融科技加速營”企業成長計劃并開展活動,與科技企業、金融機構精準對接,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融智”“融資”“融商”支持,讓企業快速了解金融機構、金融數字化轉型以及信創等創新應用需求。
服務團發揮中國通信學會科技人才匯聚優勢,突出“科創中國”試點城市產業導向,著力解決一批金融科技產業共性技術需求,促成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持續開展科技服務。舉辦“科創中國”金融科技創新大賽,征集創新成果案例。2023年,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創新部與中國通信學會聯合舉辦“科創中國”金融科技創新大賽。大賽以“加快金融科技創新,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為主題,來自銀行、保險、金融科技公司、數字技術公司以及行業協會單位選送的325個項目參加,最終142個案例入選。動態開展線上講座、人才培訓等科技服務工作,服務科技工作者700多人,助力企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和成長。

持續追蹤服務,推動成果轉化落地。聚焦金融科技與數字化轉型創新成果,廣泛宣傳推廣,有效促進關鍵技術聯合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并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匯聚50項可轉移轉化的科技成果,提供產業化方案,并完成綜合評價,案例包括:中國工商銀行數據中臺、中國農業銀行聯動“E事通”項目、郵政儲蓄銀行“微商圈”建設、浦發銀行遠程智慧客服“智能小浦”項目等;對30項企業技術問題提供解析,形成研發指南;實時跟蹤重點企業簽約成果,促成重點技術開發落地和科技成果轉化,學會與5家科技企業簽署了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協議。形成2個推動技術轉移轉化典型案例,上報科創中國平臺。
持續跟蹤會議成果,深度挖掘專家觀點,形成智庫成果。為總結金融科技與數字金融發展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成果,在“科創中國”金融科技產業科技服務團、中國通信學會金融科技與數字經濟發展專家委員會、中國互聯網協會數字金融工作委員會共同組織協調下,在各主要金融機構與知名科技企業、研究機構大力支持下,金融科技工作一線管理層、專家和研究人員共同參與編寫《中國金融科技發展概覽:創新與應用前沿(2022—2023)》。這是真實反映我國金融科技創新發展情況的權威年度報告,自2016年首次出版發行以來,至今已連續出版5部,受到金融業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為貫徹落實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戰略,深入研究數字金融理論和實踐問題,助力數字金融高質量發展,服務金融和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服務團組織編寫首部《中國數字金融發展白皮書》報告。報告由中國互聯網協會數字金融工作委員會、中國通信學會金融科技與數字經濟發展專家委員會、“科創中國”金融科技產業科技服務團、中國數字金融合作論壇聯合相關金融機構、數字技術企業、研究咨詢機構等組織發起和共同參與編寫。報告客觀總結了我國金融科技發展進程中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困難及未來展望、發展經驗等,對于推動金融科技創新與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展望未來,服務團將積極發揮紐帶作用,進一步加強政企協同互動,吸引更多金融界、科技界、產業界和學術界的開拓者、實踐者和研究者加入,有效利用服務團的智力資源和技術優勢,重點做好金融科技信息共享、產品創新、政策咨詢、戰略研究、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等工作。通過建立高成長科技企業培育庫,匯集金融科技與數字經濟發展新理論、新技術、新成果,打造學術交流、成果發布、創新合作、產業聚集和投融資對接平臺,為我國金融科技產業與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做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