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論文以花球啦啦操為研究對象,從專項化視角出發,構建了花球啦啦操專項訓練內容。由于花球啦啦操對于體能的特殊要求,本文將針對專項體能訓練方面著重進行探討。通過對相關理論的綜述,首先引出了對花球啦啦操項目在身體、體能方面需求的分析,隨后針對專項訓練內容,提出了一套有關手位、核心力量、耐力、柔韌與平衡性的專項訓練策略。本研究對于提高花球啦啦操運動員的競技水平和訓練效果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專項化;花球啦啦操;專項訓練;體能訓練
一、引言
花球啦啦操作為一種新興的體育項目,近年來在國內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發展。該項目具有舞蹈、體操和啦啦操等多種元素的綜合運動特點,要求運動員具備一定的柔韌性、力量、平衡等綜合素質。然而,目前對于花球啦啦操的相關專項化訓練內容和方法的研究還相對不足,這對于提高運動員的競技水平和訓練效果構成了一定的挑戰。
因此,本研究旨在從專項化視角出發,構建適合花球啦啦操運動員的體能訓練內容,并對其進行深入分析,旨在為花球啦啦操運動員提供了科學、系統的訓練內容,有助于他們提高競技水平和訓練效果。
二、相關理論概述
(一)專項化視角概述
專項化視角,即要求教練員以專項訓練的方式對運動員進行針對特定運動項目中某項特定技能領域的專門化訓練。這種訓練旨在發展和提高運動員在特定項目中的某項專業技能,使其在比賽中具備競爭優勢。專項化訓練通常是在運動員經歷了初步的多元化訓練階段之后,逐漸轉向對某一項目或技能的深入研究和專注提升后采取的訓練策略[1]。在專項化訓練階段,教練和運動員會根據項目特點和運動員的個人需求,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訓練計劃,包括技術、戰術、體能、心理等方面,以促使運動員在特定領域取得更好的成績。值得注意的是,專項化訓練并不意味著放棄其他方面的訓練。相反,它在注重提高某項專項技能的同時,還應保持運動員全面發展,這是因為單一的專項訓練可能會導致運動員在其他方面的能力不足,從而影響其在比賽中的表現。因此,在專項化訓練過程中,教練需平衡好專項訓練與全面發展的關系,確保運動員在多個方面都能保持較好的水平。
(二)專項體能訓練概述
專項體能訓練是指在特定的運動項目或領域中,通過有針對性的訓練方法和計劃,以提高運動員在該項目中所需的體能素質和技能,旨在增強運動員的身體適應能力、運動表現和競技能力,使運動員在特定項目中具備優勢和競爭力。專項體能訓練需要根據目標運動項目的特點和要求,制定相應的訓練計劃。訓練內容種類繁多,在普適環境下,可能包括力量訓練、耐力訓練、靈敏性訓練、柔韌性訓練、速度訓練、敏捷性訓練以及針對具體動作或技術的特別訓練[2]。通過這些專項訓練,可以增強運動員在關鍵能力上的發展,提高其在競技中的表現水平。專項體能訓練的目的是幫助運動員在特定項目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它不僅包括對身體素質的全面培養,還包括技術和戰術的綜合訓練。通過長期的專項體能訓練,運動員能逐步優化自己的體能水平,提高對特定項目的適應能力,并最終達到在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目標。本文將針對花球啦啦操項目的專項體能訓練進行具體分析。
三、花球啦啦操訓練內容需求分析
(一)身體形態需求
運動員的身體形態對于技術動作的掌握和表現具有重要意義。花球啦啦操中的許多動作都對身體各部位的肌肉、關節和骨骼結構有較高的要求。例如:擁有修長、有力的四肢有助于提高跳躍和轉體的穩定性;良好的核心力量有助于維持身體平衡;而身體各部位的協調性則是完成流暢、自然動作的關鍵。因此,在選拔和培養運動員時,應注意挑選具備良好身體形態的運動員。此外,花球啦啦操作為一項集體項目,團隊協作和默契配合至關重要。在身體形態方面,隊員之間的協調統一也是競技能力的重要體現。要求隊員們在身高、體型等方面保持一定的協調性,以便在動作的配合上更加和諧[3]。同時,通過加強團隊內部的溝通與協作,可以提高隊員之間的默契程度,以確保在比賽中呈現出最佳的競技水平。再者,花球啦啦操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和觀賞性,因此,運動員在身體形態方面還需注重表現力和美感。在動作的完成過程中,要求運動員展現出優美的線條、流暢的動作和富有感染力的表情。這不僅要求運動員具備高超的技術水平,還需要他們在日常訓練中不斷培養自己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
(二)專項體能需求
花球啦啦操作為一項極具觀賞性和競技性的運動項目,將舞蹈、音樂和運動技巧融為一體,展現出隊員們的團隊協作精神和創新能力。這種“短、平、快”的項目,體能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最首要的便是運動員的耐力。由于比賽規則中要求隊員在成套動作中始終保持高強度的運動狀態,因此,隊員需要具備良好的耐力素質,在日常訓練中,隊員們需要進行長時間的跑步、跳躍、舞蹈和操化動作練習,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4]。只有具備出色的耐力素質,才能在比賽中始終保持良好的體能狀態,完成高質量的成套動作;其次,花球啦啦操對運動員的力量素質也有較高要求。在比賽中,隊員們需要展示許多高難度動作,如跳躍、翻轉、托舉等。這些動作都需要隊員具備良好的力量素質。因此,隊員需要在訓練中重點關注力量訓練,提高肌肉力量和爆發力,在此基礎上也需要注重核心力量的訓練,以提高動作的穩定性和協調性,只有具備足夠的力量,才能在比賽中完成高質量的動作,為團隊爭光;再次,速度和靈敏素質方面,在比賽中,隊員們需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復雜的動作組合,展現出色的團隊配合。這要求隊員具備較快的反應速度和靈敏度[5]。因此,在日常訓練中,隊員們需要進行進行短跑、反應訓練、組合動作訓練等訓練,通過這些訓練,提高速度和靈敏素質,使自己在比賽中更加出色。
四、專項化視角下花球啦啦操專項訓練內容構建
本文構建的花球啦啦操專項訓練內容主要包括的內容如圖1所示:
(一)手位訓練
正確的手位是花球啦啦操運動員的基礎,因此在進行體能方面的專項訓練前,必須對手位進行系統的指導。
花球啦啦操手位特點包括:手臂的形態變化和空間的利用兩個方面,不同手位表現出不同的身體姿態和力度,同時也強調不同角度的空間利用。
如上舉類的上V手位要求兩臂握拳斜上舉,大拳眼朝前,拳心朝外,平舉類的長T手位要求兩臂握拳側平舉,大拳眼朝前,拳心朝下等。教練員應首先指導運動員進行手位基礎動作的練習,通過反復練習,使運動員熟悉不同動作之間的轉換,提高動作的連貫性和流暢性。在基礎動作練習熟練之后,逐漸加入空間的變化和隊形的變換,進行組合動作的練習。
這一階段需要注意動作之間的協調和空間利用的合理性,以提升運動員的空間感和整體美感。隨后可在練習過程中加入音樂元素,使運動員能夠更好地把握動作的節奏和力度。通過音樂的節奏變化,使運動員能夠更好地控制動作的力度和幅度,提高動作的表現力。訓練結束后,教練員需要對運動員的表現進行總結和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提出針對性的改進建議。
(二)核心力量訓練
核心力量訓練對于隊員們比賽時穩定性和協調性至關重要,其往往被認為是提高隊員整體競技能力的最重要環節。平板支撐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核心力量訓練方法,可以提高腹部和背部肌肉的穩定性和力量。
建議采用前后傾斜支撐的方式,即先采取正常的平板支撐姿勢,然后將重心向前傾斜至手臂負重,再向后傾斜至腳負重。這樣可以逐步增加核心肌群的負荷,提高穩定性和力量。正向平板支撐后,也可以進行反向平板支撐的訓練,反向平板支撐是一種可以鍛煉背部和臀肌的核心力量訓練方法[6]。隊員應采取俯臥的姿勢,雙腳放在墻上,然后將身體向上推直至呈水平狀態,同時保持姿勢維持一段時間。這樣可以鍛煉核心肌群,增加臀肌和下背部的力量。
除平板支撐外,腿部提升也是一種能夠鍛煉核心力量和腹肌的訓練方法。隊員靠墻站立,然后將腿部抬起至90°角,并維持姿勢不變。此訓練不僅可以鍛煉腿部肌肉,還可以提高下腹力量,通過逐漸延長持續時間和增加重力負荷,隊員可以逐漸提高腿部力量和核心穩定性。
(三)專項耐力訓練

專項耐力訓練可以幫助花球啦啦操運動員提高體力水平、延長運動時間、提高運動的效果。在實施專項耐力訓練之前,務必要進行全面的熱身運動。熱身運動可包括慢跑、拉伸、關節活動等。通過熱身運動,可以預防運動傷害,并幫助運動員更好地適應后續的高強度訓練。接下來,運動員需要進行長時間的持續有氧運動訓練。這可以包括長跑、游泳、騎自行車等,在訓練過程中,可以根據運動員的實際情況設定不同的訓練強度和時間,逐漸提高訓練的難度和持續時間,以增加運動員的耐力水平[7]。
此外,還可以添加一些阻力訓練來提高花球啦啦操的特定耐力。例如:使用阻力帶進行跳躍、跳繩等訓練。訓練時可以逐漸增加阻力的大小,以增加肌肉的耐力和力量。在專項耐力訓練當中,教練員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加入一些爆發力訓練。例如:進行一些高強度的爆發動作,亦或是快速爬樓梯、短跑、爆發跳等。這樣的訓練可以提高運動員的爆發力和快速反應能力,除了實際的耐力訓練外,合理的飲食和休息也非常重要。教練員應指導運動員注重均衡的飲食,確保獲得足夠的能量和養分,以支持訓練和恢復。此外,充足的睡眠和必要的休息也是耐力訓練的關鍵,可以幫助身體徹底恢復并適應訓練的強度。
(四)柔韌性與平衡訓練
1.把上訓練
把上訓練是一種有效的提高柔韌性的方法。運動員站在把桿前,雙手握住把桿,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然后,慢慢將身體向下彎曲,直到感到大腿后側和臀部肌肉的拉伸。保持這個姿勢約20秒,然后慢慢回到站立位置。重復這個動作3-5次,以提高柔韌性。
2.橫叉訓練
運動員坐在地上,雙腿伸直,雙腳并攏。然后,慢慢將雙腿分開,直到感到大腿內側肌肉的拉伸。保持這個姿勢約20秒,然后慢慢收回雙腿。重復這個動作3-5次,以提高橫叉的柔韌性。
3.豎叉訓練
運動員站立,雙腳并攏。然后,慢慢彎腰,雙手觸地,直到感到大腿后側肌肉的拉伸。保持這個姿勢約20秒,然后慢慢回到站立位置。重復這個動作3-5次,以提高豎叉的柔韌性。
4.腰部柔韌性訓練
運動員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放在腰部,慢慢將身體向左側彎曲,直到感到腰部肌肉的拉伸。保持這個姿勢約20秒,然后慢慢回到中間位置。重復這個動作3-5次,然后換另一側進行。
5.肩部柔韌性訓練
運動員可以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然后,將雙手舉過頭頂,手心向上,慢慢將雙手向后彎曲,直到感到肩部肌肉的拉伸。保持這個姿勢約20秒,然后慢慢回到原位。重復這個動作3-5次,以提高肩部柔韌性。
除了柔韌性訓練外,平衡性也是花球啦啦操運動員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對于完成高難度的舞蹈動作和提高舞姿的穩定性至關重要。運動員可以進行單腳平衡訓練,單腿站立,將另一只腳抬起并保持平衡,在教練的指導下嘗試不同的平衡動作,如抬高腿部、閉上眼睛等,以增加平衡能力的挑戰性[8]。如有器材條件,教練員也可以可以進行平衡器材訓練,如平衡球、平衡板等。
五、結語
本論文從專項化視角出發,對花球啦啦操的體能訓練內容進行了構建與分析。該項目的特殊性導致了訓練內容的設計相對較為困難,需要更加精細化的拆解和分析,同時,訓練內容的個性化和差異化也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索。今后的研究可以進一步完善和優化訓練內容,以提高訓練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參考文獻:
[1]秦思源.花球啦啦操訓練中如何巧用花球練習核心力量[J].新體育,2023,(16):41-43.
[2]楊國寧.花球啦啦操成套動作隊形的創編方法與實踐[J].新體育,2023,(16):50-52.
[3]房凱樂,劉治方.2023年啦啦操世界錦標賽雙人花球成套動作編排分析——以決賽前六名為例[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3,31(07):78-81.
[4]崔鑫寧.歐洲國家花球啦啦操成套創編分析及對中國的鏡鑒[J].當代體育科技,2023,13(12):43-47.
[5]楊躍,杜熙茹.新規則下集體花球啦啦操轉體類難度運用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3,31(04):55-57+153.
[6]孫茜.我國花球啦啦操36手位教學與訓練問題及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3,13(11):23-27.
[7]楊冉冉,田天莉,郭榮娟.課程思政理念下高校花球啦啦操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3,13(11):68-71.
[8]孫立偉.花球啦啦操運動員專項力量訓練的策略探討[J].拳擊與格斗,2022,(12):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