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4日,市委書記袁家軍在市六屆人大二次會議閉幕會上強調:要始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扣市委貫徹黨中央大政方針的決策部署找準工作發力點,依法履職盡責,深化新重慶建設法規制度供給,推動構建人大監督閉環,健全討論決定重大事項程序機制,更好以法治之力為中心工作保駕護航。
2023年以來,在市委堅強領導下,市人大常委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全面融入、全心參與、全力推動,在聚焦大事、服務要事、辦好實事中展現人大擔當,助力現代化新重慶建設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深化川渝人大協同合作
2024年2月18日,市委召開“新春第一會”,主題依然聚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進一步釋放舉全市之力推動“一號工程”的強烈信號。
圍繞唱好“雙城記”、下好“一盤棋”,重慶市人大常委會與四川省人大常委會緊密協作,為川渝地區高質量發展凝聚磅礴動力。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期間,兩省市代表團聯合提出“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建議,國務院有關部委高度重視,相關工作有序開展。
長江上游蜿蜒千里,舟楫輻輳,自古以來就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黃金通道”。2023年7月,川渝兩地全國人大代表聯合開展“加強長江上游航運能力建設”專題調研,提出航道整治和生態修復、加快建設三峽水運新通道等意見建議,助力長江“黃金水道”作用更好發揮。
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2021年,川渝兩省市人大常委會協同制定出臺了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兩年來,兩地將條例貫徹作為重要抓手,協同推動優化營商環境。去年6月,川渝兩省市人大常委會聯合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執法檢查,督促有關部門完善政策體系、提高辦事效率,助力企業獲得感提升,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與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召開兩次聯席會議,協同開展關于川渝高竹新區行政管理事項、川劇保護傳承、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法律援助等立法調研。協同開展“無廢城市”建設情況調研,督促有關部門加快推進各項工作落地落實,推動跨區域“無廢城市”建設……過去一年,市人大常委會不斷深化川渝兩省市人大協同合作,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貢獻人大智慧和力量。
更多的合作項目將在2024年落地。市人大常委會將堅持圍繞市委中心工作,站在全局謀一域,推動重大戰略重大任務落地落實。持續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與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同步出臺關于川渝高竹新區行政管理事項的決定,制定川劇保護傳承條例、社會保障卡“一卡通”條例,修訂法律援助條例。聽取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情況報告,與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同步聽取川渝高竹新區財稅政策一體化工作推進情況報告,開展川渝石窟寺保護專題調研。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開展代表分片區活動,組織川渝兩地全國人大代表開展“支持給予成渝高新技術企業有關優惠政策”專題調研,組織川渝兩地全國人大代表在全國人代會期間聯合提出關于全面提升長江上游航運能力的建議。
以法治之力護航新重慶建設
2024年3月1日,新版《重慶市地方立法條例》正式施行。
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員付子堂介紹,修改地方立法條例,進一步規范地方立法的職權、程序和機制,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的重要舉措,有利于貫徹落實立法法的規定,維護法制統一,更好地發揮立法的引領推動保障作用。
市委高度重視地方立法條例修改工作,將其作為2023年市委常委會研究的重大立法事項。這項立法工作,也是市人大常委會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彰顯人大作為,推進高質量立法,為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創新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的一個縮影。
回首履職第一年,市六屆人大及其常委會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會議和全國地方立法工作座談會精神,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主動回應高質量發展和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立法需求,加快立法步伐、優化工作機制、提高立法質量。
科學編制五年立法規劃,本屆共安排立法項目116個,其中審議項目54個,調研項目62個,包括數字經濟發展、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學前教育、養老服務、土壤污染防治等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
修訂專利促進與保護條例,創設專利公開實施清單制度、公證懸賞取證制度,推動建立健全專利公共服務體系,支持企業創新創造。制定審計條例,推進審計范圍全覆蓋,強化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和結果運用,推進審計數字改革和應用,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
民之福祉,法之所系。市人大常委會深入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制定反間諜工作條例,細化上位法有關建設項目監管措施,加強執法保障,切實維護國家安全,保護人民利益。修正水域治安管理條例,健全信息共享制度,強化防范監管措施,切實加強內河水域治安管理、維護水域安全穩定。修訂司法鑒定條例,細化鑒定程序,規范收費制度,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司法公正。
今年,市人大常委會將堅持服務大局、銜接改革、急用先行,統籌推進立改廢釋,增強立法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時效性。
如,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繼續審議中小企業促進條例、土地管理條例,制定工業設計振興條例、供銷合作條例、臺灣同胞投資促進條例,修訂招標投標條例,開展數字經濟發展、城市更新、地方金融、知識產權保護、糧食安全保障、成品油流通管理、檢驗檢測、職業教育法實施辦法、青年創新創業促進、社會科學促進等立法調研。
緊扣創造高品質生活,制定精神衛生條例、反家庭暴力法實施辦法,修訂軌道交通條例,開展養老服務、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節約用水等立法調研。
緊扣實現高效能治理,繼續審議促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條例、安全生產條例、消防條例,制定船舶污染防治條例、停車管理條例,開展城市管線、綜合行政執法、檔案管理、突發事件應對等立法調研。同時,修訂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條例,持續深化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全面做實有件必備、有備必審、有錯必糾,切實保障憲法法律實施、維護國家法治統一、保護公民合法權益。
監督閉環賦能高質量發展
過去一年,市人大常委會聚焦中央和市委關注的重點、產業升級的堵點、深化改革的卡點、社會治理的盲點、群眾關心的熱點選擇監督事項,構建人大監督閉環,增強人大監督實效。
2023年3月,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加強經濟工作監督的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該決定細化并完善了規劃計劃初步審查及執行監督,明確了人大經濟工作監督的內容、方式、程序和結果運用,為進一步開展經濟工作監督提供了法治保障。
去年7月,《重慶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監督工作的五年規劃(2023-2027)》出爐,提出了實現各類國有資產全口徑、全覆蓋、全過程、全方位監督的總要求,明確了市六屆人大常委會國資監督工作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去年9月-10月,市人大常委會開展了“十四五”規劃綱要實施情況中期評估調研,聚焦規劃目標指標、重點任務、重大事項、重大項目等推進情況,聚焦市級專項規劃召開座談會,并前往部分市級部門、區縣、企業、項目調研,廣泛征求意見建議,深入分析存在的困難問題,督促市政府清單化、事項化、項目化接續推進規劃實施。
2023年,市人大常委會緊貼法規規定,以問題為導向開展執法檢查。
市人大常委會聚焦犬只傷人及犬吠擾民、攜犬出戶不系繩等不規范飼養行為,采取市和區縣(自治縣)上下聯動的方式,開展《重慶市養犬管理條例》執法檢查;對關于促進和保障長江流域禁捕工作的決定落實情況開展執法檢查,督促市政府進一步完善禁捕規章制度,加強長江水生生物保護,進一步推動長江十年禁漁重大決策在重慶落實見效。
圍繞增進民生福祉,市人大常委會聽取審議了全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情況的報告,并就民族鄉鄉村振興推進情況等開展專題調研,促進脫貧人口持續穩定增收,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今年,市人大常委會將聚焦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問題和重大民生關切,找準監督選題,構建監督閉環,打造更多監督硬核成果。
如,聚焦經濟工作,聽取審議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友好城市工作情況報告;聚焦保障民生,對高標準農田建設、醫學科學院建設、生物醫藥研發、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人大信訪工作等開展專題調研;聚焦法治建設,聽取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聽取審議市政府打擊涉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工作情況報告、市高法院未成年人審判工作情況報告、市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情況報告……
闊步新征程,昂首向未來。市人大常委會將始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扣市委貫徹黨中央大政方針的決策部署找準工作發力點,依法履職盡責,護航現代化新重慶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