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年春節前夕,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張燈結彩,分外熱鬧。
65歲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脫貧攻堅楷模、下莊村黨支部書記毛相林組織村民排練完“村晚”節目,就馬不停蹄走進柑橘園,查看柑橘的生長和銷售情況。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
毛相林帶領村民不斷進行鄉村振興的各種實踐,用堅守與創新精神為下莊村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下莊村的“蝶變”故事,不僅刻在了絕壁天路上,更是“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生動注腳。
特色產業鋪就致富之路
2024年1月11日,下莊村600畝臍橙上市。在臍橙基地內,毛相林組織村民采摘臍橙。
為了拓寬銷路,毛相林站在鏡頭前直播帶貨:“品嘗下莊臍橙,感受天路精神!”
由于四周被絕壁合圍,下莊村曾被稱為“天坑村”。
1997年,毛相林帶領村民,用了7年時間,在懸崖絕壁上建起一條8公里長的出山“天路”,打通了“天坑村”與外界的通道。
近年來,他又帶領村民們發展起柑橘產業、旅游業。
“之前把路修通了,現在又發展柑橘產業,老房屋也煥然一新,國家的好政策,加上毛支書的努力,我們的日子是越來越好了!”下莊村村民章祖清的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看著一筐筐黃澄澄的臍橙,毛相林感慨地說,自“下莊天路”修通后,他就帶領村民發展產業,歷經兩次失敗才探索出“三色”經濟(藍色勞務輸出、綠色農文旅融合、橙色紐荷爾臍橙)。
正在采摘柑橘的村民楊亨華說:“在沒修路之前,我們人均年收入只有幾百元,后來毛支書帶領我們發展柑橘產業,現在收入高的年收入有幾萬元,低的也有3000至5000元。”
“今年柑橘產量估計在28萬斤左右,已經有公司在銜接收購業務了。”毛相林說。
目前,下莊村已建成“千畝智慧果園基地”,僅柑橘一項,2023年全村銷售收入就達180萬元左右。
隨著出山道路修通、柑橘產業初見成效,越來越多的人走進下莊村,參觀、學習、游玩,毛相林又開始為下莊村謀劃發展鄉村旅游業。
在去年全國人代會上,毛相林向相關部門提交了關于打造渝東北旅游環線的建議。在他看來,下莊村是旅游環線上重要的一點,下莊村的發展也會因此迎來更大機遇。
在各級部門的支持下,巫山縣旅游企業與下莊村部分村民合作辦起民宿,為下莊村帶來大量客流,有效帶動了村民增收。
村里曾經的泥巴路變成了柏油路,破爛的房屋變成了民宿;有的村民變身果農,有的村民從吃“莊稼飯”變成了吃“旅游飯”。
65歲的村民楊亨平沒有想到,他家靠著土房子改造的3間客房,2023年第四季度就獲得5587元分紅,全年收入1.6萬元。
2月5日,下莊村的400多名村民聚在一起,看“村晚”、分股紅、吃百家宴。其中,下莊村民宿2023年四季度分紅和下莊天路公司為村集體經濟組織分紅的環節,讓村民們真切感受到下莊村產業發展帶來的喜悅和幸福。
2023年,下莊村接待游客數量突破10萬人次,村民人均收入近2萬元。此外,巫山縣委黨校下莊校區和下莊黨員干部教育研學中心承接各級各類培訓班97期5214人次,下莊村接待培訓、研學、旅游12.4萬人次。
如今,下莊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天路下莊”入選“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一條連接巫山小三峽景區的道路也即將通車……
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下莊村“蝶變”成了康莊。
當代“愚公”培植新生力量
環境變好了,產業穩固了,下莊村的變化讓年輕人的返鄉夢照進現實。
2022年回鄉創業的袁孝鑫,在村里創辦了下莊扎染非遺工坊、布谷手工植物工作室,成了下莊村網紅打卡點。
在她的帶動下,下莊村返村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在下莊研學中心、康莊公司、下莊村校、下莊衛生室等崗位發揮著重要作用。
毛相林時常到袁孝鑫的店里做客。
“未來的下莊,就靠你們年輕人了。要做得更有特色,讓人家愿意進店、愿意消費。”毛相林對袁孝鑫說,上一代人奮斗出了下莊村的“天路”,這一代人要奮斗的,是下莊村的未來。
在毛相林的建議下,袁孝鑫在手工藝品中融入了更多下莊元素,并利用互聯網優勢,將下莊精神和下莊旅游推廣開來。
毛相林欣喜地看到,曾經偏遠閉塞的下莊村,在中國城鎮化率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實現人口增長。
“今天,是我們村的大喜日子,又娶來了一位山外的新娘,我感到非常驕傲。”2月6日中午,毛相林在村民黃全亞、陶舉春的婚禮上高興地說。
毛相林介紹,近三年,有3名外地姑娘嫁到下莊村,還有一名海南的小伙來下莊村做“上門女婿”,“看著下莊村的變化,看到下莊人過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父輩們的付出值了。”
毛相林認為,下莊村的年輕人回來了,他們的故事為下莊精神提供了新的注腳。隨著渝東北旅游業的發展,下莊村需要更多人參與建設,下莊精神也需要更多人去傳承。
2023年,袁孝鑫被村民選為村委會主任,帶領村民們迭代升級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和美鄉村建設。
袁孝鑫說,以毛相林為代表的老一輩村民,將下莊村的基礎設施建好了,產業基礎打牢了,現在的“接力棒”傳到了年輕人手上,“我們一定要帶領鄉親們加油干,把下莊村建設好、發展好,讓村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初春的陽光照進深谷,絕壁上的天路暖意洋洋。
毛相林站在自家院壩的堡坎上,眺望著遠方,目光堅定、信心滿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