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原,紅色故土,蘇區起點。這里,誕生了“李文林”式根據地,誕生了第一個紅色消費合作社、第一所紅色平民學校、第一個紅色金融機構、第一個紅色郵局。青原區人身上漫溢著的是革命人的智慧與膽魄,他們把閃爍著光芒的“金點子”幻化成觸手可及的制度與行動,在不斷勇攀社會發展的高峰上賡續著“李文林”式根據地的傳奇。
走進青原區審計局,小樓里滿墻的紅色審計史、“三立”審計精神宣傳標語映入眼簾。這些變化,都伴隨著青原區審計局黨組書記、局長曾震山的到來而來。從企業走出的他有著制造業工作者的踏實和精細,敏銳而不失嚴謹的工作作風。在上級審計機關有力指導和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青原區的審計事業在他的精心管理下奮力吸吮著養分,恰似初夏時漫山盡翠的青原山之上的密林,在雨水的滋養之下沛然而生。
本刊通訊員:黨的領導是審計事業長青的根基,青原區審計局在“黨建+審計”方面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子,積攢了一批好法寶。青原區審計局在審計機關建設方面,有什么經驗和舉措?
曾震山:我來審計局之前,曾在區紀委監委工作,擔任過區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2022年走馬上任區審計局黨組書記、支部書記和局長時,青原區審計局面臨著新一屆黨組領導班子成員“換血”的局面,干部中黨員人數較少,不到全局總人數的60%,多年沒有發展黨員,干部主要以業務型干部為主。審計局干部如何在思想觀念層面從單純的專業技術類公職人員轉變,如何推動“審計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這一觀念在青原區審計局黨員干部心中扎根成為我來局里開展工作首先思考的中心。基層黨建工作可以說是上上下下都很關心的工作,各單位都在扎實推進。我來局里后,以“在青原區發出審計的聲音,在審計系統發出青原的聲音”為號令,加強機關黨建為抓手展開局內各項工作。
第一,黨建引領,規范請示流程。審計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我首先確定了在第一年緊跟省廳步伐實施“審幫促”工程的基本思路,提升全局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牢固樹立審計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的定位,堅定不移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加強黨的建設引領審計業務,夯實“四強”黨支部建設,爭創“六好”支部,繼續打造“讓黨放心、群眾滿意”的模范機關。自2019年青原區委審計委員會成立以來,區委審計委員會制度建設不斷摸索、工作模式不斷探索。我來之后,轉變局內干部思想觀念,堅持審計領域重大事項首先向同級審計委員會報告,并按照規定程序和時限向上級黨委審計委員會報告。適時修訂《中共青原區委審計委員會工作規則》、《中共青原區委審計委員會辦公室工作細則》,逐步樹立“審計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的管理觀念。
第二,建章立制,提升管理規范。我到任之后,通過調研發現局內規章制度等還有進一步完善和提升的空間。通過一段時間改進,局內各項規章制度逐步建立。重要的制度,諸如“三重一大”決策制度、考勤出差等人事制度,也逐一上墻。公開懸掛制度規范,也是為了隨時隨地提醒和督促大家和我自己要“照章辦事”,不搞“一言堂”、“拍腦袋決策”。
第三,補齊短板,完善審計環節。近年來,為了進一步提升審計質量和效力,局內逐步配齊了總審計師、審理股、財經股等審計局內“標配”崗位和業務股室,完善了局內各項工作環節。同時,經黨組會決議,明確各班子成員分工職責,厘清了局內各項工作的領導歸屬,劃分清晰了職務職責。
第四,積極宣傳,擴大審計影響。我局高度重視審計宣傳工作,宣傳成果納入年度考評指標體系。審計部門雖然不是宣傳部門,但積極構建風清氣正的輿論環境、占領意識形態工作的制高地是政治機關應盡的職責。同時,與審計宣傳工作配套進行的信息化工作也正逐步開展。
本刊通訊員:審計質量是審計工作的生命線。各地各級審計機關都在積極探索審計質量提升的思路和方法,青原區審計局在審計質量提升方面有什么經驗做法和大家分享?
曾震山:近年來,青原區審計局在優秀審計項目上不斷發力,去年取得了吉安市級優秀審計項目的榮譽。為了進一步激勵審計局全體干部創業干事的熱情激情,秉承專業精神、提升專技水平、增強專業底氣、展現專技風采,進一步提升審計質量水平,緊扣省委“大抓落實年”活動要求,今年青原區審計局積極開展“審計質量提升年”活動,充分利用審計專司經濟監督、沒有利益羈絆的獨特優勢,切實發揮好審計的監督保障、規范促進、決策參謀作用。
為加強活動組織領導,區審計局成立以我為組長,局黨組成員劉正遜同志,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小志同志,局總審計師傅燕同志為副組長的活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黨組成員肖敏同志任辦公室主任,負責具體工作。本次活動確定了“審計成果權威高效,審計整改扎實有效,各項考核全面進位”三大項總體工作目標。具體的舉措如下:
一是進一步科學精準謀劃全年審計監督部署。堅持上下一盤棋,緊盯上級要求,聚焦主責主業積極謀劃全年審計項目計劃,做到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突出重點、精準發力。堅持盡職履責,充分發揮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辦的協調作用,科學合理提出全年責任審計項目計劃。鞏固糾正“以審代結”兩年以來的成果,緊盯重大項目實施,加強與區財政等部門單位的協調,科學選取全年政府投資項目決算審計計劃。在固定投資審計中,加強對中介機構的監督和管理,進一步規范政府投資項目委托審計行為,提高審計質量,防范審計風險。
二是進一步做實做細審計項目組織實施。加強審計項目實施進度調度,實施審計項目月度報表制。加強審計項目審理工作。實行審計業務會制度,每月選取有代表的審計項目召開一次公開審理會,采用“解剖麻雀式”的方式,著重加強對審計發現問題的定性準確性和引用法規適當性進行把關,確保審計報告嚴謹、權威。加強做深做實研究型審計,認真研究學習優秀審計項目評選辦法,集中力量“查深查透”,全面啟用新的審計文書模版,全面按照審計準則的要求組織實施審計項目,努力打造優秀審計項目。
三是進一步推動審計成果綜合運用。進一步加強與紀檢監察、巡視巡察、組織人事、人大財經委監督貫通協同,落實完善信息溝通、線索移交、措施配合、成果共享機制。提高移送問題線索的質量,將審計發現問題提供給區委巡察辦予以關注,維護審計權威。提高審計報告反映問題、審計決定、審計建議的嚴肅性、可執行性,督促被審計單位提高認識,舉一反三。制度缺失的完善制度,執行不嚴的強化約束,規范管理。充分提煉、靈活運用審計結果,在審計中發現的普遍性現象和機制性問題,及時總結、全面分析、合理建議,通過審計專報、審計綜合報告等形式,為黨委、政府及有關主管部門作決策時提供參考。
四是進一步有力有效推動審計整改。積極探索構建全面整改、專項整改、重點督辦三種方式相結合的審計整改總體格局。堅決扛起督促檢查整改政治責任,準確提出整改要求,建立整改臺賬制度,嚴把銷號關。通過發送“整改提示函”、“整改警示函”,督促被審計單位夯實整改主體責任,壓實主管部門監督管理責任。常態化向區紀委監委、區委組織部移送整改不積極、敷衍整改、虛假整改、屢審屢犯的情況,積極配合區人大常委會財經委對整改落實情況進行跟蹤督導。

五是進一步提升審計業務能力水平。按照人崗相適、德才配位的要求,適時調整股室(中心)負責人。不定期邀請上級部門以及兄弟縣(市、區)審計局的專業人士前來培訓,結合我局自行安排的培訓、個人自學,通過業務考試,倒逼審計人員主動“充電”,培養一批既懂審計業務又能撰寫材料、既懂常規審計又懂大數據分析、既懂財務知識又懂工程項目管理的復合型審計人才。實施業務領軍人物計劃。舉全局力量扶持、培養核心業務骨干。對確定為業務領軍人物的,優先派往專門院校脫產學習、掛職鍛煉、參加上級組織的“提級審計”、“以審代訓”等多種方式,優先考慮評優評先、職稱競聘、職級晉升等;加強專業理論知識系統化學習以及實際業務操作能力的鍛煉,培養自己的業務“尖兵”,并發揚審計系統“老帶新”、“師傅帶徒弟”的優良傳統,帶動其他業務人員共同提高專業能力和水平。
本刊通訊員:今年以來,青原區審計局在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歷屆全會精神、深化主題教育成果方面有什么具體舉措?
曾震山:今年,青原區審計局以全省各級黨政機關開展“大抓落實年”活動為契機,將2024年定為“審計質量提升年”。我局以審計質量提升為總抓手,統攬全局各方面工作,以高質高效的審計成果提升審計工作的公信力;以堵漏洞、防損失、強制度為落腳點,助推全區財政收支和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規范化。
一是轉觀念,促提升。扭轉審計部門只是純業務部門的狹隘觀念,加強思政教育,轉變工作作風,主動跟蹤審計,積極服務區委、政府中心大局。(1)對黨建硬件進行提升。黨建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是單位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工作,2024年,區審計局將組織負責黨建工作的同志,到先進單位、兄弟縣市區審計局進行學習,嚴格按照標準的、規范的要求,對黨建硬件進行提升改造。(2)對審計質量進行提升。為切實打造好審計鐵軍,審計業務質量經的起時間的檢驗,區審計局不定期組織全體干部職工進行專業知識學習并考試,將考試最終情況列入年底評先評優的重要條件,不定期組織各審計組提供一份審計卷宗,大家一起進行“會診”,相互之間挑毛病、指問題,決出優勝卷宗,達到“比、學、趕、超”的目的,使審計質量得到提升。(3)對檔案軟硬件進行提升。軟件方面,對2001年以來的檔案(包括行政檔案和業務檔案),聘請專業人員進行整理、裝訂、編制目錄等;硬件方面,按照標準檔案室的要求,從防火防盜到保溫保濕再到專業檔案密集架進行徹底改造,使檔案管理得到提升。
二是勤匯報,多溝通。重大事項多向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匯報,同時正確履行區委審計委員會辦公室職責,需要向區委審計委員會以及上級審計委員會匯報的,及時匯報。加強與政府辦、財政局、發改委等部門單位的聯系,做到全區重點項目心中有數、重點資金心中有數、重大政策心中有數。加大對有內部審計任務或審計發現問題整改任務單位的督導推動,合力合為做好審計各項工作。
三是補短板,優隊伍。提高審計項目計劃的精準度和實效性,既緊扣上級審計部門的部署要求,又結合青原實際以及我局現狀,保證計劃的前瞻性、嚴肅性。提出審計項目審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組建專門的審理隊伍,保證審計成果高質高效。注重寫好審計工作“下半篇”文章,指定專人主抓審計發現問題整改工作。一方面補充新的有生力量,調優專業人員結構,另一方面加強現有人員相關法律、審計業務知識培訓,干中學,學中練,整體提升全員業務能力水平。·※·※·※·※·※·※·※·※·※·※·※·※·※·※·
初夏時節,郁郁蔥蔥的青原山像一抹佇立在青原區上的綠寶石,劃破了天空灰朦朦的沉寂。雨水洗滌著山中之樹,也洗禮著每一個置身其中的訪客,雨后氣息一片清新。相信,青原區審計事業未來也將繼續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化身為青原山這巨大的“綠色之肺”,源源不斷地為這片大地輸送清朗的空氣。
(本刊編輯部執筆:吳易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