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預制疊合板工藝在裝配式建筑中占據重要地位,近年隨著預應力技術的發展以及優勢的體現,預應力疊合板逐漸應用于工程之中,以某小區共五棟樓為依托,介紹預應力疊合板在工程應用中常見的問題及其對應的解決措施,供日后的實際工程參考選用。
【關鍵詞】裝配式; 預應力疊合板; 工程應用
【中圖分類號】TU378.5【文獻標志碼】A
1 工程概況
某小區工程共五棟樓,總建筑面積為37 667.15 m2。小區內所有建筑均為框架剪力墻結構,耐火等級為二級,其中1號樓所需預應力疊合板層數為17層,7號樓所需疊合板層數為11層,8號樓所需疊合板層數為3層,9號樓所需疊合板層數為19層,10號樓所需疊合板層數為19層。
2 預應力疊合板深化設計
本工程共五棟樓,其中3棟樓的建筑結構完全相同,不同處僅為需設置預應力疊合板的層數,加之建筑結構不同的2棟樓,共3種建筑結構,本工程目的是將原先預設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板的地方替換成預應力疊合板,設計依據為施工方提供的原有的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板設計圖紙。
該工程所涉及板類型要結合3種建筑結構綜合考慮,做到疊合板種類少,但種類數量多的原則,進行板寬整合劃分,參考依據為《預應力混凝土疊合板》標準圖集[1]由于單個樓蓋區域允許板縫范圍控制在0~300 mm之間,也為板寬類型的減少提供了條件,經過對不同樓蓋區域的統計整合,最終確定了4種板寬類型,分別為1 250 mm、1 400 mm、1 600 mm以及2 000 mm,滿足了板寬類型較少這一前提條件,同時也為后期施工劃分提供有利的條件。
3 問題分析及解決措施
3.1 疊合板生產
普通疊合板生產包括生產準備,模板清理及脫膜劑、緩凝劑涂刷,模板的組裝,鋼筋骨架加工、埋件安放,混凝土的澆筑及養護。
目前存在的問題為單個模板僅生產出一個疊合板,對于項目疊合板需求量較大的工程來說,僅疊合板的生產就耗時較大,時間成本增加[2]。
對于本工程的預應力疊合板生產,則采取共線生產的方式,即對于同一板寬類型的疊合板,僅需張拉一次預應力筋即可生產數十段疊合板,生產效率得到很大提升。由于個別相同板寬的預應力疊合板預應力筋根數不同,為了施工便捷,也將同板寬的預應力筋數量設為一致。
3.2 板縫處理
預制構件在安裝過程中存在以下通病:安裝過程繁瑣,尤其是預制墻體安裝調平、定位時需要占用塔吊很長時間。預制疊合板板縫的支模過程也較為繁瑣,影響工期進度[3]。該工程在板的布置時設定一個樓蓋區間內可允許板縫在0~300 mm之間,通過規整后,存在100 mm,150 mm的總板縫寬度,這也意味著在施工過程中,對于后期疊合板的澆筑連接造成較大困難,常規情況下對于板縫的處理采取硬架支模的方法,但此項技術選用模板為鋼模板或者鋁模板,模板消耗較大,且運輸較為困難,經濟效益較低。
由于該工程的板縫寬度控制相對較低,一般為0~30 mm之間,所以選用不干膠帶封底,在進行膨脹漿料的灌封,試過實驗研究,不干膠帶對與0~30 mm板縫的灌漿澆筑具有足夠的承載力,不會在澆灌的時候脫落或者漏漿,在灌漿料硬化后即可撕除膠帶,對疊合板不會造成影響或破壞。在之后后澆層的澆筑時,在拼板板縫處設置拼板鋼筋網片,有效提高疊合板直接的連接性能,提高疊合板板縫處的受力性能(圖1)。
其次在拼板過程中也要保證疊合板的板底平齊,不僅有利于板縫的灌漿澆筑,也有利于工程的施工質量,對與板底平齊,則選擇普通鋼管4.8×3.5 mm+可調頂撐+輕型鋁合金工字梁結合的支撐體系,當軸跨不大于3.6 m時,跨中設置一道支撐,當軸跨大于3.6 m時,跨中設置兩道支撐。安裝疊合板前應認真檢查硬架支模的支撐系統,檢查墻和梁的標高、軸線,以及硬架支模的水平楞標高,并校正(圖2)。
3.3 疊合板預留孔洞
由于該工程屬于承接原先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板進行替換設計,無法在先前與施工方對于預留孔洞問題上進行交流,所以需要在構件廠中對疊合板進行預留孔洞的操作。
3.3.1 預留孔洞存在的問題
(1)預留孔洞需根據已有電施圖進行設置,主要包括燈具PVC線盒以及煙感器線盒,這兩種線盒布置位置均已明確,而疊合板的深化設計時未考慮這一因素的存在,所以會存在預留孔洞在板縫位置處或距離板縫位置較近處,也會存在開洞位置正好在板中預應力筋或分布筋之上,如圖3所示。
(2)由施工方要求,在每棟樓施工時均需要設置防線孔以及泵送口,大小為邊長200 mm與300 mm的空洞,所以也會存在孔洞位于板縫處或靠近板縫處,由于放線孔與泵送口的開動面積較大,無可避免的會與預應力筋和分布筋相交,對與預應力疊合板的性能會有所損傷。
(3)由于制作預應力疊合板的過程中,需要直接預埋線管,所以根據電施人員的要求,需要指定每塊板的線控需要的通路有幾條,這也會致使相同的板卻需要不同的管線盒。
以上的3種問題均會導致預應力疊合板的名稱種類增加,對構件廠的分類生產增加一定的難度,同時也對施工吊裝人員提出更嚴格的要求,對于現場的堆放以及運輸也造成很大的難度。
該預應力疊合板相對與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板,沒有其專有的桁架結構,無法對管線進行固定,在上層混凝土澆筑的時候,其沖擊力可能對管線產生沖擠,使管線位置偏移,也可能會因擠壓力使管線上浮,導致疊合板平面不平整。同時混凝土的沖擊力可能會使預埋的管件滑移、脫落,這是構件廠施工的關注重點。
3.3.2 預留孔洞問題的解決措施
(1)通過與施工方電施人員的協商,位于板縫上的線盒孔洞或距離板縫距離小于80 mm的線盒空洞,統一將其改成距離板縫180 mm,同時避免線盒與預應力筋和分布筋的相交問題,對于距離板縫大于80 mm的線盒空洞,將根據預應力筋的位置適當調整,由構件廠人員按要求施工。
(2)由于放線孔與泵管孔的面積較大,所以無法避免會與預應力筋與分布筋發生相交現象,本工程將采取將放線孔與泵送孔處的預應力筋與分布筋截斷,同時在孔洞四周設置相應的補強鋼筋,具體措施見圖(圖4、圖5)。
(3)對于線盒與管線無法固定的問題,選擇用普通鋼筋利用吊筋與構造鋼筋網,將線盒與管線固定住,必要時利用螺絲進行固定,其余具體情況在施工時采取具體措施解決。
(4)由于預留孔洞的增加,無法避免會增加板號類型,所以選擇在原先板中增加預留孔洞的板名后增加“p”“p1”等額外標注,并隨著種類的增加而依次類推。
4 結語
預應力疊合板相對與現澆板其結構整體性能,抗裂性能優勢明顯,且考慮支撐、模板、拼縫吊模等人工、材料費用,綜合成本低于現澆,是未來房建領域的極優選擇,在深化設計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諸多問題,隨著現今房建技術領域的發展,預應力疊合板在設計及施工出現的問題也可解決,同時,預應力疊合板可從生產,設計到施工進行不斷創新,進一步提高經濟優勢及施工優勢,具備更廣的應用前景,在房建領域也會不斷擴大其普及性。
參考文獻
[1] 預應力混凝土疊合板: 06SG439-1(50mm、60mm實心底板)[S].中國北京:中國建筑標準設計院,2008.
[2] 段東東.疊合板生產工藝及質量控制措施分析[J].居舍,2021(27):53-54+66.
[3] 段立玲,李佳駿.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的吊裝速率提升分析[J].山西建筑,2021,47(16):82-83.
[作者簡介]孫思豪(1998—),男,碩士,從事結構工程及裝配式建筑領域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