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數據“三維權利鏈”的確權模式

2024-01-01 00:00:00李祎恒申松
江蘇社會科學 2024年4期

內容提要 數據通過流通來體現貫通利用、決策產出、資產賦能等無形價值。數據確權是數據價值發揮的前提和基礎。雖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明確提出三權分置的產權機制,樹立了以層級性結構搭建數據權利的思路,但在實踐中,由于具體規則的缺位,數據確權仍然面臨數據主體權利模糊、數據流通利益分配標準不確定以及權利公示機制不完善等困境。權利鏈理論有助于在數據流通中厘清數據權益歸屬,最大化釋放數據價值。圍繞數據價值釋放的三個階段,權利鏈理論邏輯建立起數據全主體、全流通和全價值要素的三維權利鏈,并針對數據開放、數據共享、數據交換和數據交易等不同應用場景,明確了數據開放的價值取向、數據共享的權能要素以及數據市場權利保障領域,從而形成三維“權利節點-子系統”對應的確權模型。

關鍵詞 數據確權 數據價值鏈 三維權利鏈

李祎恒,博士,河海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申松,河海大學水利政策法制研究與培訓中心研究助理

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土空間數字化治理的法治保障研究”(23BFX036)的階段性成果。

數據被視為數字時代的“石油”資源,對數字市場經濟的牽引作用巨大[1]。對于如何加速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最大程度激活數據生產力,學界一般認為如果數據權利歸屬不明,則糾紛必然難以避免,而為了便利數據交易流通和再利用,在更大范圍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和規避合規風險,數據確權勢在必行[2]。雖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以下簡稱《數據二十條》)明確提出三權分置的產權機制,樹立了以層級性結構搭建數據權利的思路,但在實踐中,由于具體規則的缺位,數據確權仍然面臨數據主體權利模糊、數據流通利益分配標準不確定以及權利公示機制不完善等困境。申言之,在數據使用各主體間發生糾紛時,各主體享有的權利內容的邊界難以被清晰界定,無法形成統一裁量標準[1]。尤其是在數據流通的不同環節中,無法通過傳統意義上的價值判斷來確定不同場景下的數據權利的保護次序,從而引發秩序失衡[2]。進一步地,數據要素產品因缺少必要的權利公示機制而難以在市場中充分流通。

事實上,數據是通過流通來體現貫通利用、決策產出、資產賦能等無形價值的。數據使用率越高,其增加的價值也越多。因此,問題的關鍵是要重視數據的流動性能,通過數據確權強化數據多模態價值的釋放,確立持續開放透明的數據要素流通規則,以消除所有權中心主義的不利影響和減少數據獲取成本高昂的問題。同時,還應當兼顧《數據二十條》提出的個人數據、企業數據和公共數據三分法,明確各類數據主體的利益權重;在確保數據權利穩定性的同時,立足數據價值的最大化,從流通翼給予數據權利動態調整的空間。基于此,本文旨在從數據價值的基本原理出發,圍繞數據的流通利用,探索三權分置背景下數據全主體、全流通、全價值要素確權的創新路徑。

一、三權分置背景下數據確權的創新路徑

1.對現有數據確權理論的反思

為落實《數據二十條》提出的三權分置產權機制,學者們提出了多種理論模型,包括數據所有權與數據用益權兩權分立的權利球模式[3]、數據權利相互分化獨立并集合多項權益的權利束模式[4]、不同財產模塊標準化組成的數據權利塊模式[5]等,以應對數據確權的難題。

然而,已有思路不足以掃除數據層級性確權的盲區。首先,權利球理論的本質是以“支配權利”為立論基礎[6],即以所有權為中心衍生出限制性權利。此種固定的、絕對的財產權賦權方式具有天然的排他性,不利于促進數據的廣泛流通與利用,其與《數據二十條》主張的逐步“淡化所有權,強調使用權,聚焦數據使用權的流通利用”的導向不符,甚至會導致數據流通上的“反公地悲劇”[7]。其次,權利束理論主張將并行不悖的權利以束狀形式集合,根據數據的來源、利用方式和變化場景的不同,確定數據主體的平行權益。而隨著數據利用手段的創新,工具性的權利束無法實時跟進數據市場更新迭代和持續加碼的發展速度[8],這會加大數據權利主體權益受損的風險,進而忽視權利間最本質的聯系[9]。這種權利泛化、消解固定權能的確權模式沒有提供理解和解釋財產的具體方法[10],反而會提高數據的交易成本。當數據權利無法配置給能將其最有效使用的權利人,動態化的數據權益范圍反而會產生保護盲區[11]。最后,權利塊理論通過固定核心權能,將財產權按照不同標準劃分為不同的模塊,只有多個模塊觸碰交疊時才發生權利交互[1]。這雖然有效降低了信息成本,規范了數據的使用行為[2],但密閉的內部差異化的規則,并不利于法律規制的持續透明和數據資產價值高度顯性的實現。

由此我們不禁反思,對《數據二十條》確立的三權分置的產權機制是否產生了認識偏差?或者說,以傳統財產權的固有觀念來認識數據權利是否可行?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回歸數據本身的特性,尋找一種全新可能。

2.基于數據價值鏈的數據確權新可能

2020年7月,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發布了大數據新詞——“數據價值鏈”(data value chain)的概念[3]。數據價值鏈的運行模式涵蓋了數據全生命周期的價值創造過程[4],其以數據價值鏈多樣的傳遞節點和子系統為基礎,能夠有效地促進數據市場化的資源配置和生產力的內生驅動。當承載著信息的無形數據進入價值鏈生命周期的有形價值創造[5],經過處理者的抽取、轉換、脫敏、加載等異構數據源的加工交換后,數據的價值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并最終在數據市場體現出強大的交易潛力。完成價值傳遞的核心動力即為數據流通。隨著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涌現[6],數據流通能夠帶動數據資源在數據來源者、數據處理者、數據經營者等多方控制域間交換和讓渡,并將離散的信息內容和數據生產要素聚合在一起,以有效降低數據信息的獲取成本。具體表現為通過交互態的計算鏈路子系統將各數據源方連接。當出現數據流通利用需求時,價值鏈上的接收方將發出授權請求,數據源方在鑒權計算完成后分發各類數據。數據價值鏈上的各節點接收到所需的數據后,就能夠在跨域流通中推動數據價值的可視化和規模化增長。

由此,問題轉化為如何圍繞數據價值鏈的節點和子系統構建數據確權的新模型,即基于價值鏈促進數據全生命周期流通的功能優勢形成確權體系,這就為數據確權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在節點建構方面,圍繞著數據價值鏈的流通優勢建立起來的權利鏈,其上所排布的節點應當具備“始于流通、終于價值”的鏈點特征。始于流通是指在組成權利鏈的鏈路中,每個節點均能匹配合適的子系統,每個子系統要與適應的節點一樣,具備流通的能動性。終于價值是指權利鏈節點需要回歸數據釋放過程的內在價值,以較少的節點數量釋放更大的數據價值。申言之,權利鏈節點的建立,應當以數據價值的釋放過程與應用演化為邏輯基礎。數據價值的釋放是數據投入流通生產的結果,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不同主體數據的開放使用,體現數據的貫通利用價值;第二階段是數據產業鏈全局的共享與優化,數據使用者根據數據分析結果進行決策和判斷,體現數據釋放的決策產出價值;第三階段是在數據資本要素市場中推動場內外數據資源合理配置,彰顯數據的資產賦能價值。根據數據價值釋放的遞進過程,推導出權利鏈的三個節點,即數據主體、數據流通環節、數據市場價值要素。

在子系統建構方面,基于不同的應用場景,可以將數據流通場景與權利鏈節點相映射,并將數據確權從節點下沉至子系統。首先,在數據開放場景下,數據全主體節點確權的關鍵在于明確數據主體的權利需求,即要明確不同主體在數據流通中權利保障的價值取向。據此,我們可以將對應的子系統安排為個人數據、企業數據和公共數據。第一,由于隱私與個人信息處于錯位空間,當隱私在信息空間內投射為數據,就會形成個人數據開放、隱私和安全的“不可能三角”。但通過管控不同的開放場景,分類分級確權授權,就能在確保隱私安全的前提下實現個人數據的貫通利用價值,破解數據確權難題。第二,以互聯網企業、電信運營商、金融機構等為代表的行業企業,正探索逐步開放行業發展相關的數據資源,將企業數據轉化為等量資產予以公開,實現“數據+”融合創新發展,這一過程要建立在數據確權的基礎上。第三,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在依法履職或提供公共服務的過程中產生的數據,在流通中會產生極大的附加值,對公共數據進行確權要協調數據身份標識和公共屬性之間的關系。

其次,在數據共享場景下,數據全流通節點確權的核心是明確數據權利的構成要素,即數據流通不同環節的數據來源者、數據處理者和數據經營者應享有哪些權能,所對應的子系統為數據產出、數據加工和數據應用。從數據流通的過程來看,其核心是數據協同共享,包括行業間的多方數據共享、相互讓渡參與者的數據使用權、基于數據使用得到數據收益等。數據協同共享的客體是原始數據和再生產的衍生數據,工具是改造數據資源的技術。數據加工是數據資源升級轉化的中轉站,共享的最終目標是數據的傳播應用,建立數據共享“由點及面”流動的平臺。協同共享流程要做到參與者知情、數據資源陽光透明。取得的數據收益包括直接價值和間接價值,根據參與者的身份定位和參與環節來確定。

最后,在數據交換和數據交易場景下,數據全價值要素節點確權的目的是形成數據權利市場化的保障領域,所對應的子系統為實體性的保障內容與程序性的保障形式。數據交換和數據交易的共通性在于通過市場實現數據價值互換。數據市場能夠將分散包裝的數據匯聚成為更高價值的數據資產,為市場主體帶來數據價值的提升,并能有效篩選出具有潛在價值的數據。數據資產化是數據價值提升的重要環節,也是高效、規范利用數據的重要渠道。因而數據確權就是要明晰數據市場中權利保障的實體性內容,并建立數據資產價值確定和產權變動的程序性保障方式。

據此,我們可以將數據全主體、全流通和全價值要素作為數據價值鏈確權的三大節點,并形成每一個節點連通具體場景子系統的確權路徑,即“三維權利鏈”數據確權模型。

二、全主體節點子系統:數據開放的價值取向

《數據二十條》依主體將數據分為公共數據、企業數據和個人數據三種類型。數據主體的行為產生了數據,數據通過流通產生價值也應首先保障數據主體的利益需求。作為數據全主體確權節點的三個子系統,三種類型的數據在確權上的要求是不同的。

1.個人數據確權應兼顧人格權益和財產性利益的雙重保障

個人數據確權的前提是數據可識別,即其需要通過外化的社會性特征表現出來。個人數據包含具有個人身份標識信息的日常生活軌跡、生物識別信息、健康信息、通信記錄等。數據隨著流通環節在數據價值鏈中傳遞,導致個人數據被多次采集、加工和使用,并流向更加復雜的數據市場,因此個人數據的隱私信息極易被篡改和泄露。由于個人信息與個人隱私之間有交叉[1],相較于企業和政府等主體,個人往往處于數據權利保障的弱勢地位,因而個人數據確權應當優先保護個人信息數據的人格權益。

對于存儲個人隱私信息的數據,一方面應賦予個人保障個人數據安全的權利,將消極應對侵害的防御權轉化為積極地要求國家、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法定請求權。申言之,個人數據的流通應做到隱秘化開放:基于數據的流通、復制和交換等應用場景的變化動態性,個人有權獲得數字簽名、時間戳等技術支撐;通過利用數據庫與隱私計算相結合的全密態數據庫,落實數據的泛化、脫敏、擾動和加密保護;保障個人數據傳輸、運算和存儲等過程的匿名化;保持信息處于密文狀態,從而保障關聯個人隱私的數據能夠被安全合理利用。另一方面要規范數據處理者的義務和責任,規范采集、使用個人信息數據的行為。以歐盟為例,《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規定對個人數據處理應遵守合法公平透明原則,對個人數據采集和存儲的目的應加以限制,保證數據的完整性與保密性,等等。一旦企業嚴重違規導致用戶數據泄露,可以課以高額罰款,以增加企業違法成本[1]。

從數據本身所具有的價值屬性來看,個人數據確權還應當兼顧財產性利益的保障。有學者認為個人信息數據的權利保護應“人財兩分”,并提出個人數據是建立在個人信息人格權益上的權利,若給個人數據配置財產利益,會造成個人“人格減等”風險[2],財產權利應歸屬數據處理者。然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對個人信息數據權利采用的是精神利益和財產利益合一的立法模式[3]。這意味著,個人數據確權在遵循個人敏感信息正當性原則的前提下,應當進一步開放個人數據主體獲取經濟價值的階梯[4]。事實上,個人數據權利系屬新型數據財產權,其核心是由主體掌握財產的收益與處分權能。如果將個人數據的財產權能歸屬數據處理者,一方面會提高隱私數據泄露風險的監控成本,另一方面也會增加個人數據主體開放數據流通的顧慮。同時,賦予個人主體以數據財產權,可以提升個人數據授權機制的運行效率,在授權范圍內對數據處理者精準加工使用他人的個人數據行為加以規范,以促進數據的流通利用。

2.企業數據確權應堅持顯性化釋放數據資產價值

衡量企業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業務貢獻,關鍵在于數據資產的價值釋放[5]。然而囿于管理和應用數據的能力,企業采集、持有的數據難以從要素資源轉化為企業實際的經濟資產。因此,企業數據確權就是要將企業數據作為財務報表中的資產項目,明確企業數據的權利歸屬,使數據成為企業財產權利的重要來源[6],從而實現企業數據資產價值釋放的顯性化。

基于顯性化價值釋放的總體要求,企業數據確權應注重以下三方面:一是數據確權要堅持主體明晰、“一企一表”。企業應當對掌握的數據資源編號分類,獨立入表,以厘清企業數據資產產權的底數。對于總公司與分公司、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數據資產產權確認,可以將總公司作為企業數據資產入表主體,但是針對責任財產獨立的子公司,為避免數據資產重復入表,應由母公司與子公司確認后明確數據資產產權主體。二是要確認企業數據入表的標準,剔除不合格的企業數據。一般來說,只有企業通過交易或者主動采集開發形成的,且能夠為企業帶來預期經濟效益的數據資源,才能夠對其進行確權。同時,還要規避企業數據資產重復確權的情形。三是要做好數據資產產權信息披露。企業數據資產入表后,由于數據價值受市場影響而發生變化,這就需要對數據資產入表進行常態化的審計監管,具體方式包括企業定期向國家數據局等監管部門提交季度報告、年度報告,若發生數據交易等重大事項,企業還要向社會公眾披露臨時的數據資產財務審計報告。不同行業的企業應“因企制宜”,制定符合數據市場發展規律和自身特點的數據資產披露制度。

3.公共數據確權應鼓勵有條件的自主開放

《數據要素白皮書(2023)》指出,公共數據發展的關鍵問題在于如何加大供給規模、推動供給提質增效[1]。對此,財政部印發的《關于加強數據資產管理的指導意見》提出,公共數據資產可以通過入股、質押等方式,實現多元化的價值流通[2]。為使公共數據治理在治理投入和收益分配的兩端實現公平高效,有必要在源頭——公共數據確權中建立健全有條件的自主開放機制。

公共數據開放既不能“一刀切”——將公共數據確權后全部公開,也要避免形式意義上的公開,阻礙公共數據公益價值的提升。在對公共數據確權時,應當按照數據質量、數據準確性以及是否具有高價值性的標準,對公共數據的公共利益需求進行排序。對于涉及國家安全、國計民生等領域的數據,應無償開放;對于能夠推動行業變革創新與稅收增長的數據,可允許有償開放使用。按照“原始數據不出域,數據可用不可見”的原則,統籌公共數據授權的使用和管理。通過建立統一的、法定的數據交換標準,規范公共數據存儲、處理和交換的格式,在有條件開放公共數據的同時,保障公共數據的安全與穩定。

各地區、部門的公共數據質量和更新頻率存在差異,可以通過統一的公共數據開放平臺,按照無條件開放、有條件開放和不予開放對公共數據分別進行確權公開。公開后可能導致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無法得到保障的,易泄露個人信息和商業機密的,企業與政府、公共服務機構事前簽訂協議約定不對外開放的,屬于不予開放的公共數據。經過個人或企業授權能夠對外開放的,經過必要隱匿化處理可以對外開放的,屬于有限制條件對外開放的公共數據。其他內容的公共數據應主動無條件開放。

三、全流通節點子系統:數據共享的權能要素

在數據全流通節點中,數據的產出、加工和應用分處于數據共享場景的上中下游。相對應地,數據確權要明確數據的來源者、處理者和運營者三種類型主體的權能構造。上游子系統覆蓋數據來源者對所提供的初始數據享有一定的權能。確認數據來源者權能可以防止數據處理者對數據來源方進行封鎖,保障利益分配的均衡。中游子系統對應的是數據處理者進行數據加工所必需的權能和經由加工能夠獲得的權能。確認數據處理者的使用權和收益權,有助于減少對數據持有人的過度偏向,為司法實踐提供利益衡量指向。下游子系統針對的是數據運營者擁有的保障數據安全流通、合規利用的權能。確認數據運營者權能,一方面能夠促進數據運營者參與數據市場競爭,為運營者的競爭性權益提供司法認定標準,另一方面可以在司法實踐中強制侵權方清除不當來源的數據,維護數據利用安全。

1.數據來源者的“訪問權”和“利用權”

從性質來看,數據來源者權利不是一項積極的權利,其只是法律肯定數據來源者提供數據所做的貢獻,屬于對數據來源者自我信息的特殊保護[3]。但在數據確權的構造中,必須重視數據來源者權利的確認。這是因為數據來源者是將信息轉變為數字化存儲的主要貢獻者。數據來源者將數據進行資源池化,以實現數據從云計算基礎設施層到中間層、從中間層到應用層的流通,進而形成數據資源的集成。尊重和保障數據來源者權利就是維護數據資源池的基本穩定。同時,由于數據市場具有明顯的信息不對等性,大部分數據由擁有數據處理中心的數據處理者占有,個體和中小型網絡服務商等數據來源者很難對帶有自我標識性的數據進行訪問和利用。如果不能明確數據來源者的權利歸屬,極易產生“數據孤島”,這會直接影響數據市場的形成和數據公平。

明確數據來源者的權利由數據的“公平訪問權”和“合理利用權”構成,是實現數據的流通價值和公平分配價值、打破“數據壟斷孤島”切實可行的確權途徑[1]。一方面,以數據訪問權為主的確權機制,有利于強化私法內部規制、實現數據共享價值[2]。訪問權的具體內容是數據來源者有權要求數據持有者為其訪問提供便利。數據來源者有權知曉其個人數據的用途、被訪問的時間、被訪問的方式以及約定為數據流通提供服務的第三方等。雖然可訪問的數據包括個人數據和非個人數據,范圍較為廣泛,但數據來源者訪問權的權利內涵是有邊界的,并且其界限在確權時就應當予以確定。一般來說,訪問權的行使不能侵害數據持有者的商業秘密。數據來源者是企業的,應當在提供數據的一般框架內,依據是否存在因一方企業數據共享受損而使另一方企業獲取更多的數據商業利益的情況,來判斷訪問權是否超出必要界限。

另一方面,為保障數據能夠流通后被再利用,數據來源者應享有利用權。利用權的內容主要是復制、轉移使用數據。復制權能是允許數據來源者將數據復制納入云計算總數據庫中,待數據被抽取清洗后再次分配到數據市場。轉移使用權能是將歷史數據從舊的系統平臺轉移到新的相關聯的平臺,使數據能夠為數據來源者提供新的服務,優化數據利用率,大幅釋放數據的價值潛力。利用權的實質是在數據流通中保障數據來源者有能力打破單一數字化產品提供者或數字平臺的建立者對數據的鎖定和壟斷。尤其是在出現有可能危及生命健康、較大財產損失乃至損害公共領域安全等重大利益沖突時,數據來源者有權請求監管部門對數據持有者的行為進行調查[3]。

2.數據處理者的“使用權”和“收益權”

數據處理者作為數據加工、清洗、算法運算和分析等過程的重要實施者,對數據的價值提升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要滿足《數據二十條》提出的自主管控的要求,應當賦予數據處理者對數據的使用權利和激勵性的收益保障權利。

數據處理者獲取數據的來源不同,其對依法持有的數據資源進行加工使用的權限也不同[4]。第一,若數據處理者自身為數據資源的提供者,其本就擁有原始數據內容,天然可以加工使用數據,享有防止已加工的數據被他人篡改、竊取、刪除等受保護的權利。第二,若數據處理者通過網站爬取數據,從動態網頁中抓取隱藏的內容、鏈接、文本、圖像等信息后以去重處理、格式標準化等方式取得數據,其要厘清爬取數據合法性的邊界,如是否為開放數據,數據處理者訪問手段是否突破相關網站或app規定的Robots協議、是否妨礙被爬取者正常經營,數據處理者是否具備使用正當性目的,等等。第三,若數據處理者是通過合同與數據資源持有者建立委托加工關系處理數據,加工形成具有更高市場價值的數據產品或滿足多種用途需求的數據集,那么數據處理者有權在協議中約定加工服務的價格、數據產品使用以及商業秘密保護等事項。

數據作為生產資料參與數據生產,數據處理者能夠取得的財產利益應當以其貢獻度為標準[5]。數據處理者收益權的確權一般需要遵循“誰投入、誰貢獻、誰受益”的原則[6],形成數據要素收益向數據價值貢獻者與使用價值創造者合理傾斜的良性格局。評價收益權范圍的指標包括對數據加工過程的參與度、加工后數據衍生產品的價值等。申言之,數據處理者對數據進行加工的效果,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數據價值的提升潛力。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加工后數據價值的增長幅度來量化數據處理者對加工環節的貢獻度,以更好地平衡數據在采集、加工、應用等不同環節的權益分配。

3.數據運營者的“遷移權”和“清除權”

數據應用的層次和水平決定了數據價值開發的成熟度。信息化早期階段的數據應用,主要是為數據運營者提供宏觀分析和決策支持。但隨著數據用戶微觀決策的科學化,數據驅動大數據分析真正讓數據運營者全過程“用數據說話”[1]:向數據消費者提供數據服務,為消費者持續創造數據價值,推動數據服務朝著數據價值鏈頂端的智能化方向發展。而要實現這一點,亟須賦予數據運營者決策應用所需的權利。基于數據流通效率和安全的考慮,數據運營者的權利應包括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

從積極性權利來看,數據運營者應當享有數據遷移權。數據遷移權的權利客體是自然人的個人信息數據,具體表現為個人數據副本以一定形式從一個數據控制者傳輸給另一個數據控制者的權利[2]。數據遷移權的形成來自數據共享場景下數據競爭機制的需求。在數據應用驅動的數字經濟發展中,以信息技術企業為主要代表的數據運營者,越來越主動地參與數據的核心競爭。但是少數的數據壟斷者為了能夠獨享數據高地的利益,試圖阻止其他數據企業獲得競爭性數據。賦予數據運營者數據遷移權,可以使數據獲取和傳輸的主動權重新回歸運營者本身,強化數據運營者對數據的收集、傳輸、占有和使用的權利,這既能夠讓其在數據流通中取得更多利益,也能打通數據共享的“最后一公里”。

從消極性權利來看,數據運營者應當享有數據清除權。在數據市場中,數據運營者掌握的數據經常會被他人非法收集或處理。此時數據運營者有權要求侵權方及時刪除已不受控的特定數據及其衍生產品,此項救濟性權利即為數據清除權。數據運營者通過提供能夠確認身份、確定他人違法使用并危害自身數據運營等的證據行使清除權。違法利用數據的使用者或處理者在接收到數據運營者的清除權請求后,應及時采取清除所有特定數據的專業措施。如果侵權人不能及時清除且無法提供不能及時清除的合理理由,或者能夠清除但在一定期間內怠于清除的,權利人有權要求違法數據使用者或處理者承擔相應的損害賠償責任。

四、全價值要素節點子系統:數據市場權利保障領域

數據流通的過程就是數據要素價值形成的過程。在數據價值鏈中,全價值要素是數據權利鏈中反映數據要素從原始數據、數據資源、數據產品到數據資產價值形成過程的節點。數據要素的價值只有通過在數據市場中交換或交易才能直觀地表現出來。根據數據市場的不同形態,可以從實體和程序兩個層面建構全價值要素節點所對應的子系統,并形成市場機制中數據權利的保障領域,回應司法實踐對數據權利外觀公示制度建設的迫切需要。

1.數據市場權利保障的實體性內容

數據不是自然界天然存在的產物,而是需要通過社會化的數據生產才能夠進入流通環節。在數據要素的初級市場中,原始數據一開始處于無序、離散的狀態,經過清洗、標注、融合處理等環節的提煉,匯聚為具有資產價值的數據資源[3]。資源性數據資產是原生態的源數據被加工成具有使用價值的歸集架構,其持有權的主體應當是數據生產者。數據生產者的主要貢獻是以特定技術手段加工處理生成與描述對象分離的數字化記錄[4]。一般來說,數據生產者對資源性數據資產享有自主控制權。從內容層面來看,數據生產者的自主控制權就是在初級市場中數據生產者自主決定是否要授權他人訪問、使用以數據集或數據接口為主要流通方式的資源性數據的持有權。

在數據要素的二級市場中交易的數據產品和數據資產本質上是對數據資源權屬、可控制性及預期經濟利益升級迭代的衍生物,其更接近傳統意義上的財產,我們可以將之稱為經營性數據資產。經營性數據資產包括可以幫助分析、研究業務邏輯的內容型數據產品,與業務弱耦合的平臺型大數據產品,便于數據可視化決策展示的工具型數據產品和數倉建模產品,等等。經營性數據資產在業務場景中流通,會形成衍生數據集的規模交易、數據資產商業保險、數據資產作價入股以及聯合產品合作開發等數據產品經營權的關系。在價值實現的方式上,通過鏈接數據金融市場,經營性數據資產具備融資、質押或者證券化的權利內容[1]。經營性數據資產的權利人可以通過讓渡使用權或許可他人使用的方式實現數據產品的價值互換,促進數據的市場流通利用。對具有原創性的數據產品,可以針對不同的情況采取區別的特許權設定。一是對于不涉及個人隱私信息的數據,可以建立普通許可,約定在一定時間和網域內共同使用數據產品。二是對于涉及個人隱私信息的數據,應當設立排他性許可,被許可人只能限定為受隱私保護的主體或被授權同意的主體。三是涉及商業機密或性質上不適合交易的數據,應當由掌握商業秘密的本人或政府公共機構獨占使用,并禁止數據產品持有者授權任何第三方使用數據產品。

2.數據市場權利保障的程序性形式

在數據市場中要掃除層級性數據確權的盲區,除了要明確數據權利保障的實體性內容,還要建立數據市場化權利顯性化表達的形式機制。雖然程序性形式只是在數據交易中具備權利正確性的推定效力和權利確認的公示功能,不能直接作為數據資產產權確權的依據,但其能夠記載數據資產的權利變動,促進數據的充分復用和市場化流通。基于數據權利的體系化建設,數據交易平臺對外公示數據包、數據庫等具有價值屬性的數據集合、數據資產內容及其權利狀態時,最有效的方式是通過平臺注冊登記。因此有觀點認為,要明晰數據資產的權利必須堅持以登記作為制度支撐[2]。在多級數據市場聯動的大框架下,針對資源性數據資產和經營性數據資產的不同特性,建立雙軌并行的權利公示機制。

對于資源性數據資產,需要建立以公權力機關為登記樞紐的權利公示模式。作為數據要素初級市場上的主要流通物,資源性數據資產是數據市場化流通的起點,更影響著二級市場中數據多階價值的重復開發質量,這對登記程序的嚴格性和登記公示的準確度要求更高。因此,資源性數據資產的登記機構應當為政府數據主管部門,其建立統一的登記系統,以實現全國范圍內數據資源的互聯互通。基于資源性數據的分散性,可以探索以區塊鏈技術保存數據資源登記信息的登記手段。區塊鏈技術具有不可篡改、不可偽造和去中心化等特性,當資源性數據資產被交易時,其能夠在技術層面有效驗證登記的權利信息,以確保權利公示的安全完整性[3]。申請登記確權的主體可以為個人、企業、公共社會團體和政府機構等。其中,對于社交媒體、電子商務、媒體新聞等一般性的資源性數據資產,可以依申請自愿登記。由政府部門、事業單位以及具有公共管理職能的社會團體等掌握的,涉及國家安全、國計民生等與重大公共利益密切相關的資源性數據資產,無須登記即可確認權利。對于未征得數據來源方授權而獲得的數據資源,經審查不予辦理登記。

登記機關應以形式審查為原則,以實質審查為例外。這一方面是基于降低登記機關的審查負擔、提高審查效率的考慮,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兼顧數據審查的專業性。如有必要,登記機關可以委托第三方數據服務機構進行實質審查,以確保資源數據資產登記信息的完整性和公信力。資源性數據資產經登記機關審查通過后,向社會公眾公示,有異議者可向登記機關申請異議登記。公示期不宜過長,以保證數據資源價值發揮的時效性。公示期滿后,由登記機關正式向申請者頒發資源性數據資產確權憑證,申請者可持有權利證書,面向社會公眾行使使用、開發以及交易的權利。

對于經營性數據資產,應建立以準公共服務機構為主導的權利公示模式。經營性數據資產的供應商或授權運營方對持有的數據產品,可通過向指定的登記機構申請確認其享有數據產品經營權。與資源性數據資產不同,經營性數據產品進入市場的流動性更強、收益面更廣,往往會產生大量交易記錄。從實踐來看,公權力登記機關很難具備足夠的能力對其實施登記,當然也無必要全部由公權力機關來登記。經營性數據資產的登記機構可以為政府指導下組建的數據交易所,性質屬于準公共服務機構。政府部門主要發揮監督管理的職能,協同推進數據資產化進程。經營性數據資產的登記過程,大致包括資產梳理、資產評估、權利核實、資產盤點以及交易審計等環節[1]。登記完成后,登記機構應向政府主管機關備案,向申請者核發經營性數據資產權利登記證書,并允許其掛牌交易。為便于交易流通,應允許數據產品的交易方通過交易登記平臺查詢數據產品的經營權利歸屬、歷史交易記錄、是否存在抵押和出質權利限制等信息內容,評估其潛在的資產價值,以保證數據產品交易市場透明公開,緩解市場的信息不對稱,降低獲取數據產品交易信息的成本,進而確保數據產品登記的合法性、真實性、有效性。對擾亂市場交易秩序、破壞網絡數據安全以及侵害公共利益、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違法行為,登記機構可采取風險預警、強制關閉交易窗口等必要處置措施。

在數據資產定價方面,現有的數據資產定價評估辦法大都采用傳統的資產評估的方法,例如重置成本法、收益現值法、市場價值法等,存在一些弊端。例如重置成本法需要首先假設數據的資產價值為其生產成本,但大部分企業掌握的數據資源并不是直接購買或生產的,而是通過數據市場交易獲得的,很難用成本法衡量。收益現值法是根據風險調整數據資產收入與當前的貼現值,具有很強的主觀因素,客觀上也難以將數據收入與其他收入區分開。市場價值法通過企業無形資產的市場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算數據價值,但對于場外的投資者而言,很難區分數據價值與其他知識產權、品牌商譽等無形資產價值之間的關系。對此,有企業開展了積極的實踐探索:南方電網公司采用了“組合式流動”的計算定價法,深圳鏈協主張應用區塊鏈技術提出“權識計量法”等。究其實質,都是通過風險定價工具提升對數據資產交易風險的抗干擾能力。申言之,就是在確權時明確海量的數據資產的定價標準,根據數據時效性強、應用場景轉換多變的特點,在登記系統中實時更新數據資產的價格,構建以數據價值鏈釋放資產價值為核心,以推進未來數據收益杠桿化為導向的數據資產價格評估機制。

五、結語

數據確權是我們邁入數字時代必須解決的難題。《數據二十條》確立了三權分置的權利架構,但三權分置如何落實仍然需要進一步討論和實踐檢驗。基于數據價值鏈建構的數據“三維權利鏈”確權模式,致力于給予數據最長、最深和最廣的流通動力,其既明確了數據開放場景下個人數據、企業數據和公共數據的全主體權利需求,又圍繞數據共享提出數據產出、數據加工和數據應用的全流通權能配置,同時還強化了數據全價值要素市場的數據資源的保護利用。這是應對數據確權困境以及多元場景、不同主體和利益錯綜復雜的數字經濟發展格局的重要系統工程。

〔責任編輯:玉水〕

[1]鄧輝:《數據“三權分置”的新路徑》,《中國社會科學報》2022年9月28日。

[2]雖然也有學者認為數據確權不利于數據流通,但其觀點主要是批評傳統確權理論不適用于數據確權,而非無需進行數據確權。參見周漢華:《數據確權的誤區》,《法學研究》2023年第2期;王琎、底亞星:《數據確權:必要性、復雜性與實現路徑》,《光明日報》2024年3月15日。

[1]張新寶:《論作為新型財產權的數據財產權》,《中國社會科學》2023年第4期。

[2]寧園:《論數據確權的方法選擇及其應用——從個人主義轉向整體主義》,《法治社會》2024年第2期。

[3]申衛星:《論數據用益權》,《中國社會科學》2020年第11期。

[4]王利明:《論數據權益:以“權利束”為視角》,《政治與法律》2022年第7期。

[5]許可:《從權利束邁向權利塊:數據三權分置的反思與重構》,《中國法律評論》2023年第2期。

[6]許可:《數據權利:范式統合與規范分殊》,《政法論壇》2021年第4期。

[7]彭輝:《數據權屬的邏輯結構與賦權邊界——基于“公地悲劇”和“反公地悲劇”的視角》,《比較法研究》2022年第1期。

[8]孔祥穩:《個人信息自決權的理論批評與實踐反思——兼論個人信息保護法第44條決定權之適用》,《法治現代化研究》2022年第4期。

[9]D. B. Klein, J. Robinson, \"Property: A Bundle of Rights? Prologue to the Property Symposium\", Econ Journal Watch: Scholarly Comments on Academic Economics, 2011, 8(3), pp.193-204.

[10]H. Dagan, \"The Craft of Property\", California Law Review, 2003, 91(6), pp.1517-1532.

[11]陳衛洲:《權利束視域下數字藏品的權利配置與沖突解決》,《深圳社會科學》2024年第2期。

[1]T. W. Merrill, \"Property as Modularity\", Harvard Law Review, 2012, 125(7), pp.151-163.

[2]陳兵、林思宇:《數據產權結構性分置的運行邏輯與實踐機制——以統籌數據保護和利用為目標》,《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4年第1期。

[3]《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大數據新詞發布試用》,2020年7月23日,http://www.cnterm.cn/xwdt/tpxw/202007/ t20200723_570712.html。

[4]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肯尼思·庫克耶:《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盛楊燕、周濤等譯,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59—66頁。

[5]申衛星:《數字權利體系再造:邁向隱私、信息與數據的差序格局》,《政法論壇》2022年第3期。

[6]任保平:《數實深度融合推動新型工業化的層次性及其實現機制與路徑》,《社會科學輯刊》2024年第2期。

[1]梅夏英:《社會風險控制抑或個人權益保護——理解個人信息保護法的兩個維度》,《環球法律評論》2022年第1期。

[1]\"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2016-04-27, 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PDF/?uri= CELEX: 32016R0679.

[2]張新寶:《論個人信息權益的構造》,《中外法學》2021年第5期。

[3]程嘯:《論個人信息權益》,《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23年第1期。

[4]王雪喬、段偉文:《大數據時代個人數據整體性權益保護的構建與反思》,《學術研究》2024年第2期。

[5]張楠、馬治國:《數據資產證券化探索的法律困境與解決路徑》,《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年第2期。

[6]蔡偉釗:《數字經濟時代企業數據的法律保護與模式構建》,《社會科學家》2023年第12期。

[1]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要素白皮書(2023)》,2023年9月26日,http://www.caict.ac.cn/kxyj/qwfb/bps/202309/ P020240326629585758237.pdf。

[2]《關于加強數據資產管理的指導意見》,2023年12月31日,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01/content_ 6925470.htm。

[3]張素華、王年:《數據產權“雙階二元結構”的證成與建構》,《中國法律評論》2023年第6期。

[1]吳漢東:《“平臺經濟+數字知識產權”的反壟斷問題研究》,《法治研究》2024年第2期。

[2]黃匯、尹鵬旭:《公共領域視野下的數據共享問題研究》,《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23年第6期。

[3]丁曉東:《論數據來源者權利》,《比較法研究》2023年第3期。

[4]高富平:《數據持有者的權利配置——數據產權結構性分置的法律實現》,《比較法研究》2023年第3期。

[5]包曉麗:《二階序列式數據確權規則》,《清華法學》2022年第3期。

[6]高富平:《論數據持有者權構建數據流通利用秩序的新范式》,《中外法學》2023年第2期。

[1]鐘大偉、高鐸、王鵬等:《數據應用工程:方法論與實踐》,機械工業出版社2022年版,第87—90頁。

[2]王珊珊、閆文軍:《數據遷移權及其本土化路徑研究——以數據競爭為視角》,《知識產權》2021年第2期。

[3]歐陽日輝、龔偉:《基于價值和市場評價貢獻的數據要素定價機制》,《改革》2022年第3期。

[4]高富平:《數據生產理論——數據資源權利配置的基礎理論》,《交大法學》2019年第4期。

[1]劉小鈺、許永國、王建平:《數據資產的價值實現:跨市場融合與質押擔保應用》,《金融市場研究》2024年第3期。

[2]程嘯:《論數據產權登記》,《法學評論》2023年第4期。

[3]葉明、馬羽男:《數據權利資產化收益的歸屬判定》,《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年第6期。

[1]余志蘭、彭歆北:《建立政府數據資產登記制度促進政府數據資源交易流通》,《通信企業管理》2017年第5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亚洲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在线国产|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精品动漫| 一本大道无码高清|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久久福利片| 无码aaa视频|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亚洲精品日产精品乱码不卡|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免费| 欧美日韩资源| 久热re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1级黄色毛片| 72种姿势欧美久久久大黄蕉|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福利在线不卡| 午夜影院a级片| 一级毛片高清|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天天综合网站|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 在线99视频| 成人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欧美亚洲综合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线观看| 丁香五月婷婷激情基地|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网站|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日韩AV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亚洲色无码专线精品观看| 免费在线一区| 在线欧美日韩国产| 8090午夜无码专区|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熟女影院| 日韩在线影院|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麻豆系列|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 精品久久高清|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999国内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国产打屁股免费区网站| 毛片a级毛片免费观看免下载|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区不卡| 五月婷婷综合在线视频|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狠狠做深爱婷婷综合一区| 最新国产成人剧情在线播放|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 黄色在线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AⅤ| 91麻豆国产视频|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 最新国产高清在线| 成人亚洲天堂| 亚洲中文无码h在线观看| 国产又粗又爽视频| 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男人天堂| h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天堂2014| h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软件| 国产精品私拍99pans大尺度|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97| 精品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 国产一区二区人大臿蕉香蕉| 区国产精品搜索视频|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