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研究了寒旱百合種植區(qū)地表覆草技術對土壤水熱狀況、理化性質、百合生長和產量的影響。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試驗處理為露地、地表覆草、地膜覆蓋,3 次重復,共計9 個處理。結果表明,百合地表覆草技術可以明顯改善土壤水熱狀況,提高土壤理化性質指標含量,增加百合產量。相對于露地處理,地表覆草處理表層土壤溫度和含水量分別增加18.86% 和2.23 個百分點,土壤有機質增加0.31 個百分點,堿解氮、速效磷、速效鉀含量分別提高18.12%,21.04% 和10.41%,株高、莖粗、球橫徑、球縱徑、單球質量和產量分別增加8.26%、22.22%、16.55%、23.47%、32.83% 和35.07%。綜上所述,在寒旱百合種植區(qū),地表覆草技術是一項重要的田間管理措施。
關鍵詞:百合;地表覆草技術;水熱狀況;理化性質;田間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S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1795(2024)06-0072-05
DOI:10.19998/j.cnki.2095-1795.2024.06.013
0 引言
甘肅省食用百合種植面積達1.33 萬hm2,其優(yōu)勢種植區(qū)域在甘肅省中部,包括了寒區(qū)、旱區(qū)和寒旱交替區(qū),這些區(qū)域海拔較高、氣候冷涼,年均降雨量lt;400 mm,承擔著發(fā)展寒旱特色農業(yè)的重任[1-3]。而甘肅省獨特的寒、旱氣候特質與脆弱生境同時也制約了食用百合種植業(yè)的發(fā)展,干旱頻發(fā)和氣溫驟降加速了土壤水分和養(yǎng)分流失,改變了土壤結構,影響了食用百合的生長、生理及生化特征,進而導致產量損失和品質降低,給農民帶來了經濟損失[4-6]。
改善寒旱食用百合種植區(qū)土壤水熱狀況和土壤質量,提高食用百合產量和品質,是目前寒旱區(qū)百合種植管理中的關鍵問題。地表覆草技術能夠抑制土壤水分蒸發(fā),通過白天吸收太陽光的熱量提高地溫,增加土壤通氣性和保水力,同時保護土壤中的有機質,穩(wěn)定土壤結構,富集養(yǎng)分,從而提高作物產量[7-8]。這種實用且高效的田間管理措施,對提高食用百合在寒旱區(qū)的產量和質量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本研究將地表覆草技術應用于寒旱地區(qū)百合種植區(qū),以期為寒旱地區(qū)百合的科學種植和管理提供數據支撐和決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區(qū)概況
試驗于2022 年在甘肅省榆中縣園子岔鄉(xiāng)小岔村進行,是典型的寒旱黃土丘陵溝壑區(qū),海拔≥2 250 m,年平均氣溫4.2 °C,全年無霜期110 d,農作物生長期117 d,年平均降雨量300 mm。
1.2 試驗材料
選擇色澤潔白、抱合緊密、根系健壯、無病蟲及平均質量20 g 的獨頭蘭州百合商品籽球作為母籽。覆草材料為麥草和玉米秸稈混合物,混合比例1∶1。
1.3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共設置3 個處理,分別為露地處理、地表覆草處理、地膜覆蓋處理,3 次重復。小區(qū)面積6 m×6 m=36 m2, 行距25 cm、株距20 cm、種植深度15 cm 及種植密度20.01 萬株/hm2。于春季百合母籽定植后在行間覆草,覆蓋量6 000 kg/hm2,覆蓋厚度5 cm。本試驗于2022 年4 月8 日定植百合,于2023 年10 月3 日采收。
1.4 項目測定
在百合播種期、出苗期、開花期、膨大期和成熟期,用地溫計測定0~20 cm 土壤溫度,用烘干稱量法測定0~20 cm 土壤含水量,即在百合各生育時期,于當天8: 00、14: 00、18: 00 分別取樣,連續(xù)測定3 d,并計算平均值。
在百合成熟期,采用5 點交叉取樣法,收集各處理土壤樣品測定0~20 cm 土壤pH 值、有機質、堿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鉀含量。同時,測量商品百合株高、莖粗、球橫徑、球縱徑和單球質量,并計算產量。
1.5 數據分析
采用SPSS 20.0 軟件處理數據,并進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LSD 法) , Microsoft Excel 2010 制作圖表。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覆蓋方式對表層土壤溫度的影響
由表1 可知,在百合各生育期,各處理表層土壤溫度均表現為地膜覆蓋gt;地表覆草gt;露地,年平均表層土壤溫度分別為露地12.30 °C、地表覆草14.62 °C 和地膜覆蓋15.72 °C。在百合播種期,各處理之間表層土壤溫度差異不顯著。
在百合出苗期,地膜覆蓋和地表覆草處理已表現出土壤增溫的優(yōu)勢,與露地處理達到顯著性差異,地膜覆蓋處理比露地處理表層土壤溫度提高1.5 °C,比地表覆草處理表層土壤溫度提高0.7 °C,地表覆草處理比露地處理表層土壤溫度提高0.8 °C。
在百合開花期,各處理之間差異顯著,地膜覆蓋處理比露地處理表層土壤溫度提高5.5 °C,比地表覆草處理表層土壤溫度提高1.9 °C,地表覆草處理比露地處理表層土壤溫度提高3.6 °C,各處理之間差異為各生育期中最大。
在百合膨大期,各處理表層土壤溫度達到了最大值,分別為露地處理17.6 °C、地表覆草處理21.8 °C 和地膜覆蓋處理22.5 °C,地膜覆蓋與地表覆草處理之間差異未達到顯著性,但與露地處理差異達到了顯著性,地膜覆蓋處理比露地處理表層土壤溫度提高4.9 °C,比地表覆草處理表層土壤溫度提高0.7 °C,地表覆草處理比露地處理表層土壤溫度提高4.2 °C。
在百合成熟期,各處理之間差異縮小,僅地膜覆蓋處理與露地處理之間差異達到了顯著性水平,地膜覆蓋處理比露地處理表層土壤溫度提高3.7 °C,比地表覆草處理表層土壤溫度提高1.6 °C,地表覆草處理比露地處理表層土壤溫度提高2.1 °C。
2.2 不同覆蓋方式對表層土壤含水量的影響
由表2 可知,在百合各生育期,各處理表層土壤含水量均表現為地膜覆蓋gt;地表覆草gt;露地,年平均表層土壤含水量分別為露地處理16.63%、地表覆草處理18.86% 和地膜覆蓋處理21.21%。從播種期到成熟期,各處理之間差異呈先增大后變小的趨勢,各處理之間差異在開花期和膨大期均達到了顯著性水平,而后在百合成熟期,各處理之間差異性減小。在百合播種期,地膜覆蓋處理與其他兩個處理之間差異性顯著,地表覆草處理與露地處理之間差異未達到顯著性水平。
在出苗期,地表覆草處理表層土壤含水量比播種期增加2.52 個百分點,與地膜覆蓋處理差異性不顯著,但與露地處理存在顯著性差異,使得表層土壤含水量增加3.13 個百分點。
在百合出苗期之后,土壤含水量持續(xù)上升,在膨大期達到了最大值,各處理之間有顯著性差異,年平均表層土壤含水量分別為露地處理18.52%、地表覆草處理21.33% 和地膜覆蓋處理24.67%,地表覆草處理比露地處理表層土壤含水量增加2.81 個百分點。在百合成熟期,表層土壤含水量降低。
2.3 不同覆蓋方式對表層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
由表3 可知,與露地處理相比,地表覆草處理能夠降低土壤pH 值,改善土壤強堿性狀況;地表覆草處理與其他兩個處理差異顯著,各項目值均表現為地表覆草gt;地膜覆蓋gt;露地。地表覆草處理能夠明顯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比露地處理增加0.31 個百分點,比地膜覆蓋處理增加0.17 個百分點,地表覆草處理與其他兩個處理差異顯著。地膜覆蓋處理與露地處理差異不顯著。地表覆草處理提高了土壤堿解氮含量,為33.90 mg/kg,比露地處理提高18.12%,比地膜覆蓋處理提高12.25%,地表覆草處理與露地處理差異性顯著,與地膜覆蓋處理未形成顯著性差異。地表覆草處理提高了土壤速效磷含量,為24.33 mg/kg,比露地處理提高21.04%,比地膜覆蓋處理提高12.28%,各處理之間差異達到了顯著性水平。地表覆草處理同樣提高了土壤速效鉀含量,為114.72 mg/kg, 比露地處理提高10.41%,比地膜覆蓋處理提高6.39%,各處理之間差異達到顯著性水平。
2.4 不同覆蓋方式對百合生長指標及產量的影響
由表4 可知,地表覆草處理可以增加百合株高、莖粗、球橫徑、球縱徑、單球質量和產量, 分別為64.33 cm、1.21 cm、9.93 cm、9.05 cm、117.41 g 和18 181.95 kg/hm2,各項目值均表現為地膜覆蓋處理gt;地表覆草處理gt;露地處理。各處理的單球質量和產量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在株高、莖粗、球橫徑和球縱徑中,地表覆草和地膜覆蓋處理與露地處理有顯著性差異,地表覆草和地膜覆蓋處理之間無顯著性差異。在株高、莖粗、球橫徑、球縱徑、單球質量和產量中,地表覆草處理比露地處理分別增加8.26%、22.22%、16.55%、23.47%、32.83% 和35.07%,地膜覆蓋處理比露地處理分別增加14.96%、36.36%、18.90%、24.69%、41.77%和49.64%,地膜覆蓋比地表覆草處理分別增加6.19%、11.57%、2.01%、0.99%、6.73% 和10.79%。
3 討論
3.1 地表覆草對土壤水熱狀況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地表覆草技術明顯提高百合田表層土壤溫度,開花期增幅最大,在播種期和成熟期差異較小。在百合各生育期,各處理表層土壤溫度均表現為地膜覆蓋gt;地表覆草gt;露地,年平均表層土壤溫度分別為露地處理12.30 °C、地表覆草處理14.62 °C 和地膜覆蓋處理15.72 °C。在百合膨大期,各處理表層土壤溫度達到了最大值,分別為露地處理17.6 °C、地表覆草處理21.8 °C 和地膜覆蓋處理22.5 °C,地表覆草處理比露地處理表層土壤溫度提高了4.2 °C。地表覆草明顯提高百合田表層土壤含水量,各處理表層土壤含水量均表現為地膜覆蓋gt;地表覆草gt;露地,年平均表層土壤含水量分別為露地處理16.63%、地表覆草處理18.86% 和地膜覆蓋處理21.21%。從播種期到成熟期,各處理之間差異呈先增大后變小的趨勢,各處理之間差異在開花期和膨大期均達到了顯著性水平,而后在百合成熟期,各處理之間差異性減小。百合出苗期之后,土壤含水量持續(xù)上升,在膨大期達到最大值,在百合成熟期,表層土壤含水量降低。
以上結果與徐學軍等[9] 研究結果相似,在百合出苗期,秸稈+地膜覆蓋比不覆蓋地溫提高2.94 °C,秸稈覆蓋較不覆蓋土壤含水量增加2.13 個百分點,秸稈覆蓋措施提高了百合出苗率。其試驗結果中相對于不覆蓋處理,秸稈覆蓋各項指標增幅較小,但對于百合生長所需的水熱條件仍然十分重要。范重秀等[10] 在將秸稈覆蓋應用于黨參種植,發(fā)現秸稈覆蓋處理相對于不覆蓋處理土壤表層土壤含水量增加0.88 個百分點,從而揭示了秸稈覆蓋使黨參增產的原因。
3.2 地表覆草對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
地表覆草技術明顯降低百合田表層土壤pH 值,增加土壤有機質、堿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鉀含量。相對于露地處理,地表覆草處理將土壤有機質增加0.31 個百分點, 堿解氮、速效磷、速效鉀含量分別提高18.12%,21.04% 和10.41%。各處理表層土壤有機質、堿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鉀含量均表現為地表覆草gt;地膜覆蓋gt;露地。土壤的基礎肥力和質量決定了土壤理化特性和微生態(tài)環(huán)境[11-12]。彭春瑞等[13] 研究發(fā)現,相對于不覆蓋,秸稈覆蓋可提高土壤有機質和速效氮含量,有效緩解紅壤旱地土壤保水保肥性差、蒸發(fā)量大的同時,對于提升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及土壤養(yǎng)分的積累具有積極作用。
3.3 地表覆草對百合生長指標及產量的影響
地表覆草技術明顯增加了百合株高、莖粗、球橫徑、球縱徑、單球質量和產量, 分別為64.33 cm、1.21 cm、9.93 cm、9.05 cm、117.41 g 和18 181.95 kg/hm2,各項目值均表現為地膜覆蓋處理gt;地表覆草處理gt;露地處理。在株高、莖粗、球橫徑、球縱徑、單球質量和產量中,地表覆草處理比露地處理分別增加8.26%、22.22%、16.55%、23.47%、32.83% 和35.07%。這與尚永強等[14] 研究結果相似, 其發(fā)現當秸稈覆蓋量6t/hm2 時,能夠提高百合出苗率,延長了生育期,增加了蘭州百合生物量的積累并提高了產量。黎友情等[15] 在稻草覆蓋對卷丹百合的影響研究中發(fā)現,稻草覆蓋處理下的百合各項生長指標最明顯,對比不覆蓋,株高增加35%,莖粗增加23%,鱗莖單球質量增加93.3%,產量提高92%。
4 結束語
地膜覆蓋對于百合田表層土壤溫度、土壤含水量、土壤理化性質、百合生長指標及產量的增幅大于地表覆草,但從生態(tài)效益和人工成本角度分析,地表覆草在增溫保墑、提高土壤質量和產量的同時,實現了農業(yè)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是寒旱食用百合種植區(qū)中一項重要的田間管理措施。
參考文獻
[1]李新兵,許艷,李佳莉.基于農戶視角的蘭州百合種植適度規(guī)模研究[J].甘肅科技縱橫,2022,51(9):53-56,49.
[2]張緒成,方彥杰.甘肅寒旱農業(yè)生產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J].寒旱農業(yè)科學,2022,1(1):12-18.
ZHANG Xucheng, FANG Yanjie. Curren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status and research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ofGansu Province[J].Journal of Cold-Arid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2,1(1):12-18.
[3]張榮.現代寒旱農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的實踐與啟示[J].寒旱農業(yè)科學,2023,2(7):594-597.
ZHANG Rong. Practices and revela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modern cold and arid agriculture[J]. Journal of Cold-Arid AgriculturalSciences,2023,2(7):594-597.
[4]張琰.寒旱地區(qū)特色農業(yè)發(fā)展現狀分析及對策思考:以甘肅省為例[J].甘肅農業(yè),2023(7):21-24.
[5]楊肅昌,陳瀟湘,尚明瑞.基于甘肅寒旱區(qū)域劃分視角的寒旱農業(yè)概念和發(fā)展問題研究[J].寒旱農業(yè)科學,2024,3(2):99-108,198.
YANG Suchang, CHEN Xiaoxiang, SHANG Mingrui. Research onthe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of cold and arid agri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of cold and arid region classification in Gansu[J]. Journal ofCold-Arid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4,3(2):99-108,198.
[6]藺予曼.幾種食用百合對干旱、鹽脅迫的生長生理響應及觀賞性、食用性評價[D].呼和浩特: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19.
LIN Yuman. The physiological and growth responses on drought andsalt stress and ornamental and edible evaluation of several ediblelilies[D].Hohhot: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20.
[7]徐晨,閆偉平,張麗華,等.不同秸稈覆蓋耕種模式對半干旱區(qū)玉米生長發(fā)育及水分利用的影響[J].干旱地區(qū)農業(yè)研究,2023,41(6):157-167,226.
XU Chen,YAN Weiping,ZHANG Lihua,et al.Effects of differentstraw mulching cultivation patterns on maize growth and water use insemi-arid areas[J].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 the Arid Areas, 2023,41(6):157-167,226.
[8]程志鵬,王富貴,王鈺剴,等.寒旱區(qū)秸稈覆蓋條耕玉米適宜氮肥運籌方式研究[J].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2023,29(10):1830-1842.
CHENG Zhipeng,WANG Fugui,WANG Yukai,et al.Nitrogen fertilizermanagement for maize production adapted to straw mulching striptillage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J].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s,2023,29(10):1830-1842.
[9]徐學軍,晉小軍,魏桂琴,等.不同覆蓋方式對土壤溫濕度及蘭州百合鱗莖產量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3(5):52-56.
XU Xuejun, JIN Xiaojun, WEI Guiqin, et al. Influence of differentcover means on soil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nd the production of Lanzhoulily bulb[J].Northern Horticulture,2013(5):52-56.
[10]范重秀,崔同霞,姚友旭,等.秸稈覆蓋量和覆蓋時間對土壤水熱狀況及黨參產量的影響[J].北方園藝,2022(21):82-88.
FAN Chongxiu,CUI Tongxia,YAO Youxu,et al.Effects of amountand time of straw mulching on water and temperature of soil and yieldwith Codonopsis pilosula[J]. Northern Horticulture, 2022( 21) : 82-88.
[11]張傳梅.土壤質量及作物生長發(fā)育和產量對秸稈覆蓋的響應綜述[J].農業(yè)科技通訊,2023(4):145-148.
[12]謝駕陽,王朝輝,李生秀.地表覆草和覆膜對西北旱地土壤有機碳氮和生物活性的影響[J]. 生態(tài)學報, 2010, 30( 24) : 6781-6786.
XIE Jiayang, WANG Zhaohui, LI Shengxiu. Effects of straw andplastic-film mulching on soil micro-bioactivity and organic carbon and nitrogenin northwest dryland areas of China[J]. Acta Ecologica Sinica,2010,30(24):6781-6786.
[13]彭春瑞,陳先茂,錢銀飛.秸稈覆蓋對紅壤旱地作物生長及土壤質量的影響[J].中國農業(yè)氣象,2011,32(S1):51-54.
PENG Chunrui, CHEN Xianmao, QIAN Yinfei. Effects of straw mulching on the crop growth and soil quality of red uplandsoil[J]. Chinese Journal of Agrometeorology, 2011, 32( S1) : 51-54.
[14]尚永強,王顯靈,吳興波,等.不同海拔高度和秸稈覆蓋量對蘭州百合生長和產量的影響[J].甘肅農業(yè)大學學報,2022,57(1):66-73,82.
SHANG Yongqiang,WANG Xianling,WU Xingbo,et al.Effects ofdifferent altitudes and straw mulching amount on the growth and yield ofLanzhou lily[J]. Journal of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22,57(1):66-73,82.
[15]黎友情,劉芳.不同覆蓋方式對卷丹百合農藝性狀與產量的影響[J].現代園藝,2022,45(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