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因此,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是保障國有企業健康發展,充分發揮國有企業作用的堅強保障?!吨袊伯a黨國有企業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試行)》明確提出國有企業要堅持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以企業改革發展成果檢驗黨組織工作成效。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在政治方面可以突顯其政治功能,提升企業員工政治意識,增強內部團結;在經濟方面可以保障企業發展戰略、經營方針的正確貫徹落實,可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核心競爭力??梢哉f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融合既是國有企業生存發展的必然要求和也是提升國有企業綜合水平的必經之路,是實現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然而在實際過程中,特別是國有基層企業以生產經營為重心的特點,常常存在“重經營、輕黨建”的問題。因此,改善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脫節的問題,促進其深度融合,對企業實現以黨建高質量發展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
一、國有基層企業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困境
1.缺乏理解和認識——對黨建要求變理解和認識不夠深入。黨的十八大以來,對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要求越來越高。更多的學習任務、更細的活動要求、更嚴的考核標準,讓國有企業,特別是國有基層企業,在面對黨建要求“質”和“量”雙重提升的情況,依然用舊思維去理解和認識,往往處于措手不及或應接不暇的“被動”狀態。在實際工作上出現了只求表不及里,只求做沒做不求好不好的現象。例如,每年“學雷鋒”主題活動,一些企業沿用以往的思維模式,把“學雷鋒”機械地等效于好人好事,因此開展的活動大多為“撿垃圾”“捐物資”等形式,內容形式單一且通常是一年一次,把本應弘揚雷鋒精神的活動給群眾留下了走形式、走過場的不良印象。
2.缺乏統籌和規劃——對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結合統籌規劃不足。在一些企業中,黨建和生產經營的工作部署是相對獨立的。在黨建工作上,上級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很少有系統規劃;在生產經營上,多為具體業務工作部署,很少與黨建發生交集。在面對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具體要求上,通常依靠黨務工作人員生搬硬套“嫁接”模式來實現。例如,把普通的業務交流冠以黨建之名或在單純的黨日活動上懸掛促生產經營的橫幅,就搖身一變成為黨建工作與生產深度融合的案例,不僅起不到實際效果,還對參與活動的黨員和群眾起到了不好的影響。
3.缺乏評價體系——對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融合成效缺乏系統評價。一些企業雖然有了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融合的規劃,但在執行上卻出現了問題。一方面由于缺少過程指導或把關,導致因缺乏過程評價而使得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工作變形走樣;另一方面由于做的好與不好沒有相應的結果評價,導致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工作缺乏長久動力,成效難以保證。例如,開展一線黨員亮身份活動,但由于沒有相應的指標和評價體系,僅靠黨員自覺性和主動性,往往堅持一段時間就放松了自我要求,活動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二、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路徑思考
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工作彼此相互聯系又相互促進,存在著包含研究對象、根本目標、工作布局三個層面的一致性。針對上述國有基層企業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面臨的困境,本文筆者結合多年的實踐經歷,從以下三方面總結了改善并提升國有基層企業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具體路徑。
1.深化研究——深入剖析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工作目標要求。首先是剖析黨建工作任務的目標是什么,弄明白為什么要開展某一項專項行動或活動,其具體背景和真正含義是什么。其次再剖析企業自身生產經營工作的目標是什么,實現這個目標有什么樣的困難,需要什么樣的資源和保障。再其次將黨建工作的目標與生產經營工作的目標進行有機對接,于是形成了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初始“萌芽”。
例如,某企業上級黨組織要求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并組織開展“學雷鋒”主題活動。該企業在面對這個具體黨建工作要求時,不能憑借經驗主義機械地把“學雷鋒”與好人好事畫等號,要深刻剖析“雷鋒精神”與當前企業發展中存在問題之間的互補之處,就會發現“雷鋒精神”還包含刻苦鉆研的“釘子”精神和積極向上的進取銳氣,這些都是幫助企業攻堅克難、深化改革的關鍵因素,如將這兩者有機對接起來,就能開展出更有意義的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融合活動。
2.強化統籌——合理重組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工作核心要素。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單純開展了幾次活動就算實現了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還要讓單一的活動或行動體系化,讓活動成為一種習慣,讓習慣成為一個企業的自覺和理念,這就需要國有基層企業黨政領導班子從制定戰略的高度去謀篇布局,從部署年度工作任務的角度去貫徹落實,將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工作的核心要素進行合理重組,并長期推進,才能讓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萌芽”茁壯生長。
例如,某企業每月都在為開展什么主題的黨日活動費勁腦汁,這就是沒有將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工作進行同規劃、同部署的表現。如將黨的群眾路線與生產經營中的深入一線調研進行要素重組或將黨的自我革命與企業合規經營進行要素重組,并長期推進這些工作,不僅可以固化活動主題,而且這些活動成效將在潛移默化中促進黨建質量與生產經營成效共同提高。
3.量化評價——建立完善的過程管控機制和結果評價體系。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要樹立目標導向,為保證目標的順路實現就需要一個評判標準來衡量,否則只是為了開展活動,而沒有對過程進行有效管控和對結果進行客觀評價,那么活動開展極有可能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甚至出現負面影響。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過程管控機制和結果評價體系,才讓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實現開花結果。
例如,某企業開展了“黨建+安全生產”的主題活動,組織黨員領導干部和黨員對現場進行安全大檢查,這樣的活動確實能起到一定效果,提升黨員對安全生產的重視并督促履職盡責,但是如果沒有相應的過程管控和結果評價,那么活動開展僅是一陣風,參與者的自我要求也將緊一陣、松一陣,活動成效持續時間較短。反之,如果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過程管控機制和結果評價體系,可以持續跟蹤該項工作開展情況,并不斷總結提升,最終可以將“黨建+安全生產”的理念轉化為每一名黨員的行動自覺。
三、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實踐探索
筆者所在黨組織是一個扎根于生產一線的國有企業基層黨支部,多年來一直在探索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徑,下面通過兩個具體案例介紹相關實踐經驗,希望給相關企業提供參考和借鑒。
1.全面踐行雷鋒精神打造高素質員工隊伍。企業在“十四五”戰略規劃中提出打造高素質員工隊伍的要求。黨支部充分研究黨建任務目標并結合企業發展戰略需求,認為雷鋒精神的豐富內涵與企業戰略需求十分吻合。于是實施了全面踐行雷鋒精神,打造高素質員工隊伍的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行動。一是踐行雷鋒精神之奉獻精神。成立了由黨員、團員青年、骨干員工為主的志愿者服務隊,組織志愿者開展公共區域清潔消殺、運送防疫物資、公益環保宣傳、公益理發、公益維修及環保綠色凈灘行動等一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共計300余人次參加,切實增強全體員工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意識。二是踐行雷鋒精神之敬業精神。在“四個一批”“號手崗隊”的示范引領下,全體員工主動查找并自主解決現場設備問題、保持并持續美化現場環境、梳理并不斷完善工作流程,不斷推動企業降本增效、環境改善和效率提升。同時,在此過程中還逐漸形成了爭當積極主動型員工的良好氛圍,并將每周四定為活動日,長期開展該項活動。三是踐行雷鋒精神之創業精神和創新精神。組織并鼓勵員工圍繞“降成本”“穩生產”“提效益”等主題積極參加合理化建議和金、銀點子征集活動,形成了一批實用有效的成果,如“提高料位數據監控精準度,有效防范灰倉壓料安全隱患”“增設罐位噴淋清理平臺,提升效率并降低安全風險”等,極大地激發全體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和創新活力。
2.以黨員身邊無“三違”推動全員身邊無事故。安全是企業發展的基石,基礎不牢必將地動山搖。因此,企業制定了以無輕傷及以上事故為目標的安全生產管理要求。黨支部認真研究“四管四必須”原則,同時結合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三違”)是導致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這一判斷認為如果能充分發揮黨員的示范帶頭作用開展反“三違”行動,那么就能通過打造黨員身邊無“三違”的頭雁效應,推動全員身邊無事故,由此實現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目標。于是實施了以黨員身邊無“三違”,推動全員身邊無事故的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行動。一是黨員帶頭持續開展反“三違”行動。黨員帶頭查找本崗位安全隱患,并承諾帶頭標準化作業。黨員及骨干員工帶頭開展專項安全檢查,總結隱患出現的根本原因并落實整改閉環。黨員帶頭全員開展生產安全隱患排查,并主動落實整改。由此形成了全員反“三違”的良好氛圍。二是全員持續開展標準化作業技能比武。由黨員示范崗帶頭圍繞標準化作業持續開展覆蓋所有生產崗位的技能比武,共計30余次對成績優異的員工進行表彰,同時重點對標準化作業不到位行為的危害進行了生動講解。由此形成了全員追求標準化作業,杜絕違章作業的良好氛圍。三是制定并實行嚴格的獎懲制度。對活動開展過程中表現優異的員工授予“安全之星”的稱號,對執行身邊無“三違”不到位的黨員,年度績效和評優實行一票否決,同時黨支部書記約談相關責任人。由此形成了全員爭當“摘星人”,黨員不敢不作為的良好氛圍。
四、結語
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重要保障,是實現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但是由于對黨建要求變化的理解和認識不夠深入,對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結合的統籌規劃不足,以及對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融合的成效缺乏系統評價等原因,導致了國有基層企業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存在“兩層皮”的現象。本文結合多年的探索實踐,提出通過深入剖析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工作的目標要求,合理重組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工作的核心要素,建立完善的過程管控機制和結果評價體系等路徑,可以改善和提升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工作成效,并以具體實踐案例進行闡釋,希望對處于相關困境的企業以參考和借鑒。
(執筆人:邱桂博 王冠 "柴守宇 "申小翠)
(作者單位: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 "湛江中冶環保運營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