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林業食葉害蟲主要有美國白蛾、春尺蠖、楊小舟蛾、楊扇舟蛾、刺蛾等。此類害蟲具有潛伏性強、傳播性快、危害性大和周期性強等特點,防控難度較大,一旦感染就會快速蔓延,造成大面積林木受災,給林業生態造成嚴重危害。物理防治在林業食葉害蟲防治中具有較好的效果,但是現有的害蟲防治裝置雖然能夠殺死害蟲,但是缺少對害蟲尸體處理的結構,且難以安裝、拆卸和清洗,裝置的環保性和耐用性不夠。為此,筆者設計了一種林業食葉害蟲防治裝置,方便害蟲收集盒的安裝、拆卸與清洗,進一步提升了害蟲防治效率。相比于傳統的林業食葉蟲害防治裝置,該設計更加高效、環保和耐用,使用壽命更長,防治成本更低,適宜在林業食葉蟲害防治中積極推廣。
關鍵詞:林業;食葉蟲害;防治裝置;設計;探究
中圖分類號:S776.28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7909(2024)5-143-3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05.033
0 引言
隨著林業產業化的快速發展,人工造林技術日漸成熟,森林覆蓋面積大幅提升,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林業產業已經成為十分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但是部分地區在人工造林的過程中存在栽植樹種單一、栽植結構不合理等問題,這些問題導致林業病蟲害多發[1]。尤其是以美國白蛾、春尺蠖、楊小舟蛾、楊扇舟蛾、刺蛾等為主的林業食葉害蟲的危害逐年增多,突發成災的可能性顯著增加,防治成本加重,給林業生態的健康發展造成了巨大威脅[2]。食葉害蟲主要以植物葉片為食,會造成樹木營養不良,最終枯萎而亡,具有危害面積大、危害程度高等特點,需要加大防治力度,以保障林木健康生長[3-5]。傳統的防治方式包括化學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化學防治具有簡單、高效、受季節影響小等特點,但是易污染環境,危害人畜及植物的健康,而且還會使很多害蟲產生抗藥性[6-7]。對此,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具有明顯的優勢,不但能大量消滅害蟲,還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程度,避免誤傷天敵及有益生物,同時具有對一些害蟲長期控制的優點[8-11]。害蟲防治裝置是物理防治的重要器具。現有的害蟲防治裝置雖然能夠殺死害蟲,但是缺少對害蟲尸體處理的結構[12-14],并且現有的害蟲防治裝置內的抽屜多與裝置固定連接,安裝與拆卸困難,不便清洗,久而久之,裝置運行受阻,殺蟲效率明顯下降。為有效解決上述問題,筆者設計了一種林業食葉害蟲防治裝置,具體闡述如下。
1 設計目的
為解決傳統食葉害蟲防治裝置缺乏害蟲尸體處理設備及拆卸清洗困難的問題,筆者設計了一種林業食葉害蟲防治裝置。該裝置有三個創新之處。一是通過設置誘蟲燈、電網、黏附板等,能更好地吸引、捕獲、殺死害蟲,進一步提高害蟲防治的效果。二是通過設置高溫電絲管,便于將害蟲尸體蒸干;通過設置電機、轉軸與刀片,便于將蒸干的害蟲尸體進行粉碎,不僅能夠對害蟲尸體進行環保處理,而且還能將害蟲尸體粉碎變成廢料。三是通過設置收集盒,便于對粉碎之后的害蟲尸體進行收集;通過設置滑塊與滑槽,便于收集盒的安裝與拆卸,方便清洗。
2 裝置組成
如圖1所示,筆者設計的林業食葉害蟲防治裝置由箱體、誘蟲燈、電網、黏附板、處理倉、高溫電絲管、電機等組成,尺寸為45 cm×70 cm,材質主要為鋁合金、三合板和聚丙烯材料(575 nm)等。裝置的箱體內腔頂部安裝有誘蟲燈,誘蟲燈的頂部安裝有電網,箱體內腔的頂部、誘蟲燈的底部設置有黏附板,箱體內腔的底部設置有處理倉,處理倉的頂部安裝有高溫電絲管,箱體的外壁安裝有電機,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貫穿處理倉的轉軸,轉軸的外部均勻分布有刀片,處理倉的底部設置有出口和收集盒,收集盒的兩側連接有滑塊,箱體內壁的底部設置有滑槽,滑槽與滑塊相互配合。其中,黏附板的一側連接有卡塊,箱體內壁的頂部設置有卡槽,卡塊與卡槽相互配合,通過設置卡塊與卡槽,便于更換黏附板。
此外,電機的底部設置有支撐板,支撐板與箱體固定連接,支撐板能為電機提供支撐力,增強其穩定性。箱體的頂部設置有掛鉤,掛鉤的內側設置有防滑紋,通過設置掛鉤便于將箱體懸掛,提高實用性。誘蟲燈的外部有保護罩,保護罩上設有散熱孔,能有效保護誘蟲燈,散熱孔能讓誘蟲燈的熱量散發,防止高溫對誘蟲燈造成損壞。處理倉的底部凹型結構,能使粉碎之后的害蟲尸體快速從出口進入收集盒內。
3 操作方式與應用優勢
筆者設計的林業食葉害蟲防治裝置在使用時,通過誘蟲燈能夠吸引周圍的害蟲,被吸引的害蟲進入箱體后會被電網電死,沒有被電死的害蟲會被黏附板黏附,當黏附板需要更換時,將卡塊連帶黏附板從卡槽內取出即可,被電死的害蟲會掉落到處理倉,之后會經過高溫電絲管,在高溫電絲管的作用下,能夠將害蟲尸體蒸干,之后電機帶動轉軸轉動,轉軸帶動刀片旋轉,刀片能夠將害蟲尸體粉碎,粉碎之后的害蟲尸體從出口掉落到收集盒內,對粉碎后的害蟲尸體進行收集,然后將滑塊連帶收集盒從滑槽內滑出,將粉碎后的害蟲尸體倒出,然后再向粉碎的害蟲尸體內添加營養液,形成肥料,對樹木進行施肥,并且滑塊與滑槽能夠使收集盒快速安裝與拆卸,且方便清洗收集盒。
此外,筆者設計的林業食葉害蟲防治裝置能夠對尸體進行環保處理,方便害蟲收集盒的安裝、拆卸與清洗,進一步提升了害蟲防治效率。采用該裝置可對林業病蟲害進行物理防治,具有高效、環保和耐用等特點。一是通過設置誘蟲燈,便于吸引害蟲,通過設置電網,便于將害蟲電死,通過設置黏附板,便于使害蟲黏附在黏附板上,相比于傳統使用單純粘貼板的裝置,防治效率更加明顯。二是通過設置高溫電絲管,便于將害蟲尸體蒸干,同時對蒸干的害蟲尸體進行粉碎回收處理,相比于傳統的林業食葉蟲害防治裝置,害蟲尸體處理效率更高,處理方式也更加環保。三是設置了收集盒,能對粉碎之后的害蟲尸體進行收集,通過設置滑塊與滑槽,收集盒的安裝、拆卸和清洗更加方便,相比于傳統的林業食葉蟲害防治裝置,減少了蟲體對裝置的污染,使得防治裝置更加耐用,使用壽命更長,有效降低了林業食葉害蟲的防治成本。
4 應用效果分析
為進一步檢驗該林業食葉害蟲防治裝置的實際應用效果,選擇治力關林場某槐樹育苗基地對林業食葉害蟲防治效果進行探究。在面積相同、長勢相似、種類一致、管護方式相同的兩個槐樹育苗地分別放置傳統昆蟲誘集箱和該林業食葉害蟲防治裝置,對食葉害蟲進行誘殺,誘殺時間為5—7月,每天21:00開燈,天亮關燈(下雨天除外),每隔1周清理裝置內蟲體。結果顯示,運行1個月后殺蟲效率明顯下降,使用傳統昆蟲誘集箱進行防治的槐樹發病率為1.95%,要遠高于應用該林業食葉害蟲防治裝置進行防治的槐樹發病率(0.85%);同時,應用該林業食葉害蟲防治裝置進行防治的槐樹枝葉繁茂,長勢喜人,成材率更高。
5 結束語
冶力關林場喬木樹種有100余種,主要有云杉、冷杉、油松、華山松、紅樺、白樺、櫟樹等。這些樹種易受食葉蟲害的侵蝕,會對林場的整個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威脅[15-16]。為此,必須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保障場內林木的健康發展[17]。筆者設計的林業食葉害蟲防治裝置能夠對蟲體進行環保處理,方便害蟲收集盒的安裝、拆卸與清洗,進一步提升了害蟲防治效率。相比于傳統的林業食葉蟲害防治裝置,該設計具有高效、環保和耐用等特點,使用壽命更長,可有效降低林業食葉蟲害的防治成本,能顯著提升防治效率,從而保障林木資源的健康生長,適宜在林業食葉蟲害防治中積極推廣。
參考文獻:
[1]吳卓偉.探析人工造林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J].種子科技,2020(3):113-114.
[2]張穎,羅萌,路玉祥.美國白蛾發生及防治技術[J].現代農村科技,2021(12):33-34.
[3]李建國,李博,張維強.現代物理技術防治農林病蟲害:綠色植保的發展新趨勢[J].農業工程,2012(10):4-7.
[4]許成國,張岱松,劉藝軍.北方地區園林植物主要食葉害蟲的綜合防治技術[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17(3):54-55.
[5]孫丹萍,黃少彬.園林植物有害生物控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6]關繼東.林業有害生物控制技術[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7.
[7]周青.商丘市楊樹食葉害蟲發生規律及成災原因分析[J].河南林業科技,2013(2):12-15.
[8]徐福元,徐明,劉云鵬,等.楊樹食葉害蟲楊舟蛾生物控制技術研究及應用[J].江蘇林業科技,2015(1):1-7.
[9]李雪,喬元寶,喬龍,等.淺析無公害防治技術在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中的應用[J].農業災害研究,2021(11):12-13.
[10]劉靜訓.人工林害蟲的防治[J].中國科技投資,2013(25):382.
[11]向紅.簡述人工林病蟲害防控對策[J].科學與財富,2016(7):132.
[12]吳錫麟,葉功富,陳德旺,等.森林生態系統管理概述[J].福建林業科技,2002(3):84-87.
[13]門宗彪,門闊.森林撫育對森林生態系統的影響[J].鄉村科技,2020(2):73-74.
[14]楊麗會.森林撫育技術及其作用[J].現代園藝,2015(2):174-175.
[15]袁貴明.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江西農業,2017(17):90.
[16]李素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河南農業,2020(20):40-41.
[17]楊忠岐.我國重大林木害蟲生物防治研究進展[J].林業實用技術,2018(4):40-43.
作者簡介:藺紅光(1973—),男,大專,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木育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