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4日,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河南省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指出,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0 666 67 hm2以上。其中,夏糧面積穩定在5 666 67 hm2以上,秋糧面積穩定在5 066 67 hm2以上。油料播種面積穩定在1 600 000 hm2以上。其中,花生面積穩定在1 300 000 hm2以上。
《方案》強調,在2024年,依托已建200 000 hm2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在建266 667 hm2示范區,集中打造466 667 hm2小麥高產示范區。在高標準農田建成區,加快單產恢復,帶動全省小麥總產達到375億kg以上;在水肥條件好的高標準農田建成區、示范區,集中打造666 667 hm2玉米高產示范區、33 333 hm2大豆高產示范區、33 333 hm2水稻高產示范區,力爭全年糧食總產達到682.5億kg。集中打造66 667 hm2花生高產示范區,總產達到62.5億kg以上。
《方案》指出,到2025年,在高標準農田建成區、示范區,集中打造1 000 000 hm2小麥高產示范區、1 333 333 hm2玉米高產示范區、53 333 hm2大豆高產示范區、66 667 hm2水稻高產示范區,帶動全省小麥單產突破450 kg、玉米單產突破420 kg、水稻單產突破550 kg、大豆單產突破170 kg,力爭全年糧食總產達到700億kg。集中打造100 000 hm2花生高產示范區,總產達到63.5億kg以上。
《方案》強調,在2026—2030年,主要糧油作物集成創新的單產提升技術模式和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融合共促機制逐步在高標準農田建成區、示范區全面推行,推進糧油作物單產穩步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700億kg以上,油料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65億kg以上。
《方案》明確了河南省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技術路徑。在小麥方面,重點是“優化品種布局、深耕深翻整地、適期適墑播種、播前播后鎮壓、肥水合理促控、災害綜合防范”。在品種上,重點選育推廣高產穩產、抗病抗逆、優質專用品種。旱地小麥重點選育推廣抗旱節水穩產品種,稻茬小麥重點選育推廣抗穗發芽、抗赤霉病品種。在技術上,重點集成推廣深耕耙壓整地、小麥適期適墑適量適深播種、鎮壓保墑增墑、澆水防凍抗旱、后期“一噴三防”等關鍵技術,防范干旱、倒春寒、干熱風、爛場雨等自然災害,抓好條銹病、赤霉病、莖基腐病、蚜蟲和多花黑麥草等病蟲草害統防統治,確保小麥安全高效生產。
在玉米方面,重點是“精準播種、增加密度、化控防倒、防止脫肥、適時晚收”。在品種上,推廣耐密多抗宜機收高產品種,力爭平均種植密度達到4 500株以上。在技術上,集成推廣玉米密植滴灌精準調控、后期“一噴多促”、適時晚收等關鍵技術,防范高溫、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抓好南方銹病、玉米螟、黏蟲、棉鈴蟲等重大病蟲害統防統治,持續提升玉米單產水平。
在大豆方面,重點是“合理密植、種子包衣、精細播種、防治癥青”。在品種上,選育推廣耐密高產多抗品種。在技術上,集成推廣合理增密、免耕覆秸或條帶清茬精播、接種根瘤菌、水肥一體化、低損收獲等關鍵技術,穩定發展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以癥青綜合防控為重點抓好病蟲害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
在水稻方面,重點是“集中育秧、機械插秧、節水灌溉、側深施肥、‘一噴多促’”。在品種上,選育推廣耐高溫、抗倒伏、抗稻瘟病等優質高產品種。在技術上,集成推廣工廠化育秧、機械化插秧、增密減氮、側深施肥、節水好氧灌溉等關鍵技術。在豫南適度發展再生稻,突出抓好稻飛虱、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稻瘟病、稻曲病、紋枯病等病蟲害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
在花生方面,重點推廣“種子包衣、起壟種植、科學施肥、精準調控、綠色防治、科學收儲”技術模式。在品種上,選育推廣高產、高油酸、高油、高蛋白優質品種。在技術上,集成推廣起壟種植、全生育期精準調控、病蟲害綠色防治、機械化收獲等關鍵技術,突出抓好甜菜夜蛾、棉鈴蟲、蠐螬、青枯病、白絹病、莖腐病、葉斑病等病蟲害統防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