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修訂印發了《“十四五”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工程和托育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指出,到2025年,在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下,堅持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進一步改善養老、托育服務基礎設施條件,推動設施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增強兜底保障能力,增加普惠性服務供給,提升養老、托育服務水平,逐步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健全縣鄉村銜接的三級養老服務網絡,不斷發展和完善托育服務體系。
《方案》明確了建設任務和建設標準。在建設任務方面,一是建設養老服務體系;二是建設托育服務體系;三是落實重大決策部署的建設項目。在建設標準方面,一是各地要科學規劃公辦養老、托育服務設施建設的用地、面積、功能和裝備結構,參照《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設計標準》(JGJ450—2018)、《托兒所、幼兒園建筑設計規范》(JGJ39)等標準規范,合理確定項目建設內容和建設規模,避免鋪張浪費、貪大求洋。二是普惠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的功能布局、參數設置等可參考《老年養護院建設標準》(建標144—2010)相關規定,普惠托育服務設施建設的功能布局、參數設置等可參考相關標準規范,結合當地實際合理設定建設內容和建設規模。建筑環境及消防設施配置要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8版)、《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50140)等相關標準規范要求。
《方案》強調,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工程和托育建設專項項目遴選過程中,優先考慮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區域重大戰略以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要求,并積極向脫貧地區、民族地區、邊境地區、革命老區等重點地區傾斜。
《方案》指出,“十四五”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工程和托育建設相關項目的實施責任主體負責落實建設資金,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根據國家財力狀況統籌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逐年安排,滾動實施。建設任務可根據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情況和項目執行情況展期實施。地方政府、項目單位等要發揮主體責任,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投入,加強規劃組織實施。原則上,中央預算內投資重點布局支持省、市級(含區)養老托育服務體系建設。為推動完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關于托育服務發展的目標要求,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縣城公辦托育服務能力建設項目。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健全縣鄉村銜接的三級養老服務網絡,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三級養老服務網絡中的縣級養老服務中心建設。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健全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產糧大縣的公辦養老服務機構和公辦托育服務機構項目。
《方案》明確了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標準。一是公辦養老服務能力提升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原則上按照東、中、西、東北地區(含根據國家相關政策享受中、西部政策的地區)分別不超過平均總投資的40%、60%、80%、80%的比例進行支持(產糧大縣方向另行規定)。二是普惠養老城企聯動專項行動,采用定額補助的方式,按每張養老床位5萬元的標準給予支持。三是公辦托育服務能力建設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原則上按照東、中、西、東北地區(含根據國家相關政策享受中、西部政策的地區)分別不超過平均總投資的40%、60%、80%、80%的比例進行支持(產糧大縣方向另行規定)。四是普惠托育服務專項行動建設項目,采用定額補助的方式,按每個新增托位2萬元的標準給予支持。
《方案》要求創新機制。一是鼓勵制定并承諾實施一攬子解決方案,二是鼓勵明確項目運行方案,三是鼓勵培育運營能力強的服務機構,四是引進金融機構降低企業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