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促進內黃縣甜瓜產業發展,根據當地氣候特點,引進適宜保護地栽培的優質高產薄皮甜瓜新品種(博洋96)。通過品種選擇、播種育苗、定植前準備、適時移栽、田間管理、授粉、病蟲害防治、適時采收等科學管理技術,經2 a試種后發現,博洋96薄皮甜瓜在早春保護地栽培時,植株生長良好、病蟲害發生輕、結果多,且產量高、品質優。這說明從天津市引進的博洋96甜瓜新品種在內黃縣試種成功,且適宜在日光溫室內栽培。
關鍵詞:溫室;早春茬;薄皮甜瓜;博洋96
中圖分類號:S652.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7909(2024)6-75-3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06.015
0 引言
目前,內黃縣甜瓜種植面積超過4 000 hm2,產量超過30萬 t。內黃縣生產的甜瓜以優良品質而獲得消費者青睞。目前,越來越多的科技工作者對薄皮甜瓜栽培技術進行研究[1-3]。
內黃縣早春甜瓜種植以溫室和塑料大棚栽培為主,通過科學管理,在提高甜瓜產量和品質的同時,種植戶也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為當地農業轉型升級和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支撐。2022年,博洋96薄皮甜瓜在內黃縣高堤鄉產業扶貧就業點日光溫室內成功試種。博洋96是從天津市引進的高產、優質、薄皮甜瓜品種,深受消費者喜愛。博洋96薄皮甜瓜于5月初陸續上市,每667 m2的產量在5 000 kg左右,市場批發價為6~8元/kg,每667 m2的產值為3萬~4萬元。筆者對博洋96薄皮甜瓜高效豐產栽培技術進行研究,以期為其他類似項目的開展提供參考。
1 品種選擇
優選薄皮型博洋系列甜瓜品種進行引種、試種。該系列甜瓜具有植株生長勢強、莖蔓粗壯、葉色深綠、綜合抗性強、連續坐果能力強、商品果率高、風味好等優點,成熟后的果實含糖量為14%~16%。
2 播種育苗
2.1 播期
博洋96薄皮西瓜早春定植以棚內地溫在12 ℃以上為基準,向前推25 d左右為最佳播種期。據此推算,內黃縣早春茬甜瓜播種時間為1月中下旬,苗齡為25~30 d。
2.2 播前準備
2.2.1 選地、整地消毒
薄皮甜瓜忌重茬種植,宜在土層深厚疏松、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種植。此外,在大棚種植過程中,還要進行高溫悶棚處理。
2.2.2 床土配制
育苗使用的營養基質可以是瓜類作物專用基質,也可將大田土、草炭、有機肥按5∶4∶1的體積比混合均勻,然后裝入50孔穴盤??蓢娛?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用配制好的枯草芽孢桿菌溶液對苗床營養基質進行消毒處理。
2.2.3 種子處理
先晾曬種子,再將種子用紗布包好,于55~60 ℃溫水中浸泡15~20 min后冷卻,在室溫條件下再浸泡6~8 h。將浸后種子撈出洗凈,并用濕棉布包裹,放在28~30 ℃的環境中進行催芽,當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2.2.4 嫁接
由于內黃縣常年種植甜瓜,為防止出現死棵和土傳病害加重的現象,以南瓜幼苗為砧木,用靠接或貼接法進行嫁接育苗。
2.3 播種方法
建議在晴天上午播種甜瓜種子,播種前1 d要將穴盤澆透。每個營養缽中播種1粒健康種子,且胚根朝下,播種后覆蓋1 cm厚的土,在澆至底孔滴水后蓋上遮陽網。
2.4 苗期管理
2.4.1 溫度
甜瓜出苗前,苗床溫度白天為28~32 ℃,夜晚為18~22 ℃;出苗后,苗床溫度白天為25~30 ℃,夜晚為在15~20 ℃;破心后,苗床溫度白天為25~30 ℃,夜晚為18~20 ℃。為了使瓜苗能盡快適應定植后的環境,移栽前7~10 d,苗床溫度白天為22~25 ℃,夜晚為15~17 ℃,有利于甜瓜花芽分化和培育壯苗 [4]。
2.4.2 濕度
瓜苗出土前,棚內空氣濕度應維持在60%~70%。定植前5 d要控制澆水量,并揭開遮陽網進行煉苗培壯,當有3片左右真葉時即可定植。
3 定植前準備
定植前2個月做好覆膜提溫、整地工作。甜瓜喜肥,定植前每667 m2施用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料4 000 kg、鉀肥20 kg和復合肥40 kg。可用甲基托布津來防治地下害蟲,用沖施路富達、阿維菌素來防治根結線蟲病。采用大小行起壟的種植方法,每畦2行,畦寬70 cm,壟高30 cm、壟溝寬40 cm。
4 適時移栽
4.1 移栽時間
于1月中旬進行移栽,溫室內最低溫度要控制在13 ℃左右,最好在晴天上午移栽,移栽時的苗齡是2葉1心[5]。
4.2 移栽密度
移栽薄皮甜瓜時,每公頃的株數為34 500~36 000株。移栽植時,行距為60~90 cm,株距為35~40 cm。
4.3 移栽期管理
移栽前,用碧護生根劑對甜瓜幼苗進行蘸根處理。移栽后應立即澆水(加入碧護生根劑)。幼苗定植后,要密閉風口,這樣有利于緩苗,但若棚內濕度過高,可在中午通風15 min左右。
5 田間管理
5.1 溫度管理
移栽幼苗后,緩苗期白天溫度應為28~32 ℃,夜晚溫度應為14~18 ℃;甜瓜幼苗緩苗3~5 d后,白天溫度應為25~30 ℃,夜晚溫度應為13~18 ℃;甜瓜進入伸蔓期后,白天溫度應為28~30 ℃,夜晚溫度應為12~16 ℃;甜瓜開花坐瓜后,白天溫度應為28~30 ℃,而當午后溫度降至28 ℃及以下時,要關閉通風口,夜晚溫度應為14~18 ℃;4月初,甜瓜進入結果期,白天溫度應控制在28~32 ℃,夜間溫度應控制在15~18 ℃[6-8]。
5.2 水肥管理
移栽幼苗后的7~10 d內澆灌緩苗水。當瓜苗開花坐果時,每隔10 d噴施1次葉面肥,共施用2~3次,以提升甜瓜品質[9]。當甜瓜幼果長到雞蛋大小時,要澆膨瓜水、施膨瓜肥,可隨水滴施平衡型硫酸鉀復合水溶肥(用量為20 kg/667 m2)。15 d后再澆第2次膨瓜水,并施硫酸鉀水溶肥(用量為20 kg/667 m2),可促進甜瓜膨大。在甜瓜其他生長階段,應根據土壤墑情來澆水,但在甜瓜采收前10 d應停止澆水,可提高甜瓜含糖量。
5.3 吊蔓
當甜瓜秧苗長到約30 cm時進行吊蔓,把吊繩盤繞到瓜秧上,并引導其向上生長。盤瓜時,不要用力拉扯植株,且吊瓜繩不宜捆得太緊。
5.4 整枝打杈
薄皮甜瓜多采用雙蔓栽培方式。當植株長到5片真葉時進行打頂,留2條長勢健壯的子蔓作為主蔓,去除其余子蔓,抹除子蔓6節以下的全部側蔓,并留7~12節子蔓結瓜。當子蔓長出2片葉時掐尖,并將13節以上的孫蔓全部打掉。應選擇在晴天中午進行整枝打杈,以提高甜瓜的抗病能力。
6 授粉
甜瓜是雌雄異花同株的植物,要通過蜜蜂等昆蟲或人工方式才能實現異花授粉。
6.1 蜜蜂授粉
在甜瓜初花期,將蜂箱放在棚室中部,每667 m2放蜂8 000只,蜂箱距地面30 cm,蜂巢門朝東或朝南。應在蜂箱上搭草簾或棉墊,用來夜間保溫。若甜瓜花粉少,則應在蜂巢門附近放白糖水(白糖與水的質量比為1∶1)作為飼料。為訓練蜜蜂采蜜,可將甜瓜的雄花摘下后浸入白糖水中,用來飼喂蜜蜂,從而幫助蜜蜂傳粉[6]。
6.2 人工授粉
一般在8:00—10:00進行人工授粉。在甜瓜將要開花時,選肥大的雄花,將甜瓜瓜胎蘸到授粉藥中,以獲得細柄、小臍的甜瓜。
7 病蟲害防治
7.1 病害防治
7.1.1 霜霉病
在防治甜瓜霜霉病時,應以預防為主。在該病發生初期,可噴施50%烯酰嗎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72%霜脲氰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用錳鋅氟嗎啉可濕性粉劑100~150 g/667 m2,兌水45~75 kg進行噴施,每隔7~10 d噴1次,共噴2~3次[4]。
7.1.2 白粉病
甜瓜白粉病應以預防為主,可噴施25%嘧菌酯懸浮劑1 500~2 500倍液進行預防。當白粉病發生危害時,可選用30%醚菌酯懸浮劑2 000~2 500倍液、10%苯醚菌酯懸浮劑1 000~2 000倍液、30%醚菌酯·啶菌酰胺懸浮劑2 000倍液,每隔7 d左右噴1次,連噴2~3次,注意要輪換交替使用不同藥劑。
7.2 害蟲防治
為防止煙粉虱、白粉虱等害蟲遷飛入室,可在溫室通風口處掛置避蟲網。待甜瓜定植后,用黃板來誘殺害蟲,在棚內東西方向每隔2 m懸掛1個黃板,每667 m2懸掛30~40個黃板,黃板與植株高度持平,并置于甜瓜行間。當蟲害剛發生時,可噴施阿維菌素2 000倍液+3%啶蟲脒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2 000~3 000倍液,每隔5~7 d噴施1次,連噴3~4次。
8 適時采收
一般在甜瓜坐瓜后35 d左右,當瓜葉周圍出現黃化、瓜柄附近茸毛脫落、果實表面光滑、瓜頂臍部開始變軟時采收。采收時要留3~5 cm長的瓜梗,輕拿輕放,并在陰涼處存放。
9 結束語
薄皮甜瓜已成為安陽市內黃縣設施栽培的主要果蔬之一。為進一步提高瓜農生產的積極性和甜瓜的經濟效益,促進內黃縣甜瓜產業發展,當地農業科技人員應篩選出適合在內黃縣早春茬保護地栽培的薄皮甜瓜新品種,總結成熟的高效豐產栽培技術,進而促進內黃縣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
未來,學術界和產業界還要繼續合作,共同推動薄皮甜瓜栽培技術發展,包括進一步優化種植模式、提高水肥管理效率、研發新的病蟲害防治方法等。同時,加強對甜瓜品種的選育和改良,以適應不同的種植環境和市場需求。通過不懈努力來實現薄皮甜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優質的甜瓜。
參考文獻:
[1]于翠香,張海燕,張宇航,等.薄皮甜瓜果實性狀的相關性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20(22):47-50.
[2]劉小平,喬智軍.博洋9號甜瓜綠色栽培技術[J].西北園藝(綜合),2020(1):3-4.
[3]譚明明,張玉,晏莉霞,等.砧木嫁接對薄皮甜瓜生長特性的影響[J].農業與技術,2021(6):64-66.
[4]沈劍.溫室早春茬薄皮甜瓜博洋9號高效豐產栽培技術[J].農村科技,2022(2):57-60.
[5]王欽,張若緯,彭冬秀,等.天津市薄皮甜瓜早春塑料大棚栽培技術[J].長江蔬菜,2022(1):29-31.
[6]聞小霞,郭云平,軒華強.早春茬保護地博洋61薄皮甜瓜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22(6):43-44,47.
[7]郎德山,肖萬里.薄皮甜瓜博洋9號早春茬雙蔓整枝栽培技術[J].中國蔬菜,2018(11):98-100.
[8]張付蕓,婁華敏,樊宏偉,等.臨沂地區薄皮甜瓜溫室栽培技術[J].長江蔬菜,2021(13):63-65.
[9]高越,劉秀杰,劉繼秀,等.黑龍江省薄皮甜瓜棚室高產栽培技術[J].黑龍江農業科學,2021(3):135-136,140.
基金項目:安陽市重大專項“設施新品種薄皮甜瓜栽培技術集成示范與推廣”(2021A01NY009);安陽工學院博士基金項目“艾草根際微生物的分離鑒定及其在生態修復中的應用研究”(BSJ2020003);安陽市科技計劃項目“大蒜套種花生輕簡高效栽培模式研究與示范”(2022C01NY033);安陽工學院博士后科研基金項目“紅球菌Y-1菌株的全基因組學研究”(BHJ2021006)。
作者簡介:吳秋芳(1974—),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植物保護和環境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