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
雖然錢不是真的,但是陳世平拾金不昧的精神是真的。
年過半百的陳世平是宜賓市翠屏區大觀樓街道環衛站的一名普通環衛工人。自從事環衛工作以來,不管是刮風下雨還是烈日炎炎,嚴寒還是酷暑,他總是堅守自己的崗位,沒有一點怨言,秉持著勤勉的精神和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素質,在實際工作中埋頭苦干、任勞任怨,無私奉獻。一次清理垃圾桶時,陳世平拾到裝著10萬元現金的袋子,他立即把情況上報給環衛站負責人及街道領導并前往街道派出所報案……
拾金不昧,悉數上交
陳世平從事環衛工作已經十多年,是一名“老環衛”。2023年10月26日,陳世平像往常一樣穿梭在西街113號到115號垃圾桶之間,清理垃圾。當他打開115號(鄉村基旁)垃圾桶時,一個印著中國農業銀行標志的破舊提袋引起了他的注意。當時他以為是誰不要扔掉的,就順手撿了起來準備扔到清運車里面,沉甸甸的手感,讓他意識到這份“垃圾”的不同尋常。陳世平打開袋子,發現袋中竟裝著一大捆現金,根據現金塑封信息得知,這捆現金有整整10萬元。“哎喲,這也太不小心了!”看到眼前這么多錢,家境并不富裕的他并沒有選擇私自處理,一心只想著將錢歸還失主。“掉個兩三百我都會著急,更別提是這么大一筆錢。”他想無論是誰丟了東西,一定會回到去過的地方尋找,于是陳世平在拾到袋子的路段附近一邊打掃衛生一邊尋找失主。但是兩個小時后仍然不見失主身影,無奈之下,陳世平將具體情況上報給了環衛站相關負責人及街道相關領導。隨后,在街道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前往大觀樓街道派出所報案,將巨款如數上交。經民警聯系當地銀行進行鑒別,結果發現這捆現金屬于練功鈔,無金融屬性。目前已被銀行收回。雖然錢不是真的,但是陳世平拾金不昧的精神是真的。
工作勤懇,盡職盡責
陳世平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環衛工人,現在每月工資兩千多元,其愛人已經退休,退休金一千多元。不管是狂風暴雨,還是烈日炎炎似火燒,他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做著臟、苦、累、險的工作,晝夜交替、寒來暑往、日復一日地穿梭在工作路段中。在西城埆、商業街責任路段工作中,一大早他就頂著難聞的臭氣,開始了每天清運垃圾的工作。由于此路段飯店、商鋪較多,因此人流量、車流量較密集,垃圾產生量大,但陳世平總是全天候對重點路段、人員密集區域積極主動清理清運垃圾,確保落地垃圾及時得到清理,最大程度保證街面干凈整潔。
當環衛工人晚上在大街上辛勤勞作時,相信大多數市民已經進入夢鄉;當寂靜的大街上還未有一個人影時,他們早已拿著掃把、開著垃圾清運車奔波在大街小巷。橘紅色的工作服在路燈的輝映下,閃爍著點點光芒,他們沒有豪言壯語,只是默默奉獻,裝扮著宜賓這座“宜居、宜人、宜游”的美麗城市。迎著朝陽去,披星戴月歸,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陳世平恪守著“臟了我一人,潔凈千萬家”的信念,在平凡的工作中,以實實在在的行動擔當起一份責任,是環衛工人們學習的榜樣。
持之以恒,踐行誠信
在“意外之財”面前,陳世平說:“我們雖然窮點,但是再窮也不能貪圖別人的錢。”他始終秉承著“物歸原主是我們的一種心愿,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的信念,及時將撿到的錢財全部上報,他拾金不昧的舉動體現著普通勞動者身上樸實而又彌足珍貴的高尚品德。他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裝扮著我們生活的環境,也用樸素的行動與語言,傳遞正能量,在扮“靚”城市的同時不忘照“亮”人心。
因為工作性質的原因,堅守在環衛一線的他們經常撿拾到市民丟失的物品,但每一次他們都是想盡一切辦法尋找失主并“完璧歸趙”。環衛工人的工作雖然平凡,但他們善良正直的品性卻如金子一般璀璨。拿起掃帚,他們是城市的“美容師”;放下掃帚,他們是傳統美德的踐行者,他們用辛勤的勞動和汗水美化城市環境,在平凡崗位中彰顯了這座城市的文明和社會美德,他們用自身實際行動凈化著我們的心靈,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