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與表達是攝影的本質功能。人文紀實攝影是人文攝影的一種表現手法。以紀實攝影的手法記錄和表現人類社會的文化現象,反應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人們的生存狀態、精神生活的攝影樣式,都可稱之為人文紀實攝影。在這里,攝影是手段、是媒介,紀實是手法、是表現形式,人文是記錄和表現的核心內容。人文紀實攝影強調真實性,關注現實、記錄歷史、揭示人性。其核心是人,是人類關懷,生命關懷,其拍攝題材可謂包羅萬象,是攝影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
無論出于什么原因去攝影,筆者認為真正意義上的攝影,尤其是從事人文紀實攝影的攝影人必須要有內生動力驅使,找到自己攝影的“原動力”,帶著真摯的情感去拍攝才能拍出好的人文作品。只有要拍攝的題材或內容與你有關了,你才會從心底里喜歡這個選題,有感而發拍出有情感的人文影像,而不是漫無目的見啥拍啥。
人文紀實攝影是記錄和表現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反映的是人與人、人與社會等關系。這就要求從事人文紀實的攝影人要有社會責任感、使命感,要關注社會變革、關注人類生活,如果對社會漠不關心,就談不上進行人文攝影,也就拍不到好的人文作品。
真實是紀實攝影的生命。離開真實,紀實攝影就無從談起。攝影是再現與表現的有機統一。再現是對被攝事物的真實記錄,表現則是攝影人通過現實場景的畫面截取來表達其思想主張。因此,人文紀實攝影要在強調真實記錄的同時,還考驗著攝影人對現場的把控能力和影像的價值判斷能力??梢哉f,攝影人的主觀立場影響著影像的價值判斷,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攝影觀,有什么樣的攝影觀就會有什么樣的作品。將影像的真實與攝影人主觀意識有機統一,是提升人文紀實攝影作品內涵的根本所在。只有將個人主觀意識滲透到現實場景的影像表達中,人文紀實攝影才能超越記錄,上升到思想層面。
攝影是與社會發展、百姓生活最為緊密的藝術形式之一,具有紀實性和藝術性等特點。人文紀實攝影要求以客觀記錄的方式來關注社會生活、自然環境生態、民俗風情等各類題材,具有記錄和保存歷史的價值。隨著全民攝影的興起,人們的審美水平不斷提升,人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進程中對美和藝術的需求層次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我們攝影人在用鏡頭記錄時代發展的同時,還要注重影像美感的表達,將人文紀實攝影的客觀記錄與藝術表現完美融合。好的人文紀實攝影作品一定是超越記錄的紀實,不僅僅是記錄時代、見證歷史、揭示人性,還要求通過攝影語言的運用、提煉,使作品更具藝術感染力。
王奇杰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瀘州市攝影家協會主席,瀘州市文化館副研究館員。在《中國攝影報》、學習強國、人民網等主流媒體發表攝影作品上百件,多次入展省級、國家級攝影展覽。《川江厚土》(組照)獲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2022年度“百佳推優”工程優秀原創文藝作品以及2023年第三屆四川藝術節四川文華獎美術獎(攝影類)入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