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城市化進程中,城市家具設計作為城市生活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城市文化與地域特色的傳承與表達。地域文脈作為城市家具設計的重要元素之一,其運用不僅能夠增強城市家具的地域性與文化性,更能夠促進城市居民對于自身文化傳統的認同與情感聯結。
“城市家具”一詞始于20世紀60年代的發達國家。2015年國務院召開的《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 改進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第一次提到“城市家具”相關概念。城市家具,主要包含在城市街道及城市公共空間中的各類家具——路燈、候車亭、自行車停放架、垃圾桶、座椅、指示牌、藝術裝置及聲屏障等。城市家具的系統設計是一個綜合考慮功能、美觀、環保、人性化等因素的復雜過程,不僅要考慮家具的功能性和實用性,還要考慮到其與城市環境的融合度、美觀度以及對人們生活和活動的影響。旨在為城市居民提供舒適、便利和美好的公共環境。
在當代城市化進程中,城市家具設計作為城市生活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城市文化與地域特色的傳承與表達。地域文脈作為城市家具設計的重要元素之一,其運用不僅能增強城市家具的地域性與文化性,更能促進城市居民對自身文化傳統的認同與情感聯結。
一、地域文脈與城市家具設計
“地域文脈”指地域特有的文化、歷史、人文等元素所構成的文化背景和精神內涵。城市家具設計的特點在于其需要兼顧功能性、美學性與文化性,而地域文脈能夠為城市家具設計提供豐富的靈感與內涵。
(一)文化傳承與表達
中國自古就有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的精神。地域文脈作為一種歷史文化的延續,承載著特定地域的歷史、民俗、傳統工藝等豐富資源。在城市家具設計中,設計者可以通過對當地傳統文化的挖掘與理解,將這些文化元素融入家具設計中,以此傳承與弘揚地域文化,使家具作品具有更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
(二)地域特色的體現
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自然環境、氣候條件、人文風情等特點,這些特點往往會對當地的生活方式、建筑風格、裝飾藝術等產生深遠影響。在城市家具設計中,設計師可以從地域特色出發,挖掘和運用當地的建筑風格、材料特性、裝飾元素等,使家具設計與所處地域相互契合,展現出鮮明的地域特色和獨特的地域風情。
(三)與城市環境的融合
城市是多元文化的交匯地,不同文化的碰撞與融合賦予了城市獨特的魅力與活力。在城市家具設計中,地域文脈的運用不僅局限于傳統文化的傳承,更可以通過與城市環境的融合,使家具作品與城市的氛圍、人文景觀相互呼應,增強家具與城市環境的和諧感,提升城市家具的整體品質和舒適度。
(四)社會認同與情感聯結
城市家具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設計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功能需求,更是為了與人們的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相契合。通過地域文脈的運用,城市家具設計可以引發人們對于地域文化的認同與情感聯結,使人們在使用家具的過程中產生對家鄉、對文化傳統的回憶與情感共鳴,從而增強人們對城市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二、城市家具設計中的地域文脈體現
城市文化是城市發展與演變的產物,其特征和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地域文脈與城市家具設計的關系密切,地域文脈的特色和精髓往往能夠在城市家具設計中得到體現。
(一)形態設計與結構構造
地域文脈對家具的形態設計與結構構造也有重要影響。設計師可以借鑒當地建筑物的風格特點,如非遺竹編中的編織構造形態、竹子和竹葉的形態等,將這些元素融入城市家具的設計中,使家具呈現出與當地非遺技藝相呼應的形態與結構。此外,地域特有的生活習慣與使用需求也會影響家具設計,設計師需要尊重地域文化,然后結合當地人的生活方式,打造出更符合當地需求的家具作品。
(二)材料選擇與工藝技術
地域文脈對材料選擇與工藝技術的影響十分深遠。城市家具所需材料應優先考慮戶外環境氣候的影響,此外,材料的耐蝕性、易清潔、抗老化都是選材應滿足的基本條件。設計師可以選擇當地具有代表性的原材料,以此體現地域的文化傳統與特色。如,在中國四川地區,設計師可以選擇竹材作為城市家具的部分原材料,并采用新工藝加工成竹鋼材料應用在城市家具上,以此展現四川獨特的自然環境與人文風情。
(三)色彩搭配與裝飾元素
地域文脈還可以通過色彩搭配與裝飾元素的運用來體現。設計師可以選擇當地常用的色彩,或采用當地特有的裝飾圖案、紋樣等,為家具注入地域特有的美學元素。如,在成都天府廣場的城市家具設計中常見到墨綠色和金色以及精美的三星堆元素圖案,這些元素都體現了四川地域的文化特色與審美取向。
(四)尺度與溫度
布置在城市公共空間中的城市家具,不僅要體現地域文脈符號,還要滿足使用者與城市管理方的需求。城市家具的安全方便、尺度合理與形態美觀是設計“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更重要的是注重人的情感需求。關懷人的城市家具能給人舒適的情感體驗,好的城市家具設計能讓各類使用群體體驗到城市的溫度。
三、案例分析與實證研究
在以城市中的“蠶叢文化”為文脈背景的實踐案例中,設計者從搜集的與蠶叢氏相關歷史文獻里了解到蠶叢氏在蜀地開創的農桑文明,以及他對中國蠶桑絲綢發展作出的偉大貢獻。從這一華夏文明史中提煉出了蠶紋與蠶叢符號等形態特征,使用綠色與金色搭配,通過藝術設計加工,使得城市家具能較好地呈現出古蜀文化特征,地域文脈特征明顯。通過對“蠶叢文化”在城市家具設計的運用,為城市街道景觀環境注入新的文化內涵與地域特色。
另外,城市家具設計不僅僅是視覺形式上的,設計應該是感性與理性思維并存。首先應考慮城市家具的功能性,在城市公共空間中,城市家具承載了為城市服務,提供照明、休憩、等候、指示、環衛等諸多功能特性,其所涉專業領域眾多。如,路燈照明對燈光照度、色溫、功率及使用壽命等就有嚴苛標準,同時也應考慮其節能與維護,需結合先進智能控制手段,對整座城市的路燈運行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除此之外,設計過程中也應考慮經濟性與科學性。如,街道上的路燈可以結合交通服務中交通信號燈、道路指示牌、監控設施等進行“合桿設計”,不僅經濟節約,路上的桿體也變得干凈整齊。
城市家具的設計與實施,涉及道路景觀、市政管網、城市管理、公共服務、傳播文脈等因素,是一項系統性的設計工程。
四、結論
地域文脈作為城市家具設計的重要元素之一,其運用能夠為城市家具注入新的文化內涵與地域特色。在城市化進程中,加強對地域文脈的挖掘與運用,將有助于打造更具城市特色與文化底蘊的城市家具,促進城市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現代設計與文化研究中心項目“基于公園城市背景下的立交橋聲屏障形象設計研究——以成都市嬌子立交橋為例”,項目基金編號:MD21E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