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能夠傳達情感、表達思想,還能夠反映社會、記錄歷史。藝術家作為社會文化的傳播者和創造者,在藝術創作過程中,應遵循弘揚“真、善、美”的社會核心價值觀。這一理念不僅是對藝術的追求,更是對社會責任的擔當。作為新時代的文藝創作者應當致力于創作真實、善良、美好的作品,成為真正的“人民藝術家”。攝影,作為一種獨特的視覺藝術形式,更是如此。
在攝影的世界中,光影的運用就如同畫家的筆觸,是塑造情感、表達主題的媒介。而定格,則是攝影藝術的獨特之處,能夠捕捉那瞬間的美好,讓時間凝固,讓回憶永恒。那么,如何用鏡頭表現“真善美”,成為一名真正的“人民藝術家”?
筆者認為,首先要理解“真善美”在攝影中的內涵?!罢妗笔菍ΜF實的客觀反映,“善”是正面價值的傳遞,“美”則是形式與內涵的統一。在攝影創作中,“真”并不只是簡單的記錄,而是要能夠捕捉到那些觸動人心、反映社會現實的瞬間?!吧啤眲t體現在攝影作品所傳遞的積極信息和社會責任感上,通過鏡頭語言,傳遞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人性的關懷?!懊馈辈粌H僅是畫面的美觀,更是內容與形式的和諧統一,是攝影師對世界的獨特感知和審美追求。其次,攝影創作者需要掌握和運用好光影這一媒介。在攝影創作中,光影的運用可以營造出不同的氛圍和情感。攝影師要善于觀察光線的變化,捕捉那些能夠觸動心靈的瞬間。同時,還要學會運用不同的拍攝角度、構圖方式等技巧,讓光影在畫面中發揮出最大的藝術效果。此外,定格是攝影藝術的重要表現手段,能夠捕捉到那些轉瞬即逝的美好瞬間,讓記憶永存。在攝影中,定格不僅是簡單地按下快門,更是對瞬間情感的捕捉和提煉。攝影創作者需要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才能夠在眾多的瞬間,找到那些真正能夠觸動人心、傳遞真善美的畫面。最后,攝影藝術家還需要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攝影創作者應該關注社會熱點,關注人民的生活,用鏡頭記錄下那些真實、善良、美好的瞬間,傳遞向上、向善、向美的價值觀和社會正能量。
接下來,筆者將從“主題性攝影作品創作的多維探索”“主題性展覽評審的獨特視角”“作品賞析及具體案例的細致剖析”以及“創作方式創新與攝影未來發展趨勢的展望”四個方面,與大家共同探討主題性攝影創作。
一、主題性攝影作品創作的多維探索
時代性、記錄性、作品風格化、歷史學術線索性、聚焦時代、視覺陌生感、多層次的感受、物質層面、描述層面、心理層面……從這些關鍵詞中,我們可以深入了解到在主題性攝影創作中,攝影的記錄性和藝術性相互交織,共同構建了作品的深度和廣度。攝影的記錄性要求創作者具備敏銳的紀實敏感度,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有價值的瞬間,通過獨特的視角和構圖,將瞬間轉化為永恒的畫面。這種記錄性不僅需要創作者具備扎實的攝影技巧,更需要他們對生活有深入的理解和感悟。與此同時,攝影的藝術性則要求創作者在創新和重構上不斷突破。通過獨特的視角和創新的構圖手法,將平凡的事物轉化為引人入勝的藝術作品。這種藝術性不僅體現在作品的形式上,更體現在作品所傳達的情感和主題上。因此,創作者需要不斷探索新的創作手法和表達方式,以豐富作品的藝術內涵。
既然稱之為“主題性攝影”,那么攝影創作者對“主題”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主題是直接決定作品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一個好的主題,不僅是對現實世界的記錄,更是攝影師通過精心選擇,將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融入其中,賦予作品更深的內涵,就像一盞明燈,能夠照亮觀者的心靈,引導他們深入思考和感悟。那么,如何找到一個好的主題?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觀察生活,保持好奇心
觀察生活是紀實攝影的基石。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紀實攝影要求攝影創作者放慢腳步,用心觀察、感受生活的每一個瞬間,這樣才能創作出有溫度的攝影作品。保持好奇心是紀實攝影的動力源泉。好奇心驅使人們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去挖掘隱藏在表面之下的真相。在紀實攝影中,攝影創作者需要保持對事物的好奇心,去發掘那些看似平凡卻富有內涵的場景,傳達出更深層次的情感和意義。此外,攝影創作者還需要鍛煉眼力和捕捉力,記錄下那些真實、生動、富有內涵的畫面,讓觀眾重新發現生活的美好和價值。
(二)關注新聞時事,聚焦時代主題
攝影創作者要對最新的政策、新聞進行解讀,深刻領會,尤其在細節中尋找到攝影創作的思路,以小見大,聚焦時代,尋找到時代需要、時效性較強的主題創作,從而提升自己的思想認識,提升攝影創作的高度。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攝影創作中,攝影創作者要嘗試創新,從繪畫、文學、電影等藝術領域中,找到紀實攝影創作的靈感和風格,汲取養分,跨越界限,拓寬視野,同時不要局限于某一種拍攝風格和模式,嘗試不同的視角和表現方式,拓展自己的創作空間,從而創作出別具一格的攝影作品。
(四) 集思廣益,博采眾長
攝影作品的創作,絕不僅僅是一個簡單地按下快門的過程。它更像是一場深度的藝術探索,一場與自我、與他人、與世界的對話。攝影創作者需要將自己的審美觀點、情感體驗和觀察理解融入每一幅作品中,以期傳達出某種特定的意境或情感。然而,作品創作完成后,并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心滿意足地將其束之高閣。相反,我們需要以更加開放和謙遜的態度,去聽取他人的反饋和評價。他人的反饋和評價,就像是一面鏡子,能夠反射出我們作品的優點和不足,幫助我們發現問題,并提出改進的建議,從而集思廣益,博采眾長??偟膩碚f,攝影作品的創作是一個不斷學習和進步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善于聽取他人的反饋和評價,常常反思和總結,并做到舉一反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攝影的學習和實踐中不斷成長,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為觀者帶來更多的美好和感動。
二、主題性展覽評審的獨特視角
戲劇性、真善美、時效性、跨界、出圈、組照的節奏感、巧用“苦勞”……在主題性攝影展覽的評審過程中,這些都是評審專家經常脫口而出的關鍵詞,他們以此來評判作品的價值和影響力。因此,創作者在投稿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這些因素,選擇合適的作品進行投稿。同時,創作者還需要了解展覽的主題和要求,有針對性地調整自己的創作方向和表現手法,有時候好的題材可以四兩撥千斤。
在選擇作品的過程中,創作者需要避免陷入誤區。例如過度追求視覺效果而忽視主題內涵、忽視文字材料梳理,自己喜歡的卻不是最好的,用力過猛等。相反,創作者應注重作品的整體性和連貫性,通過文字材料梳理來完善作品的故事性和深度。同時,創作者還需要關注展覽的評審標準和市場需求,以此為導向來調整自己的創作方向和風格。
三、作品賞析及具體案例的細致剖析
從近幾年四川省攝影藝術展、中國攝影藝術展的獲獎作品中,我們可以發現這些作品通常具有鮮明的主題、獨特的視角和出色的表現力。創作者通過精湛的攝影技巧和藝術處理手法將主題和情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作品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創作者的才華和技藝,而且體現了他們對生活和社會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同時我們還可以從這些作品中學習到許多創作經驗和技巧。例如如何運用光線和構圖來突出主題、如何選擇合適的拍攝角度和時機、如何運用后期處理來增強作品的藝術效果等。這些經驗和技巧對于提升我們的創作水平和藝術造詣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四、創作方式創新與攝影未來發展趨勢的展望
近幾年,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在人工智能(AI)的時代,攝影這一藝術形式也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我們不僅要欣賞到由AI生成的令人驚嘆的圖像,還要思考如何在這樣的技術浪潮中保持我們的創造力和獨特性。
首先,了解智能軟件的基本原理是至關重要的。AI攝影工具基于深度學習和大量的圖像數據訓練,能夠識別、分析和生成圖像。這些工具通過算法和模型,模擬人類的視覺感知和創作過程,為我們提供了全新的創作方式和手段。我們可以利用AI工具進行智能構圖、自動曝光、色彩優化等,提高攝影效率,同時創作出更加獨特和引人入勝的作品。
盡管AI生成的圖片可能在技術上超越了人所拍攝的照片,但我們不必因此感到焦慮。因為攝影不僅是技術,更是一種表達情感和觀念的藝術形式。攝影作品中所蘊含的觀念、情感和儀式感等核心內容是人工智能無法創作出來的。因此,在人工智能(AI)的時代,我們應該擁抱新技術,利用AI工具為攝影創作服務。同時,攝影創作者也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創造力,不斷探索和嘗試新的創作方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技術的浪潮中保持自己的獨特性,創作出真正有價值的攝影作品。
在眾多的攝影流派中,主題性攝影創作以其明確的目的和深刻的內涵,成為攝影藝術領域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四川,這片神奇的土地,擁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從巍峨的雪山到深邃的峽谷,從古老的城鎮到現代的都市,四川的每一處都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希望大家通過手中的鏡頭,將情感融入光影,將美好定格在畫面中,從不同角度展現大美四川、大美中國,為講好四川故事、中國故事貢獻攝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