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女性主義逐漸發展壯大,現在已經傳播到世界各地,成為一種全球性的運動。西方哲學中的女性主義思想是一種關注和探討性別平等和女性權益的哲學思潮。它起源于19世紀的女性解放運動,并在不同的學派和思想家中得到了不同的發展和表達。它在不同的流派和觀點中呈現出多樣性和復雜性。女性主義哲學家們通過批判傳統性別角色和性別二元論,提出了各種理論和實踐方法,以促進性別平等和女性權益的實現。本文淺談一下現代西方哲學中的女性主義思想。
關鍵詞:西方哲學;女性主義;性別平等
西方哲學中的女性主義思想是一個復雜而多元化的領域。從古至今,女性在哲學領域中的地位和聲音一直受到忽視和壓制。200多年前,德國的馬克思、恩格斯曾以其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邏輯觀點,系統性的分析和闡述了女性地位、權益以及如何實現婦女解放等基本問題[1]。然而,隨著女權主義運動的興起和發展,女性哲學家的思想和貢獻逐漸被看見并重視了起來。
一、女性主義及女性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一)女性主義
女性主義(Feminism)是一種社會思潮,旨在批判社會中的性別不平等,并推動性別平等。它關注女性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地位和權益,追求性別間的平等與尊重。
(二)女性主義的產生與發展
1.女性主義的產生
女性主義的產生及歷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的歐洲啟蒙運動和工業革命時期。這個時期,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結構的變化,女性開始逐漸參與到工業生產中,但她們的社會地位和權益卻受到了限制。同時,啟蒙運動中強調人的理性和平等的思想也對女性的覺醒產生了影響。在這個背景下,女性開始對自己的社會地位和權益提出質疑,并開始尋求改變。
2.女性主義的發展
隨著時間的推移,女性主義逐漸發展為一種全面的社會運動,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及家庭領域的各個方面。女性主義者開始呼吁婦女的選舉權、財產權、工作機會和平等待遇等問題。20世紀初,一些國家開始出現婦女運動和婦女組織,推動了女性主義的發展。女性主義在20世紀的各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理論和實踐取向。
第一波女性主義強調政治權利和平等,爭取婦女的選舉權和法律地位的改革。第一波女性運動中最著名的是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她以《女權辯護》聞名于世,這本書后期成為第一次女性運動的代表作,她認為兩性不存在智力和能力上的差異,主張兩性在公民及政治權上的平等,她極力為婦女爭奪公平的工作權、教育權、政治權和投票權。另外兩名著名的代表人物是泰勒和穆勒,他們分別著有《女性的選舉權》和《女性的屈從地位》,尤為突出的是穆勒作為一名男性為女性爭取平等權利而奔走疾呼,實現了女權主義運動史上的一次突破,他主張女性應享有自由,才能發揮自己的能力。這次浪潮主要目標集中于為女性爭取平等的選舉、教育以及就業權力,通過這次大規模的女性運動,實現了本次運動的目標。
第二波女性主義則關注性別歧視和社會結構中的性別問題,呼吁性別平等和性別意識的覺醒。此時期女性主義陣營出現了分化,自由女性主義、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激進女性主義尤為活躍。其中自由女性主義代表貝蒂·弗里丹被譽為“現代美國女性運動之母”,其著作《女性的奧秘》被后代女性主義者奉為“女性主義運動的里程碑”,成為第二波女性運動的綱領性文件,也因此掀起了第二波女性運動的高潮。另一個激進女性主義代表人物凱特·米利特,其著作《性政治》將“父權制”的概念引入女性主義理論,獨創性的指出“性”乃“政治”,指出女性的家庭生活與其社會活動應是相互聯系的,女性應參與到政治生活當中去。法國著名的作家、哲學家西蒙娜·德·波伏瓦在她被稱為“女性主義圣經”的《第二性》一書中的一句絕唱:“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2],激醒了很多處于“睡夢”中的女性。這一句話直到今天還振聾發聵。她一反常態,大膽的批判了生物學解釋的生物決定論、歷史唯物主義解釋的歷史決定論及精神分析引論,獨辟蹊徑的以存在主義為基調,指出女性的身體和心理是被男權社會建構出來的,自此而淪落為“他者”處境,是父權制制造了女人的文化和社會背景。《第二性》為第二波女性運動的高潮奠定了深厚的理論基礎。
第三波女性主義則更加關注多元性別和種族、階級等交叉性別議題。女性主義的一些理論觀點挑戰了傳統女性主義的既有理論,但從總體上看它豐富了女性主義理論整體的概念體系,使之由原初的僅以西方中產階級白人女性為核心擴展為兼具多元性、包容性、全球性的女性主義。
二、現代西方哲學中的女性主義思想
隨著女權主義運動的興起和發展,女性在哲學領域的地位逐漸得到了提升。女性主義思想的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女性主義思想主張將女性的經驗和視角引入哲學思考中,挑戰和批判傳統的男性中心主義哲學觀。女性主義哲學家強調對女性的研究和關注,探討女性在歷史、文化、社會等方面的經驗和權益。此外,一些女性主義哲學家還探討了性別與權力、性別與身份等問題,為女性主義思想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考方式。
1.西蒙娜·德·波伏瓦的存在主義的女權思想
西蒙娜·德·波伏瓦是二十世紀法國最有影響的女性之一,也是女權運動的創始人之一。波伏瓦的存在主義女權理論深受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的影響。她借鑒了薩特關于“自為”和“自在”的論述,以及“他者”的概念,來探討女性在社會中的存在狀態。她的女性主義觀點主要體現在她的作品《第二性》中。波伏瓦在《第二性》中提出了“他者”的概念,指出女性在社會中往往被視為男性的附屬品,是相對于男性“主體”而存在的“他者”。這種“他者”地位限制了女性的自我認知和自我實現。她認為女性是被建構的,是處于從屬地位的第二性。波伏瓦強調女性的主體性和自我意識,認為女性應該擺脫傳統的束縛,追求自己的自由和獨立[2]。她主張女性應該擁有和男性一樣的權利和機會,包括接受教育、參與社會事務、追求自己的興趣和事業等。同時,波伏瓦也強調社會對女性的歧視和壓迫,認為這是社會結構和文化傳統的產物。她主張通過改變社會結構和文化傳統來消除對女性的歧視和壓迫,實現性別平等。
2.朱麗葉·米切爾的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思想
朱麗葉·米切爾是西方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的重要代表人物,她的女性主義觀點主要表現在對經典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繼承上,同時吸收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和阿爾都塞的意識形態理論,通過對二元制理論與四種結構的分析建構其女性主義思想,將婦女受壓迫問題歸結于資本主義的經濟模式和父權制的意識形態的雙重統治,并認為只有改變雙重模式下緊密關聯的四種結構,即生產、生育、性關系以及兒童社會化,婦女才能真正獲得解放。朱麗葉·米切爾的思想對馬克思主義和女性主義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也存在著偏離歷史唯物主義思想、過度強調生理性別的社會差異和沒能給予女性解放以具體實踐路徑等問題[3]。
3.朱迪斯·巴特勒的女性主義人學思想
朱迪斯·巴特勒是當代美國著名的思想家、性別學者和女權主義者。她對女性主義的觀點主要表現在她對性別身份、主體性、權力關系和性別政治等方面進行的分析和探討。首先,巴特勒認為性別身份是一種表演行為,而不是一種內在的、固定的本質。她強調性別身份是一種社會建構的產物,是由社會、文化、歷史等多種因素共同塑造的。因此,性別身份是流動的、多元的,而不是固定的不變的。其次,巴特勒主張消除主體性的概念,認為主體性是一種虛構的概念,無法代表真正的個體。她強調個體的流動性和多樣性,認為個體的身份是由多種因素共同塑造的,而不是由單一的主體性概念所決定的。此外,巴特勒還對權力關系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認為權力關系是復雜而多維的,不僅包括經濟、政治等方面的權力,還包括性別、種族、文化等方面的權力。她強調要通過打破權力關系來消除性別歧視和壓迫,實現性別平等[4]。最后,巴特勒主張通過性別政治來推動性別平等和女性解放。她認為性別政治是一種具有解放性的政治運動,可以通過挑戰傳統的性別規范和權力關系來實現性別平等和女性解放。
4.阿莉森·賈格爾的女性異化思想
阿莉森·賈格爾是美國著名的社會主義女性主義哲學家,她對女性主義的觀點主要體現在她的著作和理論中。賈格爾以馬克思的異化理論為基礎,闡釋了女性主義政治價值觀,分析了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女性異化現象的表現形式、產生原因,進而提出了社會變革的建議[5]。賈格爾認為,女性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受到了異化,這種異化表現在女性在勞動、生育、性和家庭等多個方面受到的壓迫和剝削。她認為這種異化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父權制和私有制,因此要改變女性的地位和處境,需要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和父權制。賈格爾主張通過社會變革來實現女性主義的目標,她認為只有改變整個社會的制度和社會關系,才能真正實現女性的解放和平等[6]。她主張建立一種以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為基礎的社會制度,以取代資本主義制度。同時,她也強調女性自身的自主意識和自我實現,鼓勵女性追求自己的自由和平等。
三、現代西方哲學中的女性主義思想的價值及意義
隨著女性主義運動的不斷發展,女性主義在西方哲學中的地位逐漸得到提升?,F代西方哲學中的女性主義思想推動了哲學研究的廣度與深度,促進了哲學思想的多元化、推動了性別平等,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
首先,女性主義思想在西方哲學的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女性主義打破了傳統哲學中男性視角的論述習慣,呼吁將女性作為哲學探討的主體,進一步拓展了哲學研究的領域和深度。同時,女性主義也促進了哲學思想的多元化,開拓了原本局限的話題和視角。其次,女性主義對哲學中的議題創新和理論提高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女性主義思想強調批判性和實踐性,這種思考方式致力于尋找和探討更為復雜和真實的話題。比如,女性主義哲學家對于權力和倫理的探討,常??梢詾楝F代社會提供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彌補了傳統哲學對于性別議題的忽視和漠視。此外,女性主義對后現代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等都有重要的推進作用。女性主義借鑒了后現代哲學家??啤皺嗔υ捳Z”的理論,結合女性特有視角和感受,闡發和推進了這方面研究的深入。而女性主義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特別是唯物史觀、勞動價值論的推進作用也得到了廣泛認可。最后,女性主義對個體權利、性別平等的關注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女性主義強調女性的權利和平等,主張消除性別歧視和壓迫,推動社會公正和平等。這種關注不僅有助于女性的解放和發展,也有助于推動社會的整體進步和發展。
四、結語
西方哲學傳統中秉承著自古希臘以來二元對立的男權制思維模式,父權制社會是以男性為主體的文化建構,男性操縱著社會主流話語,女性處于被壓制與被統治的不平等地位。因此,追求男女的平等必須打破并解構西方哲學傳統中秉承的男性中心主義二元對立的性別思維模式,正面肯定女性的價值與在哲學領域的話語權[7]。在當今社會,性別問題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和權益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支持。女性主義的發展,不僅僅是為了女性自身的權益和地位,更是為了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只有當我們真正理解和尊重女性的價值,才能真正實現社會的公平,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呂明潔.波伏瓦女權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20.
[2][法]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M].陶鐵柱譯.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1.
[3]郭玲玲,張人天.論朱麗葉·米切爾的女性主義思想:來源、建構與反思[J].山東女子學院學報,2022.
[4]柏云彩.朱迪斯·巴特勒在其作品中提出的后現代女性主義理論思想解讀[J].英語廣場,2022.
[5]王子璇. 論阿莉森·賈格爾的女性異化理論[D].四川師范大學,2020.
[6]顧晚情.賈格爾女性異化理論及其當代意義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23.
[7]劉丹丹,戴雪紅.柏拉圖洞穴隱喻的女性主義解讀[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