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醫藥國際化的進程中,中醫藥的英譯變得尤其重要和關鍵。中醫藥英譯既是兩種語言之間的轉換,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和醫學信息交流和傳播的重要途徑。中醫藥翻譯實踐受各種內在和外在條件影響,其中譯者的主體性起著關鍵的作用。本文分析譯者主體性在中醫藥英譯實踐中的重要意義,充分發揮譯者的能動性,既能夠提高譯本的傳播性和可讀性,也可以促進中醫藥文化的國際化傳播。
關鍵詞:中醫藥;英譯;譯者主體性;意義
一、引言
中醫藥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醫學價值,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和瑰寶。然而這也是中醫藥英譯及國際化進程極具挑戰的根源。如何提升翻譯質量,如何讓中華外譯的進程更順暢,譯者以及譯者的主體能動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譯者主體性的內涵
譯者主體性是指在翻譯過程中,譯者作為翻譯活動的主體,其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和獨立性在翻譯過程中的體現。即“譯者在翻譯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本質特征,即翻譯主體能動地操縱原本(客體)、轉換原本,使本質力量在翻譯行為中外化的特性。”(方夢之)譯者主體性既是一種必然,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譯者的主觀能動性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解讀源文,決定翻譯方法,決定表達方式。(賀愛軍,22)在中醫藥英譯中,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理解和解讀中醫藥文化術語:中醫藥語的內涵是中醫翻譯中最難的部分,譯者需要豐富系統的知識儲備從而準確把握其醫學意義和文化內涵。其次,適應和融入目標語文化:在中醫翻譯中,譯者要充分考慮目標語文化的特點和讀者接受度,將讀者放在心中,使譯文更符合目標語讀者的思維方式和閱讀習慣。再次,譯者需要選擇和運用翻譯策略:根據不同的翻譯目的和文本類型,譯者要靈活選擇不同的恰當的翻譯策略,確保譯文的準確性。
三、譯者主體性在中醫藥英譯中的意義
中醫藥是中國傳統文化是最重要組成部分,其獨特的醫學理論和治療方法在國際上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與認可。然而,中醫藥的英譯卻依舊充滿挑戰,譯者的主體性在這個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無論在語言文字的轉換還是在文化的傳播和傳承方面,都扮演重要的角色。
第一,譯者主體性提高了譯文的準確性和可讀性。中醫藥語言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醫學內容,譯者需要系統理解中醫語言的內涵和外延,并準確傳達其醫學含義。譯者通過積極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針對不同的翻譯目的,選取相應的翻譯策略,準確生動地傳達原文意思。針對目標語讀者的閱讀習慣和思維方式,對譯文進行靈活調整,使其更具可讀性,激發目標讀者的興趣。
第二,譯者主體性促進了中醫藥文化的國際化傳播。中醫藥英譯既是語言之間的轉換,也是不同文化的交流與碰撞。中醫藥的譯者需具備系統豐富的中醫文化知識和敏銳的跨文化意識,將中醫藥的醫學信息和文化的精髓傳遞給目標語讀者。從而提升進國際社會對中醫藥的理解和認同,促進中醫藥文化的國際化傳播。
四、結論
中醫藥英譯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任務,需要譯者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性。通過深入理解中醫藥術語、適應目標語文化、靈活選擇翻譯策略等方式,譯者可以提高譯文的準確性和可讀性,促進中醫藥文化的傳播,推動中醫藥國際化進程。因此,在中醫藥英譯過程中,應充分重視譯者的主體性,為譯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培訓,以推動中醫藥英譯事業,為中醫藥在國際舞臺上的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方夢之 主編;張順梅等編.譯學辭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3.
[2]賀愛軍 著.譯者主體性的社會話語分析:以佛經譯者和近現代西方譯者為中心[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