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關于相聲與小品的若干美學問題

2024-01-01 00:00:00向云駒
曲藝 2024年6期
關鍵詞:美學創作藝術

曲藝是人民的藝術,來自于人民,服務于人民。曲藝從草根草臺草班進入新中國,從此成為社會主義文藝的一個重要藝術門類藝術樣式,成為文藝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成為文藝隊伍中一支充滿朝氣的生機蓬勃的生力軍。曲藝創演傳承,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進入新中國那一刻開始,就獲得了全面繁榮發展的時代契機,獲得了在舞臺世界大放異彩的發展機遇,獲得了出人才、出作品、走正道的制度保障、政策引領、組織實施、理論支撐、藝術環境。與新中國成立同頻共振的中國曲協的成立,標志著中國曲藝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和紀念碑,是此前此后的一個歷史分水嶺。中國人民在新中國的成立中站立起來了,中國曲藝作為人民的藝術在新中國的成立中也屹立在中國藝術史上。

一、相聲與小品創作的獨特美學價值與重要性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其基本標志就是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型轉變,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一個社會必須著力解決它的社會主要矛盾,“讓人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建設在擔負解決社會主要矛盾的任務過程中,地位和作用空前突出。人民的美好生活離不開以“歡笑”為標志的幸福指數。神經心理學證明了笑及幽默的強大社會功能,美國神經學家斯科特·威斯姆說:“幽默是我們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并幫助我們在混亂世界中建立自己的秩序;有幽默感的人生活滿意度更高,情緒調節能力更強。‘笑’能降低壓力、增進免疫系統反應,甚至是讓我們更聰明,在解決問題時更加得心應手。”(斯科特·威斯姆:《笑的科學:解開笑與幽默感背后的人腦謎團》)從美學上看,美好生活必然是審美的美麗的。美好的物質生活必然催生更加美好豐富的文化生活。只有更加豐富、更加高尚、更加美好的精神生活才能使豐富的物質生活得到平衡、調控、引導、升華,使生活更加美好的文藝才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階梯。文藝的健康、豐富、優秀,與人類美好生活需求互為表里。喜劇、幽默、笑,乃至審丑而不是丑本身,是美的一紙兩面,是美的反向性打開,也是美的別開生面。它在總體上和終極意義上是審美的、美學的,甚至是美的一種更加強烈的表達,也是美的豐富性、深刻性、思想性的更加具有說服力的一種辯證法。雨果說過:“古老莊嚴地散布在一切之上的普遍的美,不無單調之感,同樣的印象老是重復,時間一久也會使人厭倦。崇高和崇高很難產生對照,于是人們就需要對一切都休息一下,甚至對美也是如此。相反,滑稽丑怪卻似乎是一段稍息的時間,一種對比的對象,一個出發點,從這里我們帶著一種更新鮮、更敏銳的感覺朝著美上升。”(《西方文論選》下卷,185頁)滑稽和審丑的美學,是一位變化無窮的美學魔術師,是審美中最具變革精神的力量,它與美的沖突造就了崇高、悲劇、滑稽、幽默、喜劇等一系列范疇,它與美的斗爭造就了人類精神的喜樂、譏嘲、哀怨、悲催的情感,它與美的共在造就了五彩斑斕的藝術世界。中國美學史上,早在先秦時代,莊子美學思想中就提出了與孔子“文質彬彬”不同的具有可審丑性的美學觀,豐富了中華美學精神。

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相聲和小品藝術的創作與繁榮,還因為它們已經是當前文藝繁榮發展的重要一翼、重要力量、重要標志。盡管相聲的真正發展只有七八十年的歷史,小品真正成為一種藝術樣式也不過改革開放以后四五十年的歷史,但是它們其實在中國藝術史上都有深遠的歷史淵源和藝術根基,在當下更是已經在文藝舞臺上具有了不可替代也不可或缺的藝術地位、藝術魅力和藝術影響力。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具有與任何一種文藝形式都可以媲美和比肩而立的文藝名家效應,出現了一批在整個文藝史上都名垂不朽的大家名家,如侯寶林、馬三立、馬季等。二是具有不可取代的舞臺地位。以全國矚目的央視春晚為例,登上春晚的表演類藝術,相聲和小品長期以來就是其中的重頭戲。春晚作為中國一年一度的最大的文藝舞臺,與其說是它成就了相聲小品,也完全可以反過來說是相聲小品成就了春晚。三是具有廣闊的文藝市場和廣泛的市場影響力。相聲和小品是近些年來文化市場上最活躍的一支力量,通過市場機制,它們獲得了發展動力和生存空間,也開辟了新的受眾群體,鞏固了它與生俱有的大眾化屬性。習近平總書記說:“優秀的文藝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場上受到歡迎。”在思想、藝術、市場三方相得益彰上,相聲小品具有天然優勢,又有著巨大的探索空間。四是具有強大的接地氣優勢和高度貼近生活的藝術個性,這使相聲小品具有先鋒性、前沿性、尖兵隊的文藝特點和社會功能,在實現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方面,既應該是義不容辭的先行者,也是一個不可推卸的社會歷史責任。當前相聲和小品創作的主流和取得的成績也正表現在這一方面。

二、相聲與小品的笑話思維和美學“四維”

正是由于笑的審丑性美學具有無限美學張力的可能性和可塑性,才使得相聲和小品的創作需要豐富的想象力、浪漫性,需要語言編織、語言萃取、語言破題、語言機鋒。它們的總體性美學特征可用“一綱四目”來結構,即笑話思維為綱,“說學逗唱”四個美學維度為目。魏晉時代的楊泉說過:“秉綱而目自張,執本而末自從。”所以,樹立起有效的“笑話思維”非常關鍵。這一點和詩人寫詩要有詩人思維類似。詩歌研究證明,真正的詩人,都是具有看任何問題都善于從詩性出發,具有強大的詩性思維的人。總之,“笑話思維”的美學目標是“言不可言之言”,“嬉笑之中蘊乎理,詼諧之中寓乎道”。

說學逗唱是相聲的美學四維。“說”的文化基因是古老的講故事和說笑話的口頭文學傳統;“學”的起源是模仿,從肖聲、象聲:口技仿聲于學叫賣和貨郎聲,再到漢代以來的俳優、丑角的搬演模仿,再到唐代參軍戲、宋代南戲和雜劇中的相聲式插科打諢;“逗”的文化原型最早見于唐代參軍戲副凈、蒼鶻二人表演和一主一逗的搭配;“唱”源自于相聲脫胎的清代的曲藝母體八角鼓,八角鼓有八種藝術技巧:說、學、逗、唱、吹、打、拉、彈,也有生旦凈末丑諸角色。丑角上場善于隨機應變、當場抓哏。相聲鼻祖之一也是八角鼓丑角藝人張三祿(道光、咸豐年間人)正是帶著說學逗唱四技離開八角鼓專職“象聲”。

現代相聲和小品,其實在中國古代也是同根同源。唐代的參軍戲,由二人表演,蒼鶻專事逗樂。它既是相聲的先聲,也是戲劇的雛形,類似于今天的小品。宋代南戲中有串場戲“使砌”或曰“渾砌”,其經典劇作《張協狀元》中有兩處“使砌”,一處像今天的三人相聲(語言段子),一處像今天的小品表演(有戲劇情節)。從相聲和小品的藝術歷史看,二者一開始都共同從屬于審丑類藝術,演員們在兩種形式之間進出自如、彼此跨界,互相合作、互相成就,共同傳承的是“無丑不成戲”的藝術傳統。我們是不是可以對當代小品的藝術源頭作出以下歸納:一是古代的俳優、參軍戲;二是近現代的相聲藝術;三是近現代的二人轉(臺)藝術;四是當代的話劇小品(包括小啞劇);五是當代的民間小戲。這五大源頭里有五分之三是曲藝,五分之一是曲藝、戲曲復合體,剩下五分之一才是話劇。也就是說,從藝術源頭或藝術起源看,曲藝是小品的真正母體。我提出過這樣一個觀點:小品的當代史具有鮮明的值得重視的曲藝性特點,要高度重視小品的歷史淵源與其中的曲藝性線索,講清楚小品的藝術本質與曲藝對其藝術性的貢獻。如果從當下小品的藝術品質、藝術趣味、表演方式、表演隊伍、人才特質上看,都是以曲藝為主要依托的。話劇性小品、相聲性小品、說話類曲藝性小品、說唱與小戲性小品構成了當今小品的表演主流,沒有中國曲藝、沒有曲藝樣式的豐富性、沒有曲藝突出的喜劇追求、沒有曲藝人才的龐大隊伍、沒有曲藝界的傾情投入,就不會有今天小品藝術的繁榮。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也是小品具有鮮明的曲藝性的一個具體表現。因此,相聲和小品的美學標準、審美追求和美學范式,也是高度相通的、共享的。

三、相聲與小品的美學可能性與限定性

離不開“笑果”的相聲和小品,需要在美學上深刻把握笑的多義性和復雜性。可以說,笑是人類情感領域內最復雜多變多義的一種表情、情緒、感情。笑是一種魚龍混雜的人類情感,所以尤其需要對它有理性的清醒和審美的判斷。笑有健康的、快樂的、高尚的、幸福的,也有粗俗的、卑鄙的、丑陋的、邪惡的。制笑是有價值觀的,也有道德取向,還有藝術選擇、審美追求和倫理紅線。說笑、搞笑、取笑、大笑,并不都是來自高雅和健康的語言刺激,它甚至還更容易被低級趣味誘發。

相聲和小品的美學可能性,我認為就是打開“笑話思維”的可能性,可以從以下7個起點出發:1.從苦中作樂出發,善于調侃、快樂、歡喜;2.從夸張開始,善于大驚小怪、一驚一乍、夸大事實、化險為夷;3.從逆反入手,善于誤會巧合、意外之喜和一切都反著來;4.從陌生化出牌,善于制造語言的陌生化,高舉陌生化審美的旗幟,追摹語言藝術的化境;5.從有趣的為起點,打開妙趣橫生的盲盒,以趣味為美學標簽;6.從“喜笑‘言’開”著眼,出入各種小笑、微笑、大笑、苦笑、哭笑、嘲笑、搞笑,直至“笑死了”,嬉笑怒罵皆成相聲;7.從機智處借巧,在藝術和舞臺上成為“機智人物”,有機辯的語言,有機鋒的思想。

相聲和小品的美學限定性或不可能(不可為)性,也是藝術之笑的邊界,應該是以下幾個方面的界碑:1.強顏歡笑,即一種非笑之笑,是演員的自我假笑而觀眾無動于衷,臺上臺下完全沒有共鳴。2.低級趣味,即媚俗、庸俗、惡俗的低級的負價值的笑。3.樂不思蜀,即娛樂至死,為笑而笑,缺乏價值的笑。4.巧言令色,即花言巧語、言不由衷,缺乏藝術的真誠的笑。5.打情賣笑,即黃色的、色情的、誨淫誨盜的笑。6.諂笑脅肩,即向強大的邪惡、人民的敵人獻媚的笑。舞臺是有臺口和邊界的,舞臺上的笑也有藝術和美學的邊界。

四、相聲和小品創作中的幾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在可能性和限定性方面,現實創作中還有幾個值得研究的問題。一是被某些理論批評劃定的曲藝和戲劇的界線捆住手腳,曲藝界不能放開手腳投入和參與小品創演,使小品創作力量有所弱化。本文前述相聲和小品的藝術同源、互為淵源也是企望破解當前創作中的某些理論困惑。在這方面我們要大膽實踐探索,讓子彈再飛一陣子。要堅持傳統,努力發展純正的單口相聲、雙人相聲、多口相聲,也應該鼓勵相聲演員從喜劇的角度參與各種小品、喜劇、喜劇電影的創作。有道是藝不壓身。通過各種方式擴大喜劇精神,增強不同藝術形式中喜劇感染力和觀眾的幽默感,相聲應該樂見其成。喜劇意識擴展了豐富了,對相聲本身的發展會帶來更加有益的社會環境。只不過我們在定性的時候要注意,不是所有相聲演員參加的演出形式或節目都要叫相聲。

二是相聲界內部的兩個“極端”化傾向,一個極端是自設高限,這也不敢說,那也不敢笑;另一個極端是自己拉低底線,把前輩糾正了的歪風邪氣又撿拾起來,弄一些烏煙瘴氣的東西。把握好高限和底線需要政治水平、理論修養、美學判斷、藝術敏銳、思想深刻、學養豐厚等一系列綜合素質的提升和強大。相聲和小品創演要關注現實和生活,我們要歡樂著人民的歡樂,憂患著人民的憂患,諷刺著人民的諷刺,幽默著人民的幽默,我們就要從笑話思維出發,密切關注社會熱點問題,時不時問當下的自己以下問題:1.什么是生活中最可笑的事;2.什么是生活中最可恨的事;3.什么是生活中最荒誕的事;4.什么是生活中最應嘲笑的事;5.什么是生活中最好玩的事;6.什么是生活中最快樂的事;7.什么是生活中最令人唾棄的事。這些問題會隨著時代或時間的變化,隨時都在千變萬化中,這就使我們的創作有不竭的源泉。對這些問題的選擇、判斷、回答,會因人而異,諷刺、嘲笑、批判的尺度要根據社會實情和可能產生的社會效果,乃至不同的舞臺或晚會的性質來確定,也會因各人的素養、立場、喜好而成為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難題。所以,站在人民的立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就顯得非常重要。

三是脫口秀的挑戰和倒逼,一批頂級名校高學歷人才進入脫口秀,他們的創作借鑒了好萊塢編劇、文學編創、寫作訓練營、創意工坊、相聲創作等各種手段,極具市場活力和市場針對性,脫口秀的職業化趨勢又使其各個創作環節的培訓和培訓機構集合了營銷、商業、企業、教培等技術手段方式方法,對相聲小品的創演構成強大市場競爭和市場挑戰。但是,根據個人的觀察,脫口秀的挑戰雖然強大,它的短板也是致命的。一句話,它還不是一門藝術,它的最大短板在于表演的非專業性和語言的非藝術性。所以,它對相聲和小品藝術的沖擊是暫時的和有限的。只不過我們應該認真研究它給我們帶來的啟發。同時我們應該珍惜和重視藝術訓練、前輩創造的藝術經驗,葆有和豐富編創技巧、表演技巧和吐字、發音、繞口令、貫口等口頭藝術的優勢和長處。

四是在新媒體和網絡時代,笑話段子、搞笑視頻層出不窮,特別是笑話性新聞豐富多彩。這既對相聲小品創作帶來極大沖擊和挑戰,也帶來無比豐富的生活素材。所有的文學藝術創作都會面臨同樣的考驗:生活比藝術還要精彩,真實的新聞事件比想象的還要好笑,媒體傳播的速度比舞臺演出與觀眾見面的速度快一百倍不止。這是不是讓藝術無所作為、不能作為了呢?藝術是不是該終結了呢?藝術理論和美學界一直在討論類似的問題,文學文藝創作界也一直在探索新傳媒傳播環境下,藝術的可能出路。同樣的問題在新技術形勢下,還出現了問題的另一面,即來自于高科技新發展的人工智能、大數據、算法與集合、算法寫作、文字生成視頻等,似乎計算機的文學和影像“創作能力”已經超過人類,可以取代人類,藝術再一次被逼入死胡同。這是兩個挑戰,前者是低端的挑戰,后者是高端的挑戰。藝術怎么辦?所以,我們要在夾縫中找到一條生路。我們的藝術自信應該建立在這樣的哲學美學的根基之上,那就是生活只有經過藝術的處理才能成為超越歷史的存在,藝術比新聞高明的地方在于藝術可以加入虛構,可以把很多人很多事變成一個人一件事,可以使生活典型化而將一人一事變得具有普遍性。只有藝術中的生活才具有更廣泛的共情和共鳴。藝術對新聞的加工和再敘述,可以加入思考,加入情感,加入細節,加入心理活動,加入人物關系,加入豐富的想象和聯想,加入夸張夸大,加入行為后面的動機,等等。所以,生活事實再精彩也不能沒有藝術的存在,人工智能再智慧也缺乏感情的豐富性和妙不可言。已故文學評論家雷達先生討論過文學與新聞的關系,他說:“文學敘事是否與新聞相關并非判斷一個作品成就高下的重要因素。中外很多名家大作的素材就來自新聞事件,卻終成曠世經典。作家以某一新聞事件為起點,為契機,為觸媒,能發掘出題材背后的深意,將其超越到審美的新高度,值得大力首肯。”(雷達:《文學與社會新聞的“糾纏”及開解》)當代如此,過去亦然。世界文學史將新聞加工成文學名著的事實也很多。托爾斯泰的《復活》《安娜·卡列尼娜》,司湯達的《紅與黑》等,它們的素材都源自于新聞事件,敘事起點就是當時的報章新聞。當我們讀到《紅與黑》時,發現它與1827年的那條報章新聞已毫無關系了。安娜·卡列尼娜臥軌時所畫的十字,赴死時仿佛入浴的心情以及“如籠罩著一切的黑暗突然破裂”,“轉瞬間生命以它過去的全部輝煌的歡樂呈現在她面前”的心理現實主義的深刻筆墨時,我們感知的是主人公對生命的尊重、絕望與決絕,也早忽略了那件出軌與婚外情混合的獵奇之事和聳人聽聞的“新聞”。而機器的大數據算法的寫作和文變圖,都是基于已有的文字、數據、圖像來組合或重構文本,它不能“無中生有”,人類的藝術創作恰恰最強調的是獨創。

五是理論、評論、學術的支撐不足,與繁榮的曲藝表演和多達五百余種的豐富多彩的曲藝形式比起來,理論與評論嚴重偏弱和不相匹配。其中的關鍵又在于曲藝藝術教育長期沒有納入國家高等教育體制和體系。曲藝行風建設起起伏伏,也與人才培養的普及化、高教化不足有深刻的關聯。如果我們側身橫向觀察一下戲曲、音樂、美術、書法、舞蹈、電影、電視藝術這些藝術門類,如今出現的蓬勃發展態勢,我們就會發現,它們在藝術學科教育體制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學科地位與此密切相關。高等教育體制的保障,一在人才培養,二在學術、理論、評論支撐。特別是近些年來舞劇藝術的提質發展、彎道超車,與舞蹈理論的深化、普及、精準施策不無關系。可喜的是,曲藝這一現狀正有望改觀。曲藝作為一級學科已經進入《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專業目錄》,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央戲劇學院和遼寧科技大學成功申報曲藝本科專業并啟動招生,曲藝的高等教育將迅速鋪開與推進。這對曲藝的發展將產生深刻而積極的影響。我們要借鑒相關藝術學科藝術教育與藝術創作藝術表演匹配性、相適性、互動性發展的經驗,抓住機遇,從中獲益。

五、相聲和小品創作的母題現象或“類型化”問題

文藝創作中普遍地存在著母題現象,這是人類學結構主義理論的經典性研究成果,也被廣泛運用于文藝史和文藝創作規律研究中。比如從古羅馬詩人奧維德的《變形記》、古羅馬作家阿普列烏斯的《變形記》,一直到卡夫卡的小說《變形記》,神話性的變形發展到人類的異化性變形,變形母題貫穿其中又千變萬化。俄羅斯學者普羅普對民間故事的母題研究也揭示了民間創作的深層結構中的母題存在和它的普遍性。文藝母題性演化,某種意義上成為當代電影創作中工業化、模式化生產中的類型化、續集創作現象的理論依賴。這個問題比較復雜,我們暫不展開討論。我在這里想提出的問題是,相聲和小品創作也是存在和可以繼續打開它的母題性、類型化、續創型空間的。舉幾個例子:

方言與相聲。這是基于相聲學方言的口語技巧,充分發揮相聲語言藝術優勢的一種題材類型,甚至構成了相聲的母題現象,孵化出一批同題材的相聲作品。從侯寶林的《戲劇與方言》,到姜昆的《方言漫談》《歡樂方言》,發掘了很多令人愉快的方言笑料和智慧。但是這個寶庫遠遠沒有挖掘干凈。中國方言與地方文化、古典文學的關系深不見底。很多網絡視頻不斷因講述方言走紅網絡。我們應該繼續開掘此一母題。

優秀作品的續編或類型化。這方面美國好萊塢電影做得最成功。它基于市場的可能性,對好作品采取續集手段不斷開拓新的連續性的創作空間,如《速度與激情》之類。同時,對某些題材性的熱門創作進行歸類,形成類型片,如警匪片、西部片、歌舞片等。目的都是保持住已有的觀眾和成功的經驗。相聲和小品在這方面也有嘗試,如姜昆的《虎口遐想》和《新虎口遐想》。其實,馬季的《五官爭功》也是一個好的可續編的經典。它可以從詼諧的角度,繼續討論五官的容顏、顏值與人的行為關系;也可以從諷刺與批判的角度“丑化”五官,專論“丑化”“夸張”的五官及其后果。如鼻子與小丑,它的變大、變小、變長、變圓等;大耳朵如豬八戒式人物;聾子的異化,選擇性聽見或聽不見;嘴巴的吃人嘴軟、專吃賄賂、胡夸與吹噓等;眼睛的紅眼病、鉆錢眼、狗眼看人低、有色眼睛等。五官題材的類型化、續集化,大有文章可做。

展現相聲技巧的相聲開發。如《十八繞口令》《繞口令》《賣布頭》等,展示繞口令、貫口等吐字技術;《論捧逗》、小品《主角與配角》等都是以相聲表演的藝術形式演繹社會世相。此類創作一直都有,應該增強創作自覺性、主動性。

別解經典的可持續性創作。先有《歪批三國》(劉寶瑞),后有《歪批山海經》(苖阜、王聲)。對經典名著的別解歪批,是相聲的一個大題材,素材豐富,關鍵是對經典的歪批要吃透原作和別解,悟出新意、別出心裁。

穿越和混搭式相聲類型。大家熟悉的侯寶林先生的《關公戰秦瓊》,其人物既是穿越也是混搭,目的是諷刺權貴、軍閥。這個傳統早在宋元戲曲中的滑稽表演中就有。王國維《宋元戲曲考》提到了其中表演者當面諷刺秦檜專權,讓科舉官趨勢錄取了他的3個兒子。結果被滑稽演員編排了“韓信取三秦”,新的考官應該是韓信同僚彭越。兩人從秦漢穿越到宋代。當下的小品,穿越者日多,可以視為同一母題的拓展、延用。

所以,僅此而言,相聲小品的創作天地是無比寬廣的。

六、結語

中國曲藝門類繁多、百花齊放、老少咸宜、雅俗共賞,既活躍在廣大農村,也在城市的各個文藝舞臺爭奇斗艷;既在大小舞臺伸展自如、口耳相傳,也在廣播、電視、互聯網、新媒體等視聽世界不可或缺乃至獨領風騷;既有獨門絕活、方言土語、獨占一域的趣味,也有風靡全國、傳誦一時、人人津津樂道的景象。相聲和小品是曲藝幽默、滑稽、詼諧的喜感美學的重要藝術形式和美學體裁。以相聲和小品為代表的藝術形式,專門彈撥中華民族笑和快樂的神經。相聲和小品,幽默詼諧、語言精彩、一專多能、一人多角、以小博大、說長道短、說學逗唱,在人民群眾中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如果說詩歌以其文學語言的天才性被譽為文學皇冠上的明珠,那么大俗大雅的相聲就是中國口頭語言的巔峰樣態。如果說幽默是一個民族戰勝苦難、生生不息的文化密碼,那么相聲和小品承擔的就是豐滿中華民族幽默性格的使命。希望我們的相聲和小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繼續沿著歡樂著人民的歡樂,憂患著人民的憂患,諷刺著人民的諷刺,幽默著人民的幽默的藝術道路,開拓創新,再創佳績。

(作者:中國評協副主席、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責任編輯/鄧科)

猜你喜歡
美學創作藝術
仝仺美學館
杭州(2023年3期)2023-04-03 07:22:36
盤中的意式美學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08
創作之星
創作(2020年3期)2020-06-28 05:52:44
《一墻之隔》創作談
紙的藝術
純白美學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02:01:37
“妝”飾美學
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 23:16:36
因藝術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藝術之手
讀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
爆笑街頭藝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1系列在线观看| 综合天天色| 欧美中文一区| 国产精品va| 精品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精品第五页|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电影| 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观看| a级毛片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三区| 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制服| 日韩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 一级香蕉人体视频| 91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的| 亚洲综合狠狠| 久久国产高清视频| 无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2| 伊人成人在线视频| 久久国产香蕉|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欧美日韩在线第一页| 狠狠色婷婷丁香综合久久韩国 | 精品国产99久久|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宅宅| 国产成人禁片在线观看| 国产97区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日本黄网在线观看| 秋霞午夜国产精品成人片| 亚洲无码电影|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男男| 91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国产亚洲精| 国产久操视频| 国产拍揄自揄精品视频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国产人碰人摸人爱免费视频| 在线免费观看AV| 九色视频线上播放|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swag| 久久女人网|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色综合天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91精品最新在线播放| 日韩在线视频网站|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日韩成人在线视频|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AV无码国产在线看岛国岛|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97| 亚洲欧美激情另类| 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2048国产精品原创综合在线| 欧美午夜网|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 四虎永久在线| 自拍中文字幕| 99色亚洲国产精品11p| 国产精品美人久久久久久AV|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区| 日本黄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 色妞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 成人一区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亚洲精品桃花岛av在线|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入口|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在线不卡| 国产综合日韩另类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