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流行語的使用越來越頻繁、范圍越來越廣。流行語既是一種語言現象,又是一種蘊含當下社會價值的社會文化現象。對不同語言、不同文化背景的流行語進行對比分析,可以直觀地體會語言的特點與差異,并進一步探析語言發展的規律和這種語言所處的社會、文化圈的價值規律。本文在語料庫科學完善、流行語界定統一、評定時間一致的基礎上進行英漢流行語語義特征比較。
流行語的界定及年度流行語
流行語是某一時期社會上廣泛流行的語匯,能反映當時的社會文化、風土人情。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流行語的界定和年度流行語的評定更加科學,使用范圍更廣,更能靈活地反映社會生活。《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提出從核心“規范層”選出年度流行語,要求兼具語言學價值和社會學價值。據《衛報》(The Guardian)報道,《柯林斯詞典》會通過監控其180億個單詞的數據庫和一系列包括社交媒體在內的媒體來源,監控每個詞的點擊率和關注度,評選年度新詞和熱詞榜單。
筆者以《柯林斯詞典》發布的“The Collins Word of The Year 2023”和《咬文嚼字》發布的“2023年度十大流行語”為語料庫,對以下流行語進行比較分析:1.AI;2.de-influencing;3.nepo baby;4.canon event;5.ultra-processed;6.semaglutide;7.ULEZ;8.greedflation;9.debanking;10.Bazball;11.新質生產力;12.雙向奔赴;13.人工智能大模型;14.村超;15.特種兵式旅游;16.顯眼包;17.搭子;18.多巴胺xx;19.情緒價值;20.質疑xx,理解xx,成為xx。
英漢年度流行語語義特征
薩丕爾說:“語言在不斷發展變化,同時也存在變異。”正因為有變異,才有了語言的發展。作為社會中廣泛流行的語匯,流行語中就存在很多語義變異。
詞義擴大
詞義擴大是指現有詞義超過原有詞義。漢語流行語“雙向奔赴”出自西蒙·波伏娃的《越洋情書》,原指相愛的兩人努力向彼此靠近。2023年11月,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期間,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用“雙向奔赴”來形容中美人民的關系。“雙向”原用來形容愛情中的關系,新增義將一切渴望彼此擁有密切關系的事物描述為雙向奔赴。2023年,該詞的運用從個人層面發展到國家層面,使用范圍、詞義得到了明顯擴大,價值、內涵得到了升華。又如漢語流行語“搭子”,方言里原指“一起打牌的人”,即“牌搭子”。現詞義擴大為從事某種活動的同伴,常見的有“游戲搭子”“學習搭子”等,被冠以“搭子”之名的關系層出不窮。再如漢語流行語“多巴胺xx”,“多巴胺”是一種影響人情緒的神經遞質,色彩心理學認為明亮的顏色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后又從“多巴胺”逐漸引申出“快樂因素”的含義,“多巴胺穿搭”走紅,由此從科學概念發展為抽象概念。
詞義縮小
詞義縮小指詞從表達范圍較廣的概念縮小到表達范圍較窄的概念。如英語流行語“de-influencing”,由“influencing”加上表示否定的前綴“de”構成。“influencing”是動詞“influence”的進行時態,義為“影響的”,亦有名詞“影響力”的含義,而“de-influencing”含義為“去影響力”“反影響力”,在實際運用中,詞義縮小后特指使用社交媒體警告粉絲避免某些商業產品、生活方式選擇等,即詞義僅強調“influencer(網紅)”、網紅帶貨及其影響力。又如英語流行語“nepo baby”,“nepo”源自拉丁語“nepos”,含義為“孫子、孫女、后裔”,在英語中作為“nepotism(裙帶關系)”的簡稱。該詞近年來在網絡聲討娛樂行業名人子女的發言中多次出現,詞義縮小后特指“星二代”。
詞義升格
詞義升格和詞義降格都是針對語言的感情色彩而言的。詞義升格是指由以前表示貶義或者中性色彩升級為褒義色彩。如漢語流行語“顯眼包”,由指具有某種特點的人的后綴“包”加“顯眼”構成,本義指肖像或性格特點突出的人,帶有“嫌棄”的意味,如今貶義色彩逐漸消解,稱呼某人“顯眼包”,除了表面意思“出風頭”,更突出其內在的活力,可以構建輕松、愉悅的社交環境。
詞義降格
詞義降格是指從原來含有褒義或者中性色彩的詞變成現在的貶義詞。如英語流行語“nepo baby”,“nepo”原義為“孫子,孫女,侄子,后裔”,語帶親切,而現在表示“裙帶關系”,大多指靠親緣關系謀利的娛樂行業后代,帶有明顯的貶義色彩。
舊詞新義
語言是人類用于交際和思維的工具。新事物、新概念層出不窮,其命名主要通過詞義的引申、修辭手段的使用等途徑來實現。其中,修辭和引申手段是產生新義的主要途徑。漢語流行語“特種兵式旅游”就是一種隱喻,“特種兵”是執行某種特殊任務的技術兵種的統稱。用“特種兵式”修飾“旅游”,即類比同樣具有高效、精力集中等特點的旅游方式,并很快衍生出“特種兵式追劇”等說法,顯得生動、簡練。
年度流行語正打破其生命力不旺盛、使用范圍不廣的窘境。比較英漢2023年度流行語可以發現,英語流行語“AI”正是漢語流行語“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英語縮略語。也就是說,“AI”不僅是某一群體或某一社會最關注的話題,而是當今世界共同關注并進行大量研究與討論的現象級議題。《柯林斯詞典》認為“AI”是下一個重大技術變革,而“AI”這一概念也多次出現在中國多項大型考試中。“AI”不僅是科研技術工作者的工作重點,也是全球各領域關注的全新焦點,未來一段時間內都將保持旺盛生命力。
究其根本,年度流行語的評定更加科學,所涉及的地域、領域、人群等更為廣泛,十分關注詞語受社會經濟發展、人文地理、政治歷史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重視其社會學價值,真實反映了時代特征。英語流行語“Bazball”和漢語流行語“村超”都來自體育領域,其中,“村超”由“鄉村足球超級聯賽”縮略而成。這一流行語的盛行使流行語與“網絡熱梗”的區別更為顯著。以往提起“流行語”,總是和“年輕人”“互聯網”“不入流”難解難分,而“村超”2023年舉辦于貴州省榕江縣,它的出現根植于中國最廣袤的鄉村土壤、最“遠離”互聯網的地方,它的走紅與流行對振興鄉村經濟、推進全民健身、實現全面小康有著深遠意義。2023年12月,“英超”發布視頻祝賀中國“村超”的成功舉辦,“村超”獲得了世界范圍內的認可和流行。
在“中國式”發展和“全球化”持續推進的當代,這類流行語的生命力不可謂不旺盛,使用范圍不可謂不廣。因此,對流行語的比較研究值得進一步探索和挖掘。
作者簡介:張警文,女,漢族,江蘇徐州人,曲阜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