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娟
[廣東省科技圖書館(廣東省科學院信息研究所),廣東廣州 510070]
1995年11月1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日”,旨在號召全球各地的人們享受閱讀,以書香涵養社會進步。2006年,我國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等11 部門聯合發出《關于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倡議書》,在該文件中首次提到“全民閱讀”。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倡導全民閱讀”。2016年,我國印發首個國家級“全民閱讀”規劃:《全民閱讀“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2020年,中央宣傳部印發《關于促進全民閱讀工作的意見》,全面部署新時代全民閱讀工作。2023年,“全民閱讀”連續10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從最初的“倡導全民閱讀”“大力推動全民閱讀” 進入到“深入推動全民閱讀”的階段。國家對全民閱讀的重視日益增長。全民閱讀的發展需要全社會共同的參與和努力,全民閱讀的起步,需要從兒童抓起。2023年3月,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了《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實施方案》,鼓勵青少年愛讀書、善讀書,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讀書。“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兒童時期是培養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黃金期。兒童時期所進行的閱讀影響兒童素質和品格的養成,更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根據2021年5月1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顯示,我國總人口為141 178 萬人,0~14 歲人口數量約為2.5 億,占全國總人口的17.95%[1]。面對如此龐大的兒童群體,推動促進他們愛閱讀、善閱讀任重而道遠。圖書館作為公共服務部門,是人類知識的存儲地,如何引導兒童愛閱讀好閱讀、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開展良好的兒童閱讀推廣是圖書館一項重要的歷史使命。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兒童是祖國和民族的未來。兒童通過閱讀,挖掘自身潛力,實現自我認知,最終影響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因此,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將提升兒童的閱讀水平定位為國家重點戰略層面。
從國外兒童閱讀推廣發展來看,1992年英國創建了“閱讀起跑線”計劃,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專門為學齡前兒童提供免費閱讀指導計劃的國家,其對低幼兒童開展閱讀推廣主要以家庭為基本單元,以公共圖書館為主要陣地,政府部門、學會(協會)、慈善組織、保健中心等多元合作的閱讀推廣體系,打造世界范圍內的知名閱讀品牌“閱讀起跑線”和“確保開端計劃”,以及年齡涵蓋范圍更廣的兒童閱讀項目,如“暑期閱讀挑戰”和“享閱俱樂部”[2]。1997年美國克林頓政府提出“美國閱讀挑戰”運動,并在布什政府時期提出“不讓任何一個孩子落在后面”的教育改革方案[3],目前美國在12 個州和地區開設13 個專門面向孩子的兒童閱讀節,該活動大部分由中學、大學、公共圖書館三方主辦,開展形式多以圖書站臺、作家簽售會、作家講座等形式為主,將閱讀活動與學校教育相結合,形成了由政府部門、教育機構、行業協會、圖書館、出版社與書店、公益組織、家庭等緊密結合的協作聯合閱讀推廣網絡[4]。日本在2001年頒布“兒童閱讀推進法”,以立法的形式強制推進兒童閱讀的推廣,并指定每年4月23日為日本兒童閱讀日,兒童閱讀推廣以中央政府為核心推動者,圖書館行業為核心載體,社會各界力量參與相互協作,形成以表彰項目、資助活動為主的多元合作推廣機制[5]。澳大利亞悉尼市公共圖書館在1912年首先開展兒童服務[6],1937年成立澳大利亞圖書與情報協會,并下設專門的兒童及青少年服務部門,向兒童和青少年推廣圖書,兒童閱讀推廣類型以全國聯動型閱讀活動、假期閱讀計劃、長期品牌活動、短期主題活動周為主,主要形式有故事交流會、益智類課堂、主題展覽、創意競賽等,形成了政府社會、權威圖書館或者閱讀協會組織多方合作引領舉辦兒童閱讀活動的模式[7]。
我國于2001年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將幼兒早期閱讀納入語言教育的目標體系,而對于兒童閱讀推廣的研究始于2003年前后,在2009年左右對兒童閱讀推廣的研究開始日漸提升[8],這與作為中國圖書館事業的最高行業協會組織——中國圖書館學會在兒童閱讀推廣做出的努力不無關系。中國圖書館學會設有兒童及青少年閱讀推廣專業委員會,在2009年啟動首個“全國少年兒童閱讀年”,2012年由國家圖書館主辦了“全國圖書館未成年人服務提升計劃”,2013年中國圖書館學會策劃組織了“以閱讀與圓夢”為主題的第一屆全國圖書館未成年人服務論壇,為圖書館等社會各界開展兒童閱讀推廣指明方向。
筆者以中國知網為例,通過文獻檢索,發現目前業界兒童閱讀推廣的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一是推廣主體。如公共圖書館、少兒圖書館等經驗性介紹。韓暢[9]以天津圖書館(天津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為例,從政策和立法保障、營造閱讀環境、館員素質培養等方面提出公共圖書館開展兒童閱讀推廣活動的策略。二是推廣群體。如基層兒童、留守兒童等群體的推廣策略。張喜英[10]剖析了貴州省農村留守兒童閱讀存在的主要問題。三是推廣模式。如繪本閱讀推廣、傳統文化推廣等。陳菁等[11]采用訪談法和文獻調研法,梳理吳翠紅及其團隊10 余年兒童繪本閱讀推廣實踐歷程,并在空間建設、推廣模式、人員培訓、基地搭建和宣傳推廣等方面為其他圖書館提供了鮮活的實踐案例。黃珣[12]以江西省圖書館為例,利用具有傳統文化符號的繪本進行閱讀推廣,并提出重視原創繪本與中華傳統文化的邂逅、加強數字資源和閱讀推廣活動的結合、結合文旅主題創新傳統文化推廣活動、拓寬中華傳統文化傳播的媒介渠道的服務策略。綜合來看,推廣主體方面,少有專業圖書館對兒童閱讀推廣的研究,因此,筆者以廣東省科技圖書館(廣東省科學院信息研究所)為例介紹專業圖書館為兒童閱讀推廣所作的工作,并以此為基礎,提出專業圖書館促進兒童閱讀推廣的服務策略。
廣東省科技圖書館(廣東省科學院信息研究所,以下簡稱“粵科圖”)成立于1958年,該館位于廣東省廣州市,歷經中科院廣州分院圖書館、中科院中南分院圖書館、中南科學圖書館后,于2020年正式更名為“廣東省科技圖書館(廣東省科學院信息研究所)”,明確了其承擔“建設省級公共綜合性科學專業圖書館和省科學院圖書館職能”。2019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名詞》認為專業圖書館是致力于某些學科或主題領域專業文獻的收集、整理和加工,為相關領域人士提供深度信息服務的圖書館。按照此標準,科技圖書館就是政府機關、行業協會、科研機構、工礦企業等設立的圖書館,定位為科研系統的圖書館,統稱為“科學專業圖書館”或“科技圖書館”[13]。粵科圖作為專業性的科技圖書館,是全國唯一獨立建制的省級公共科技圖書館,也是華南地區最大的科技信息綜合研究服務機構,科技文獻資源保障與學術交流和科學文化傳播是其主要職能之一。在館藏建設方面,粵科圖擁有印本館藏148萬余冊,其中圖書67 萬余冊、期刊81 萬余冊;可遠程訪問中外文數據庫184 個,涵蓋全文電子期刊近6 萬種。近年來,為順應讀者需求,粵科圖館藏資源逐漸由以科技類為主的專業書籍轉向科技類與社科類并重的館藏結構,館藏策略從保障科研工作為導向逐步轉向服務科研與休閑閱讀并重的方式。在此基礎上,粵科圖于2003年成立科學普及圖書館,并創建少兒科普圖書館,逐步開展服務社區,推廣閱讀的工作。
舒適的閱讀環境與充足的館藏資源是圖書館開展兒童閱讀推廣的基礎。粵科圖青少年閱覽室位于館主樓三樓,坐北朝南,與科普活動區遙相呼應,閱覽區域內開窗面積大,光線充足。在空間裝飾方面,墻壁粉刷以暗黃、淡青為主,地板、墻壁均加以漫畫裝飾;在空間軟裝方面,根據兒童身高、性格特點,配備安全與舒適性更高的皮質、彩色桌椅用品,桌椅高度適中,書架高度適宜,便于兒童取放讀物,總體上營造了色彩柔和、舒適的閱讀環境。在空間設計方面,充分考慮兒童活潑好動的特性,在2015年對圖書館青少年閱覽室進行了空間再造建設,將單一功能的以書架為主的文獻閱覽空間,改造為充滿童趣、活潑、功能多樣的新型服務空間,主要設置青少年閱覽區、少兒期刊區,并單獨設置繪本屋,空間設計充滿童趣與趣味性。在館藏資源方面,青少年閱覽室囊括了書籍、期刊、繪本、立體書等,有效保障了兒童閱讀推廣活動的進行。
2.2.1 館內推薦書單
館內推薦書單能夠引導讀者的閱讀借閱,粵科圖近年來按照不同的主題、內容,不斷推薦高質量的兒童讀物。一是“書香有約”。每周四按照不同的主題,對館藏圖書進行分類整理,最終以封面圖片與圖書內容介紹相結合的形式在館內觸摸屏循環播放。例如,在“書香有約”第111 期以“漢字之美”為主題的圖書推薦中,向小讀者推薦了《漢字百話》《漢字王國》《細說漢字》《白魚解字》《漢字有意思》,展現了漢字體現天地間萬物萬象栩栩如生的姿態之美;第129 期以“童話”為主題的圖書推薦中,向小讀者推薦了《小王子》《綠山墻的安妮》《柳林風聲》《夏洛的網》《夜鶯與玫瑰》,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描述了人生成長過程的千姿百態等。二是“好書推薦快樂共享”。粵科圖每月將青少年閱覽室館藏內包含的新書、經典圖書,詳細列明題名、出版社、索書號、簡介等內容形成兒童讀物推薦書單,并制成圖書宣傳展架放置于三樓閱覽室門口,方便讀者更直觀有效地了解兒童閱讀熱點,并能更有效快捷地獲取圖書。
2.2.2 館內圖書展覽
圖書展覽可以有效推進閱讀推廣。粵科圖一是設立常規的圖書展覽,如歷年廣州市優秀科普圖書展等;二是兒童主題書展,如國際兒童圖書節海報展“奇幻的童書世界”“手繪南越國”專題展覽等;三是立體圖書展覽,根據兒童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在科普活動區設置立體圖書閱覽區,進行立體圖書展覽借閱,滿足兒童探索需求等。同時,在科普活動進校園活動中,粵科圖還與各學校合作進行科普主題圖書展覽,通過展示有趣的科普圖書,營造了濃厚的閱讀氛圍,更加鼓勵和吸引兒童積極閱讀。
2.2.3 圖書進校園
讀書要從娃娃抓起。粵科圖與廣東省科學院幼兒園、廣州市越秀區黃花小學、廣州市越秀區先烈中路小學、廣州市越秀區水蔭路小學、廣州市天河區冼村小學、廣州市天河區僑樂小學、廣州市越秀區農林下路小學、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等幼小學校合作設置科普分館,為其中7 所小學的一年級新生辦理免押金悅讀卡,并專為廣東省科學院幼兒園分館采購低幼繪本。在2022年國際兒童圖書日暨廣州讀書月,為鼓勵兒童閱讀,粵科圖積極參與廣州市圖書館學會未成年人服務專業委員會舉辦的“最美未成年人閱讀推廣館員”“最美未成年人閱讀推廣項目”等系列活動,并推薦“悅讀之星”,評選表彰“悅讀小達人”等。在助力建設書香校園方面,粵科圖先后到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廣州市先烈中路小學、廣州市越秀區水蔭路小學開展了“圖書漂流進校園”主題展覽等系列活動,讓更多師生近距離地接觸圖書,愛上閱讀。
2.2.4 “少兒科普故事薈”
故事是傳播知識最好的載體。粵科圖“少兒科普故事薈”針對學齡前兒童,以引人入勝的故事為切入點,在講故事中傳遞閱讀,并通過微信公眾號向讀者推薦相關主題的書籍,列明書名、簡介、索書號、館藏地點等,將科普圖書與科普活動相結合,以故事為主線向兒童進行閱讀推廣,用故事傳播科學知識,激發兒童閱讀興趣。如在主題“佩奇的奇妙之旅”中,以佩奇旅行為主線,偶遇野豬、黑豬、小香豬、茶杯豬過程中發生了一系列令人捧腹大笑的故事。兒童在歡聲笑語中了解到豬的生活形態特征、習性,激發兒童對佩奇系列套書的閱讀欲望,鼓勵兒童在活動后閱讀相關書籍,引導兒童進入更廣闊的閱讀世界,獲得更豐富的知識。
根據2023年4月23日公布的第二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22年我國17 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圖書閱讀率為84.2%,較2021年的83.9%提高了0.3 個百分點;2022年我國17 周歲以下未成年人的人均圖書閱讀量為11.14 冊,較2021年的10.93 本增加了0.21 冊[14]。兒童閱讀推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距歐美等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作為科研系統圖書館的專業圖書館與公共系統圖書館、高校系統圖書館并稱為我國三大系統圖書館,近年來,由于外部技術環境、用戶需求的變化及科研體制改革的原因,粵科圖業務逐步側重科技情報與戰略研究。另外,圖書館經費的不足,也導致圖書館基礎設施、館藏資源難以為繼。在此基礎上,導致粵科圖兒童閱讀推廣活動形式單一、成效一般。因此,要發揮專業圖書館在未來兒童閱讀推廣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必須積極尋求對策,努力在兒童閱讀推廣中進行服務轉型。
成人是兒童閱讀過程中重要的組織者、引導者、推動者。這里的成人包括家長、老師、圖書館館員,家長和老師在兒童閱讀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圖書館作為保障文獻資源的文化機構,館員的專業素質直接決定了兒童閱讀推廣的效果。館員對兒童的閱讀指導,一方面體現在向不同階段的兒童介紹圖書館的閱覽規則,指導兒童使用索引、索書號、分類號快速查閱圖書; 另一方面館員可利用自身的文化素養,為兒童介紹新書、閱讀故事,提高兒童閱讀的興趣。圖書館館員對兒童讀物、兒童閱讀興趣及閱讀行為的了解,決定了兒童閱讀的效果。專業圖書館由于經費的限制、人員不足,難以聘請專家、講師對館員進行專業的閱讀推廣培訓,但圖書館館員可以“走出去”進行兒童閱讀推廣的學習。一是參加閱讀推廣培訓。如中國圖書館學會在2014年開啟了“閱讀推廣人”培育行動,在已舉辦的第二十期培育行動中,通過理論授課與實踐案例分享的方式學習新時代圖書館如何將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與空間服務有機結合,創新服務方式;佛山順德2019年推出首屆“少兒閱讀推廣人培訓班”,并于2023年4月舉辦“佛山市第三屆少兒閱讀推廣人”,內容涵蓋閱讀推廣人的觀念、兒童文學、圖畫書類型解析、音樂會本推廣案例分享等。二是激發圖書館館員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除了參與短期培訓、繼續教育等,館員需要對圖書情報、教育學、兒童心理學等專業知識進行了解,針對兒童閱讀的行為特點,學習與兒童溝通的技巧、指導閱讀的方法等,充實圖書館館員的閱讀推廣技能,以便能引導兒童享受閱讀。
圖書館在兒童閱讀推廣過程中至關重要,但兒童閱讀推廣是一個整體的社會系統工程,涉及政府、公共服務機構、學校、家庭、媒體、其他社會組織等,單靠某一個環節不能有效地開展兒童閱讀推廣活動。家長與學校教師是兒童閱讀環節中的重要指導者,也是兒童閱讀推廣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圖書館活動,給予兒童最直觀的閱讀體驗;圖書館作為傳播文化知識的載體,在兒童閱讀推廣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粵科圖作為廣東省科學院直屬事業單位,處在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廣東省科學院氛圍中,周邊環繞著涵蓋科技智庫與服務、生物健康與現代種業、資源與環境、新材料與綠色化工、高端裝備與先進制造、智能與芯片六大創新板塊的各科研院所,高密度的大型社區及眾多大、中、小學校,學習氛圍濃郁,讀者對閱讀推廣的需求旺盛。在閱讀需求如此肥沃的土壤中,一方面,粵科圖應與科研院所合作舉辦主題研學活動,結合專業知識推薦主題圖書進行專業知識科普工作,從而進行閱讀推廣;另一方面,從兒童閱讀興趣出發,根據兒童需要進行閱讀跟蹤指導,逐步實現與周邊科研院所、社區、學校乃至家庭相互合作,促進兒童閱讀的推廣。
粵科圖作為廣東省科學院下屬事業單位,機構周邊布滿大型社區、科研院所,但通過調查發現,有不少家長和兒童都對該圖書館不了解,圖書館宣傳不到位,也是兒童閱讀推廣的一大難題。因此,在圖書館經費持續緊張的前提下,通過適當的營銷彰顯圖書館價值愈發重要[15]。一是要完善網站信息建設。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宣傳成為圖書館宣傳的重要渠道。粵科圖僅在館網主頁中設置“悅讀達人榜”“掃碼看書”專欄,專欄項目隱藏在“科普服務”下,窗口作用不明顯,影響閱讀推廣效果,應在圖書館主頁設置閱讀專欄,充分發揮閱讀指引、特色閱讀推廣活動展示的作用。例如,廣州市少兒圖書館在館網主頁中設置專門的閱讀天地、閱讀活動等欄目,可提供少兒試聽、作家長廊、童書評論、讀者點數簿、羊城少年學堂等網上資源,實現一站式的兒童閱讀信息門戶。二是充分利用多種傳播渠道。例如,廣州市圖書館吳翠紅團隊開展的圖書館繪本閱讀成為行業標桿,其通過舉辦展覽、專家研討會的形式展現圖書館繪本閱讀推廣取得的成就,并與新聞媒體合作,對繪本閱讀推廣進行專題性報道。清華大學圖書館拍攝《愛上圖書館》系列微電影進行宣傳推廣等。專業圖書館也可借鑒新聞媒體、圖書展覽、資料與活動宣傳等方式,爭取更大范圍的社會傳播效果。
作為全國唯一獨立建制的省級公共科技圖書館,廣東省科技圖書館(廣東省科學院信息研究所)已建成國家、省、區、市、街五級科普教育基地,擁有豐富的印本館藏和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與周邊中小幼學校建立了良好的館校合作網絡,并依托科普教育基地,采用“科普+閱讀推廣”、館內外展覽、圖書展借、圖書漂流等模式致力于閱讀推廣,但由于圖書館業務重心的轉移、課題經費的制約等因素,粵科圖在閱讀推廣活動方面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未來更應思考在館員素質提升、多元主體合作、拓寬宣傳渠道等方面提高兒童閱讀推廣水平,履行應有公益性社會職能,以期為我國兒童閱讀推廣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