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珺 羅曉華 李艷紅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九醫院/廈門大學附屬東南醫院腫瘤內科,漳州,363000)
胃癌屬于臨床上常見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疾病之一,其發病原因與幽門螺桿菌感染、高鹽飲食、吸煙和飲酒等因素影響有關。主要臨床癥狀包括短期內體質量下降、全身乏力、食納差、惡心嘔吐和嘔血黑便等。據研究統計,在我國胃癌的死亡率高居第3位,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危害[1]。在臨床上針對胃癌患者采用手術、放化療等方法進行治療,其中最常采用的治療方法為手術治療,其在眾多治療方案中療效較好,但手術治療的創傷大、風險高和并發癥較多,且術后所需恢復時間較為長久,易使患者出現焦躁不安、緊張害怕等不良心理狀況,導致并發癥發生率增高和術后睡眠質量變差[2]。所以,在行手術治療的同時,更需要科學的護理干預來改善患者心理狀況和術后睡眠質量。有學者提出微信延續護理有從心理狀況、健康宣教和并發癥等多方面進行護理干預的優點,幫助改善術后胃腸功能和睡眠質量[3]。為此,本研究探討針對胃癌根治術后患者采用微信式延續護理對胃腸功能、并發癥及睡眠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九醫院/廈門大學附屬東南醫院腫瘤內科收治的胃癌患者99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管理方法分為觀察組(n=52)和對照組(n=47)。觀察組中男29例,女23例,年齡32~80歲,平均年齡(56.12±1.32)歲,病程5~12年,平均病程(8.12±1.32)年。對照組中男27例,女20例,年齡34~85歲,平均年齡(57.13±2.06)歲,病程6~11年,平均病程(8.06±1.89)年。2組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納入標準 1)臨床資料完整;2)所有患者均經病理檢查證實且符合《胃癌診斷指南》的相關診斷標準[4];3)全程配合研究項目者。
1.3 排除標準 1)有意識障礙,臨床依從性差不能配合研究項目者;2)已行除胃癌手術外其他手術項目者。
1.4 研究方法
1.4.1 對照組 術后完善相關檢查并進行評估,護理人員按照醫囑對患者進行藥物治療,對患者進行藥物指導,每天進行病房清潔。
1.4.2 微信式延續護理 1)健康宣教。通過微信向患者及家屬介紹胃癌的相關知識,并詳細詢問患者疾病史,告知為其安排的詳細治療方案,提高患者對該疾病的認知。2)心理狀況。每天通過微信或線下主動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對患者焦躁不安、緊張害怕等不良心理狀況進行安撫,叮囑家屬多傾聽患者的心聲,滿足其心理需求,使患者治療依從性提高,能勇敢面對疾病,主動配合制定的臨床治療方案。3)飲食管理。叮囑患者清淡、忌刺激飲食,并告知患者胡亂飲食存在的潛在危害,指導患者多攝入促進傷口愈合的優質蛋白,加速患者康復。4)規律用藥。于患者仔細說明用藥劑量、方式、注意事項及重要性,并向患者強調不按時用藥或胡亂用藥所導致的嚴重后果。5)病房管理。保證患者所住病房環境干凈、整潔、衛生,且按時通風殺菌,避免加大患者并發癥感染風險。6)出院后采用微信平臺追蹤。患者出院后,醫護人員通過微信軟件追蹤患者恢復情況,并及時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疾病相關知識的傳授及問題解答,指導患者家屬準確護理。
1.5 觀察指標
1.5.1 胃腸道功能障礙評分 詳細評分如下:評分表共9個項目,其中禁食、胃腸減壓、腹瀉、便秘和腸鳴音減弱為1分;反流、腹脹、胃潴留、腹痛和腸鳴音消失為2分。總分>9分為重度,總分5~9分為中度,總分1~4分為輕度,總分0分為正常,分數越高表示胃腸道功能障礙越嚴重[5]。
1.5.2 并發癥發生率 詳細記錄并發癥,包括:傷口感染、出血、便秘等。
1.5.3 睡眠質量 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評估睡眠質量,包括睡眠時間、睡眠效率、入睡時間、睡眠質量、催眠藥物、睡眠障礙及日間功能障礙7個維度,每個維度評分為0~3分,總分0~21分,分數越高代表睡眠質量越差[6]。

2.1 2組患者護理前后胃腸道功能障礙評分比較 2組護理后胃腸道障礙評分均較本組護理前降低,且觀察組胃腸道障礙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護理前后胃腸道功能障礙評分比較分)
2.2 2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2組患者護理后,觀察組傷口感染、出血、便秘并發癥發生率及總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例(%)]
2.3 2組患者護理前后睡眠質量比較 2組患者護理后PSQI各維度評分均較本組護理前下降,且觀察組護理后PSQI各維度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護理前后PSQI評分比較分)
目前全球每年的胃癌發病人數達到120萬人左右,在我國胃癌患者每年發病的總人數占其40%左右,近年來胃癌發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發展,且胃癌病死率較高,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7-8]。胃癌患者通常臨床采用手術治療,但因手術操作復雜、風險高、恢復時間長,易造成患者出現不良心理狀況,導致治療配合度降低及術后睡眠質量差,所以合理的護理干預對幫助提高手術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睡眠質量具有重要意義[9-10]。
在臨床上針對胃癌手術患者通常采用常規護理,但常規護理只關注患者的病情及相關臨床生化指標的變化,對于患者的內心需求、健康宣教、并發癥預防和院后病情追蹤等護理干預缺乏關注,導致術后療效較差,且因對于疾病恐懼的不良心理狀況造成患者睡眠質量也較差[11]。微信式延續護理的優質護理干預是在常規護理干預進行延伸,其從術前健康知識宣教、心理狀況、手術治療前、手術治療中、手術治療后及出院后等全方位進行護理干預,能有效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的心理狀況和自信心,同時使患者保持樂觀的心態,促使其積極配合臨床醫護人員所制定的治療和康復計劃,減少康復所需要的時間,從而提高手術療效,并改善患者睡眠質量[12]。本研究結果顯示,2組護理后,對照組胃腸道障礙評分高于觀察組(P<0.05),對照組傷口感染、出血、便秘并發癥發生率及總發生率高于觀察組(P<0.05),該結果與以往研究結果相似[13],表明微信式延續護理的優質護理干預能有效促進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減少胃腸功能所需恢復的時間,分析原因在于該干預方法既滿足了患者內心需求,同時其合理的飲食安排促使患者機體保持良好的狀態,且術前、術中、術后及出院后延續干預降低了該疾病并發癥的發生率和死亡率。研究結果顯示,2組護理后,觀察組睡眠質量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間接證實了微信式延續護理效果更佳,能及時安撫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況并追蹤后續的病情變化,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概率。
綜上所述,胃癌根治術后患者采用微信延續護理,能降低胃腸功能障礙評分和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具有臨床使用價值。
利益沖突聲明: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