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偉,李 偉,陳楠楠,趙 琳
(通用環球中鐵西安醫院放射科,陜西 西安 710054)
冠心病患者可發生心肌梗死、心絞痛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縮短預期壽命,因此,預防MACE、改善患者預后一直是冠心病臨床研究重點[1]。冠狀動脈CT血管造影(CTA)具有無創、操作簡便的特點,其腔內校正密度參數是近年來新發現的用于評估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的定量指標,而血流儲備分數(FFRCT)在評估冠狀動脈狹窄中也具有較高的準確性[2-3]。推測以上指標可能有助于冠心病的預后判斷,因此,本研究探討腔內校正密度參數與FFRCT在判斷冠心病患者預后不良中的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通用環球中鐵西安醫院收治的140例冠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隨訪3個月內是否發生MACE將患者分為預后不良組(18例,發生MACE)和預后良好組(122例,未發生MACE)。預后不良組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齡38~72歲,平均年齡(55.18±12.67)歲;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75±1.09)年。預后良好組患者中男性74例,女性48例;年齡40~75歲,平均年齡(56.02±14.55)歲;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82±1.26)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通用環球中鐵西安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符合《穩定性冠心病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20)》[4]有關冠心病的診斷標準,并參照該指南進行規范治療;②年齡≥18歲;③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有心臟手術史者、合并先天性心臟病者;②圖像質量欠佳,不能提取數據者;③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④合并惡性腫瘤者。
1.2 檢查方法 ①操作過程:采用CT掃描儀(航衛通用電氣醫療系統有限公司,國械注準20173304521,型號:Optima CT680 Expert)以多模型迭代重組法進行心電圖前瞻性門控軸向掃描檢查,掃描自氣管分叉處開始,至心底部。掃描參數:管電壓100 kV,采用角度調制管電流自動控制,層間距0.625 mm,層厚0.75 mm,機架旋轉時間0.4 s。以4.0~6.0 mL/s速率注射非離子型含碘對比劑(碘佛醇)[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027,規格:100 mL∶35 g(I)],劑量0.75 mL/kg。掃描時先行常規鈣化積分掃描,再以對比劑跟蹤自動觸發技術進行掃描,在感興趣區內CT值≥120 Hu后觸發,延遲7.2 s后開始掃描。將掃描數據傳至工作站儲存。②FFRCT計算:在儲存圖像中選取收縮期和舒張期質量可靠的圖像資料,采用機器學習軟件計算FFRCT。③腔內校正密度參數指標計算:在勾畫感興趣區時,要注意排除腔外密度和鈣化的干擾,并記錄相應CT值,即C1和C2,并記錄同層主動脈腔內密度值,即A1和A2。校正后密度差值(DCCO)=C1/A1-C2/A2,校正后密度比值(ROOC)=(C1/A1)/(C2/A2),直接密度值比(R)=C1/C2。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特征指標,包括合并癥(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美國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心功能分級及血管病變情況(根據CTA判斷血管狹窄、閉塞、形態異常及鈣化程度等病變情況)[5]。②比較兩組患者血清指標。在患者出院前采集其肘靜脈血3 mL,用離心機(長沙湘智離心機儀器有限公司,型號:TDZ4-WS)以3 000 r/min離心15 min,離心半徑為7 cm,取上清液送檢,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和肌鈣蛋白I(cTnI)水平。③比較兩組患者冠狀動脈CTA檢查相關參數,包括FFRCT、DCCO、ROOC及R。④分析影響冠心病患者短期內發生MACE的相關因素。⑤根據多因素分析結果建立預測模型,分析該模型判斷冠心病患者短期預后不良的價值。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行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行秩和檢驗;以多因素Logistic模型進行相關因素分析,預測價值采用受試者操作特征(ROC)曲線分析,結果以曲線下面積(AUC)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特征指標比較 預后不良組患者高血壓發生率高于預后良好組,NYHA心功能分級高于預后良好組,病變血管多于預后良好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特征指標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血清指標比較 預后不良組患者hs-CRP和cTnI水平顯著高于預后良好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清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血清指標比較()
注:hs-CRP:超敏C反應蛋白;cTnI:肌鈣蛋白I。
組別例數hs-CRP(mg/L)cTnI(μg/L)預后不良組186.01±1.350.47±0.16預后良好組1225.22±1.190.32±0.10 t值2.5845.441 P值<0.05<0.05
2.3 兩組患者冠狀動脈CTA檢查相關參數比較 預后不良組患者FFRCT低于預后良好組,DCCO和R高于預后良好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ROOC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冠狀動脈CTA檢查相關參數比較()

表3 兩組患者冠狀動脈CTA檢查相關參數比較()
注:CTA:CT血管造影;FFRCT:血流儲備分數;DCCO:校正后密度差值;ROOC:校正后密度比值;R:直接密度值比。
組別例數FFRCTDCCOROOCR預后不良組180.64±0.170.18±0.071.26±0.271.26±0.17預后良好組1220.75±0.210.13±0.081.17±0.221.13±0.20 t值2.1202.5121.5722.620 P值0.0360.0130.1180.010
2.4 冠心病患者短期預后不良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將可能影響冠心病患者短期預后的相關因素進行賦值,見表4。將賦值后的各因素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結果顯示,NYHA心功能分級為Ⅲ~Ⅳ級及cTnI、DCCO、R升高是冠心病患者短期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FFRCT值升高是保護因素(P<0.05),見表5。

表4 量化賦值表

表5 冠心病患者短期預后不良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2.5 各因素及預測模型判斷冠心病患者短期預后不良的價值分析 根據多因素分析結果建立預測模型Y=0.734×(X2)+0.962×(X5)-0.298×(X6)+0.622×(X7)+0.768×(X8),分別以各因素及預測模型為檢驗變量,以是否發生MACE為狀態變量,繪制ROC曲線,結果顯示預測模型判斷冠心病患者短期預后不良具有較高的價值(P<0.05),見圖1、表6。

表6 各因素及預測模型判斷冠心病患者預后不良的ROC分析
冠狀動脈CTA腔內密度可用于評估冠狀動脈狹窄程度,但腔內密度值受圖像采集時間、對比劑參數設置及患者心動周期等因素影響,準確性有待提高[6]。本研究結果顯示,DCCO和R單項對判斷MACE具有一定價值,提示腔內校正密度參數用于冠心病預后不良判斷具有可行性。DCCO和R的測定避開了病變血管鈣化灶,同時本研究采用心電圖前瞻性門控軸向掃描,有助于減小輻射劑量,行多時相圖像重建,提高圖像質量,提高其判斷預后的準確性。另外,FFRCT即病變血管最大血流與理想狀態下最大血流量比值,能反映病變血管狹窄程度,可為判斷MACE提供依據,彭超等[7]研究發現FFRCT與病變血管穩定性及冠狀動脈斑塊增大相關。Meta分析也證實基于冠狀動脈CTA的FFRCT對評估心肌缺血狀態具有較高準確性[8]。因而,通過監測FFRCT有助于判斷冠心病病情進展狀態。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分析結果也證實,FFRCT升高是冠心病患者短期預后不良的保護因素。
本研究還發現,NYHA心功能分級Ⅲ~Ⅳ級和血清cTnI水平異常升高是冠心病患者短期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這與既往結果一致[9]。NYHA心功能分級達到或超過Ⅲ級者,體力活動明顯受限,心臟功能降低,更易發生MACE。而cTnI是臨床常用心肌調節蛋白,與心肌損害程度和血管狹窄程度具有顯著相關性[10]。張偉等[11]也認為血清cTnI有助于冠心病預后不良的判斷。本研究根據多因素分析結果建立預測模型,結果顯示該模型判斷冠心病患者短期預后不良的AUC達0.804,提示該模型用于判斷MACE具有較高準確性。這也說明冠狀動脈CTA聯合血清指標可進一步提高冠心病預后不良的預測價值,這對于指導臨床具有較高實用價值。
綜上所述,基于冠狀動脈CTA檢查的腔內校正密度參數與FFRCT有助于判斷冠心病患者預后不良,具有較高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