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偉,陳力全
(廣東祈福醫院急診科,廣東 廣州 511400)
急性化膿性闌尾炎主要臨床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發熱及乏力等。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具有并發癥少、術后恢復快等優勢,但術后易發生感染[1]。為預防手術切口感染,術后需給予抗菌藥物,其中甲硝唑可影響厭氧微生物中DNA的合成,抑制其生長和繁殖,但容易引發消化道相關不良反應[2];而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可用于治療多種細菌感染,且可對革蘭氏陽性菌及革蘭氏陰性菌等病原體產生抑制作用[3]。本研究旨在分析甲硝唑聯合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用于急性化膿性闌尾炎術后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廣東祈福醫院收治的88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患者的臨床資料,患者均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根據治療用藥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44例)和觀察組(44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11例;年齡23~60歲,平均年齡(42.89±10.03)歲;BMI 19~30 kg/m2,平均BMI(25.98±1.12)kg/m2;病程5~36 h,平均病程(16.78±1.03)h。觀察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4例;年齡18~60歲,平均年齡(42.12±10.25)歲;BMI 18~30 kg/m2,平均BMI(25.81±1.35)kg/m2;病程5~35 h,平均病程(16.69±1.25)h。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廣東祈福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符合急性化膿性闌尾炎的診斷標準[4];②均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③年齡≥18歲;④對本研究使用藥物無過敏者。排除標準:①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者;②合并其他急腹癥(如急性膽囊炎、胃腸穿孔等)患者;③闌尾壞疽穿孔或周圍膿腫者;④合并惡性腫瘤者。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患者取仰臥位。常規消毒、鋪巾,全身麻醉后,在臍上緣處放置10 mm的套管針(trocar),行腹腔鏡(武漢卡爾美斯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型號:U-550)探查。氣腹針連接后構建二氧化碳氣腹,壓力10~12 mmHg(1 mmHg=0.133 kPa)。同時,在麥氏點外側2~3 cm處和蘭氏點分別放置5 mm和12 mm Trocar,依次作為副、主操作孔。闌尾位置明確后將闌尾系膜分離至根部,以結扎夾(美國泰利福,型號:544240)行闌尾根部和遠端夾閉處理,結束后采用超聲刀(日本奧林巴斯,型號:MAJ-1121)切除闌尾,置入標本袋。沖洗創面并檢查有無出血,吸出多余液體后放置引流管,待氣腹釋放后縫合切口。術后嚴密監測各項生命體征,觀察有無腹脹、活動性出血等術后并發癥,術后24 h未見異常可拔除引流管,肛門未排氣前禁食,行常規靜脈營養支持和早期下床運動,肛門排氣后逐步進食。對照組患者術后給予甲硝唑氯化鈉(浙江天瑞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0665,規格:100 mL/瓶)250 mL靜脈滴注,1次/d,治療3 d。觀察組患者術后給予甲硝唑聯合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597,規格:1.5 g/瓶)治療,甲硝唑用藥方案同對照組,1.5 g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溶于250 mL 5%葡萄糖進行靜脈滴注,8 h/次,3次/d,治療3 d。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顯效:臨床癥狀(腹痛、惡心嘔吐及乏力)消失,術后無腹腔感染,體溫<38 ℃、白細胞計數(WBC)恢復正常(4.0×109~10.0×109/L);有效:臨床癥狀改善,術后未發生腹腔感染,體溫、WBC趨于正常;無效:未達上述標準[5]。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比較兩組患者C反應蛋白(CRP)、WBC及降鈣素原(PCT)水平。采集兩組患者術前、術后3 d的空腹肘靜脈血5 mL,采用離心機(北京時代北利離心機有限公司,型號:DT5-4)離心10 min(離心半徑8 cm,轉速3 500 r/min),收集上清液。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南京頤蘭貝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型號:AS-380)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CRP和PCT水平,試劑盒來自南京萬木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日本SYSMEX,XT-2000i)以電阻抗法測定WBC水平,試劑盒來自日本SYSMEX公司。③比較兩組患者可溶性細胞間黏附分子(sICAM1)、高遷移率蛋白(HMGB1)水平。取血清方式同②,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sICAM-1、HMGB1水平,試劑盒來自上海梵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④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并發癥包括切口感染、腸梗阻、腹腔感染、惡心嘔吐、頭痛及腹痛。并發癥發生率=各項并發癥發生例數之和/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整體療效優于對照組,且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CRP、WBC及PCT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術前CRP、WBC及PCT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3 d,兩組患者CRP、WBC及PCT水平低于術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CRP、WBC及PCT水平比較()
表2 兩組患者CRP、WBC及PCT水平比較()
注:與同組術前比較,*P<0.05。CRP:C反應蛋白;WBC:白細胞計數;PCT:降鈣素原。
組別例數CRP(mg/L)WBC(×109/L)PCT(ng/mL)術前術后3 d術前術后3 d術前術后3 d觀察組4433.45±2.0514.19±2.02*14.11±1.917.02±1.02*10.85±1.754.58±0.56*對照組4434.12±1.9818.15±2.25*13.89±2.269.87±1.13*10.79±1.876.45±0.87*t值1.5598.6870.49312.4190.15511.989 P值>0.05<0.05>0.05<0.05>0.05<0.05
2.3 兩組患者sICAM-1、HMGB1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術前sICAM-1和HMGB1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3 d,兩組患者sICAM-1和HMGB1水平低于術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sICAM-1、HMGB1水平比較()
表3 兩組患者sICAM-1、HMGB1水平比較()
注:與同組術前比較,*P<0.05。sICAM-1:可溶性細胞間黏附分子;HMGB1:高遷移率蛋白。
組別例數sICAM-1(μg/L)HMGB1(mg/L)術前術后3 d術前術后3 d觀察組44298.25±24.12212.23±19.89*5.89±1.431.32±0.34*對照組44297.48±24.89234.45±21.56*5.79±1.982.12±0.56*t值0.1475.0250.2728.100 P值>0.05<0.05>0.05<0.05
2.4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例(%)]
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因具有腹部切口小、術后美觀等優勢而被廣泛應用于急性化膿性闌尾炎的治療中,術后通常需應用抗菌藥物藥物來預防感染。甲硝唑屬于廣譜抗菌藥物,對厭氧菌具有良好的殺滅作用,小劑量也可于短時間內充分發揮殺菌效果[6-7]。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整體療效優于對照組,且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這提示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患者術后采用甲硝唑聯合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治療的效果較好。推測原因,甲硝唑屬于硝基咪唑類抗生素,殺菌作用較強,而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可通過結合細胞內膜上的靶位蛋白,從而破壞細菌形態,抑制細菌分裂繁殖,通過靜脈滴注分散至全身各組織,發揮顯著的殺菌作用[8-9]。
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3 d,兩組患者CRP、WBC及PCT水平低于術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提示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患者術后采用甲硝唑聯合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治療可有效減輕炎癥反應。CRP水平與急性闌尾炎嚴重程度呈正相關,可識別并刺激機體抗炎因子,介導機體防御系統激活、巨噬細胞活性調節等過程;PCT在體內及體外的穩定性較好,機體感染時循環中PCT多源于腎、脂肪等實質組織,其血清水平隨機體感染加重而升高[10-11]。甲硝唑可通過促進厭氧菌DNA分解、抑制細菌DNA合成等途徑來抑制炎癥反應,控制感染。而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屬于一種β-內酰胺酶抑制劑,對一些產β-內酰胺酶的細菌具有抑制作用,并可增強頭孢菌素類抗生素的抗菌效果,聯合甲硝唑可發揮協同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3 d,兩組患者sICAM-1和HMGB1水平低于術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提示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患者術后采用甲硝唑聯合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治療可有效下調血清sICAM-1和HMGB1水平。ICAM-1通過促使內皮細胞與中性粒細胞黏附,刺激血管內皮細胞而導致炎癥反應;而sICAM-1作為ICAM-1的溶解形式,在機體存在損傷、炎癥及腫瘤等情況下可表現為水平異常升高[12]。HMGB1是廣泛存在于真核細胞中的一類染色體結合蛋白,具有類似內毒素的毒性作用,介導血小板損傷過程并影響凝血纖溶功能,與急性闌尾炎的發病及病情進展關系密切[13]。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聯合甲硝唑具有協同增效作用,抗菌譜極廣,殺菌作用較強,可通過結合細胞內膜上的靶位蛋白使細菌無法維持正常形態并抑制其分裂繁殖,造成溶菌死亡,有效調節促炎/抗炎失衡狀態,下調血清sICAM-1和HMGB1水平。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提示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患者術后采用甲硝唑聯合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治療可有效減少并發癥,與兩種藥物聯合治療可有效抑制炎癥反應、降低血清sICAM-1和HMGB1水平相關。
綜上所述,甲硝唑聯合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治療急性化膿性闌尾炎術后患者療效確切,可抑制炎癥反應,下調血清sICAM-1和HMGB1水平,降低并發癥發生率。